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李仁秀

关键词: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手术前后所需的应用护理干预分析.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其护理情况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针对性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在手术后未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的症状,也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绝大多数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获得成功,缓解了患者的病情.结论 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意识,能够有效的减少子宫肌瘤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59例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18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59例和康复护理观察组5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于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MBI)评分方法分别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上能基本自理的比率为83.05%,对照组为55.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发病初期采用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党军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调查及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血液净化中心护理风险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调查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期间血液净化中心常见的护理风险,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对策.结果 通过三年来我科对护理风险的调查分析,并积极采取了相应的管理对策,使患者的满意度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通过全面系统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降至低,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邱晶;古凤玲;胡秀梅;朱秋霜;陈美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缩短就诊到球囊扩张时间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就诊到球囊扩张(DtoB)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诊断完全符合行急诊PCI术的所有AMI包括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的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58例.常规组确诊后符合行急诊PCI的患者由护士建立静脉通路,完善常规检查、准备术前用物、完善术前准备、填写送手术通知单、通知介入室,介入室接诊后立即手术,术后再送入CCU病房;实验组DtoB临床护理路径法,即医生确诊后立即执行术前准备,患者及家属签字后立即送入介入室.观察两组所需的时间<90 min比例以及DtoB平均所需时间.结果 常规组DtoB时间平均108.3 min,24.1%的DtoB时间≤90 min,实验组DtoB时间平均88.1 min,74.5%的DtoB时间<90 min.实验组所需DtoB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DtoB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为患者争取时间,大部分达到国际指南中的90 min,可使血管在短的时间内开通,使心肌再灌注,减少心肌坏死,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璞娉;苏涛;罗斯娜;江明亮;李广玉;刘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划线法在全麻下足背动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划线法在全麻下患者足背动脉穿刺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全麻下足背动脉进行穿刺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动脉穿刺法,观察组采用划线法动脉穿刺法.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9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划线法能够掌握血管走向,更有的放矢穿刺,因而可明显提高动脉穿刺成功率.

    作者:李彤;王子薇;时美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对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并发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改良组患者针对常见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且预后情况更好(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疾病相关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疾病预后情况.

    作者:苏燕娟;陈少卿;王玉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体部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体部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97例行体部伽玛刀治疗的肝癌患者围术期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结果 本组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伽玛刀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总有效率为83.5% (81/9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体部伽玛刀治疗的肝癌患者围术期认真细致地实施系统化的综合护理是伽玛刀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方耀卿;萧丹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缓解冠心病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瑞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随着早产儿的不断增多,大家对早产儿越来越关注.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产生的影响近年来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了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如在早产儿喂养方面的应用,在治疗黄疸中的应用,在减轻疼痛中的应用等.其正作为早产儿的辅助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张趁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本护理服务在外科手术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人本护理服务在外科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本院实施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本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外科手术室实施人本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手术情绪,提高患者手术配合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龚俊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途转运机械通气危重患者的安全护理

    危重病人院外安全转运是入院前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各级医院医疗水平,更好地为危重病人服务,使危重病人得到佳的专业化救治,对抢救危重病人的生命有着重要意义.有关报道认为高达71%的转运病人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或严重的并发症[1].而对于需要使用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进行长途转运时,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做到安全转运是关系到患者安危及医院声誉的大事.

    作者:聂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儿腭裂修补术麻醉苏醒期的监测和护理

    探讨小儿腭裂修补术麻醉苏醒期监测和护理.对916例3个月至12岁腭裂修补术患儿实施麻醉苏醒期的监测和护理.27例在手术后麻醉苏醒期中出现并发症,约占2.95%;其中苏醒延迟22例,体温异常21例,呼吸抑制20例,呼吸道阻塞6例,创面出血4例,误吸3例.对腭裂修补术患儿麻醉苏醒期应严密观察和监测,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作者:陈燕珠;黄林华;刘俊涛;洪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我管理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研究

    目的 对COPD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5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行一般的治疗护理,研究组建立一套自我管理护理干预,研究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总得分低于研究组,研究组患者进行一套自我管理的护理干预模式之后,对疾病的日常自我护理以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对COPD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护理干预,患者对疾病的日常自我护理及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因而自我管理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的发病率和住院率.

    作者:龚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泌外科留置双J管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留置双J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6例术后双J管置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调查问卷测试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留置双J管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泌外科留置双J管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顾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影响.方法 随机将286例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未婚和已婚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和焦虑的发生率.结果 未婚护理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和焦虑情绪发生率分别为20.89%和38.46%,明显低于对照组52.87%和67.82%;已婚护理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和焦虑情绪发生率分别为17.31%和34.62%,明显低于对照组30.36%与4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人工流产患者综合征和焦虑的发生率.

    作者:崔雪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表在肝穿活检术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穿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41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制订临床护理路径表,按路径表要求护理患者,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率、健康教育达标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分析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沙秀兰;余锦红;吴娟;范志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手术前后所需的应用护理干预分析.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对其护理情况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针对性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在手术后未出现明显的恶心、呕吐的症状,也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绝大多数患者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获得成功,缓解了患者的病情.结论 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安全意识,能够有效的减少子宫肌瘤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仁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管理,对照组不予采用,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未复发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管理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效果,且复发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进行深层次探讨.

    作者:石家宴;吴海斌;杨义成;石建萍;陈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学历妇科护士对妇科肿瘤护理的认知现状调查

    目的 分析不同学历妇科护士对妇科肿瘤护理相关知识需求、心理护理、临终关怀3方面的认知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抽取我院妇科不同学历注册的在职护士36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妇科护士对妇科肿瘤护理相关知识需求、心理护理、临终关怀3方面的认知在不同学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妇科肿瘤专科护士的培养,建立有效的专科护理模式,使更多高学历的护理人才进入肿瘤专科护理队伍.

    作者:黄瑾;杨月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组采用程序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4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采用x2检验,P=0.0344<0.05,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叶敬花;廖建湘;肖志田;李素芳;付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11月在我院外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下采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及对住院期间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住院期间临床护理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与不满意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上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外科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积极推行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显著减少老年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萍;徐润华;薛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