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侯彩霞;杨闯;张永川

关键词:糖尿病, 结石性胆囊炎, 护理
摘要:目的 对伴有2型糖尿病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为其在围术期的护理方法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进行结石性胆囊炎治疗并伴有糖尿病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随机选择66例仅患有结石性胆囊炎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胆囊病变程度要高于对照组,没有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其伤口愈合以及感染方面要优于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结论 在围术期进行科学的护理是必要的,并且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室外健身舞对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室外健身舞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05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3),对照组妇女随意自由活动,观察组同步实施室外健身舞运动.12个月后采用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SF-36QOL)分别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 观察组总体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室外健身舞运动可以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秀凤;王丽萍;郑奋;刘琼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湿性愈合在8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湿性愈合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本院2008年7月至2012年5月间收治的80例行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干预组患者给予湿性愈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碘仿纱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切口达到甲级愈合的平均时间、换药频率以及换药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切口换药过程中NRS平均评分为(0.45 ±0.8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7±1.54)分,(t=10.54,P<0.01),切口换药过程中疼痛强度分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湿性愈合护理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能够明显缩短切口达到甲级愈合的时间,减少了切口的换药频率及次数,减轻换药过程中患者的疼痛,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切口护理的相关费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程如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开展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本院精神科开放式管理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60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实施依据传统服务标准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的6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间护理质量进行考核,患者出院时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就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度进行统计分析,出院后1年期随访治疗依从性、复发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上差异明显(P <0.05或P<0.01),观察组出院时患者对疾病知识知晓率、依从性及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进一步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大限度地提高治疗依从性,降低术后疾病复发率,加快康复,建议临床将优质护理服务作为精神病房开展护理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

    作者:武翠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综合性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作用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作用,以及产后抑郁症与母体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产后6周内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的42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21例),综合性心理干预组(简称干预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综合性心理干预,21例).干预措施包括认知疗法、心理支持疗法、行为疗法、团体疗法、放松疗法、音乐疗法等.两组分别在综合性心理干预前、干预后1周、6周、6个月时追踪观察,并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测量,同时抽晨静脉血4~5 ml,测血清雌二醇,孕酮含量.结果 干预组经综合性心理干预1周,6周,6个月后,EPDS指数逐渐下降,雌激素水平逐渐回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结果表明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产后抑郁症状,并缩短病程,使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也是目前临床治疗产后抑郁症安全有效的措施.

    作者:童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急救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急救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治疗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急救护理(护理组)与常规护理(对照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抢救治疗结果与成功率.结果 护理组患者经急救护理与相应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与缓解共36例,急救成功率92.31%,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予以相关护理,对保护患者生命,提高急救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与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涓;杨琳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耐多药结核患者82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同样的临床治疗,对照组除常规护理外不接受其他护理干预,干预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出院前1 w内和出院后1w、出院后1个月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出院前1 w、出院后1 w及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完全依从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熊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门诊输液中心信息化程序的建立与效果分析

    目的 改善门诊输液中心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 引进信息化管理方法,从硬件、软件两方面进行信息化程序改造,对改造前、后的工作速度、效率和病人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改造后,病人输液耗时、排队次数均明显减少,满意度由81%上升至94% (P <0.05).结论 门诊输液中心通过信息化程序改造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得到病人认可.

    作者:袁君;吴玉欢;张桂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在我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总结和分析本院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的效果.方法 本院为了提高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在培训过程中使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进行评估,主要应用于大专毕业3年内以及本科毕业2年内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分析其应用的效果.结果 新护士经过规范化培训之后,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明显改善,基本技能合格率也大幅提高,护士获奖率以及科室留用率也显著提高,新护士离职率明显降低.结论在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的过程中应用临床基本能力评价表有助于提高新护士相关的临床基本护理能力和技巧,有效地提高了新护士专业的胜任度,为其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以及专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话随访对TURP联合URL术出院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病人行前列腺电切(TURP)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URL)术后出院的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行TURP联合URL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出院后第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实验组患者于出院后第1、2、4周、第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尿频、尿失禁、膀胱功能训练、迟发性出血、膀胱结石复发及因并发症再住院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具有较好的依从性,7例并发血尿经口服药物后及时得到控制,6例尿失禁患者通过膀胱功能训练得到控制,无一例因较严重并发症需要再住院.对照组6例出现较严重血尿需要输液止血治疗,2例出血严重需住院治疗,7例尿失禁患者通过膀胱功能训练得到控制,1例于术后6个月发现膀胱结石复发.结论 电话随访保持患者良好的依从性,指导患者出院后健康行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和膀胱结石复发,提高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伟芬;郑素花;邓祝英;马迪迪;黄巧惠;刘美玉;周素良;陈彩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肝穿活检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穿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1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按路径表要求护理患者,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分析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沙秀兰;余锦红;吴娟;范志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的护理

    总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67例OSAHS均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指导患者术前做好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的配合,重视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重点做好口腔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出血、感染、呼吸困难、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健康教育.本组67例打鼾症状减轻或消失,嗜睡症状明显减轻,术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加强OSAHS的手术护理可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刘华;付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安全管理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安全管理措施.采用SAS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定,并观察护理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77%)(P<0.05),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容易发生跌倒、坠床等不安全事故,对其进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能够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和降低不安全因素发生率,产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手术前后所需的应用护理干预分析.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其护理情况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针对性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在手术后未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的症状,也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绝大多数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获得成功,缓解了患者的病情.结论 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意识,能够有效的减少子宫肌瘤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仁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产褥期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记录并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心理健康、饮食睡眠及泌乳、感染状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褥期心理恢复良好占95.24%,饮食睡眠良好占80.95%,泌乳良好占95.24%,未见产后感染;对照组产妇产褥期心理恢复良好占76.19%,饮食睡眠良好占61.91%,泌乳良好占57.14%,阴道感染2例,占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后,满意总人数18例,综合满意度85.71%;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后,满意总人数21例,综合满意度10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升产褥期产妇产后恢复效果,大大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喜;郭琼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引起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并讨论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我院今年新生儿窒息142例,分别对胎儿、母体及分娩时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42例新生儿窒息病例中,90.14%与分娩时胎儿高危因素有关,65.49%与分娩时母体高危因素有关,85.92%与分娩时高危因素有关.结论 引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复杂,应针对每一例患者做好积极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的窒息和死亡率.

    作者:夏桂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疗法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疗法在癌症患者心理康复中的效果,为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60例住院癌症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接受系统性的抗癌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研究组则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音乐疗法和心理剧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时间为8周.干预前后,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和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①干预前,两组TSCS和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干预后,研究组TSC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心理疗法能够帮助癌症患者消除负性自我概念,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患者心理康复.

    作者:赵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配合度及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配合度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配合度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度为90.5%,对照组患者手术配合度为59.5%,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为81.0%,对照组患者舒适度为35.7%,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及舒适度,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宏英;刘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管理,对照组不予采用,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未复发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效果,且复发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进行深层次探讨.

    作者:石家宴;吴海斌;杨义成;石建萍;陈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Morse跌倒评估量表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14例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观察组采用Morse跌倒评估量表进行评估,以患者实际发生跌倒的例数为评价标准.结果 两组患者实际跌倒的例数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具有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rse跌倒评估量表作为一种公认的评估工具,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有效预防住院患者由于跌倒引起的意外伤害,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了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

    作者:刘春云;柳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医疗费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和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医疗费用及住院天数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及ADL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总住院费用及其中护理费、西药费、材料费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使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执行医嘱,而是更加强调主动性和计划性,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并减少了资源的浪费,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有效手段,使患者获得了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隋东明;孟婷玉;安力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