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茹;徐艳
目的 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实验组46例喉癌患者术前用自制量表行心理评估依据所存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照组46例喉癌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46例喉癌患者术晨及术后的血压及脉搏水平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行了心理护理的喉癌患者发生不良行为及并发症均较未进行心理护理的喉癌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喉癌患者的康复.
作者:雷三菊;曹月香;刘秀贞;李剑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方面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l~12月在我院住院的36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小组责任制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兰芳;邓新征;杨秀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从而将针对致栓的原因建立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4例恶性肿瘤化疗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在患者化疗当天行PICC置管,然后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护理.结果 6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7%.经溶栓、抗凝治疗之后2~10d,2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逐渐的缓解,1例患者在溶栓治疗中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结论 由于血栓形成状态极易在患者存在着的高凝状态明显、血小板活性增强及PICC的作用下形成,因此说它们也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恶性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的过程中,临床上应该常规检测相应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水平、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水平等,做到有效早期干预,并对置管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作者:邓秀云;黄子珍;唐玉芳;石天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呕吐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呕吐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拟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将两组产妇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后出血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所需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分娩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麻宗英;梁群莉;卢美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评估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所行计划生育术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每组104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同时评定疼痛程度.结果 导致患者焦虑因素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的原因基本相同,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后焦虑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疼痛程度0~1级占17.3%,Ⅱ~Ⅲ级占82.7%;观察组疼痛程度0~Ⅰ级占96.2%,Ⅱ~Ⅲ级占3.8%.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适护理在改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护理服务满意度好,患者疼痛缓解佳,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淑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60例DVT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坚持运动、心理调整等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显著促进DVT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效果.
作者:洪海珠;陈连娣;林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前教育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产科100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前采用多元化的产前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分娩前主观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实际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评分、泌乳始动时间、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教育能满足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产妇的分娩知识,改善产后结局.
作者:王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我校2010级护理系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班52人.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学》导尿术实验教学中所接受的理论教学、实践及结业考评均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并对传统的理论教学、实践及结业考评进行相应的改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1年后使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与《带教护生成绩测评表》对两组的各项能力进行评分与比较.结果 引入循证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CTDI-CV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引入循证医学1年后实验组CTDI-CV各项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带教护生成绩测评表》各项评分与对待异性导尿时的心理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的带教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提高了护生的创新能力,其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值得教学中进行推广.
作者:周香凤;张香兰;林慧;江东风;叶卉;黄笑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9月在我站妇科收治的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舒适护理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仅给予宫颈癌常规护理,而B组患者则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的患者在住院之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患者治疗前后pH、PaO2、PaCO2、SaO2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pH、PaO2、PaCO2、SaO2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而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韩玉琴;张志莲;宋志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门诊护士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07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0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在该组患者就诊期间由护士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感染控制.将2007年4月以前收治的900例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入院就诊时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两组患者、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投诉纠纷的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发挥门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控制门诊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作者:宗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通过对20例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的手术前充足的准备,手术中合理严谨的配合,术后严密的皮瓣观察以及整体护理,20例患者术后无感染发生,患者对外观相对满意,供区小腿功能无障碍.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淑艳;历建英;冯金洁;林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护士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精神科40名在编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护士的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管理后,护士在经常倒班、病区拥挤、护理患者突然死亡等工作压力源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士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降低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Orem自理干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需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Orem自理干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干预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黄美兰;冯晶;黄玉霞;柯小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和观察组(家属参与护理模式组)每组各43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2个月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治疗配合情况、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2个月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及治疗配合较佳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评分也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全面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
作者:闫亚维;李晓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通气治疗后的护理要点,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分析本院自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08例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后再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法,治疗后经相关护理,观察患者的疗效以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108例患者经治疗后的pH、PaO2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而PaCO2显著下降,FVC值及FEV1值也有改善,FEV1有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无烦躁不安现象,但通气过程中1例发生咽部干涩后饮水消除,1例出现腹胀后嘱患者闭口鼻式呼吸后减轻,无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结论 通过无创通气治疗法治疗后的COPD并发症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力,解除了因病情加重而导致的呼吸不畅,此方法操作简单,有利于病患的身心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术后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恢复快于对照组,NRS评分、HAMD评分以及HAM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的应激反应.
作者:凌笑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管理在护士分层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内儿科、外科、妇产科和急诊科的40名护士,每科护士10名.根据我院护理的基本情况和护士的职称、知识和技能特点进行分层管理,观察护士分层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业务考核的得分显著高于分层管理前(P<0.001),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护理失误率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护士工作的优化发挥,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喻文碧;杨雪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思乐扣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深静脉导管外固定的护理体会.方法 1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深静脉导管置管并使用思乐扣进行外固定.结果 仅有8例患者出现导管移位,无导管脱出.结论 思乐扣可有效降低导管移位的发生率,防止导管脱出体外,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微竹;何凤;付莉;余孟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