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玮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式.方法 选取住院的抑郁症患者200例,进行关于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调查问卷,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宣传组,每组100例.健康教育组进行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常规宣传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教育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式主要包括入院健康教育、服药方面的教育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教育等三个方面.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健康教育进行后健康教育组明显低于常规宣传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的健康教育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症状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和观察组(家属参与护理模式组)每组各43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2个月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治疗配合情况、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2个月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及治疗配合较佳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评分也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全面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
作者:闫亚维;李晓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集到的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手术,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临床路径护理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 临床路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组间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真正体现了人性化治疗的理念,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新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糖尿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并配合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动静脉内瘘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和其他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2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生活大多能自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9.3%.4例患者放弃治疗,1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透析时间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行个体化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姚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梅州地区不同类型医院护士锐器伤及职业防护意识现状抽样调查,为建立健全本地区医院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及处理体系提供可用的调查数据库,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的护理法律和法规和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以及如何加强护士的防护知识培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300例,均为梅州市不同类型医院的从业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以笔答方式,统一指导语和答卷时间进行问卷测试.采用2级评分法,即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终的评分标准为总分,满分为14分.并按照得分的高低分为:11~14分为“高”、8~10分为“一般”、7分以下为“低”,分别对应防护意识强、一般和差三个等级.测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锐器伤整体发生情况采用百分比计算.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300名被试对象中,187名护理人员发生过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类型的锐器损伤.其中109名没有及时上报或没有上报,而且乙级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比例均高于二甲、三甲医院;不同类型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比较,三甲医院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较强,二甲医院护理人员次之,乙级医院护理人员较差.结论 梅州市不同类型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防护意识强弱不一差别较大.
作者:李小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拟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将两组产妇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后出血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所需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分娩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麻宗英;梁群莉;卢美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股骨头坏死围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在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统计护理结果.结果 经过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40例,总有效率75%;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治愈27例,好转33例,总有效率93.75%,两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股骨头坏死围术期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掌握术后康复知识较快且准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门诊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的实施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增加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作者:卢圣爱;肖凌凤;王朝阳;宁小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价值.方法 对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与采用常规护理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急救时间及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院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
作者:魏宝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平均住院时间、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回访统计中,观察组的疾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良好的系统健康教育对控制慢性支气管炎复发有很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栾明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管理在控制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前3个月内手术治疗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将管理后3个月手术治疗患者300例设为实验组.观察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前后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9例,感染率为3.00%.实验组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0.67%.实验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手术临床治疗质量.
作者:李竞赛;邹艳红;薛伟;夏玲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术后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恢复快于对照组,NRS评分、HAMD评分以及HAM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的应激反应.
作者:凌笑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就诊特点以及临床急救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经综合急救护理后,47例保守治疗,57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组治愈及好转45例(95.74%),因癌性穿孔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2例(4.26%);手术治疗组治愈及好转57例(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腹症发病后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急救护理时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救治护理.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急腹症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汪艳娣;李苹;朱丽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人辅助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全程系统化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收治的小儿喘息型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病毒、平喘、化痰、镇静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过程中,实施全程系统化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秀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远程心电监护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行远程心电监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均行针对心电监护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监护前、监护中的心理护理.护理2个月时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CL-90量表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研究组患者存在各类不良心理情绪的程度极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远程心电监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谢静;何春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我校2010级护理系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班52人.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学》导尿术实验教学中所接受的理论教学、实践及结业考评均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并对传统的理论教学、实践及结业考评进行相应的改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1年后使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与《带教护生成绩测评表》对两组的各项能力进行评分与比较.结果 引入循证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CTDI-CV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引入循证医学1年后实验组CTDI-CV各项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带教护生成绩测评表》各项评分与对待异性导尿时的心理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的带教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提高了护生的创新能力,其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值得教学中进行推广.
作者:周香凤;张香兰;林慧;江东风;叶卉;黄笑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药物疼痛管理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药物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肩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自主排尿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药物疼痛管理能够显著促进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微;尚作美;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 1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查阅文献结果总结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的可能影响因素编制问卷,观察并记录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是否出现睡眠问题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6例,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中,有5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发生率为48.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经济压力、焦虑和抑郁是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而术后长时间镇痛和胎儿健康状况好是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并发睡眠质量发生率较高,不仅患者的经济状况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存在也明显影响其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问题的发生.
作者:张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间在本院门诊注射室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578例,得到有效调查问卷570份,以医疗环境与设施、健康教育情况、护理技术操作、护理人员服务情况、输液流程与时间设置五个项目为调查内容进行评分对比.结果 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是输液技术操作和服务情况两个项目,较低的是医疗环境与设施、健康教育情况与输液流程与时间设置,患者满意度与其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性,在职患者满意度高于非在职患者.结论 医疗环境与设施情况、健康教育情况与输液流程与时间设置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从这三方面出发,完善加强护理工作,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贺文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救治的94例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各4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疗效佳、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冬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