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雷三菊;曹月香;刘秀贞;李剑苹

关键词:喉癌, 心理护理, 手术
摘要:目的 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实验组46例喉癌患者术前用自制量表行心理评估依据所存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照组46例喉癌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46例喉癌患者术晨及术后的血压及脉搏水平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行了心理护理的喉癌患者发生不良行为及并发症均较未进行心理护理的喉癌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喉癌患者的康复.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房颤的易患因素及护理

    心房颤动(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 ~40%[1],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术后心房不应期延长、缺血、炎症反应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引起心房肌形成缓慢传导区域和单向阻滞区域,从而形成折返环,诱发AF[2].早发现、早处理,加强基础及专科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和提高预后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非体外循环能减少术后AF的发生率[3-4].我院对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发生AF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我科行OPCAB的窦性心律患者489例,术后发生AF63例,发生率为12.9%.男41例,女22例,年龄49~ 82岁.术前心电图提示均为窦性心律,无AF史.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80例,Ⅳ级21例,其余为Ⅰ~Ⅱ级.

    作者:卢爽;黄茜;吴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386例,在治疗过程中对导管尖端部位细菌学培养,并针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时间迁延及频繁穿刺,局部组织病原菌感染发生几率越高;穿刺时已发热,也是导致局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引起临床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感染比率15.38%,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率51.28%,其他微生物感染比率33.34%;深静脉置导管12~15 d、16~18 d、>18 d患者导管尖端处组织感染的几率分别27.4%、44.4%、71.4%.结论 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迁延周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和严格督导导管留置护理操作对防治导管留置所致的感染具有极其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孔焱;李椰;魏永莉;郝凌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通过对20例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的手术前充足的准备,手术中合理严谨的配合,术后严密的皮瓣观察以及整体护理,20例患者术后无感染发生,患者对外观相对满意,供区小腿功能无障碍.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淑艳;历建英;冯金洁;林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Orem自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患者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行剖宫产术后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一般常规健康教育护理指导,实验组术后给予orem自理模式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观察两组产妇的术后6、12、24、48 h的疼痛状况,术后下床时间,Barthel指数,住院天数及术后回叫次数,肛门排气时间等情况.结果 术后6、12、24、48 h疼痛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下床时间、Barthel指数、住院天数、回叫次数、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显著差异(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在运用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远琦;方渝;冯智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0例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老年人机械通气的“平衡”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综合征(acute respiration dysfunction syndrome,ARDS)老年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 介绍30例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的老年人机械通气的“平衡”护理方法.结果 30例老年人都抢救成功.结论 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老年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与年轻人不同,必须根据老年人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后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的生理及病理的特点来制定.

    作者:赵淑婷;钟晓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查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0名人员设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段及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均差于对照组,观察组中≥60岁患者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均差于<60岁者,而低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则差于一般和高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均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表现较为明显,且受年龄及社会支持状态影响较明显.

    作者:纪小梅;靳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在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颅脑外科于2010年5月至2012年收治的8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满意程度,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共7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17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简化了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就医过程,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谭爱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9月在我站妇科收治的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舒适护理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仅给予宫颈癌常规护理,而B组患者则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B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秀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在股骨头坏死围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2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在围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统计护理结果.结果 经过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愈8例,好转40例,总有效率75%;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治愈27例,好转33例,总有效率93.75%,两组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股骨头坏死围术期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掌握术后康复知识较快且准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对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呕吐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减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呕吐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呕吐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减轻恶性肿瘤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手术室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手术室手术的患者318例,根据有无采用细节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135例)和细节护理组(18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细节护理组患者则给予细节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细节护理组患者对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细节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飞龄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提高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经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主观感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瑞云;郭桂红;谢文莉;黄雅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音乐疗法对产后清宫术患者的心理干预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产后清宫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术前15 min及术中进行音乐疗法,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音乐疗法可减少患者清宫术过程的不良反应,缓解紧张情绪,稳定血压、心率,提高手术安全性,且经济、安全、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我国目前开展延续护理的SWOT分析

    延续护理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模式.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对我国开展延续护理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并为其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作者:谢书红;常文娟;安力彬;李文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在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在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120名血管瘤患儿家长,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设为对照组63名,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宣教组57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宣教,宣教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制《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对家长进行教育.比较两组家长血管瘤相关知识及护理掌握程度及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护理方法掌握程度、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宣教组患儿家长对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体温测量、口腔皮肤观察及护理、饮食调节、创面保护、预防呼吸道梗阻、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掌握程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2)在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宣教组发生率17.54%,对照组发生率30.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管瘤患儿护理手册》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方式,便于家长学习阅读,随时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患儿的管理能力,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吕志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硝普钠治疗老年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硝普钠治疗老年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本院接受高血压伴左心衰竭治疗的患者49例,均使用硝普钠进行治疗,其中2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作为对照组;其余29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分别以两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压、焦虑程度及临床疗效作为临床观察指标.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或P<0.01).结论 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模式,可有效地提高老年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 探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收集到的9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手术,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临床路径护理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 临床路径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在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组间资料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真正体现了人性化治疗的理念,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新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方面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l~12月在我院住院的36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小组责任制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兰芳;邓新征;杨秀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例预置管动脉栓塞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护理

    探讨剖宫产术前股动脉预置管栓塞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部分植入患者的护理.对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部分植入的剖宫产患者术前行股动脉置管,待新生儿娩出后,立即行动脉栓塞术.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6例均栓塞成功,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均10分.股动脉预置管动脉栓塞为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迅速、有效、并发症少、出血量少、可保留子宫等优点.

    作者:朱月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及防范

    目的 探讨手术室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0年以来在本院手术的1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采取新式的风险管理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2010年前200例小儿手术作为本次的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手术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和护理质量,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几经过本院的风险管理,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焦虑感下降、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绪论 采用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维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