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况的作用

龚智逊;徐英

关键词:恶性肿瘤, 放疗,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状况的作用.方法 选取门诊及住院恶性肿瘤放疗患者18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与抑郁状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肿瘤患者在放疗中应用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其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改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研究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术后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恢复快于对照组,NRS评分、HAMD评分以及HAM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的应激反应.

    作者:凌笑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及防范

    目的 探讨手术室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0年以来在本院手术的1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采取新式的风险管理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2010年前200例小儿手术作为本次的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手术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和护理质量,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几经过本院的风险管理,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焦虑感下降、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绪论 采用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维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集到的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手术,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临床路径护理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 临床路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组间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真正体现了人性化治疗的理念,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新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方面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l~12月在我院住院的36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小组责任制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兰芳;邓新征;杨秀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我管理教育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60例DVT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自我管理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坚持运动、心理调整等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显著促进DVT患者掌握健康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效果.

    作者:洪海珠;陈连娣;林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在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颅脑外科于2010年5月至2012年收治的8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满意程度,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共7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17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简化了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就医过程,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谭爱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门诊护士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门诊护士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07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0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在该组患者就诊期间由护士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感染控制.将2007年4月以前收治的900例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入院就诊时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两组患者、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投诉纠纷的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发挥门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控制门诊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作者:宗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对耳鸣耳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舒适性护理对耳鸣耳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本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耳呜耳聋患者,共筛选出104名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法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1],将耳鸣耳聋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然后将两组患者分别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试验组在接受正常的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舒适的护理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只接受基础的药物治疗.结果 耳鸣耳聋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总分以及其他各因子与失眠状况呈正相关(r=0.81,0.72,0.52,0.69,0.72,0.73,0.51,0.64,0.59;P <0.001);对试验组的患者进行相关的舒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躯体化、焦虑不安、抑郁等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试验组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得到提高.结论 舒适性护理疗法对提高耳鸣耳聋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很好的疗效[2].

    作者:梁思杏;侯晓慧;魏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在股骨头坏死围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在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统计护理结果.结果 经过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40例,总有效率75%;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治愈27例,好转33例,总有效率93.75%,两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股骨头坏死围术期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掌握术后康复知识较快且准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思乐扣在乳腺癌患者深静脉置管化疗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乐扣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深静脉导管外固定的护理体会.方法 1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深静脉导管置管并使用思乐扣进行外固定.结果 仅有8例患者出现导管移位,无导管脱出.结论 思乐扣可有效降低导管移位的发生率,防止导管脱出体外,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微竹;何凤;付莉;余孟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制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Ⅲ~Ⅳ期难愈性压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自制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治疗Ⅲ~Ⅳ期难愈性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Ⅲ~Ⅳ期难愈性压疮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国产VAC装置,观察组采用本院自制的VAC装置.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换药次数、VAS疼痛评分和抗生素使用时间均大于对照组,每天护理时间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制VAC装置材料来源方便,效果基本可以保证,临床用途广泛,价格低廉,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艳容;谢雪霞;陈肖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 1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查阅文献结果总结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的可能影响因素编制问卷,观察并记录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是否出现睡眠问题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6例,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中,有5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发生率为48.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经济压力、焦虑和抑郁是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而术后长时间镇痛和胎儿健康状况好是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并发睡眠质量发生率较高,不仅患者的经济状况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存在也明显影响其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问题的发生.

    作者:张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的舒适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舒适肠内营养(EN)护理在胃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在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12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舒适组各60例.结果 舒适组较传统组体重明显增加,精神状态好转提高22.33%,放化疗耐受提高18.34%,躯体活动力增加21.67%,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回升,淋巴细胞、ALT水平均明显降低,统计分析提示,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的舒适EN护理极为重要,舒适EN护理可提升患者自身情况,减少放化疗导致的血液、肝功能受损情况,起积极的临床干预作用.

    作者:徐从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的90例探讨研究

    目的 探索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相关的因素,并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提高其护理质量和自身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90名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来源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分析研究,考察不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的护士之间的差异.结果 不同学历的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源得分对比结果显示,本科组的得分低、大专次之,中专高,各组间数据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年龄组的对比结果显示,36~45岁组的压力源得分低,其他年龄组依次增高,各组间数据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考察发现,几乎所有压力源均与护士的心理健康现状有较大的相关性(r>0.3),且以职业因素、工作因素和护士自身因素的关联性大.结论 当前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且与职业技能的、工作经验、文化层次以及专业知识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作者:迟琳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应用经皮脉冲刺激配合灭滴灵湿敷治疗压疮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应用盘状表面电极经皮脉冲刺激脊神经根后支,对治疗压疮形成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63例患者按入院日期奇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定时翻身、局部皮肤常规处理及灭滴灵湿敷治疗压疮.观察组:在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加用盘状表面电极经皮脉冲刺激脊神经根后支,进行压疮治疗护理.结果 两组愈合时间:观察组为(16.68±3.45)d,对照组为(42.16±3.7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8,P<0.01).两组压疮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Ⅰ期压疮u=0.46,Ⅱ期压疮u=1.89,Ⅲ期压疮u=1.86).结论 经皮脉冲刺激脊神经根后支用于压疮的治疗护理,较单一使用常规压疮治疗护理方法,能更有效降低危险人群压疮并发症的发生,能缩短压疮治愈时间,而该项操作技术简便、无痛、无创,是治疗压疮进行护理干预新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宝玲;赵坚;邓育红;孙艺玮;周粤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

    探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对85例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手术患者着重介绍术前、术后的护理及术中手术配合.加强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措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及术中手术配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艳梅;肖莹;封翊君;马春红;成春静;李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接受皮肾穿刺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35例.普通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况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满足患者的整体需求,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院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评估患者睡眠状况,并作出针对性的l周护理干预及辅助治疗,另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护理前后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下降多由于自身健康因素、环境因素、治疗护理介入因素、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质量比人院前有较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苏雪梅;苏冰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术后的早期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14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结果 140例患者无死亡,患者出院时89例(63.6%)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一年随访时为窦性心律97例(69.3%).51例(36.4%)患者术后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3例(2%)患者发生术后出血进行二次开胸探查.结论 瓣膜替换或成型手术同时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心功能的维护,预防及纠正心律失常,术后抗凝知识的宣教是临床护理的重点.

    作者:石丽;王琪;刘加林;魏艳艳;张艳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的患者在住院之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的患者治疗前后pH、PaO2、PaCO2、SaO2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pH、PaO2、PaCO2、SaO2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而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值得临床中应用.

    作者:韩玉琴;张志莲;宋志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