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梅州市不同类型医院护士锐器伤及职业防护意识抽样调查与分析

李小苑

关键词:护理人员, 锐器伤, 职业防护意识, 职业防护
摘要:目的 通过对梅州地区不同类型医院护士锐器伤及职业防护意识现状抽样调查,为建立健全本地区医院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及处理体系提供可用的调查数据库,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的护理法律和法规和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以及如何加强护士的防护知识培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300例,均为梅州市不同类型医院的从业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以笔答方式,统一指导语和答卷时间进行问卷测试.采用2级评分法,即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终的评分标准为总分,满分为14分.并按照得分的高低分为:11~14分为“高”、8~10分为“一般”、7分以下为“低”,分别对应防护意识强、一般和差三个等级.测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锐器伤整体发生情况采用百分比计算.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300名被试对象中,187名护理人员发生过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类型的锐器损伤.其中109名没有及时上报或没有上报,而且乙级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比例均高于二甲、三甲医院;不同类型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比较,三甲医院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较强,二甲医院护理人员次之,乙级医院护理人员较差.结论 梅州市不同类型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防护意识强弱不一差别较大.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并治疗出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治疗组的患者在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延伸护理,包括上门随访、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药物指导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饮食、用药以及定期复诊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而自测体重与尿量、记录自我体征与症状以及按要求运动等依从性方面治疗组患者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幸福度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必要的延伸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嘱行为,更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彩霞;罗美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外科病房预防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外科病房管理控制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400例实施预防性护理管理的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实施预防性护理管理以前的400例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及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外科病房感染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石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提高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经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主观感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瑞云;郭桂红;谢文莉;黄雅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的必要性

    目的 探讨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的必要性.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本院的儿科护士中随机抽取护士50名设为实验组,再从本院普通科室中随机抽取5个科室(呼吸内科、普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和胸外科),再分别随机各抽取10名护士(共50名)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及家属对普通科室护士的满意度比儿科高,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比普通科室大,儿科护士工作强度比普通科室大,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比普通科室明显,儿科护士穿刺成功率比普通科室护士穿刺成功率低,5项存在差异(P<0.05).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和工作效率两项无差异(P>0.05).结论 儿科护士临床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培养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来弥补常规医护工作中的不足.

    作者:孙秀勤;唐菁华;何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产妇产时发热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产妇产时发热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中心产房临产发热产妇236例,将体温37.3~37.9℃产妇设为研究Ⅰ组,共140例;将体温≥38℃产妇设为研究Ⅱ组,共96例.运用临床资料收集整理的科研路线,对临产产妇发热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发热原因.结果 本组产妇临产发热,体温超过38℃者,与体温38℃以下者,两组病例处理仅在抗生素使用方法上略有不同,体温超过38℃者100%使用抗生素,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剖宫产率、羊水污染、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剖宫产和阴道产(钳产/顺产)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产妇临产发热对分娩结局有影响,但只要采取恰当的有效措施,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产妇状况,监测羊水、胎心变化,及时终止妊娠,完善相应的诊护措施就能保证良好的分娩结局.

    作者:陈艳雯;卢燕芳;霍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院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评估患者睡眠状况,并作出针对性的l周护理干预及辅助治疗,另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护理前后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下降多由于自身健康因素、环境因素、治疗护理介入因素、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质量比人院前有较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苏雪梅;苏冰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手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救治的94例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各4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疗效佳、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例预置管动脉栓塞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护理

    探讨剖宫产术前股动脉预置管栓塞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部分植入患者的护理.对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部分植入的剖宫产患者术前行股动脉置管,待新生儿娩出后,立即行动脉栓塞术.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6例均栓塞成功,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均10分.股动脉预置管动脉栓塞为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具有迅速、有效、并发症少、出血量少、可保留子宫等优点.

    作者:朱月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硬腭进路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硬腭进路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采用鼻内镜下硬腭进路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性、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72.12±4.98)分,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6.21±7.21)分,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进行鼻内镜下硬腭进路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性、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临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静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自愿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护理与治疗感受的研究

    目的 探讨非自愿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护理与治疗的感受.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05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认知、情感、思维、行为异常时,由我科资深护士通过面对面交谈了解患者对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的意见,并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各种护理措施的优点与缺点,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05例患者对治疗效果均表示满意,12例患者反映药物副作用较大,对目前的护理感受是护士态度佳、安全性护理较好,但院内生活枯燥、护理缺乏个性化、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医疗纠纷多.结论 在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对策对抗药物副作用,同时给予患者人文护理、充分掌握沟通技巧、逐渐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负责患者的安全、促进护患和谐、减少医疗纠纷,是提高非自愿入院的精神病患者对精神病治疗信心与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0例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老年人机械通气的“平衡”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综合征(acute respiration dysfunction syndrome,ARDS)老年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方法 介绍30例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的老年人机械通气的“平衡”护理方法.结果 30例老年人都抢救成功.结论 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老年人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与年轻人不同,必须根据老年人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后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的生理及病理的特点来制定.

    作者:赵淑婷;钟晓旻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和观察组(家属参与护理模式组)每组各43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1个月、2个月的自我效能感评分、治疗配合情况、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2个月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及治疗配合较佳率均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评分也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全面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

    作者:闫亚维;李晓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在控制手术室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手术室手术的患者318例,根据有无采用细节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135例)和细节护理组(18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细节护理组患者则给予细节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细节护理组患者对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方式和态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细节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态度和方式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飞龄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ERCP治疗50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

    探讨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后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治疗效果.本组50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均可见脓性胆汁自胆管内排出,共实施约肌切开术(EST) 47例,鼻胆管引流(ENBD) 39例,胆道塑料内支架引流(ERBD)15例,网篮取石31例,内镜下碎石15例.所有患者胆道梗阻症状均解除,胆汁引流顺畅,术后给予适当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体温1~8d内恢复正常,高温消失.ERCP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准备时间短、疗效显著等优点,精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罗素桢;黄明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产前教育对产妇健康认知行为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前教育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产科100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前采用多元化的产前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分娩前主观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实际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评分、泌乳始动时间、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教育能满足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产妇的分娩知识,改善产后结局.

    作者:王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突发性面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突发性面瘫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取本院神经科自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突发性面瘫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后的负面情绪评分,生活质量状况等差异.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16.29±1.32)、HAMD评分(17.49±3.5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接受护理后观察组ESCA评分(107.41 +10.23)、KPS评分(83.32 +8.35)、MUNSH评分(26.56 +2.98)、QOLS评分(61.98 ±7.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的护理方式与突发性面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李金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查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0名人员设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段及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均差于对照组,观察组中≥60岁患者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均差于<60岁者,而低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则差于一般和高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均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表现较为明显,且受年龄及社会支持状态影响较明显.

    作者:纪小梅;靳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ICU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总结本院近年来加强ICU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压监测,提高ICU危重患者护理水平对ICU危重患者的恢复的影响.方法 使用统计学手段对本院救治的121例ICU危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试验统计资料显示,ICU危重患者经过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后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结论 ICU危重患者在得到先进有效的中心静脉压监测及护理后治愈率显著提高,死亡率显著降低,科学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疗率.这些有效的中心静脉压监测措施和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琼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管理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管理在护士分层管理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内儿科、外科、妇产科和急诊科的40名护士,每科护士10名.根据我院护理的基本情况和护士的职称、知识和技能特点进行分层管理,观察护士分层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业务考核的得分显著高于分层管理前(P<0.001),医生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护理失误率及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护士工作的优化发挥,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喻文碧;杨雪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路径在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颅脑外科于2010年5月至2012年收治的8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满意程度,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共7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共17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路径简化了颅脑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就医过程,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谭爱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