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护士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宗贝

关键词:门诊, 护士, 感染控制,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护士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07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0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在该组患者就诊期间由护士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感染控制.将2007年4月以前收治的900例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入院就诊时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两组患者、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投诉纠纷的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发挥门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控制门诊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查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0名人员设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段及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均差于对照组,观察组中≥60岁患者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均差于<60岁者,而低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则差于一般和高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均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表现较为明显,且受年龄及社会支持状态影响较明显.

    作者:纪小梅;靳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

    分析精神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消除或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2起护理纠纷原因.护理纠纷原因与患者疾病本身的严重性、特殊性,护士的安全意识、业务素质、责任心、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力度,安全设施和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缺乏等因素有关.强化安全意识、法律观念,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提高护士有效的沟通能力,制定防范措施,加强护理管理,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力度,能有效地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杲书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方法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选取2011年1~12月实施心脏介入治疗患者1120例,将2011年1~6月患者548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7~12月患者572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并发症护理方法,即术后严密监视患者,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相应护理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法,从患者入院时起,分为术前、术时及术后护理,减少或避免可能引起并发症发病的因素.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定期强化培训对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意识和相关行为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定期强化培训对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意识和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 2012年本院10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定期强化培训.观察记录两组工作人员于管理前及管理后1个月、3个月的感染意识、控制感染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管理后1个月、3个月的感染意识及控制感染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定期强化培训能增强医院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进而影响其行为,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王友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透析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丽;邢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150例普外科手术后胃肠减压不适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实行胃肠减压患者发生不适的原因及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本院普外科2010年1~12月150例手术后胃肠减压发生不适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造成不适症状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来缓解这些不适症状.结果 咽喉疼痛、口干舌燥、语言障碍、失眠、恶心呕吐是患者表现出的多不适病状,这些不适症状主要与护理方法不当有关.结论 普外科手术后实行胃肠减压的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不适症状及患者痛苦,促进伤口愈合以及身体尽快康复.

    作者:彭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糖尿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并配合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动静脉内瘘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和其他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2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生活大多能自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9.3%.4例患者放弃治疗,1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透析时间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行个体化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姚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120例并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血压相关治疗并实施整体护理,观察组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实施中,其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基础知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血压等,在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1个月后,将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本身的认知度及疾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其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57例(95.00%)症状改善,对照50例(83.33%)症状改善,观察组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评分为(98,99±2.35)分,对照组为(85.67±7.89)分,随访6个月期间,观察组无1例复发,无1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7例(11.67%)复发,6例(10.00%)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中,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消除多项危险因素,从而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肖学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术后的早期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14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结果 140例患者无死亡,患者出院时89例(63.6%)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一年随访时为窦性心律97例(69.3%).51例(36.4%)患者术后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3例(2%)患者发生术后出血进行二次开胸探查.结论 瓣膜替换或成型手术同时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心功能的维护,预防及纠正心律失常,术后抗凝知识的宣教是临床护理的重点.

    作者:石丽;王琪;刘加林;魏艳艳;张艳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次性使用微剂量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应用一次性使用微剂量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对320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3216例次输液,结果3例输入柔红霉素的患者出现刺激性疼痛停止输液,1例发生静脉炎,其他均无输液反应及药物混浊发生,顺利完成输液,说明一次性使用微剂量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减少患者的输液反应,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保证化疗药物的顺利输注,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刘春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的舒适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舒适肠内营养(EN)护理在胃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在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12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舒适组各60例.结果 舒适组较传统组体重明显增加,精神状态好转提高22.33%,放化疗耐受提高18.34%,躯体活动力增加21.67%,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回升,淋巴细胞、ALT水平均明显降低,统计分析提示,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的舒适EN护理极为重要,舒适EN护理可提升患者自身情况,减少放化疗导致的血液、肝功能受损情况,起积极的临床干预作用.

    作者:徐从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思乐扣在乳腺癌患者深静脉置管化疗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乐扣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深静脉导管外固定的护理体会.方法 1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深静脉导管置管并使用思乐扣进行外固定.结果 仅有8例患者出现导管移位,无导管脱出.结论 思乐扣可有效降低导管移位的发生率,防止导管脱出体外,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微竹;何凤;付莉;余孟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通过查询循证资料获取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影响的相关文献,制定出相应的循证护理方案,并将循证护理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护理的治疗效果相比较,以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初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秀茹;徐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Ⅲ~Ⅳ期难愈性压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自制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Ⅲ~Ⅳ期难愈性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Ⅲ~Ⅳ期难愈性压疮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国产VAC装置,观察组采用本院自制的VAC装置.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换药次数、VAS疼痛评分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大于对照组,每天护理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制VAC装置材料来源方便,效果基本可以保证,临床用途广泛,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艳容;谢雪霞;陈肖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对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呕吐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呕吐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呕吐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应用于52例慢性胃炎患儿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并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应用于慢性胃炎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校附属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胃炎的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普通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住院天数、生活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住院天数、生活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慢性胃炎患儿的康复效果,消除患儿的痛苦以及家长的压力,增进医护、患儿及家长之间的协同作用,使之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作者:周玮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管理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管理在护士分层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内儿科、外科、妇产科和急诊科的40名护士,每科护士10名.根据我院护理的基本情况和护士的职称、知识和技能特点进行分层管理,观察护士分层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业务考核的得分显著高于分层管理前(P<0.001),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护理失误率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护士工作的优化发挥,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喻文碧;杨雪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在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在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120名血管瘤患儿家长,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设为对照组63名,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宣教组57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宣教,宣教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制《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对家长进行教育.比较两组家长血管瘤相关知识及护理掌握程度及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护理方法掌握程度、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宣教组患儿家长对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体温测量、口腔皮肤观察及护理、饮食调节、创面保护、预防呼吸道梗阻、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掌握程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2)在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宣教组发生率17.54%,对照组发生率30.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管瘤患儿护理手册》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方式,便于家长学习阅读,随时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患儿的管理能力,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吕志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修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门诊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的实施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增加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作者:卢圣爱;肖凌凤;王朝阳;宁小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相关调查

    目的 通过对护理人员执行手卫生情况及手部微生物污染状况的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手部卫生现状和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高洗手依从性和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功效,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应用《护士手卫生观察记录表》和《护士手卫生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177名临床注册护士进行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观察集中在8:00~12:00 am,2:00~6:00 pm,每位研究对象持续观察20 min.为避免相互影响,完成同一科室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的观察后,再统一发放《护士手卫生调查表》,并当场检查回收调查表.结果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工作中,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较低.在进行不同的操作时,护士手卫生依从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与自身安全相关操作的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对与病人安全相关操作的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性质病房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急重症病房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内科性和外科性病房的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多以洗手为其主要的手卫生执行方式,说明其对含酒精擦手剂存在不足的认识,提示医院感染管理者要加大对含酒精擦手剂的宣传力度,以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率.

    作者:董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