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行为对心肌耗氧量及血压的影响

王利华;梁雁;王丽红;吴强

关键词:心力衰竭, 临床行为, 心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行为对心肌耗氧量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给药,治疗组在常规给药的基础上加以临床康复行为的护理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功能的变化、心肌耗氧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心率、心肌耗氧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心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 经临床康复行为的护理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压及心肌耗氧量,有效改善心功能.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配合度及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配合度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配合度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度为90.5%,对照组患者手术配合度为59.5%,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81.0%,对照组患者舒适度为35.7%,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及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宏英;刘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断指再植患者应用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紧张情绪及术后头痛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质量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紧张情绪及术后头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晓率、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断指再植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少患者的不良症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晓瑜;路芳;詹勇军;叶红梅;胡利;何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的护理

    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67例OSAHS均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指导患者术前做好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配合,重视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重点做好口腔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呼吸困难、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健康教育.本组67例打鼾症状减轻或消失,嗜睡症状明显减轻,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加强OSAHS的手术护理可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刘华;付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对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改良组患者针对常见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且预后情况更好(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疾病相关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疾病预后情况.

    作者:苏燕娟;陈少卿;王玉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人工辅助呼吸通气道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使用人工辅助呼吸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40例,使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护理.结果 本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给予人工辅助呼吸通气,33例顺利配合,安全撤机,恢复正常呼吸.平均ICU住院(24 ±2)d;肺部感染4例,治愈4例;死亡3例.患者治疗3、7d后血气分析指标和肺部感染评分差异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昏迷患者采用人工辅助呼吸,伴随正确的护理手法,可以大大减轻肺部感染,有助于患者延长生命,为治疗争取时间.

    作者:张巍;逯晓珊;秦玉玲;邓艳;张菁穆;世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门诊输液中心信息化程序的建立与效果分析

    目的 改善门诊输液中心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 引进信息化管理方法,从硬件、软件两方面进行信息化程序改造,对改造前、后的工作速度、效率和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改造后,病人输液耗时、排队次数均明显减少,满意度由81%上升至94% (P <0.05).结论 门诊输液中心通过信息化程序改造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得到病人认可.

    作者:袁君;吴玉欢;张桂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损伤患者磁共振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脑损伤患者磁共振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以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 将20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1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只做一般告知,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检查前详细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做好急救等准备工作.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检查前焦虑程度、检查成功率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检查成功率为92.7%,对照组检查成功率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为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颅脑损伤患者顺利完成MR检查的关键,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马敏;邓兰英;魏志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急救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治疗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急救护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治疗结果与成功率.结果 护理组患者经急救护理与相应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与缓解共36例,急救成功率92.31%,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予以相关护理,对保护患者生命,提高急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涓;杨琳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随着早产儿的不断增多,大家对早产儿越来越关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产生的影响近年来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如在早产儿喂养方面的应用,在治疗黄疸中的应用,在减轻疼痛中的应用等.其正作为早产儿的辅助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趁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内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社区护理人员在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4方面对社区内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干预,通过患者的性格和生活方式不同对干预方式做出调整,对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时的自我管理能力做出评定.结果 护理干预开展后与开展前相比,患者正确饮食、正确用药、规律运动、每月检查和自我监测各项自我管理能力的达标比例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罗春玲;李元香;赖春荣;陈春华;胡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信息支持对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信息支持,比较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支持能够增强患者对脑梗死治疗的认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信心,改善康复效果.

    作者:高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途转运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安全护理

    危重病人院外安全转运是入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各级医院医疗水平,更好地为危重病人服务,使危重病人得到佳的专业化救治,对抢救危重病人的生命有着重要意义.有关报道认为高达71%的转运病人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或严重的并发症[1].而对于需要使用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进行长途转运时,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做到安全转运是关系到患者安危及医院声誉的大事.

    作者:聂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59例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8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59例和康复护理观察组5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于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MBI)评分方法分别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上能基本自理的比率为83.05%,对照组为55.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发病初期采用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党军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用于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用于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20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为两组,对照组87名,试验组113名.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并发症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标准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而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秦安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管理,对照组不予采用,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未复发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效果,且复发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进行深层次探讨.

    作者:石家宴;吴海斌;杨义成;石建萍;陈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选取就诊的行关节镜手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护理、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等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患者出院前发放调查问卷评价舒适护理的应用程度和患者对舒适护理的满意度,观察患者术后第1、3、5天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舒适护理服务应用程度和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和第5天,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方法.

    作者:黄智敏;曾秀坚;谢锦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程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40例,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实验组在其入院后对其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入院24 h内与出院后1个月患者的焦虑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出院时两组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出院后1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都要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实验组的健康教育效果也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全程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

    作者:黄如兰;王新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体部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97例行体部伽玛刀治疗的肝癌患者围术期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结果 本组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伽玛刀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为83.5% (81/9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体部伽玛刀治疗的肝癌患者围术期认真细致地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是伽玛刀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方耀卿;萧丹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肺癌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肺癌化疗患者,分析总结其护理措施,并在化疗前1~3d和化疗周期结束后1~3d对患者进行体格、实验室检查和状况询问,采取SGA营养评估对每一位患者进行综合营养状况评估.结果 营养良好患者例数明显多于轻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化疗给肺癌患者带来的营养风险,积极评估,及早应对,维持患者营养水平,掌握安全的用药方法,以保证疗效并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章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时间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时间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对患者的基础生活、治疗及康复锻炼等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基础上实施时间护理模式.采用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经干预后1个月与3个月的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效果,并且观察组干预后不同时间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均P <0.05).结论 时间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更大,更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作者:张冬梅;朱敏楠;管文倩;邢福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