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何春秀
目的 探讨手术室的腔镜器械在实施细节管理前后的效果.方法 本院针对手术室腔镜器械实施细节化管理.实施前后分别随机抽取200台腔镜手术作为实践研究的对象,针对医护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同时对手术中器械出现的不良情况做统计,对比细节化管理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细节化管理后,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由82.5%升高到97.5%,零件缺失情况由1.5%降低到0.5%,器械不适用情况由16.5%降低到1.0%,准备差错由13.5%降低到2.0%.结论 手术室腔镜器械细节化管理实践效果显著.
作者:李欣欣;田德龙;李延海;田针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突发性面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取本院神经科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突发性面瘫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生活质量状况等差异.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16.29±1.32)、HAMD评分(17.49±3.5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107.41 +10.23)、KPS评分(83.32 +8.35)、MUNSH评分(26.56 +2.98)、QOLS评分(61.98 ±7.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的护理方式与突发性面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其进行手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来进实施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中的60例老年患者其生活质量的平均分为(28.15±2.24);而经过调查和分析证明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的认识、患者对于治疗持有的态度以及家属的配合程度是影响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 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为心理因素.所以在有关的诊疗过程中应该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心理支持进而积极的给予护理干预,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伦英;王晓恒;袁小芬;高丽超;陈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关爱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10月在本院采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手术指导,对两组患者知晓度和遵医嘱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发现干预组患者在知晓度和遵医嘱行为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1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 健康教育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小钏;张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组合型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尿毒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即组合型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同观察组患者相同的血液透析治疗.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尿毒症脑病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对观察组患者血液灌流器进行预冲等.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中分子物质)、血尿酸、血肌酐及血压等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食欲、皮肤瘙痒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BUN及Cr均有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组合型血液净化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两者要取长补短产生协同作用,可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积累的小、中及大分子物质,从而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若配合全面的护理,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与护理均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和观察组(家属参与护理模式组)每组各43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2个月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治疗配合情况、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2个月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及治疗配合较佳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评分也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全面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
作者:闫亚维;李晓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患者腹腔镜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泌尿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126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行术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给予全程优化护理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护理效果(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进食时间等治疗效果上优于对照组,在置管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上亦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镇静剂使用和并发症例数上差异明显(P<0.01).结论 泌尿外科患儿腹腔镜微创手术围术期实施全程优化护理,有助于帮助患儿平稳度过手术期,增强手术依从性,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建议临床重视围术期护理.
作者:顾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人辅助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全程系统化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收治的小儿喘息型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常规综合疗法、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病毒、平喘、化痰、镇静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呼吸频率减慢,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的过程中,实施全程系统化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秀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我校2010级护理系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班52人.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学》导尿术实验教学中所接受的理论教学、实践及结业考评均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并对传统的理论教学、实践及结业考评进行相应的改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1年后使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与《带教护生成绩测评表》对两组的各项能力进行评分与比较.结果 引入循证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CTDI-CV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引入循证医学1年后实验组CTDI-CV各项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带教护生成绩测评表》各项评分与对待异性导尿时的心理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的带教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提高了护生的创新能力,其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值得教学中进行推广.
作者:周香凤;张香兰;林慧;江东风;叶卉;黄笑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梅州地区不同类型医院护士锐器伤及职业防护意识现状抽样调查,为建立健全本地区医院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及处理体系提供可用的调查数据库,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的护理法律和法规和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以及如何加强护士的防护知识培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300例,均为梅州市不同类型医院的从业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以笔答方式,统一指导语和答卷时间进行问卷测试.采用2级评分法,即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终的评分标准为总分,满分为14分.并按照得分的高低分为:11~14分为“高”、8~10分为“一般”、7分以下为“低”,分别对应防护意识强、一般和差三个等级.测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锐器伤整体发生情况采用百分比计算.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300名被试对象中,187名护理人员发生过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类型的锐器损伤.其中109名没有及时上报或没有上报,而且乙级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比例均高于二甲、三甲医院;不同类型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比较,三甲医院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较强,二甲医院护理人员次之,乙级医院护理人员较差.结论 梅州市不同类型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防护意识强弱不一差别较大.
作者:李小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行为及心理护理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初次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行为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行为及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改善康复效果.
作者:宋晶;刘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综合征(acute respiration dysfunction syndrome,ARDS)老年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 介绍30例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的老年人机械通气的“平衡”护理方法.结果 30例老年人都抢救成功.结论 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老年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与年轻人不同,必须根据老年人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后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的生理及病理的特点来制定.
作者:赵淑婷;钟晓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评估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所行计划生育术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每组104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同时评定疼痛程度.结果 导致患者焦虑因素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的原因基本相同,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后焦虑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疼痛程度0~1级占17.3%,Ⅱ~Ⅲ级占82.7%;观察组疼痛程度0~Ⅰ级占96.2%,Ⅱ~Ⅲ级占3.8%.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适护理在改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护理服务满意度好,患者疼痛缓解佳,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淑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妇产科急诊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产科于2006 ~ 2011年收治的行急诊子宫切除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与抑郁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治疗中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的依从性,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作者:魏妍;丁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院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评估患者睡眠状况,并作出针对性的l周护理干预及辅助治疗,另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护理前后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下降多由于自身健康因素、环境因素、治疗护理介入因素、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质量比人院前有较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苏雪梅;苏冰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一对一强化监测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符合阴道分娩并自愿试产的产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一对一强化监测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成功率、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两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结果 观察组37例试产成功,成功分娩率82%;对照组38例试产成功,分娩成功率84%.两组生产过程中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第一产程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的产妇采取一对一强化监测护理,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倪小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识度、平时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自理能力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认识程度、戒烟人数、呼吸方式的改变以及每日的锻炼次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他的生活习惯以及自理能力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加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程度,增进应对疾病的有效行为,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面对疾病,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于炳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在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120名血管瘤患儿家长,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设为对照组63名,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宣教组57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宣教,宣教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制《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对家长进行教育.比较两组家长血管瘤相关知识及护理掌握程度及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护理方法掌握程度、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宣教组患儿家长对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体温测量、口腔皮肤观察及护理、饮食调节、创面保护、预防呼吸道梗阻、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掌握程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2)在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宣教组发生率17.54%,对照组发生率30.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管瘤患儿护理手册》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方式,便于家长学习阅读,随时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患儿的管理能力,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吕志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糖尿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并配合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动静脉内瘘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和其他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2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生活大多能自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9.3%.4例患者放弃治疗,1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透析时间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行个体化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姚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386例,在治疗过程中对导管尖端部位细菌学培养,并针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时间迁延及频繁穿刺,局部组织病原菌感染发生几率越高;穿刺时已发热,也是导致局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引起临床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感染比率15.38%,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率51.28%,其他微生物感染比率33.34%;深静脉置导管12~15 d、16~18 d、>18 d患者导管尖端处组织感染的几率分别27.4%、44.4%、71.4%.结论 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迁延周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和严格督导导管留置护理操作对防治导管留置所致的感染具有极其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孔焱;李椰;魏永莉;郝凌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