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秋珍
目的 探讨5 s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200例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5s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 (P <0.05),观察组术前的抑郁、躯体化、焦虑、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5 s护理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能够提高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主动性,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痛苦.
作者:刘丽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慧娟;李虹;孟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喂养指导与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组进行喂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吞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吞咽评分、ALB、Hb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喂养指导与吞咽功能训练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
作者:任金梅;詹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层级管理在肝病科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 结合肝病科护士的职称、护龄、入科时间和实际工作能力,实施分层级使用和管理,通过护理部、护士长考核,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指标和总体护理工作满意度指标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规范化的层级管理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化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及总体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沙秀兰;余锦红;吴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无痛内镜下内镜下套扎(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V)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住院采用EVL治疗的EV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命体征(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74.00% (P <0.01),观察组生命体征均较对照组平稳(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0.20%(P<0.01).结论 EVL具有后遗症少、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出血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手术紧张感、焦虑、抵抗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配合无痛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有肯定性治疗效果.
作者:黄凤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00例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2h内排尿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残余尿量、留置导尿管的时间、泌尿系统感染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作者:张芬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3年间120例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回顾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2009 ~ 2011年护理系统上报的120例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时间特点、损伤程度等进行研究.结果 ①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前三位分别是跌倒(45.8%)、外逃(15.8%)、自伤与伤人(11.7%).②法律后果严重的是患者的自杀、自伤及伤人、外逃.③日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多于夜间.结论 医院要从组织系统上改善人员配置并建立组织安全文化,完善护理流程,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训,同时改革护理人员的排班模式,按照患者的需求进行弹性排班,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有效减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途径.
作者:陈小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导致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实施PIC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性别、年龄、置管熟练程度、患者及家属PICC相关知识、留置时间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共实施置管PICC 240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40例(16.67%),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留置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60岁、置管不熟练、PICC相关知识认知度差、置管时间≥90 d(OR分别3.90、3.65、2.96、2.65).结论 影响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复杂,管理好老年患者、加强培训提高置管水平、实施PICC健康教育、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可以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
作者:蔡淑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满意度调查在病区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 ~12月在手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 ~12月在手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30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下一年的护理程序及细节进行改进.将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及护理态度的满意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不同社会支持程度的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及护理态度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技术操作及基础护理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从而为护理的改进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改善综合护理质量及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的目的.
作者:曾兰芳;管玉霞;龙永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中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各种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3 860名健康体检者中,共检出阳性者126例,本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12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进行评测,对两组认知功能进行比较,并就认识功能障碍的多因素进行分析,对体检的阳性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血压、血糖、血脂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认知总分、注意力集中、视空间/执行功能、抽象思维等方面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视觉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和集中、抽象思维及定向力方面.
作者:冯丽娜;李玉梅;胡绮红;侯玉兰;赵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程序化护理在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80例消化道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合理化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采用程序化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比较,护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肠梗阻的症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有效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贾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路径在重症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50例重症烧伤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营养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抗生素的应用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出院前的精神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前的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重症烧伤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谢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机康复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6月住院治疗的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68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COPD行机械通气患者75例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院内自我管理教育方法;研究组实施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方法,即院内教育与院外教育联合.护理6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和健康行为量表(HPL)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患者ESCA及HPL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自我管理教育由院内护理持续延续到患者出院后,可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教育的效果,综合提高患者的自控能力和健康意识.
作者:麦华玉;萧淑华;范子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子宫疤痕妊娠阴式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3月~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疤痕子宫妊娠15例,对其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后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阴式手术患者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适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文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在接受侵入性刺激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情况及住院期间的身体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刺激后1 min、5 min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体重、头围、身长的增加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鸟巢式护理有利于稳定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促进身体发育.
作者:陶桂霞;李志燕;谭晓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2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秋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采用相同治疗措施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下小儿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78例,均采用相同治疗方案,其中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雾化吸入和胸背部物理治疗,后者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胸片总改善率分别为82.1%和61.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气促消失、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和11.5%,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雪梅;王文明;邓华鲜;叶燕美;谢芳;刘纯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脐静脉穿刺针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出现窒息的新生患儿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按照2.5 ml注射器穿刺用药治疗标准进行,研究组患儿采用BD飞玛TM安全密闭式留置针.观察两组患儿有无出现血肿、脱出、外渗的现象、复苏例数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在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抢救后复苏成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生儿窒息症状选择BD飞玛TM安全密闭式留置针进行脐静脉穿刺用药抢救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症状发生,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神经性吞咽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卒中、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患者48例,根据是否接受PEG分为PEG组与鼻胃管组,每组24例.给予相同的管饲营养液,于治疗前1d、治疗后30 d分别测量体重指数、非瘫痪侧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肱三头肌肌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钾,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反流性食管炎、血清钾紊乱的发生情况.结果 PEG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鼻胃管组(P<0.05).治疗后30d PEG组除血清白蛋白外,其他各项营养指标的改善均优于鼻胃管组(P<0.05).结论 PEG肠内营养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明;陈祺;陈莉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残余量测定对预防脑梗死肠内营养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以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63例脑梗死伴吞咽困难并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73例脑梗死伴吞咽困难并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胃残余量测定.比较2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留置胃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23.3%对比39.7%,P=0.039),留置胃管时间短[(10.88±4.77)d对比(13.05 ±6.54)d,P =0.027]、住院时间短[(16.38±5.08)d对比(18.86 ±4.75)d,P=0.004].结论 胃残余量测定可减少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缩短留置胃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乐碧芳;闾小慧;刘伟香;罗东霞;彭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