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杨仙荣
目的 探讨导致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实施PICC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与性别、年龄、置管熟练程度、患者及家属PICC相关知识、留置时间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共实施置管PICC 240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40例(16.67%),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留置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年龄≥60岁、置管不熟练、PICC相关知识认知度差、置管时间≥90 d(OR分别3.90、3.65、2.96、2.65).结论 影响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复杂,管理好老年患者、加强培训提高置管水平、实施PICC健康教育、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可以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
作者:蔡淑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需求的必要性及工作效能感低下的原因.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10所基层医院共340名护理人员相关资料进行调查,通过对其继续教育前后的相关内容(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等)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讨出行之有效的继续教育途径及提高工作效能的方法.结果 继续教育后,所有护理人员在对护理学继续教育相关规定更加了解,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更高,护理继续教育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整体护理的开展包括继续教育及人性化管理等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护理工作的效能,同时也使护士的价值感、成就感增强,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友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宫颈癌术后病人随访期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针对肿瘤病人制定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中文版以及适用于宫颈癌的特异性量表(EORTC QLQ-BR23)对97例宫颈癌术后已完成放疗、化疗的随访期病人进行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97例宫颈癌术后病人随访期的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为71.31分;QLQ-C30的功能量表得分低的为情感功能,症状量表得分高的为经济困难;QLQ-BR23功能量表得分低的为性功能,症状量表得分高的为治疗副反应.影响总体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有手术方式、性功能工作.结论 宫颈癌术后病人随访期生活质量较高,各方面功能均有改善,各种症状均以减轻,医务人员应当关注病人的性功能恢复情况.能改善宫颈癌随访期病人的整体生活质量.
作者:米凤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心率、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有利于减轻气压弹道碎石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
作者:张先美;高焕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门诊妇科手术患者不良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实施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妇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永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采用高压注射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护理,观察护理情况,对护理的结果进行分析.选取我院2012年9~12月收治的557例恶性肿瘤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护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效果.557例患者的CT扫描结果有高度的准确性.通过调整设备数据等,患者的症状减轻,护理效果明显.通过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提高了CT扫描的准确性,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治疗恶性肿瘤.
作者:庞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心绞痛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施一般基础护理;实验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SAS评分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及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伊适应模式在临床应用中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患者的健康有较好促进作用,对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应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赵飞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制定讲课标准及评分的方法对护生讲课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实习护生425名,2007年开始自行设计手术室护生讲课标准及评分,内容共5部分,评分百分制.使用2年后又设计问卷调查表(5个条目),反馈54名讲课护生对标准的应用情况.结果 护生全部按照标准要求去实践,应用率达100%.在2 w时间里熟悉和掌握手术室专科知识,明确讲课内容和方法.护生由原来的被动参与到主动报名参加讲课.结论 激发了护生学习热情,自我效能感得到了体现,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加强.也给带教老师在指导护生提高讲课水平的同时,提高自身水平方面奠定了基础.
作者:唐俐;何春红;姜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观察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遵医用药情况,探讨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护理干预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75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与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疗程后的遵医行为.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乙肝患者认识到治疗的重要性,提高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余志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残余量测定对预防脑梗死肠内营养患者吸入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以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住院的63例脑梗死伴吞咽困难并留置胃管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住院的73例脑梗死伴吞咽困难并留置胃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胃残余量测定.比较2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留置胃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23.3%对比39.7%,P=0.039),留置胃管时间短[(10.88±4.77)d对比(13.05 ±6.54)d,P =0.027]、住院时间短[(16.38±5.08)d对比(18.86 ±4.75)d,P=0.004].结论 胃残余量测定可减少脑梗死伴吞咽困难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缩短留置胃管时间和住院时间.
作者:乐碧芳;闾小慧;刘伟香;罗东霞;彭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对腰椎间盘术后早期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相关护理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治疗的150例患者,术后造成早期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的2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结果 针对腰椎间盘术后早期马尾神经功能障碍进行良好的护理,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术后早期马尾神经的功能障碍,更有助于恢复.结论 为了更有效的恢复,必须加强对腰椎间盘术后早期马尾神经功能障碍的护理.
作者:俞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产妇舒适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住院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上加用综合干预护理方法.分娩结束后观察两组产妇24 h出血量、心理状态、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24h出血量及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产妇紧张及抑郁的不良情绪,控制产后的出血量,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雪群;钟秀萍;陈健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培养在门诊实习护士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至2012年在我院门诊实习的高校实习护士100名,对其进行沟通技巧的理论指导和临床教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其与患者的沟通情况,并对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结果 实习护士普遍具有较强的沟通意识,但是由于缺乏沟通经验与技巧,存在一些沟通技巧上的问题.结论 带教老师应加强对实习护士沟通技巧的指导和培养,提高其沟通能力.
作者:彭娟娟;孙洁;刘美华;王桂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泌尿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采用Orem自理模式.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造瘘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的Barthel指数评分、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Orem自理模式可完善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的自理能力和家属的照顾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苏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神经性吞咽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卒中、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患者48例,根据是否接受PEG分为PEG组与鼻胃管组,每组24例.给予相同的管饲营养液,于治疗前1d、治疗后30 d分别测量体重指数、非瘫痪侧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肱三头肌肌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钾,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反流性食管炎、血清钾紊乱的发生情况.结果 PEG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鼻胃管组(P<0.05).治疗后30d PEG组除血清白蛋白外,其他各项营养指标的改善均优于鼻胃管组(P<0.05).结论 PEG肠内营养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明;陈祺;陈莉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层次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22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每组11名.对照组护理管理采用基本管理模式,分层组护理管理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1年后采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评价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管理组护士的总工作满意度、福利待遇、排班满意度、家庭和工作的平衡、专业发展的机会、工作被称赞和认可、对工作的控制和责任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 分层次管理能够明显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既稳定了护理队伍,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吴若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职业紧张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 共调查268例患者,其中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且LVEF<40%的心力衰竭患者169例作为观察组,NYHA分级Ⅰ级且LVEF≥40%的患者99例作为对照组.利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调查职业紧张水平,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高外在付出、高付出回报失衡、高内在投入均增加心力衰竭的罹患危险,职业紧张程度越高,心力衰竭的罹患危险越高.结论 职业紧张增加心力衰竭的危险,很可能是心力衰竭一个潜在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周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临床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个人指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遵医程度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状况,还能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莫丽华;莫凤莲;尚健伟;邓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体位护理在复杂输尿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斜卧截石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及体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及碎石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舒适度、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位护理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和手术效率,改善舒适度,减少术后疼痛.
作者:易庆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程序化护理在治疗消化道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80例消化道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合理化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采用程序化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比较,护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减轻肠梗阻的症状、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有效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贾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