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李慧娟;李虹;孟红艳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肾功能衰竭,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大限度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的使用效果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固定肢体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PICU住院患儿100例,根据知情同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输液的肢体,对照组用直板型夹板固定输液的肢体,比较两组患儿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在固定的稳定性、患儿的依从性、影响血液循环、家长满意度方面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固定的稳定度、影响血运循环、家长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上臂输液过程中,使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肢体比使用直板型夹板有更多优越性,使用期间应该注重对患儿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李素明;苏慧敏;金萍;刘纯义;罗惠玲;陈水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的临床护理

    在放疗期间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旨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2例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积极干预,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放疗期间发生放射性食管炎60例,放射性气管炎27例,骨髓抑制13例,食管穿孔2例,经过积极的护理和相关治疗后均恢复正常.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易发生骨髓抑制及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积极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赵春樱;周丽静;张翠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和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在接受侵入性刺激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疼痛情况及住院期间的身体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刺激后1 min、5 min的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体重、头围、身长的增加速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鸟巢式护理有利于稳定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促进身体发育.

    作者:陶桂霞;李志燕;谭晓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20例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3年间120例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如何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回顾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2009 ~ 2011年护理系统上报的120例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发生原因、时间特点、损伤程度等进行研究.结果 ①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前三位分别是跌倒(45.8%)、外逃(15.8%)、自伤与伤人(11.7%).②法律后果严重的是患者的自杀、自伤及伤人、外逃.③日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多于夜间.结论 医院要从组织系统上改善人员配置并建立组织安全文化,完善护理流程,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训,同时改革护理人员的排班模式,按照患者的需求进行弹性排班,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有效减低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根本途径.

    作者:陈小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34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行开腹手术的患者34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开腹手术患者采用传统的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的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疼痛2例(5.88%),对照组发生疼痛率100,0%.观察组术后发热天数、平均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对照组为10.71%.结论 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包括术前心理沟通及必要的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注意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安全,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

    作者:张旱愉;刘艳嫦;王宝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8例需进行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性功能作用研究

    目的 对子宫肌瘤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其对患者的焦虑心理和性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及自主选择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焦虑心理和性功能进行评估,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价值.结果 两组的SAS评分分别为(39.01 ±3.89)分和(31.73 ±4.67)分,(t=7.669 5,P<0.05);观察组性功能的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缓解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焦虑心情有重要作用,且能够提高患者的性功能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及管理对策

    目的 分析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1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BI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0名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患者护理方面,其次为工作环境及设备问题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结论 护士存在多种工作压力源,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管理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李大庆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人文关怀对老年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老年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超声乳化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d、1周及1个月的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可大大改善患者的各项综合要求,有利于减少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岩;杨仙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性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4例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组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系统化综合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认真细致地进行综合性护理是小儿支气管哮喘成功治愈的重要保证.

    作者:崔琼;高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满意度调查在病区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满意度调查在病区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10年1 ~12月在手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3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 ~12月在手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30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下一年的护理程序及细节进行改进.将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护理技术操作、基础护理及护理态度的满意率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不同社会支持程度的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及护理态度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技术操作及基础护理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社会支持程度患者的非常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需求,从而为护理的改进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改善综合护理质量及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的目的.

    作者:曾兰芳;管玉霞;龙永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高热惊厥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高热惊厥(FC)中实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FC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对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其家长常规相关健康教育.干预组通过语言教育、文字教育、示范性教育实行下列系列护理干预: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结果 干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低、家长FC知识掌握好、护理的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短(P<0.05);对两组患儿进行随访1~3年,平均(17.43 ±5.78)月,干预组FC复发少(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在FC患儿中可减少患儿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伊美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职业紧张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职业紧张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共调查268例患者,其中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且LVEF<40%的心力衰竭患者169例作为观察组,NYHA分级Ⅰ级且LVEF≥40%的患者99例作为对照组.利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调查职业紧张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高外在付出、高付出回报失衡、高内在投入均增加心力衰竭的罹患危险,职业紧张程度越高,心力衰竭的罹患危险越高.结论 职业紧张增加心力衰竭的危险,很可能是心力衰竭一个潜在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周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程序在前列腺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前列腺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的前列腺良性增生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对患者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治疗和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本组患者均成功地切除了前列腺,痊愈出院,并发症发生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结论 在前列腺切除术围手术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全面周到的护理,膀胱功能恢复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诊疗护理效果.

    作者:孙守英;王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间的护理配合要点.结果 68例患者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24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245 ml.术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较好,有利地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结论 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良好术前准备,做好术中的配合以及良好的设备保障,是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张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提高临床护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2例,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患者,随机按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划分,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分析骨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行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老年骨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诱发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为患者权益提供了保障,同时维护了医院及社会效益.

    作者:赖美燕;李翠莲;温伟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Roy适应模式对初产妇角色转变及产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产科100例单胎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Roy适应模式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母亲角色适应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疼痛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Roy适应模式能够帮助初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促进产后恢复.

    作者:赵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探讨导致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实施PIC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性别、年龄、置管熟练程度、患者及家属PICC相关知识、留置时间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共实施置管PICC 240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40例(16.67%),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留置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60岁、置管不熟练、PICC相关知识认知度差、置管时间≥90 d(OR分别3.90、3.65、2.96、2.65).结论 影响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复杂,管理好老年患者、加强培训提高置管水平、实施PICC健康教育、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可以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

    作者:蔡淑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康复的作用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进行评价.术后1个月参照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标准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大尿流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1个月实验组IPSS、QO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大尿流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07).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丽梅;李见好;黄美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分层次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11名.对照组护理管理采用基本管理模式,分层组护理管理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1年后采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评价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管理组护士的总工作满意度、福利待遇、排班满意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专业发展的机会、工作被称赞和认可、对工作的控制和责任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 分层次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既稳定了护理队伍,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吴若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