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春兴;杨艳青;尹月萍
目的 调查护理人员对颅脑损伤患者身体约束知识、信念、行为情况,分析与认知状况相关的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市4所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护理人员124名.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颅脑外伤患者身体约束知识问卷、约束信念问卷、约束行为问卷测定护理人员对颅脑损伤患者约束的认知情况.结果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身体约束知识得分属于中等水平(10.97±1.98),身体约束适用性知识答对率低(37.5%),身体约束护理知识答对率高(89.94%).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的使用持中立态度,而身体约束行为得分则较高.职称和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对躁动约束的认知有显著影响(均P<0.05).身体约束信念得分与身体约束知识、行为的得分,身体约束知识与身体约束行为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颅脑损伤患者身体约束知识还有待提高,对身体约束持中立态度,有较为恰当的身体约束行为.
作者:陈文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164例按照手术时间的先后分为应用直型安全静脉留置针组(114例)与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组(12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液污染发生的例数及留置管的打折例数,患者对留置针价格的接受程度等.结果 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组发生血液污染和留置管打折的例数与直型安全静脉留置针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患者对直型安全静脉留置针的价格更容易接受(P<0.05),两组留置管针穿刺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急诊手术患者应用Y型针管回缩式安全静脉留置针可有效的降低血液污染的发生,保证输血、输液的通畅,但直型安全静脉留置针价格较贵,患者不易接受.
作者:谭春兴;杨艳青;尹月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对先心病患儿家长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6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路径组295例和对照组273例,对路径组患儿家长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家长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家长满意度及患儿住院天数.结果 路径组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家长满意度及患儿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采取临床路径对先心病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更快康复.
作者:岳新霞;徐润华;张秀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产妇舒适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上加用综合干预护理方法.分娩结束后观察两组产妇24 h出血量、心理状态、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24h出血量及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产妇紧张及抑郁的不良情绪,控制产后的出血量,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雪群;钟秀萍;陈健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卵巢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妇科病房住院的72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非手术因素问题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卵巢癌围术后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能够尽早达到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蔡丽丽;江春梅;高燕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门诊妇科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实施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永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机康复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6月住院治疗的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68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75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院内自我管理教育方法;研究组实施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方法,即院内教育与院外教育联合.护理6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量表(HPL)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患者ESCA及HPL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自我管理教育由院内护理持续延续到患者出院后,可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综合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和健康意识.
作者:麦华玉;萧淑华;范子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采用相同治疗措施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下小儿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78例,均采用相同治疗方案,其中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雾化吸入和胸背部物理治疗,后者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胸片总改善率分别为82.1%和61.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气促消失、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和11.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雪梅;王文明;邓华鲜;叶燕美;谢芳;刘纯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流程管理在外来器械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骨科手术68台,选取外来器械4020件.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选取骨科手术34台设为实验组,按规范化流程管理处理外来器械2040件.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选取骨科手术34台设为对照组,按原有分散式管理处理外来器械1980件.分别对两组外来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器械完整率及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应用外来器械规范化流程管理对外来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完整率、医务人员满意度分别高于原有分散式管理,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建立外来器械规范化流程管理,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质量,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高效性和医务人员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了及时、准确、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焦晶雪;刘旭伟;田莹;程兆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8例需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脐静脉穿刺针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出现窒息的新生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按照2.5 ml注射器穿刺用药治疗标准进行,研究组患儿采用BD飞玛TM安全密闭式留置针.观察两组患儿有无出现血肿、脱出、外渗的现象、复苏例数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在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抢救后复苏成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生儿窒息症状选择BD飞玛TM安全密闭式留置针进行脐静脉穿刺用药抢救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症状发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在接受侵入性刺激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情况及住院期间的身体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刺激后1 min、5 min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体重、头围、身长的增加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鸟巢式护理有利于稳定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促进身体发育.
作者:陶桂霞;李志燕;谭晓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2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秋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前列腺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的前列腺良性增生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治疗和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本组患者均成功地切除了前列腺,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 在前列腺切除术围手术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全面周到的护理,膀胱功能恢复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诊疗护理效果.
作者:孙守英;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SSS)和运动障碍(FMA)的评分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SS评分和FMA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翁子梅;邓彩弟;罗文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配偶的抑郁状况及其生活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河源市内230对不孕夫妇的男性配偶,同时选取230例正常家庭的男性成员,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所有调查对象的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不孕组患者SDS总平均分(49.62±11.07)分,对照组为(42.13 ±9.86)分(P=0.000);两组SDS分数段人数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孕组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要明显差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会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及心理功能是不孕症患者配偶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配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其生活质量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应对不孕夫妇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轻其抑郁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洪玉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抗抑郁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480例随机分成A组、B组、C组,每组160例.A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B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合并抗抑郁治疗药物;C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合并抗抑郁治疗药物,并且加入适当的干预护理.治疗8 w后采用问卷形式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抑郁情况、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对三组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抑郁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B组患者抑郁情况比A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C组抗抑郁情况比A组改善的更加显著,且明显优于B组(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较低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提高,但B组比A组提高明显(P<0.05),C组比A组改善的更加显著,且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大多存在很明显的抑郁情况,在进行高血压和抗抑郁治疗的时候,适当加入合理的干预护理会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残余量测定对预防脑梗死肠内营养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以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63例脑梗死伴吞咽困难并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73例脑梗死伴吞咽困难并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胃残余量测定.比较2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留置胃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23.3%对比39.7%,P=0.039),留置胃管时间短[(10.88±4.77)d对比(13.05 ±6.54)d,P =0.027]、住院时间短[(16.38±5.08)d对比(18.86 ±4.75)d,P=0.004].结论 胃残余量测定可减少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缩短留置胃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乐碧芳;闾小慧;刘伟香;罗东霞;彭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患儿及家长围手术期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的患儿100例,家属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分别于患儿术前4h内、术前等候区、麻醉诱导期依据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干预.采用改良耶鲁焦虑量表(mYPAS)、诱导期合作程度量表(ICC)分别在术前等候区、麻醉诱导期,对两组患儿进行焦虑程度的测评,并测定患儿生命体征.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焦虑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家长进行焦虑程度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儿mYPA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ICC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的STAI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家长VAS、患儿生命体征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家长STAI得分与患儿mYPAS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依据认知行为理论制定的认知行为干预方案,能有效的降低行视网膜母细胞瘤手术的患儿在围手术期中的焦虑水平,使患儿诱导期合作程度明显提高,并降低家长的焦虑水平,在一定程度对家长心理起到保护作用,也通过改善家长的焦虑水乎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虑程度.
作者:王薇;林平;陈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肝衰竭早期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入住中西医结合科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行为心理干预、一般支持性心理干预及建立亲情与社会支持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并评价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天、特殊治疗前、特殊治疗后及出院前1 d 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的常规治疗的依从性及特殊治疗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使肝衰竭早期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本身、积极应对及配合治疗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朝凤;沙莉;鲁桂兰;俞曦;林静;谭善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