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传荣;陈建红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沟通技巧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急诊内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使用沟通技巧,比较两组的急诊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纠纷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沟通技巧能够提高护患和谐程度,促进患者配合治疗,改善护理满意度.
作者:汪艳娣;朱丽燕;李苹;李少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现况,探讨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测量我院195名护士评判性思维技能和评判性思维精神.结果 69.7%的护士有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9.2%的护士有中等水平的评判性思维倾向.职称、年龄、是否自学护理知识、是否接受过评判性思维教育、是否阅读护理杂志等与评判性思维能力大小具有相关性.结论 对肿瘤专科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但应重视三基知识训练、专科护理理论传授,更应重视培养护士有效合作的能力、独立获得信息的能力、自学的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作者:陈丽君;周文婧;常鑫;黄英凡;陆杰荣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负性心理进行分析,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社会支持等护理对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干预前后的疗效.结果 干预前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评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围术期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负性心理,社会支持水平较低.正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作者:陈建明;唐良春;吕莹莹;黎月秋;谢小冰;彭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病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和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技能、动性和交往等社会功能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的阴性症状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促进其精神康复,提高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宋文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患者进行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对照组患者不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康复时间、疼痛持续平均时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康复时间及疼痛持续平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包皮吻合器环切术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大化的防治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患平均康复时间和病患疼痛时间,给予患者心灵上的安慰,有助于患者身心恢复健康.
作者:丁建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用于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8~12月在我科住院的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口臭、口腔溃疡及口腔真菌感染3个方面的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口臭、口腔溃疡及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邓春艳;杨宝义;方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Orem自理护理模式护理,比较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等情况差异.结果 观察组完成治疗率(87.76%)、躯体功能(74.21 ±7.43)分、心理功能(59.32 ±5.35)分、社会功能(57.65 ±2.53)分、总体生活质量(81.34±8.25)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自理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作者:迟爽;刘佳丽;吕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10例择期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遵医嘱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组建立食管癌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并按路径表对患者实施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肺不张、肺部感染及乳糜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对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剧治疗对癫痫患儿适应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及接受一般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剧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SAB)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前后效果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SAB各分量表及独立功能因子、认知功能因子、社会/自制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适应行为等级为边界及以下的患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剧治疗可显著提高癫痫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盛卫月;楚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手术室病人健康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手术室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健康宣教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使健康宣教更加规范化,有利于增加病人的健康知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脑卒中导致偏瘫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干预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状况,采用Fegl-Mevye积分[4]评定患者肢体功能情况,同时分析疗效及后遗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干预组Barther指数和Fegl-Mevyer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后遗症如肩手综合征和足外翻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改善其神经缺损、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等,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治疗的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阿娟;杨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留置针静脉穿刺时非营养性吸吮(NNS)对疼痛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胎龄>37 w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留置针穿刺时给予NNS,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新生儿疼痛估量表(NIPS)评估新生儿在留置针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结果 实验组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留置针静脉穿刺时进行NNS可以减轻新生儿刺激时的疼痛反应,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张忠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门诊病人就诊的满意度情况,找出门诊服务的缺陷,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高门诊服务的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 采用自制的门诊服务调查表,调查我院门诊病人离开时的满意度.结果 共229例病人接受了调查,绝大多数病人对我院的门诊服务质量是满意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满意度不同.结论 可根据门诊病人满意度的各种影响因素,加强管理,提高门诊的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魏燕妮;牟秀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我市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为医院开展循证护理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徐州市三甲三级甲等医院73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评价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的知识技能、态度及实践情况.结果 EBPQ问卷总分均分为3.28±0.82,实践行为、态度、知识各维度平均分分别为2.92±0.90、3.58±1.74;不同的年龄组别的研究对象在EBPQ问卷总分、实践行为、知识技能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态度得分在不同的年龄组别之间无差异(P>0.05).21 ~ 30岁年龄组在实践行为维度得分低,显著低于31~40岁年龄组(P<0.05),而其他组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1 ~30岁年龄组在知识技能维度得分低,显著低于31 ~40岁年龄组、41岁以上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1~ 30岁年龄组在问卷总分低于31 ~40岁年龄组和41~ 50岁年龄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的学历在EBPQ问卷的实践行为维度、态度维度、知识技能维度及问卷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本科学历护士在循证实践行为、循证知识技能的得分高,显著大专组(P<0.05);职称不同,循证护理实践行为、态度、知识技能和EBPQ问卷总分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职称的护士得分高于中级职称护士,中级职称护士的得分高于初级职称护士的得分(P<0.05),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者要采用多层次、多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训,以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并探究小儿心脏直视手术后呼吸道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418例作为实验组,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1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心脏直视手术后的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精心的呼吸道整体性的护理.监测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从而评价整体性呼吸道护理对于小儿心脏术后的价值.结果 实验组患儿出现并发症9例,发生率2.15%;对照组患儿出现并发症(或死亡)51例,发生率10.0%.治疗效果相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1%和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系统的呼吸道护理能缓解患儿痛苦,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有利于患儿恢复,减轻家庭压力和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少芬;陈秀红;梁巧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胃镜受检者的HR及BP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首次行胃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应用奥林巴斯XQ260型电子胃镜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模式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10 min、检查中、检查后10 min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检查前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检查中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出现升高的趋势,但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较观察组升高较为明显(P<0.05);检查后对照组这种升高趋势明显高于观察组的(P<0.05).结论 首次胃镜检查者的心率及血压受众多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应采用有效、科学、合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控制心率及血压,减轻受检者的痛苦.
作者:谢文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了12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单乳头双输尿管一侧腹壁造口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膀胱癌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单乳头双输尿管一侧腹壁造口术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12例患者术程顺利,经过精心的术后护理、造口的观察与护理、健康宣教、完善的康复计划,均痊愈出院.结论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单乳头双输尿管一侧腹壁造口术患者需终身佩戴造口袋生活,护士应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输尿管支架管通畅,做好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以保证手术取得成功,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潘虹;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期训练在股骨粗隆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8月~2011年5月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按照康复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按常规在患肢疼痛消失后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术前、术后进行分期训练,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护理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14.5±2.3)个月,观察组的术后Harris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期训练可有效促进股骨粗隆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提高髋关节功能.
作者:王光敏;逯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体外循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0例先心病患者按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行体外循环手术,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的胃肠功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率、住ICU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利于改善体外循环患者的肺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明艳;詹胜丹;王明武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医院供应室的医院感染因素和引起感染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相同状况的医务工作者400名,其中将2012年第1季度设为对照组,共200例;将第4季度设为实验组,共200例.对照组提供我院原供应室的消毒物品和器械,实验组医务工作者提供我院经加强和预防后选拔的优秀人才消毒和灭菌后的物品和器械.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第1季度和第4季度的医务工作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第4季度总体状况明显好于第1季度.结论 通过改善医院供应科的环境状况,积极预防在整个环节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加强质量监管,更新医疗设备,选拔优秀的人才等,显著改善了医院感染的状况,较大程度的提高了医院的形象和质量.
作者:张茉琴;杨莺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