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书红;常文娟;安力彬;李文涛
目的 分析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从而将针对致栓的原因建立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4例恶性肿瘤化疗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在患者化疗当天行PICC置管,然后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护理.结果 6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7%.经溶栓、抗凝治疗之后2~10d,2例患者的症状得到了逐渐的缓解,1例患者在溶栓治疗中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结论 由于血栓形成状态极易在患者存在着的高凝状态明显、血小板活性增强及PICC的作用下形成,因此说它们也是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恶性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的过程中,临床上应该常规检测相应凝血系统分子标志物水平、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水平等,做到有效早期干预,并对置管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作者:邓秀云;黄子珍;唐玉芳;石天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0年以来在本院手术的1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采取新式的风险管理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2010年前200例小儿手术作为本次的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手术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和护理质量,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几经过本院的风险管理,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焦虑感下降、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绪论 采用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维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并治疗出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治疗组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延伸护理,包括上门随访、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药物指导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饮食、用药以及定期复诊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自测体重与尿量、记录自我体征与症状以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治疗组患者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幸福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延伸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更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彩霞;罗美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非药物疼痛管理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药物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肩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自主排尿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药物疼痛管理能够显著促进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微;尚作美;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关爱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2年1月至10月在本院采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手术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手术指导,对两组患者知晓度和遵医嘱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发现干预组患者在知晓度和遵医嘱行为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1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 健康教育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术后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小钏;张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社区护理综合干预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及提高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 对15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社区护理综合干预组86例,对照组70例.在两组原药物干预不变且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对护理综合干预组进行定点、定时监测,同时进行家庭随访、社区护理综合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结果 入组前患者收缩压(154.5±8.6) mmHg,舒张压(93.3±5.8)mmHg,胆固醇(6.38±1.25) mmol/L,甘油三酯(1.86±0.8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8±0.8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2±1.39) mmol/L.社区护理综合干预两年后,患者SBP(129.5±10.3)mmHg,DBP(76.6±6.9)mmHg,TC(5.27±0.98) mmol/L,TG(1.40±0.19) mmol/L,HDL-C(2.01±0.65) mmol/L,LDL-C(1.61±0.95) mmol/L,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极显著(P<0.05);2年后社区护理综合干预组的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49%、0%、1.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7.14%、5.71%,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综合干预组两年后患者的生命质量、依从性及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社区护理综合干预有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及提高生命质量的作用,应成为冠心病防治新的社区护理医学模式.
作者:蒋一新;何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乳腺活检术后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时的情绪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择期行乳腺活检手术的患者90例,入院后按手术先后顺序编号,分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各45例.实验组术后给予音乐治疗20 min,对照组安静等待20 min,然后分别应用贝克焦虑量表评估乳腺活检术后两组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时的焦虑程度,并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等待病理结果时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心率、收缩压和呼吸频率变化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活检手术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期间实施音乐疗法,能够缓解其焦虑情绪,稳定生命体征.
作者:蔡雪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分析精神科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消除或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2起护理纠纷原因.护理纠纷原因与患者疾病本身的严重性、特殊性,护士的安全意识、业务素质、责任心、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力度,安全设施和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缺乏等因素有关.强化安全意识、法律观念,提高护士业务素质,提高护士有效的沟通能力,制定防范措施,加强护理管理,加大精神卫生知识宣教力度,能有效地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杲书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应用于慢性胃炎患儿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校附属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胃炎的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普通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住院天数、生活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住院天数、生活质量以及家长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慢性胃炎患儿的康复效果,消除患儿的痛苦以及家长的压力,增进医护、患儿及家长之间的协同作用,使之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作者:周玮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管理在控制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前3个月内手术治疗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将管理后3个月手术治疗患者300例设为实验组.观察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前后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9例,感染率为3.00%.实验组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2例,感染率为0.67%.实验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手术室感染管理后能够有效提高手术临床治疗质量.
作者:李竞赛;邹艳红;薛伟;夏玲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拟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将两组产妇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后出血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所需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分娩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麻宗英;梁群莉;卢美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评估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所行计划生育术患者2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每组104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同时评定疼痛程度.结果 导致患者焦虑因素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的原因基本相同,观察组治疗及护理后焦虑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疼痛程度0~1级占17.3%,Ⅱ~Ⅲ级占82.7%;观察组疼痛程度0~Ⅰ级占96.2%,Ⅱ~Ⅲ级占3.8%.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适护理在改善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焦虑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护理服务满意度好,患者疼痛缓解佳,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淑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 1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查阅文献结果总结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的可能影响因素编制问卷,观察并记录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是否出现睡眠问题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6例,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中,有5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发生率为48.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经济压力、焦虑和抑郁是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而术后长时间镇痛和胎儿健康状况好是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并发睡眠质量发生率较高,不仅患者的经济状况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存在也明显影响其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问题的发生.
作者:张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心理及行为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认知干预和康复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及行为干预有利于增加老年脑梗死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知,提高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任金梅;詹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奥伦自理模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产程及产后哺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9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奥伦自理模式干预,将两组产妇各个产程及总产程时间、产钳助产及产后出血比例和干预前及干预后1周、4周的BSES和SCL-9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各个产程时间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产钳助产及产后出血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1周、4周的BSES和SCL-90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伦自理模式对自然分娩产妇心理、产程及产后哺乳的影响较大,能较为全面地改善产妇的状态.
作者:熊海燕;谭小平;黄燕芬;李纯;黄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产后清宫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 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术前15 min及术中进行音乐疗法,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音乐疗法可减少患者清宫术过程的不良反应,缓解紧张情绪,稳定血压、心率,提高手术安全性,且经济、安全、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1年,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听力恢复时间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听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甲强龙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期间,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卫;曾新宇;廖慧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经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主观感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瑞云;郭桂红;谢文莉;黄雅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白内障患者遵医行为和术后视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18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每组9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眼科围术期手术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遵医行为和术后视力康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服药遵从、定时复诊、用眼卫生和健康行为实验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矫正视力0.7 ~0.9和≥1.0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白内障手术病人的遵医行为,促进术后视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牟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0名人员设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段及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均差于对照组,观察组中≥60岁患者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均差于<60岁者,而低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则差于一般和高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均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表现较为明显,且受年龄及社会支持状态影响较明显.
作者:纪小梅;靳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