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癌患者化疗致消化道反应的护理

陆奔;黎俊红;尹彩红;李柳贞;邹敬仙

关键词:前列腺癌, 化疗, 消化道反应,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化疗致消化道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收治的前列腺癌化疗致消化道反应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静脉治疗、临床体征观察、药物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心理焦虑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效果优良率(92.19%)明显优于对照组(65.63%)(P<0.05),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焦虑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前列腺癌化疗致消化道反应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性哮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舒适度、生理舒适度、社会舒适度、灵魂舒适度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4.83%,对照组为68.96%.两组满意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给予老年性哮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的精神状态,以一个更加舒适的心情进行住院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庆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安全目标管理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安全目标管理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患儿160例,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治疗的患儿设为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安全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接受安全目标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不良事件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输液相关事件和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给药错误、身份识别错误、护理纠纷与投诉和其他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安全目标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住院患儿输液相关事件和跌倒/坠床发生率,降低儿科不良事件发生严重程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利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术中护理配合探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术中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2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中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常规术中护理配合基础上给予保持体温的术中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经上述不同术中护理配合措施后,两组患者鼻咽温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情况,并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两组宫颈癌患者入院时的症状、血气分析、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手术前两组患者鼻咽温度相比,观察组宫颈癌患者术中鼻咽温度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则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规护理与保温护理相结合的护理配合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治疗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虢亚妮;杨雅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门诊输液中心信息化程序的建立与效果分析

    目的 改善门诊输液中心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 引进信息化管理方法,从硬件、软件两方面进行信息化程序改造,对改造前、后的工作速度、效率和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改造后,病人输液耗时、排队次数均明显减少,满意度由81%上升至94% (P <0.05).结论 门诊输液中心通过信息化程序改造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得到病人认可.

    作者:袁君;吴玉欢;张桂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围产门诊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围产门诊登记在册初产妇32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62例)和对照组(160例).两组受试者均于每次来院体检时通知下次检时间,对照组不做其它护理,研究组受试者则给予阶段性的健康教育,主要分为早孕期、孕期和产前三个阶段.观察两组初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研究组初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二、三产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产门诊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初产妇对妊娠分娩的科学认识,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痛苦,提高母婴安全性,可促进初产妇分娩良好结局.

    作者:罗雁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方案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法将102例急诊监护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急诊内科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另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结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通过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t=12.9225,P<0.001,有统计学意义.t =21.7874,P<0.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后,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x2=12.2179,P=0.0022 <0.01.结论 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状况,在急诊监护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并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赵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过渡期护理在前列腺摘除出院患者膀胱排尿功能恢复中临床应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过渡期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出院后膀胱排尿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后采用过渡期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后采用常规随访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及恢复程度,以及并发症消除的速度.结果 实验组出院后出现血尿5例,经指导患者多饮水,口服药物后及时得到控制,6例尿失禁患者通过指导膀胱功能训练,全部于术后3个月内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1例继发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1次,持续保持排尿通畅,无一例因较严重并发症需要再住院.对照组出现血尿4例,需要输液止血治疗2例;5例尿失禁患者通过膀胱功能训练,3个月内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12例,其余于术后6个月内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2例继发尿道狭窄分别行尿道扩张保持排尿通畅.过渡期护理能及时指导实验组患者健康行为,保持良好的依从性,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程度较彻底.过渡期护理能及时指导实验组患者健康行为,保持良好的依从性,膀胱排尿功能完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程度较彻底.结论 过渡期护理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前列腺摘除术出院后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钟碧玲;黄春红;黄庭;卢燕芳;尹金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时间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时间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时间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和FMA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时间护理能够满足脑梗死患者的生理病理时间节律,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蔡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肝穿活检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穿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1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按路径表要求护理患者,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分析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沙秀兰;余锦红;吴娟;范志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本护理服务在外科手术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人本护理服务在外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本院实施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本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科手术室实施人本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手术情绪,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龚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患者种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流程对口腔种植患者种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经全颌种植义齿修复慢性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流程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护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种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医护配合影响工作的次数、器械维护受影响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士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流程优化可改善护理工作效率,提高口腔种植患者的种植成功率.

    作者:韦春华;郑玉萍;曾美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床边工作制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床边工作制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床边工作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基础护理、护理文书、健康宣教、病房管理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宣教、环境、态度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床边工作制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灵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预后及情绪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预后及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间的情绪差别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愈及好转病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81%,复发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作者:钟丽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儿童颅咽管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儿童颅咽管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颅咽管瘤患儿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全程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护理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家长满意度,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前列腺癌患者化疗致消化道反应的护理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患者化疗致消化道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收治的前列腺癌化疗致消化道反应患者12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静脉治疗、临床体征观察、药物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心理焦虑的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效果优良率(92.19%)明显优于对照组(65.63%)(P<0.05),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焦虑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前列腺癌化疗致消化道反应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陆奔;黎俊红;尹彩红;李柳贞;邹敬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制“防刺头皮针”及其临床评价

    目的 通过改良普通头皮针,减少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 在现有头皮针的基础上制作一头皮针防刺套,减低针体与针柄交接处与皮肤的高度,将头皮针制成z型头皮针,用于操作前后的保护.通过对100名一线临床护士的问卷调查,对自制“防刺头皮针”进行评价.结果 临床护士对自制“防刺头皮针”的各项指标满意度(满意及很满意)分另为:技术水平83%,精巧水平76%,操作顺应性77%,保障病人输液时头皮针固定在皮肤上的安全性53%,封装于包装袋中的安全性86%,防刺实用价值86%,经济效益67%,社会效益78%,推广价值73%.结论 临床护士对自制的“防刺头皮针”满意度高,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胡荣;梁观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医疗费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及ADL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总住院费用及其中护理费、西药费、材料费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执行医嘱,而是更加强调主动性和计划性,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并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有效手段,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隋东明;孟婷玉;安力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策略.方法 随机对我院收治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接受化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47例,对照组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SDS以及SAS评分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其疗效以及副反应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以及副反应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悦萍;王巧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细节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透析时间将前300例次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300例次设为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程度,以及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40.3±2.7)分及抑郁评分(40.1±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透析并发症发生率(9.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焦虑及抑郁程度,有助于降低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李敏;刘璐;汪茂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14例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观察组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进行评估,以患者实际发生跌倒的例数为评价标准.结果 两组患者实际跌倒的例数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rse跌倒评估量表作为一种公认的评估工具,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有效预防住院患者由于跌倒引起的意外伤害,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了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

    作者:刘春云;柳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