赵军
妇科手术多为腹部手术,受手术、麻醉、禁食等因素的影响,手术后胃肠功能受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患者可感到腹内有气体往返窜走,并有胀痛.正常情况下,肠蠕动一般在术后72 h左右恢复.如肠蠕动不能及时恢复,肠内的气体不能正常的排出体外,肠腔就会积气,造成膨胀,给患者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1-2].临床常规给术后24 h的患者排气汤100 ml口服,开塞路40 ml纳肛,早期下床活动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自2009年6月开始对术后患者进行足浴,大大缩短了排气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6月~2010年8月,将我科一般开腹手术(子宫全切、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8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0例,对照组400例;将广泛性开腹手术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将腹腔镜手术5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0例,对照组250例.
作者:杨治;白种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妊娠糖尿病孕妇8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孕妇自确诊后立即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调查问卷调查产妇对糖尿病方面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餐后高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HDCP)、生产方式、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5 min的Apgar评分等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产妇对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在干预前为32.9%,干预后为96.3%,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与干预前的孕期血糖值相比,护理干预后各值均降低,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阴道助产及剖宫产分娩方式以及羊水过多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早产儿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给予护理干预可使孕妇更好地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增强其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保持理想的血糖水平,其妊娠结局与非糖尿病孕产妇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赵静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目前多采用开放式吸痰,容易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近年来,密闭式吸痰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开放式吸痰方法相比,密闭式吸痰能够减少吸痰导致的气道污染,肺组织再损伤,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作者:高攀;马洪芳;王金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运用健康教育与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40例青光眼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健康教育和Orem护理系统中部分补偿系统、辅助教育系统进行护理干预.根据生活质量测定指标调查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出院后半年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时的生活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出院后半年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健康教育与Ore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谢清梅;王梅香;温太佩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氧驱动雾化吸入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以循证护理模式实施护理.结果 实验组1例患者出现心悸,对照组出现胸闷2例,心悸2例,呼吸困难2例,呛咳3例,给予及时处理后均得到缓解.实验组副作用发生率(2.94%)显著低于对照组(26.47%)(P<0.01).实验组不配合1例,对照组9例,实验组配合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73.53%)(P<0.01).结论 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病人在实施雾化吸入过程中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并显著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率.
作者:王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磷酸钠盐口服液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应用于妇科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术前需行肠道准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肠道准备分别给予磷酸钠盐口服液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腹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磷酸钠盐口服液清洁肠道效果好、舒适度高、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但其引起的血电解质水平异常值得关注.
作者:张宝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马铃薯外敷预防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静脉泵入胺碘酮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静脉泵入胺碘酮的同时用新鲜马铃薯外敷静脉穿刺点上方皮肤.对照组不做预防性处理.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马铃薯外敷可有效降低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
作者:宋美燕;唐菊素;翁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轮转夜班方式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18名护士夜班排班改变前后进行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结果 排班改进前后护士的压力源、人格特征、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及心理生理症状问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单轮排班上、下夜分开有利于缓解护士的身心疲劳,提高护士自身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林少琴;郭培琴;吴小梅;曾爱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带教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名本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依据实习大纲,结合我院手术室实际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观察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理论课、实践课成绩和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学习积极性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护生的理论课、实践课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的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学习积极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偱征护理带教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实习护生的带教效果和带教老师的水平.
作者:梁亚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化疗患者静脉保护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68例进行盖诺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制的中药复方地黄酊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血管的保护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复方地黄酊湿敷能有效保护患者的化疗静脉血管,减少血管内膜损伤并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其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玉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以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为产科优质护理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6 000对产妇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 000对.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护理;研究组接受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护理,即由专科护士在床旁完成产妇新生儿的健康教育以及各项护理操作.出院前,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以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并调查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产妇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均比对照组要高;研究组产妇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都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新生儿的护理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及产妇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能够加强产妇、新生儿对母婴保健知识以及保健技能的掌握,使母婴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徐相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1、2 w采用WHOQOL-BREF量表和Zung量表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干预后1、2w时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6个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Zung量表两个方面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且呈现持续改善状态.
作者:孙雪梅;李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改进营养液配制方法,减少静脉营养液的输液微粒,减少输液的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减少瓶塞穿刺次数、改变安瓿的掰开角度、用输液器过滤等方法改进营养液配制.结果 通过改进营养液配制方法有效减少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避免各种微粒的产生,减少微粒的输入,避免了因输液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达到了安全输液的目的.
作者:王旭;李红梅;张亚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出血微波治疗及护理的方法.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470例鼻出血患者接受微波治疗.术前做好物品准备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注意观察病情、把好操作技术关,术后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微波治疗鼻出血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98.1%的患者一次治愈,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微波治疗是目前鼻出血治疗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重视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教育,把好术中操作技术关是保证微波治疗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开月梅;张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临床思维模式的培养.方法 选择泌尿系疾病诊疗中心的20名责任护士为研究对象,2010年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护士与医生共同分管病人,制定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层级培训计划,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对责任护士观察、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持续培训,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施层级培训前后,20名责任护士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掌握程度和处理问题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文书中所反映专科护理内涵、安全护理等4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反映病情转归、治疗护理过程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层级培训方式,运用护理程序方法,使责任护士从护理病人中获取专业知识和思维经验,是培养责任护士临床思维的佳模式.
作者:车小波;刘敏;徐焉;张木春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长期住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长期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Orem自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家长的护理质量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舒适度、家长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可完善患儿的自理能力和家属的照顾能力,提高患儿住院期间的舒适度和治疗依从性.
作者:肖承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留置胃管过程中应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与石蜡油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需行胃管留置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胃管留置的常规护理基础上于留置胃管过程中辅以石蜡油润滑,并在留置胃管期间将石蜡油滴入胃管留置侧鼻腔内每6~8h/次,协助患者保持头后仰位3 min.观察组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在留置胃管同时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支.观察两组患者留置胃管时的配合情况及留置胃管期间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留置胃管舒适程度及留置胃管时配合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94.28%)(P<0.05).结论 在患者留置胃管同时联合应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和石蜡油能显著预防、减轻以及消除患者的咽部、胃部不适,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操作简单安全,明显增加患者对留置胃管的配合及期间的舒适度,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赖淑芬;肖春燕;郭秀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患者院前转运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救接回或由外院转运至本院的危重患者共880例,其中340例接受传统转运护理作为对照组,540例接受安全管理转运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接到患者及家属投诉情况,意外发生率,以及常发生意外的类型.结果 观察组540例接受院前转运患者有7例患者投诉,占1.30%,8例发生意外,占1.48%;对照组340例接受院前转运患者有67例患者投诉,占19.70%,73例发生意外,占21.47%,两组相比,观察组遭到投诉率与发生意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进行院前转运的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行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可以降低意外发生率,保障患者转运过程中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梓童;周细银;蒋彩霞;范学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甘露醇对中重症脑卒中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重症脑卒中患者2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大剂量组120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组(大1组)52例,缺血性脑卒中(大2组)68例;小剂量组124例,其中出血性脑卒中组(小1组)58例,缺血性脑卒中(小2组)66例.大剂量组给予20%甘露醇250 ml持续静脉滴注,小剂量组给予20%甘露醇125 ml.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留置时间及血管损伤程度.结果 大剂量组静脉针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小剂量组(P<0.05),其中大剂量组血管损以7d内发生较多;大剂量甘露醇作用下出血性脑卒中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缺血性脑卒患者时间长(P<0.05);大剂量组血管损伤程度明显较小剂量组严重(P<0.05).结论 对临床大剂量输注甘露醇患者,尤其是输液时间长、缺血性脑卒中以及老年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静脉针留置时间,同时加强皮肤血管的预见性护理,减少药物对血管组织引起的损伤.
作者:周在霞;李芹;赵娜;杨延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采用计划输液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后返病房的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输液总量根据医嘱执行.对照组输液速度维持在60滴/min左右,观察组将夜间24点前的时间分为两个时段,以2种输液速度来进行输注,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SPO2、CVP、尿量等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循环参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术后循环参数上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术后通过计划输液能保证循环、呼吸系统的稳定,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春荣;孙宁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