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环
目的 探讨制定讲课标准及评分的方法对护生讲课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实习护生425名,2007年开始自行设计手术室护生讲课标准及评分,内容共5部分,评分百分制.使用2年后又设计问卷调查表(5个条目),反馈54名讲课护生对标准的应用情况.结果 护生全部按照标准要求去实践,应用率达100%.在2 w时间里熟悉和掌握手术室专科知识,明确讲课内容和方法.护生由原来的被动参与到主动报名参加讲课.结论 激发了护生学习热情,自我效能感得到了体现,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加强.也给带教老师在指导护生提高讲课水平的同时,提高自身水平方面奠定了基础.
作者:唐俐;何春红;姜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卵巢癌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妇科病房住院的72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非手术因素问题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卵巢癌围术后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能够尽早达到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蔡丽丽;江春梅;高燕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扁平化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肝胆外科护理水平的管理模式.方法 选择扁平化管理模式前护理的肝胆外科患者分为对照组(n=33例)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后护理的肝胆外科患者分为对照组(n =33例),比较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信任度及护理质量,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医生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自身满意度.结果 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前后患者对护理信任度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质量、医生对护理人员及护理人员对自身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胆外科护理中运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信任度与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并增加医生对护理人员及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实行.
作者:孙雯;侯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肝衰竭早期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入住中西医结合科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措施包括行为心理干预、一般支持性心理干预及建立亲情与社会支持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并评价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第2天、特殊治疗前、特殊治疗后及出院前1 d 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的常规治疗的依从性及特殊治疗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使肝衰竭早期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本身、积极应对及配合治疗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朝凤;沙莉;鲁桂兰;俞曦;林静;谭善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术前焦虑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23 ±2.12)分,对照组为(72.87±1.28)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度为(55.23±3.78)分,对照组为(78.21±3.12)分(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进行整体、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降低手术前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传弟;罗玉华;钟桂枝;钟倩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美宝疮疡贴治疗Ⅲ-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46例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美宝疮疡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换药法治疗,出院时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美宝疮疡贴治疗Ⅲ-Ⅳ期压疮能够快速促进创面愈合,效果显著.
作者:赵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对21例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患儿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状况进行总结分析.患儿均具有HUS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护理的关键是早期改善肾功能衰竭、纠正贫血和预防出血.医务人员及时正确给予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改善小儿HUS预后的关键.
作者:杨燕澜;武宇辉;黄雀兰;崔晶晶;王墨;尹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固定肢体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PICU住院患儿100例,根据知情同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输液的肢体,对照组用直板型夹板固定输液的肢体,比较两组患儿用不同的固定方法,在固定的稳定性、患儿的依从性、影响血液循环、家长满意度方面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依从性、固定的稳定度、影响血运循环、家长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上臂输液过程中,使用按压式输液手掌稳定器固定肢体比使用直板型夹板有更多优越性,使用期间应该注重对患儿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李素明;苏慧敏;金萍;刘纯义;罗惠玲;陈水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在放疗期间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旨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2例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积极干预,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放疗期间发生放射性食管炎60例,放射性气管炎27例,骨髓抑制13例,食管穿孔2例,经过积极的护理和相关治疗后均恢复正常.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易发生骨髓抑制及放射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积极的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赵春樱;周丽静;张翠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光疗联合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黄疸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基础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光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ID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黄疸持续时间、胎便排空时间及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每日排便次数、睡眠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间歇性光疗联合抚触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黄疸的胆红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吴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下子宫全/次全切除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医护理,包括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术前指导、术后中药汤剂及健康指导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等方面.结果 实验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平均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成本及术后异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情况平均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中医临床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患者手术安全性及术后康复情况具有明显的临床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筱慧;林兰雄;吴丽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以此指导临床护理技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来我院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病患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例,护理过程中通过引进循证护理理念、制定护理计划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38例,治疗过程中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术后通过考察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情况及术后住院天数等4项指标,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循证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切除术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康复速度,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欢;刘燕;彭志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老年骨科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提高临床护理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2例,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老年患者,随机按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划分,对照组行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分析骨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行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老年骨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诱发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为患者权益提供了保障,同时维护了医院及社会效益.
作者:赖美燕;李翠莲;温伟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流程管理在外来器械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骨科手术68台,选取外来器械4020件.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选取骨科手术34台设为实验组,按规范化流程管理处理外来器械2040件.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选取骨科手术34台设为对照组,按原有分散式管理处理外来器械1980件.分别对两组外来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器械完整率及临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应用外来器械规范化流程管理对外来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完整率、医务人员满意度分别高于原有分散式管理,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建立外来器械规范化流程管理,保证了外来手术器械质量,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高效性和医务人员满意度,为患者提供了及时、准确、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应用效果满意.
作者:焦晶雪;刘旭伟;田莹;程兆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34例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本组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系统化综合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认真细致地进行综合性护理是小儿支气管哮喘成功治愈的重要保证.
作者:崔琼;高亚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无痛内镜下内镜下套扎(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V)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住院采用EVL治疗的EV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命体征(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74.00% (P <0.01),观察组生命体征均较对照组平稳(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0.20%(P<0.01).结论 EVL具有后遗症少、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出血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心理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手术紧张感、焦虑、抵抗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配合无痛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有肯定性治疗效果.
作者:黄凤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临床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个人指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况、遵医程度以及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状况,还能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莫丽华;莫凤莲;尚健伟;邓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对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抗抑郁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480例随机分成A组、B组、C组,每组160例.A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B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合并抗抑郁治疗药物;C组给予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合并抗抑郁治疗药物,并且加入适当的干预护理.治疗8 w后采用问卷形式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抑郁情况、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对三组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抑郁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B组患者抑郁情况比A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C组抗抑郁情况比A组改善的更加显著,且明显优于B组(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较低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提高,但B组比A组提高明显(P<0.05),C组比A组改善的更加显著,且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高血压伴心理障碍患者大多存在很明显的抑郁情况,在进行高血压和抗抑郁治疗的时候,适当加入合理的干预护理会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医院的门诊部,是医院综合管理十分重要的部分,是医院整体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技术水准、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的体现.作为医院的服务窗口,医院整体形象的前沿阵地,要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阶层的服务对象.医院门诊的医、护、导诊方面的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等,是影响医院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重点概略分析如何将“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到门诊部管理中,去解决门诊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作者:张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3.7±0.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5±0.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40.2±3.1)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5.1±7.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结肠癌患者围术期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有益于患者后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亚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