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服务在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王华

关键词:经皮肾穿刺术, 舒适度, 优质护理服务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接受皮肾穿刺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35例.普通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况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满足患者的整体需求,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通过查询循证资料获取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心理状态影响的相关文献,制定出相应的循证护理方案,并将循证护理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护理的治疗效果相比较,以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表(SAS)及抑郁自评表(SDS)作为评价指标,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初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秀茹;徐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救治的94例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各4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疗效佳、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Orem自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患者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术后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一般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实验组术后给予orem自理模式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6、12、24、48 h的疼痛状况,术后下床时间,Barthel指数,住院天数及术后回叫次数,肛门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 术后6、12、24、48 h疼痛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下床时间、Barthel指数、住院天数、回叫次数、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显著差异(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在运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远琦;方渝;冯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手术的护理方法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选取2011年1~12月实施心脏介入治疗患者1120例,将2011年1~6月患者548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7~12月患者572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并发症护理方法,即术后严密监视患者,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相应护理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法,从患者入院时起,分为术前、术时及术后护理,减少或避免可能引起并发症发病的因素.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具有较好临床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提高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经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主观感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瑞云;郭桂红;谢文莉;黄雅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就诊特点以及临床急救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经综合急救护理后,47例保守治疗,57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组治愈及好转45例(95.74%),因癌性穿孔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2例(4.26%);手术治疗组治愈及好转57例(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腹症发病后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急救护理时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救治护理.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急腹症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汪艳娣;李苹;朱丽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于我院接受皮肾穿刺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35例.普通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生理状况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优质护理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皮肾穿刺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满足患者的整体需求,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术后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和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6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并评价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采取护理措施的前提下给予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纠纷、手术配合、术中血压与心率、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在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护理纠纷、手术配合情况、手术前后血压及心率、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显著(P <0.05或P<0.01),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护理人员更加信任,更好地配合手术,避免血压及心率波动,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马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修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外科门诊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的实施能够明显降低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率,增加患者对糖尿病足护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

    作者:卢圣爱;肖凌凤;王朝阳;宁小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9月在我站妇科收治的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舒适护理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仅给予宫颈癌常规护理,而B组患者则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自愿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护理与治疗感受的研究

    目的 探讨非自愿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护理与治疗的感受.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5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认知、情感、思维、行为异常时,由我科资深护士通过面对面交谈了解患者对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的意见,并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各种护理措施的优点与缺点,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5例患者对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12例患者反映药物副作用较大,对目前的护理感受是护士态度佳、安全性护理较好,但院内生活枯燥、护理缺乏个性化、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医疗纠纷多.结论 在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对策对抗药物副作用,同时给予患者人文护理、充分掌握沟通技巧、逐渐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负责患者的安全、促进护患和谐、减少医疗纠纷,是提高非自愿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治疗信心与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式.方法 选取住院的抑郁症患者200例,进行关于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调查问卷,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宣传组,每组100例.健康教育组进行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常规宣传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教育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式主要包括入院健康教育、服药方面的教育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教育等三个方面.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健康教育进行后健康教育组明显低于常规宣传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的健康教育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症状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生命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生命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家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普通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负面情绪.结果 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KP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思乐扣在乳腺癌患者深静脉置管化疗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乐扣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深静脉导管外固定的护理体会.方法 1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深静脉导管置管并使用思乐扣进行外固定.结果 仅有8例患者出现导管移位,无导管脱出.结论 思乐扣可有效降低导管移位的发生率,防止导管脱出体外,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微竹;何凤;付莉;余孟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人性化管理对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精神科护士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精神科40名在编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护士的工作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管理后,护士在经常倒班、病区拥挤、护理患者突然死亡等工作压力源方面的评分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护士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降低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在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在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120名血管瘤患儿家长,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设为对照组63名,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宣教组57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宣教,宣教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制《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对家长进行教育.比较两组家长血管瘤相关知识及护理掌握程度及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护理方法掌握程度、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宣教组患儿家长对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体温测量、口腔皮肤观察及护理、饮食调节、创面保护、预防呼吸道梗阻、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掌握程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2)在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宣教组发生率17.54%,对照组发生率30.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管瘤患儿护理手册》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方式,便于家长学习阅读,随时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患儿的管理能力,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吕志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设为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待两组患者出院时,给予疾病认知能力检测评估表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并做好记录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疾病相关知识达标67例,达标率为98.5%,对照组达标39例,达标率为57.4%,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68例,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护理满意41例,满意度为60.3%,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8.3±3.0)d,对照组为(12.4±2.1)d,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为(3013.47±374.13)元,对照组为(5167.93±235.60)元,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更可以改善患者对疾病认识的知识体系,减少住院时间,临床效益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翟英芬;李奕;韩艳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住院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需求,为护士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以Maslow需要层次理论为框架对河南省某医院的3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呈现多样化且五个层次的需求内容广泛.不同个体特征患者的护理需求不尽相同.结论 护士要重视冠心病患者的护理需求,针对不同特征患者满足其不同程度的护理需求,使其在住院期间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张宏晨;崔艳;郭明贤;高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改善情况,旨在探讨符合社区老年人的护理服务体系.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于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前和实施3个月后各评估1次,统计指标为总分.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 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团队模式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除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物质功能、精力4个维度明显提高,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维度得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3个月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前者可大限度地满足社区老年人的身心需要,提高和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蓉;郭志强;邓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术后的早期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14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结果 140例患者无死亡,患者出院时89例(63.6%)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一年随访时为窦性心律97例(69.3%).51例(36.4%)患者术后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3例(2%)患者发生术后出血进行二次开胸探查.结论 瓣膜替换或成型手术同时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心功能的维护,预防及纠正心律失常,术后抗凝知识的宣教是临床护理的重点.

    作者:石丽;王琪;刘加林;魏艳艳;张艳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