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的清洗消毒方法对骨穿针的清洗效果影响

王桂红

关键词:清洗消毒, 骨穿针, 清洗效果, 质量检测
摘要:目的 探讨骨穿针的有效清洗消毒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骨穿针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清洗消毒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清洗消毒,观察组先用流动热水清洗干净针头表面血迹→高压水枪冲洗管腔→放入酶清洗剂浸泡→毛刷刷洗→酶清洗剂浸泡+超声清洗剂清洗,之后的步骤同对照组.比较两组骨穿针的洁净度、透明度、细菌生长、蛋白残留情况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洁净度、透明度、蛋白残留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细菌生长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进后的清洗消毒方法对骨穿针的清洗效果较好.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头医嘱执行管理在院前急诊多发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口头医嘱执行管理在院前急诊多发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院前急诊多发创伤患者73例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院前急诊多发创伤患者81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进行口头医嘱执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口头医嘱执行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头医嘱执行错误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可以预防和降低院前急诊多发创伤患者抢救过程中口头医嘱执行错误的发生.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研究社区护理综合干预在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及提高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 对15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社区护理综合干预组86例,对照组70例.在两组原药物干预不变且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对护理综合干预组进行定点、定时监测,同时进行家庭随访、社区护理综合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结果 入组前患者收缩压(154.5±8.6) mmHg,舒张压(93.3±5.8)mmHg,胆固醇(6.38±1.25) mmol/L,甘油三酯(1.86±0.8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38±0.81)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02±1.39) mmol/L.社区护理综合干预两年后,患者SBP(129.5±10.3)mmHg,DBP(76.6±6.9)mmHg,TC(5.27±0.98) mmol/L,TG(1.40±0.19) mmol/L,HDL-C(2.01±0.65) mmol/L,LDL-C(1.61±0.95) mmol/L,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极显著(P<0.05);2年后社区护理综合干预组的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49%、0%、1.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7.14%、5.71%,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综合干预组两年后患者的生命质量、依从性及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社区护理综合干预有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及提高生命质量的作用,应成为冠心病防治新的社区护理医学模式.

    作者:蒋一新;何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导乐陪伴配合产时体位管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拟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将两组产妇进行对比,对比内容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产后出血率、总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所需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导乐陪伴配合体位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分娩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麻宗英;梁群莉;卢美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思乐扣在乳腺癌患者深静脉置管化疗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思乐扣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深静脉导管外固定的护理体会.方法 1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深静脉导管置管并使用思乐扣进行外固定.结果 仅有8例患者出现导管移位,无导管脱出.结论 思乐扣可有效降低导管移位的发生率,防止导管脱出体外,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微竹;何凤;付莉;余孟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梅州市不同类型医院护士锐器伤及职业防护意识抽样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对梅州地区不同类型医院护士锐器伤及职业防护意识现状抽样调查,为建立健全本地区医院职业暴露后的报告及处理体系提供可用的调查数据库,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关的护理法律和法规和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以及如何加强护士的防护知识培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300例,均为梅州市不同类型医院的从业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以笔答方式,统一指导语和答卷时间进行问卷测试.采用2级评分法,即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终的评分标准为总分,满分为14分.并按照得分的高低分为:11~14分为“高”、8~10分为“一般”、7分以下为“低”,分别对应防护意识强、一般和差三个等级.测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锐器伤整体发生情况采用百分比计算.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300名被试对象中,187名护理人员发生过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类型的锐器损伤.其中109名没有及时上报或没有上报,而且乙级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比例均高于二甲、三甲医院;不同类型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比较,三甲医院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较强,二甲医院护理人员次之,乙级医院护理人员较差.结论 梅州市不同类型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防护意识强弱不一差别较大.

    作者:李小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产妇产时发热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总结产妇产时发热的原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中心产房临产发热产妇236例,将体温37.3~37.9℃产妇设为研究Ⅰ组,共140例;将体温≥38℃产妇设为研究Ⅱ组,共96例.运用临床资料收集整理的科研路线,对临产产妇发热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发热原因.结果 本组产妇临产发热,体温超过38℃者,与体温38℃以下者,两组病例处理仅在抗生素使用方法上略有不同,体温超过38℃者100%使用抗生素,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剖宫产率、羊水污染、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剖宫产和阴道产(钳产/顺产)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产妇临产发热对分娩结局有影响,但只要采取恰当的有效措施,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产妇状况,监测羊水、胎心变化,及时终止妊娠,完善相应的诊护措施就能保证良好的分娩结局.

    作者:陈艳雯;卢燕芳;霍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生命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

    目的 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生命质量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进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家庭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普通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负面情绪.结果 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KPS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在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在小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中效果影响.方法 选取120名血管瘤患儿家长,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设为对照组63名,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宣教组57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宣教,宣教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制《血管瘤患儿简易护理手册》对家长进行教育.比较两组家长血管瘤相关知识及护理掌握程度及患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护理方法掌握程度、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宣教组患儿家长对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体温测量、口腔皮肤观察及护理、饮食调节、创面保护、预防呼吸道梗阻、不良反应观察及处理掌握程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2)在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宣教组发生率17.54%,对照组发生率30.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血管瘤患儿护理手册》方式开展健康教育方式,便于家长学习阅读,随时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家长对患儿的管理能力,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吕志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就诊特点以及临床急救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 104例老年急腹症患者经综合急救护理后,47例保守治疗,57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保守治疗组治愈及好转45例(95.74%),因癌性穿孔并发多脏器衰竭死亡2例(4.26%);手术治疗组治愈及好转57例(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腹症发病后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急救护理时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救治护理.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急腹症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汪艳娣;李苹;朱丽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提高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风险管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急诊患者7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经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生存质量、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主观感受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提高风险管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瑞云;郭桂红;谢文莉;黄雅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集束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功能恢复中的研究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及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经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早期观察组患者在护士指导下积极完成康复内容及相关要求,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比较,该组患者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术后肺部、泌尿系感染,可预防下肢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在护理指导下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作者:朱静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的必要性

    目的 探讨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养的必要性.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本院的儿科护士中随机抽取护士50名设为实验组,再从本院普通科室中随机抽取5个科室(呼吸内科、普外科、神经内科、心内科和胸外科),再分别随机各抽取10名护士(共50名)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及家属对普通科室护士的满意度比儿科高,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比普通科室大,儿科护士工作强度比普通科室大,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比普通科室明显,儿科护士穿刺成功率比普通科室护士穿刺成功率低,5项存在差异(P<0.05).专科知识掌握情况和工作效率两项无差异(P>0.05).结论 儿科护士临床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培养儿科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来弥补常规医护工作中的不足.

    作者:孙秀勤;唐菁华;何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患者386例,在治疗过程中对导管尖端部位细菌学培养,并针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时间迁延及频繁穿刺,局部组织病原菌感染发生几率越高;穿刺时已发热,也是导致局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引起临床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性因素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感染比率15.38%,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比率51.28%,其他微生物感染比率33.34%;深静脉置导管12~15 d、16~18 d、>18 d患者导管尖端处组织感染的几率分别27.4%、44.4%、71.4%.结论 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迁延周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和严格督导导管留置护理操作对防治导管留置所致的感染具有极其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孔焱;李椰;魏永莉;郝凌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门诊护士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门诊护士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07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900例门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在该组患者就诊期间由护士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感染控制.将2007年4月以前收治的900例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入院就诊时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两组患者、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投诉纠纷的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发挥门诊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有效控制门诊感染,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就诊的满意度.

    作者:宗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药物疼痛管理对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非药物疼痛管理在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药物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肩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自主排尿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药物疼痛管理能够显著促进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微;尚作美;邢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

    探讨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围术期护理及手术配合.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对85例前臂背侧骨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手术患者着重介绍术前、术后的护理及术中手术配合.加强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措施,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观察及术中手术配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王艳梅;肖莹;封翊君;马春红;成春静;李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对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其进行手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来进实施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中的60例老年患者其生活质量的平均分为(28.15±2.24);而经过调查和分析证明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的认识、患者对于治疗持有的态度以及家属的配合程度是影响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 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为心理因素.所以在有关的诊疗过程中应该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心理支持进而积极的给予护理干预,来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伦英;王晓恒;袁小芬;高丽超;陈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室护理的风险及防范

    目的 探讨手术室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0年以来在本院手术的18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采取新式的风险管理方法,回顾性随机选取2010年前200例小儿手术作为本次的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手术期间护理风险的发生和护理质量,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几经过本院的风险管理,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降低,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焦虑感下降、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绪论 采用风险管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维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Orem自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并分析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Orem自理干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需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9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Orem自理干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干预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黄美兰;冯晶;黄玉霞;柯小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研究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和手术室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术后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恢复快于对照组,NRS评分、HAMD评分以及HAM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的应激反应.

    作者:凌笑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