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玲
目的 探讨自制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Ⅲ~Ⅳ期难愈性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Ⅲ~Ⅳ期难愈性压疮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国产VAC装置,观察组采用本院自制的VAC装置.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换药次数、VAS疼痛评分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大于对照组,每天护理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制VAC装置材料来源方便,效果基本可以保证,临床用途广泛,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艳容;谢雪霞;陈肖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路径(包括入院时、入院2~5d、手术前、术后1~2d、术后3~7d、术后第2周、出院时共七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其余治疗方法两组基本相同.于术前1d、术后2w、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共6个时段应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各时段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 实验组术后2w至术后1年共4个时段Harris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路径是可行的,能够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髋关节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章映丽;林丽贤;孙业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帮助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选择我科上肢骨折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手术后舒适护理,对照组20例,手术后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对比,观察组对疼痛的感觉中等疼痛以下为25例,占86.2%,对照组中等程度以下疼痛为14例,占70.0%,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减轻疼痛及提高满意度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护士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精神科40名在编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护士的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管理后,护士在经常倒班、病区拥挤、护理患者突然死亡等工作压力源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士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降低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式.方法 选取住院的抑郁症患者200例,进行关于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调查问卷,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宣传组,每组100例.健康教育组进行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常规宣传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教育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式主要包括入院健康教育、服药方面的教育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教育等三个方面.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健康教育进行后健康教育组明显低于常规宣传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的健康教育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症状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头医嘱执行管理在院前急诊多发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院前急诊多发创伤患者73例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院前急诊多发创伤患者81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口头医嘱执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口头医嘱执行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头医嘱执行错误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可以预防和降低院前急诊多发创伤患者抢救过程中口头医嘱执行错误的发生.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通过查询循证资料获取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影响的相关文献,制定出相应的循证护理方案,并将循证护理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护理的治疗效果相比较,以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初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秀茹;徐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的患者在住院之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患者治疗前后pH、PaO2、PaCO2、SaO2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pH、PaO2、PaCO2、SaO2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而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韩玉琴;张志莲;宋志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0年以来在本院手术的1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采取新式的风险管理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2010年前200例小儿手术作为本次的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手术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和护理质量,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几经过本院的风险管理,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焦虑感下降、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绪论 采用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维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科病房管理控制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400例实施预防性护理管理的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实施预防性护理管理以前的400例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及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外科病房感染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石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术后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恢复快于对照组,NRS评分、HAMD评分以及HAM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的应激反应.
作者:凌笑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120例并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血压相关治疗并实施整体护理,观察组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实施中,其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基础知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血压等,在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1个月后,将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本身的认知度及疾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其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57例(95.00%)症状改善,对照50例(83.33%)症状改善,观察组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评分为(98,99±2.35)分,对照组为(85.67±7.89)分,随访6个月期间,观察组无1例复发,无1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7例(11.67%)复发,6例(10.00%)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中,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消除多项危险因素,从而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肖学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渐进性堵管在长期气管切开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气管切开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次性全堵管.观察组采用渐进性堵管,通过更换3次不同内径的空心管,后全堵管直至拔管.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和咳出堵管材料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呼吸困难发生率低,堵管材料咳出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渐进性堵管在长期气管切开昏迷患者中应用有效、安全.
作者:苗传玉;王光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接受皮肾穿刺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35例.普通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况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满足患者的整体需求,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生命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家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普通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负面情绪.结果 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KP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本院近年来加强ICU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提高ICU危重患者护理水平对ICU危重患者的恢复的影响.方法 使用统计学手段对本院救治的121例ICU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试验统计资料显示,ICU危重患者经过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后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结论 ICU危重患者在得到先进有效的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后治愈率显著提高,死亡率显著降低,科学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率.这些有效的中心静脉压监测措施和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琼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骨穿针的有效清洗消毒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骨穿针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清洗消毒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清洗消毒,观察组先用流动热水清洗干净针头表面血迹→高压水枪冲洗管腔→放入酶清洗剂浸泡→毛刷刷洗→酶清洗剂浸泡+超声清洗剂清洗,之后的步骤同对照组.比较两组骨穿针的洁净度、透明度、细菌生长、蛋白残留情况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洁净度、透明度、蛋白残留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细菌生长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后的清洗消毒方法对骨穿针的清洗效果较好.
作者:王桂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及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经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早期观察组患者在护士指导下积极完成康复内容及相关要求,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比较,该组患者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术后肺部、泌尿系感染,可预防下肢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在护理指导下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作者:朱静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386例,在治疗过程中对导管尖端部位细菌学培养,并针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时间迁延及频繁穿刺,局部组织病原菌感染发生几率越高;穿刺时已发热,也是导致局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引起临床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感染比率15.38%,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率51.28%,其他微生物感染比率33.34%;深静脉置导管12~15 d、16~18 d、>18 d患者导管尖端处组织感染的几率分别27.4%、44.4%、71.4%.结论 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迁延周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和严格督导导管留置护理操作对防治导管留置所致的感染具有极其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孔焱;李椰;魏永莉;郝凌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1年,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听力恢复时间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听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卫;曾新宇;廖慧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