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涛
目的 通过对护理人员执行手卫生情况及手部微生物污染状况的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手部卫生现状和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高洗手依从性和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功效,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法,应用《护士手卫生观察记录表》和《护士手卫生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177名临床注册护士进行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观察集中在8:00~12:00 am,2:00~6:00 pm,每位研究对象持续观察20 min.为避免相互影响,完成同一科室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的观察后,再统一发放《护士手卫生调查表》,并当场检查回收调查表.结果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工作中,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较低.在进行不同的操作时,护士手卫生依从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与自身安全相关操作的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对与病人安全相关操作的手卫生依从率.不同性质病房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有显著的差异.其中,急重症病房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内科性和外科性病房的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多以洗手为其主要的手卫生执行方式,说明其对含酒精擦手剂存在不足的认识,提示医院感染管理者要加大对含酒精擦手剂的宣传力度,以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率.
作者:董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 选取门诊及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18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与抑郁状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患者在放疗中应用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其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改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作者:龚智逊;徐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腹部手术后实行胃肠减压患者发生不适的原因及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本院普外科2010年1~12月150例手术后胃肠减压发生不适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了解造成不适症状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来缓解这些不适症状.结果 咽喉疼痛、口干舌燥、语言障碍、失眠、恶心呕吐是患者表现出的多不适病状,这些不适症状主要与护理方法不当有关.结论 普外科手术后实行胃肠减压的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不适症状及患者痛苦,促进伤口愈合以及身体尽快康复.
作者:彭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护士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精神科40名在编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护士的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管理后,护士在经常倒班、病区拥挤、护理患者突然死亡等工作压力源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士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降低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门诊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的实施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增加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作者:卢圣爱;肖凌凤;王朝阳;宁小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方面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l~12月在我院住院的36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小组责任制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兰芳;邓新征;杨秀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患者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术后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一般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实验组术后给予orem自理模式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6、12、24、48 h的疼痛状况,术后下床时间,Barthel指数,住院天数及术后回叫次数,肛门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 术后6、12、24、48 h疼痛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下床时间、Barthel指数、住院天数、回叫次数、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显著差异(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在运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远琦;方渝;冯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就诊特点以及临床急救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经综合急救护理后,47例保守治疗,57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组治愈及好转45例(95.74%),因癌性穿孔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2例(4.26%);手术治疗组治愈及好转57例(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腹症发病后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急救护理时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救治护理.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急腹症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汪艳娣;李苹;朱丽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分析精神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消除或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2起护理纠纷原因.护理纠纷原因与患者疾病本身的严重性、特殊性,护士的安全意识、业务素质、责任心、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力度,安全设施和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缺乏等因素有关.强化安全意识、法律观念,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提高护士有效的沟通能力,制定防范措施,加强护理管理,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力度,能有效地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杲书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延续护理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模式.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对我国开展延续护理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并为其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作者:谢书红;常文娟;安力彬;李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集到的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手术,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临床路径护理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 临床路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组间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真正体现了人性化治疗的理念,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新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呼吸内科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内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在平均住院时间、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回访统计中,观察组的疾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良好的系统健康教育对控制慢性支气管炎复发有很大作用,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栾明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的必要性.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本院的儿科护士中随机抽取护士50名设为实验组,再从本院普通科室中随机抽取5个科室(呼吸内科、普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和胸外科),再分别随机各抽取10名护士(共50名)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及家属对普通科室护士的满意度比儿科高,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比普通科室大,儿科护士工作强度比普通科室大,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比普通科室明显,儿科护士穿刺成功率比普通科室护士穿刺成功率低,5项存在差异(P<0.05).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和工作效率两项无差异(P>0.05).结论 儿科护士临床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培养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来弥补常规医护工作中的不足.
作者:孙秀勤;唐菁华;何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评估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所行计划生育术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每组104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同时评定疼痛程度.结果 导致患者焦虑因素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的原因基本相同,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后焦虑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疼痛程度0~1级占17.3%,Ⅱ~Ⅲ级占82.7%;观察组疼痛程度0~Ⅰ级占96.2%,Ⅱ~Ⅲ级占3.8%.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适护理在改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护理服务满意度好,患者疼痛缓解佳,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淑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突发性面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取本院神经科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突发性面瘫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生活质量状况等差异.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16.29±1.32)、HAMD评分(17.49±3.5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107.41 +10.23)、KPS评分(83.32 +8.35)、MUNSH评分(26.56 +2.98)、QOLS评分(61.98 ±7.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的护理方式与突发性面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路径(包括入院时、入院2~5d、手术前、术后1~2d、术后3~7d、术后第2周、出院时共七个阶段的健康教育),其余治疗方法两组基本相同.于术前1d、术后2w、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共6个时段应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各时段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结果 实验组术后2w至术后1年共4个时段Harris评分和WHOQOL-BREF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路径是可行的,能够有效提高了患者术后髋关节康复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章映丽;林丽贤;孙业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舒适肠内营养(EN)护理在胃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在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12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舒适组各60例.结果 舒适组较传统组体重明显增加,精神状态好转提高22.33%,放化疗耐受提高18.34%,躯体活动力增加21.67%,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回升,淋巴细胞、ALT水平均明显降低,统计分析提示,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的舒适EN护理极为重要,舒适EN护理可提升患者自身情况,减少放化疗导致的血液、肝功能受损情况,起积极的临床干预作用.
作者:徐从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采取护理措施的前提下给予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纠纷、手术配合、术中血压与心率、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纠纷、手术配合情况、手术前后血压及心率、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显著(P <0.05或P<0.01),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护理人员更加信任,更好地配合手术,避免血压及心率波动,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马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在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颅脑外科于2010年5月至2012年收治的8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满意程度,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共7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17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简化了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就医过程,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谭爱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 1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查阅文献结果总结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的可能影响因素编制问卷,观察并记录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是否出现睡眠问题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6例,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中,有5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发生率为48.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经济压力、焦虑和抑郁是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而术后长时间镇痛和胎儿健康状况好是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并发睡眠质量发生率较高,不仅患者的经济状况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存在也明显影响其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问题的发生.
作者:张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