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培养在门诊实习护士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至2012年在我院门诊实习的高校实习护士100名,对其进行沟通技巧的理论指导和临床教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其与患者的沟通情况,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结果 实习护士普遍具有较强的沟通意识,但是由于缺乏沟通经验与技巧,存在一些沟通技巧上的问题.结论 带教老师应加强对实习护士沟通技巧的指导和培养,提高其沟通能力.
作者:彭娟娟;孙洁;刘美华;王桂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11名.对照组护理管理采用基本管理模式,分层组护理管理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1年后采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评价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管理组护士的总工作满意度、福利待遇、排班满意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专业发展的机会、工作被称赞和认可、对工作的控制和责任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 分层次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既稳定了护理队伍,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吴若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分娩并且产后出血的产妇10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整体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每组53例.通过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以及传统的治疗进行分组护理,将患者的恢复情况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整体护理组比传统护理组疗效更好,治疗期间并发症更少.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进行治疗的宫缩乏力患者在恢复上表现较好,风险较低,预后较好.
作者:麻宗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术前焦虑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23 ±2.12)分,对照组为(72.87±1.28)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度为(55.23±3.78)分,对照组为(78.21±3.12)分(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整体、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降低手术前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传弟;罗玉华;钟桂枝;钟倩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164例按照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应用直型安全静脉留置针组(114例)与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组(12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液污染发生的例数及留置管的打折例数,患者对留置针价格的接受程度等.结果 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组发生血液污染和留置管打折的例数与直型安全静脉留置针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患者对直型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价格更容易接受(P<0.05),两组留置管针穿刺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急诊手术患者应用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可有效的降低血液污染的发生,保证输血、输液的通畅,但直型安全静脉留置针价格较贵,患者不易接受.
作者:谭春兴;杨艳青;尹月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抗抑郁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480例随机分成A组、B组、C组,每组160例.A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B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合并抗抑郁治疗药物;C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合并抗抑郁治疗药物,并且加入适当的干预护理.治疗8 w后采用问卷形式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抑郁情况、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对三组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抑郁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B组患者抑郁情况比A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C组抗抑郁情况比A组改善的更加显著,且明显优于B组(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较低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提高,但B组比A组提高明显(P<0.05),C组比A组改善的更加显著,且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大多存在很明显的抑郁情况,在进行高血压和抗抑郁治疗的时候,适当加入合理的干预护理会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1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BI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0名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患者护理方面,其次为工作环境及设备问题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结论 护士存在多种工作压力源,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管理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大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1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肺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及FEF25%~ 7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各项指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梁美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前列腺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的前列腺良性增生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治疗和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本组患者均成功地切除了前列腺,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 在前列腺切除术围手术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全面周到的护理,膀胱功能恢复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诊疗护理效果.
作者:孙守英;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慧娟;李虹;孟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8例需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宫颈癌术后病人随访期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针对肿瘤病人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中文版以及适用于宫颈癌的特异性量表(EORTC QLQ-BR23)对97例宫颈癌术后已完成放疗、化疗的随访期病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97例宫颈癌术后病人随访期的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为71.31分;QLQ-C30的功能量表得分低的为情感功能,症状量表得分高的为经济困难;QLQ-BR23功能量表得分低的为性功能,症状量表得分高的为治疗副反应.影响总体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有手术方式、性功能工作.结论 宫颈癌术后病人随访期生活质量较高,各方面功能均有改善,各种症状均以减轻,医务人员应当关注病人的性功能恢复情况.能改善宫颈癌随访期病人的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米凤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固定肢体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PICU住院患儿100例,根据知情同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输液的肢体,对照组用直板型夹板固定输液的肢体,比较两组患儿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在固定的稳定性、患儿的依从性、影响血液循环、家长满意度方面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固定的稳定度、影响血运循环、家长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上臂输液过程中,使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肢体比使用直板型夹板有更多优越性,使用期间应该注重对患儿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李素明;苏慧敏;金萍;刘纯义;罗惠玲;陈水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对鼻窦炎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经功能性鼻内镜治疗的鼻窦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并进行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出院前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视心理、健康因素在鼻窦炎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钟玲;杨春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在复杂输尿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斜卧截石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及体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碎石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和手术效率,改善舒适度,减少术后疼痛.
作者:易庆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后便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2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便秘4例,占11.1%,对照组患者便秘13例,占36.1%,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便秘发生率,有效解除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宝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80例20 ~ 55岁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自护教育,实验组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自护教育.半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自护行为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强化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自护教育,可有效提高其自护能力.
作者:沙淑艳;麦燕清;邹瑞婵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美宝疮疡贴治疗Ⅲ-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6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美宝疮疡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换药法治疗,出院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美宝疮疡贴治疗Ⅲ-Ⅳ期压疮能够快速促进创面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赵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SSS)和运动障碍(FMA)的评分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SS评分和FMA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翁子梅;邓彩弟;罗文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对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及有效的家庭消毒隔离对HBV患者的治疗及家庭成员感染率的影响,达到对其进行更优质的护理,减少感染的目的.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来接受治疗的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及家庭消毒隔离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自主消毒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护理疗效和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家庭成员在进行研究前后的HBV表面抗原及抗体情况.比较其家庭成员感染率的情况.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对乙肝的相关情况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观察组患者在对护理的效果及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研究前两组患者家庭成员的HBV感染无统计学差异,研究后比较HBV感染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对HBV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及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及其家庭成员的感染率均有明显效果.
作者:吴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