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

姚文君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糖尿病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并配合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动静脉内瘘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和其他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2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生活大多能自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79.3%.4例患者放弃治疗,1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透析时间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行个体化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通过查询循证资料获取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影响的相关文献,制定出相应的循证护理方案,并将循证护理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护理的治疗效果相比较,以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初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秀茹;徐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音乐疗法对产后清宫术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产后清宫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术前15 min及术中进行音乐疗法,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音乐疗法可减少患者清宫术过程的不良反应,缓解紧张情绪,稳定血压、心率,提高手术安全性,且经济、安全、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O型纱布垫与常规皮肤护理在改善无创呼吸机面罩漏气及预防压疮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观察O型纱布垫使用后无创呼吸机面罩漏气的改善效果以及对呼吸机面罩引起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 2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40例,对照组140例,实验组采用O型纱布垫,对照组只用常规皮肤护理,观察2组患者面罩漏气及鼻面部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漏气、压疮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O型纱布垫能有效减少呼吸机面罩的漏气产生并预防鼻面部压疮的发生.

    作者:朱丽萍;卢回芬;刘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的必要性

    目的 探讨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的必要性.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本院的儿科护士中随机抽取护士50名设为实验组,再从本院普通科室中随机抽取5个科室(呼吸内科、普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和胸外科),再分别随机各抽取10名护士(共50名)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及家属对普通科室护士的满意度比儿科高,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比普通科室大,儿科护士工作强度比普通科室大,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比普通科室明显,儿科护士穿刺成功率比普通科室护士穿刺成功率低,5项存在差异(P<0.05).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和工作效率两项无差异(P>0.05).结论 儿科护士临床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培养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来弥补常规医护工作中的不足.

    作者:孙秀勤;唐菁华;何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式.方法 选取住院的抑郁症患者200例,进行关于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调查问卷,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宣传组,每组100例.健康教育组进行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常规宣传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教育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式主要包括入院健康教育、服药方面的教育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教育等三个方面.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健康教育进行后健康教育组明显低于常规宣传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的健康教育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症状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讨论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帮助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选择我科上肢骨折患者4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9例,手术后舒适护理,对照组20例,手术后常规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对比,观察组对疼痛的感觉中等疼痛以下为25例,占86.2%,对照组中等程度以下疼痛为14例,占70.0%,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减轻疼痛及提高满意度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并治疗出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治疗组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延伸护理,包括上门随访、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药物指导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饮食、用药以及定期复诊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自测体重与尿量、记录自我体征与症状以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治疗组患者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幸福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延伸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更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彩霞;罗美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接受皮肾穿刺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35例.普通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况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满足患者的整体需求,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120例并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高血压相关治疗并实施整体护理,观察组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体护理实施中,其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基础知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血压等,在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1个月后,将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本身的认知度及疾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在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比较其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57例(95.00%)症状改善,对照50例(83.33%)症状改善,观察组症状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评分为(98,99±2.35)分,对照组为(85.67±7.89)分,随访6个月期间,观察组无1例复发,无1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7例(11.67%)复发,6例(10.00%)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健康教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中,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度,消除多项危险因素,从而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作者:肖学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透析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丽;邢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遵医行为和术后视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遵医行为和术后视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18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9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眼科围术期手术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遵医行为和术后视力康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服药遵从、定时复诊、用眼卫生和健康行为实验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7 ~0.9和≥1.0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白内障手术病人的遵医行为,促进术后视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牟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COPD夜间低氧血症的观察和无创通气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COPD夜间低氧血症及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本院接受COPD夜间低血压治疗的患者59名,其中24名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其余25名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心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以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的MNSaO2、低SaO2、T90、NREMⅠ、NREMⅡ、NREMⅢ、NREMⅣ及NEM值作为临床观察指标,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或P<0.01.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模式可提高COPD夜间低血压症的临床护理效果,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钟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ICU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总结本院近年来加强ICU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提高ICU危重患者护理水平对ICU危重患者的恢复的影响.方法 使用统计学手段对本院救治的121例ICU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试验统计资料显示,ICU危重患者经过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后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结论 ICU危重患者在得到先进有效的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后治愈率显著提高,死亡率显著降低,科学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率.这些有效的中心静脉压监测措施和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琼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对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呕吐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呕吐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呕吐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提高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经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主观感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瑞云;郭桂红;谢文莉;黄雅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组合型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组合型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尿毒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即组合型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同观察组患者相同的血液透析治疗.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尿毒症脑病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对观察组患者血液灌流器进行预冲等.观察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中分子物质)、血尿酸、血肌酐及血压等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食欲、皮肤瘙痒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BUN及Cr均有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组合型血液净化即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两者要取长补短产生协同作用,可有效清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积累的小、中及大分子物质,从而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若配合全面的护理,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与护理均应引起重视.

    作者:刘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的90例探讨研究

    目的 探索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相关的因素,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其护理质量和自身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90名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来源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不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的护士之间的差异.结果 不同学历的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源得分对比结果显示,本科组的得分低、大专次之,中专高,各组间数据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年龄组的对比结果显示,36~45岁组的压力源得分低,其他年龄组依次增高,各组间数据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考察发现,几乎所有压力源均与护士的心理健康现状有较大的相关性(r>0.3),且以职业因素、工作因素和护士自身因素的关联性大.结论 当前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且与职业技能的、工作经验、文化层次以及专业知识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作者:迟琳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产前教育对产妇健康认知行为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前教育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产科100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前采用多元化的产前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分娩前主观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实际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评分、泌乳始动时间、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教育能满足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产妇的分娩知识,改善产后结局.

    作者:王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音乐疗法对乳腺活检术后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时的情绪影响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乳腺活检术后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时的情绪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择期行乳腺活检手术的患者90例,入院后按手术先后顺序编号,分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各45例.实验组术后给予音乐治疗20 min,对照组安静等待20 min,然后分别应用贝克焦虑量表评估乳腺活检术后两组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时的焦虑程度,并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等待病理结果时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心率、收缩压和呼吸频率变化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活检手术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期间实施音乐疗法,能够缓解其焦虑情绪,稳定生命体征.

    作者:蔡雪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房颤的易患因素及护理

    心房颤动(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 ~40%[1],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术后心房不应期延长、缺血、炎症反应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引起心房肌形成缓慢传导区域和单向阻滞区域,从而形成折返环,诱发AF[2].早发现、早处理,加强基础及专科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和提高预后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非体外循环能减少术后AF的发生率[3-4].我院对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发生AF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我科行OPCAB的窦性心律患者489例,术后发生AF63例,发生率为12.9%.男41例,女22例,年龄49~ 82岁.术前心电图提示均为窦性心律,无AF史.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80例,Ⅳ级21例,其余为Ⅰ~Ⅱ级.

    作者:卢爽;黄茜;吴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