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RCP治疗50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

罗素桢;黄明宜

关键词:ERCP,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护理
摘要:探讨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后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治疗效果.本组50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均可见脓性胆汁自胆管内排出,共实施约肌切开术(EST) 47例,鼻胆管引流(ENBD) 39例,胆道塑料内支架引流(ERBD)15例,网篮取石31例,内镜下碎石15例.所有患者胆道梗阻症状均解除,胆汁引流顺畅,术后给予适当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体温1~8d内恢复正常,高温消失.ERCP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准备时间短、疗效显著等优点,精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前教育对产妇健康认知行为及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前教育在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产科100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前采用多元化的产前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分娩前主观选择阴道分娩的比例、实际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抑郁评分、泌乳始动时间、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教育能满足产妇对围产期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加产妇的分娩知识,改善产后结局.

    作者:王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方式.方法 选取住院的抑郁症患者200例,进行关于健康教育需求方式的调查问卷,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宣传组,每组100例.健康教育组进行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常规宣传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宣教.教育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情况.结果 调查显示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方式主要包括入院健康教育、服药方面的教育以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教育等三个方面.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健康教育进行后健康教育组明显低于常规宣传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不同的健康教育需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症状程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实践方面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l~12月在我院住院的36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小组责任制的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作者:林兰芳;邓新征;杨秀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查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将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0名人员设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年龄段及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均差于对照组,观察组中≥60岁患者的Zung量表和SCL-90量表评估结果均差于<60岁者,而低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则差于一般和高社会支持程度患者(均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表现较为明显,且受年龄及社会支持状态影响较明显.

    作者:纪小梅;靳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外科病房预防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外科病房管理控制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400例实施预防性护理管理的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实施预防性护理管理以前的400例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院内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及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外科病房感染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石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护理干预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 1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查阅文献结果总结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质量的可能影响因素编制问卷,观察并记录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是否出现睡眠问题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56例,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中,有56例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发生率为48.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经济压力、焦虑和抑郁是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而术后长时间镇痛和胎儿健康状况好是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出现睡眠问题的保护因素.结论 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并发睡眠质量发生率较高,不仅患者的经济状况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存在也明显影响其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可以减少剖宫产术后急性肠梗阻患者睡眠问题的发生.

    作者:张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386例,在治疗过程中对导管尖端部位细菌学培养,并针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时间迁延及频繁穿刺,局部组织病原菌感染发生几率越高;穿刺时已发热,也是导致局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引起临床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感染比率15.38%,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率51.28%,其他微生物感染比率33.34%;深静脉置导管12~15 d、16~18 d、>18 d患者导管尖端处组织感染的几率分别27.4%、44.4%、71.4%.结论 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迁延周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和严格督导导管留置护理操作对防治导管留置所致的感染具有极其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孔焱;李椰;魏永莉;郝凌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喉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实验组46例喉癌患者术前用自制量表行心理评估依据所存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照组46例喉癌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46例喉癌患者术晨及术后的血压及脉搏水平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行了心理护理的喉癌患者发生不良行为及并发症均较未进行心理护理的喉癌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喉癌患者的康复.

    作者:雷三菊;曹月香;刘秀贞;李剑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院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评估患者睡眠状况,并作出针对性的l周护理干预及辅助治疗,另选取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护理前后与对照组睡眠质量的差异.结果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的下降多由于自身健康因素、环境因素、治疗护理介入因素、生活方式改变造成的;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睡眠质量比人院前有较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苏雪梅;苏冰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泌尿外科患儿腹腔镜围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患者腹腔镜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泌尿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126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行术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给予全程优化护理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护理效果(手术时间、置管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进食时间等治疗效果上优于对照组,在置管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上亦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镇静剂使用和并发症例数上差异明显(P<0.01).结论 泌尿外科患儿腹腔镜微创手术围术期实施全程优化护理,有助于帮助患儿平稳度过手术期,增强手术依从性,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建议临床重视围术期护理.

    作者:顾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术后的早期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14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慢性房颤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特点、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结果 140例患者无死亡,患者出院时89例(63.6%)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一年随访时为窦性心律97例(69.3%).51例(36.4%)患者术后出现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3例(2%)患者发生术后出血进行二次开胸探查.结论 瓣膜替换或成型手术同时行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术后早期心功能的维护,预防及纠正心律失常,术后抗凝知识的宣教是临床护理的重点.

    作者:石丽;王琪;刘加林;魏艳艳;张艳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房颤的易患因素及护理

    心房颤动(AF)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 ~40%[1],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是术后心房不应期延长、缺血、炎症反应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等引起心房肌形成缓慢传导区域和单向阻滞区域,从而形成折返环,诱发AF[2].早发现、早处理,加强基础及专科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和提高预后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非体外循环能减少术后AF的发生率[3-4].我院对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后发生AF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较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我科行OPCAB的窦性心律患者489例,术后发生AF63例,发生率为12.9%.男41例,女22例,年龄49~ 82岁.术前心电图提示均为窦性心律,无AF史.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80例,Ⅳ级21例,其余为Ⅰ~Ⅱ级.

    作者:卢爽;黄茜;吴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远程心电监护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远程心电监护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行远程心电监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均行针对心电监护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监护前、监护中的心理护理.护理2个月时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CL-90量表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研究组患者存在各类不良心理情绪的程度极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远程心电监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谢静;何春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对耳鸣耳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舒适性护理对耳鸣耳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本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耳呜耳聋患者,共筛选出104名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法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1],将耳鸣耳聋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然后将两组患者分别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试验组在接受正常的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舒适的护理治疗方法,而对照组只接受基础的药物治疗.结果 耳鸣耳聋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总分以及其他各因子与失眠状况呈正相关(r=0.81,0.72,0.52,0.69,0.72,0.73,0.51,0.64,0.59;P <0.001);对试验组的患者进行相关的舒适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躯体化、焦虑不安、抑郁等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试验组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得到提高.结论 舒适性护理疗法对提高耳鸣耳聋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很好的疗效[2].

    作者:梁思杏;侯晓慧;魏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 (P <0.05).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退热时间、治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及家长满意度.

    作者:王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产妇产时发热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产妇产时发热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中心产房临产发热产妇236例,将体温37.3~37.9℃产妇设为研究Ⅰ组,共140例;将体温≥38℃产妇设为研究Ⅱ组,共96例.运用临床资料收集整理的科研路线,对临产产妇发热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发热原因.结果 本组产妇临产发热,体温超过38℃者,与体温38℃以下者,两组病例处理仅在抗生素使用方法上略有不同,体温超过38℃者100%使用抗生素,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剖宫产率、羊水污染、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剖宫产和阴道产(钳产/顺产)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产妇临产发热对分娩结局有影响,但只要采取恰当的有效措施,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产妇状况,监测羊水、胎心变化,及时终止妊娠,完善相应的诊护措施就能保证良好的分娩结局.

    作者:陈艳雯;卢燕芳;霍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音乐疗法对乳腺活检术后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时的情绪影响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对乳腺活检术后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时的情绪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择期行乳腺活检手术的患者90例,入院后按手术先后顺序编号,分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各45例.实验组术后给予音乐治疗20 min,对照组安静等待20 min,然后分别应用贝克焦虑量表评估乳腺活检术后两组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时的焦虑程度,并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等待病理结果时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心率、收缩压和呼吸频率变化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活检手术患者等待病理结果期间实施音乐疗法,能够缓解其焦虑情绪,稳定生命体征.

    作者:蔡雪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透析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丽;邢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ERCP治疗50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

    探讨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实施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后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治疗效果.本组50例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均可见脓性胆汁自胆管内排出,共实施约肌切开术(EST) 47例,鼻胆管引流(ENBD) 39例,胆道塑料内支架引流(ERBD)15例,网篮取石31例,内镜下碎石15例.所有患者胆道梗阻症状均解除,胆汁引流顺畅,术后给予适当抗生素治疗后,患者体温1~8d内恢复正常,高温消失.ERCP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准备时间短、疗效显著等优点,精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罗素桢;黄明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我校2010级护理系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班52人.对照组在《基础护理学》导尿术实验教学中所接受的理论教学、实践及结业考评均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并对传统的理论教学、实践及结业考评进行相应的改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1年后使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与《带教护生成绩测评表》对两组的各项能力进行评分与比较.结果 引入循证护理前实验组与对照组CTDI-CV各项评分无明显差异;引入循证医学1年后实验组CTDI-CV各项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带教护生成绩测评表》各项评分与对待异性导尿时的心理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导尿术实验的带教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提高了护生的创新能力,其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值得教学中进行推广.

    作者:周香凤;张香兰;林慧;江东风;叶卉;黄笑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