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蓉;郭志强;邓佳

关键词:家庭医生团队, 护理, 老年人,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采用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改善情况,旨在探讨符合社区老年人的护理服务体系.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于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前和实施3个月后各评估1次,统计指标为总分.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t检验).结果 观察组实施家庭医生团队模式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除躯体疾病、一般健康状况、物质功能、精力4个维度明显提高,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维度得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3个月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整体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医生团队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前者可大限度地满足社区老年人的身心需要,提高和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管理在控制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作用

    目的 探讨手术室管理在控制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前3个月内手术治疗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将管理后3个月手术治疗患者300例设为实验组.观察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前后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9例,感染率为3.00%.实验组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0.67%.实验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手术临床治疗质量.

    作者:李竞赛;邹艳红;薛伟;夏玲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透析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丽;邢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药物疼痛管理对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药物疼痛管理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药物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肩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自主排尿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药物疼痛管理能够显著促进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微;尚作美;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价值.方法 对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采用全程优化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与采用常规护理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进行急救时间及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院内AMI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

    作者:魏宝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自愿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护理与治疗感受的研究

    目的 探讨非自愿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护理与治疗的感受.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5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认知、情感、思维、行为异常时,由我科资深护士通过面对面交谈了解患者对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的意见,并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各种护理措施的优点与缺点,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5例患者对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12例患者反映药物副作用较大,对目前的护理感受是护士态度佳、安全性护理较好,但院内生活枯燥、护理缺乏个性化、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医疗纠纷多.结论 在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对策对抗药物副作用,同时给予患者人文护理、充分掌握沟通技巧、逐渐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负责患者的安全、促进护患和谐、减少医疗纠纷,是提高非自愿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治疗信心与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奥伦自理模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产程及产后哺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伦自理模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产程及产后哺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奥伦自理模式干预,将两组产妇各个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产钳助产及产后出血比例和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4周的BSES和SCL-9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各个产程时间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产钳助产及产后出血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1周、4周的BSES和SCL-90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伦自理模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产程及产后哺乳的影响较大,能较为全面地改善产妇的状态.

    作者:熊海燕;谭小平;黄燕芬;李纯;黄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次性使用微剂量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应用一次性使用微剂量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对320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3216例次输液,结果3例输入柔红霉素的患者出现刺激性疼痛停止输液,1例发生静脉炎,其他均无输液反应及药物混浊发生,顺利完成输液,说明一次性使用微剂量高效过滤(避光)输液器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减少患者的输液反应,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保证化疗药物的顺利输注,同时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刘春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及防范

    目的 探讨手术室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0年以来在本院手术的1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采取新式的风险管理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2010年前200例小儿手术作为本次的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手术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和护理质量,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几经过本院的风险管理,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焦虑感下降、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绪论 采用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维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0例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老年人机械通气的“平衡”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综合征(acute respiration dysfunction syndrome,ARDS)老年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 介绍30例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的老年人机械通气的“平衡”护理方法.结果 30例老年人都抢救成功.结论 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老年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与年轻人不同,必须根据老年人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后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的生理及病理的特点来制定.

    作者:赵淑婷;钟晓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

    探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对85例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手术患者着重介绍术前、术后的护理及术中手术配合.加强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措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及术中手术配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艳梅;肖莹;封翊君;马春红;成春静;李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我校2010级护理系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班52人.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学》导尿术实验教学中所接受的理论教学、实践及结业考评均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并对传统的理论教学、实践及结业考评进行相应的改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1年后使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与《带教护生成绩测评表》对两组的各项能力进行评分与比较.结果 引入循证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CTDI-CV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引入循证医学1年后实验组CTDI-CV各项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带教护生成绩测评表》各项评分与对待异性导尿时的心理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的带教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提高了护生的创新能力,其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值得教学中进行推广.

    作者:周香凤;张香兰;林慧;江东风;叶卉;黄笑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1年,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听力恢复时间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听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卫;曾新宇;廖慧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影响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因素与相应护理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6月间在本院门诊注射室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578例,得到有效调查问卷570份,以医疗环境与设施、健康教育情况、护理技术操作、护理人员服务情况、输液流程与时间设置五个项目为调查内容进行评分对比.结果 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是输液技术操作和服务情况两个项目,较低的是医疗环境与设施、健康教育情况与输液流程与时间设置,患者满意度与其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性,在职患者满意度高于非在职患者.结论 医疗环境与设施情况、健康教育情况与输液流程与时间设置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从这三方面出发,完善加强护理工作,对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贺文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实验组46例喉癌患者术前用自制量表行心理评估依据所存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照组46例喉癌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46例喉癌患者术晨及术后的血压及脉搏水平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行了心理护理的喉癌患者发生不良行为及并发症均较未进行心理护理的喉癌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喉癌患者的康复.

    作者:雷三菊;曹月香;刘秀贞;李剑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泌尿外科患儿腹腔镜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患者腹腔镜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泌尿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126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行术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给予全程优化护理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护理效果(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进食时间等治疗效果上优于对照组,在置管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上亦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镇静剂使用和并发症例数上差异明显(P<0.01).结论 泌尿外科患儿腹腔镜微创手术围术期实施全程优化护理,有助于帮助患儿平稳度过手术期,增强手术依从性,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建议临床重视围术期护理.

    作者:顾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并治疗出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治疗组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延伸护理,包括上门随访、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药物指导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饮食、用药以及定期复诊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自测体重与尿量、记录自我体征与症状以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治疗组患者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幸福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延伸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更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彩霞;罗美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提高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经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主观感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瑞云;郭桂红;谢文莉;黄雅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选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6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设为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待两组患者出院时,给予疾病认知能力检测评估表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并做好记录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疾病相关知识达标67例,达标率为98.5%,对照组达标39例,达标率为57.4%,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68例,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护理满意41例,满意度为60.3%,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8.3±3.0)d,对照组为(12.4±2.1)d,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为(3013.47±374.13)元,对照组为(5167.93±235.60)元,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更可以改善患者对疾病认识的知识体系,减少住院时间,临床效益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翟英芬;李奕;韩艳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定期强化培训对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意识和相关行为的影响观察

    目的 研究定期强化培训对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意识和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 2012年本院10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定期强化培训.观察记录两组工作人员于管理前及管理后1个月、3个月的感染意识、控制感染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管理后1个月、3个月的感染意识及控制感染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定期强化培训能增强医院工作人员的感染意识进而影响其行为,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王友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的舒适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舒适肠内营养(EN)护理在胃癌患者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在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住院12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舒适组各60例.结果 舒适组较传统组体重明显增加,精神状态好转提高22.33%,放化疗耐受提高18.34%,躯体活动力增加21.67%,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明显回升,淋巴细胞、ALT水平均明显降低,统计分析提示,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的舒适EN护理极为重要,舒适EN护理可提升患者自身情况,减少放化疗导致的血液、肝功能受损情况,起积极的临床干预作用.

    作者:徐从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