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学生心肺复苏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陆翠;靳英辉;王云云;陈娟;陈兴;史晓彤;马雯靖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 认知, 健康教育, 学生
摘要: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指针对心脏和(或)呼吸骤停的患者,通过胸外按压和(或)人工呼吸使其恢复心跳和(或)自主呼吸,又称基本生命支持[1].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达54.4万[2],己成为常见院前死亡原因[3].院外第一目击者及早识别心脏骤停并实施CPR,对提高猝死者存活率和存活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4-5].如今全民普及CPR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需求,许多国家已将CPR培训课程引进学校教育,并将其作为推动CPR全民普及的长远策略[6-11].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南昌市四~六年级小学生性心理健康及性教育现状

    目的 了解四~六年级小学生性心理发展及其性教育现状,为进一步制定性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昌市3所小学的四~六年级学生873名以及668名家长和142名教师,采用自编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分为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家长问卷.结果 小学生性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及性认知、性态度、性意识总体水平处于良好以下,得分为2.0~4.0分.男生的性成熟态度(3.85±0.87)高于女生(3.80±0.91) (t=2.14,P<0.05),六年级学生较五年级学生具有更强的两性意识(P<0.05),重点学校的小学生同伴交往态度(3.10±0.88)高于普通学校(2.94±0.85)(t=2.70,P<0.01).结论 小学生性生理发育有提前的倾向,家长和教师缺乏对小学生的性教育,且存在忽视男生性教育的问题;对于性教育的责任问题,家长和学校之间有相互推诿的倾向.

    作者:郑治国;刘建平;郑巧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追踪观察

    目的 探索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对329名贫困大学生和2 339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连续3 a的追踪调查.结果 在纵向数据上,贫困生3a在自责、求助和幻想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非贫困生3 a在除合理化外CSQ的5个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共同趋势是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逐年增加,自责、幻想和退避得分逐年减少;在横向对比上,贫困和非贫困生在解决问题(3 a)、求助(第3年)和退避(第2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贫困生在解决问题和求助上得分较高,在退避上得分较低.在性别变量上,男、女贫困生入校3 a CSQ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非贫困男、女生3 a则在除合理化外CSQ的5个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入校后,应对方式逐渐成熟,但贫困生的应对方式相比非贫困生更为成熟.

    作者:张庆吉;涂叶满;肖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职大学生情绪症状与自伤行为关联性分析

    目的 了解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现状及其与情绪症状的关系,为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干预和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整群抽取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大二学生3 130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自伤行为、情绪症状,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3 130名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14.6%,其中有焦虑、抑郁症状的高职大学生自伤行为检出率分别高于无焦虑、无抑郁症状的大学生(x2值分别为99.450,77.556,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焦虑、抑郁症状高职大学生发生自伤行为的风险分别是无焦虑、抑郁症状高职大学生的2.161倍(95%CI=1.683~2.773)和1.813倍(95%CI=1.440~2.282).结论 高职大学生的自伤行为不容乐观,不良情绪与自伤行为存在关联.应积极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保障高职大学生身心健康.

    作者:吴晓瑞;万宇辉;许韶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与性格倾向、精神状态和外环境因素的联系,为针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情绪自评量表(SAS、SDS)以及自编的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影响因素调查表,对901名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宁波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智能手机成瘾群体占14.5%,成瘾倾向群体占36.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手机成瘾影响因素有神经质、人生理念与追求、内外向和非IT娱乐休闲活动(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530,0.209,-0.187,0.161,P值均<0.05).SAS-C得分与E量表得分呈负相关(r=-0.412,P<0.05),与N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449,P<0.05),性格内向群体积极参与非IT娱乐休闲活动仅占9.6%,神经质高分群体中人生理念与追求弱化或缺失的占51.9%.结论 智能手机是大学生压力与情感释放的一种媒介,但单一的压力和情绪宣泄途径易致过分依赖而成瘾.

    作者:章群;龚俊;李艳;章雪颖;史碧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山东省医学院校学生性知识和婚前性行为态度

    目的 了解山东省高校医学专业学生性行为和性态度状况,为开展性健康教育,预防性疾病的传播,引导医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省6 0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山东省医学专业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报告率为19.6%,一~四年级分别为5.4%,16.0%,22.0%,33.4%,随年级增长,性行为发生率逐渐增高(x2=36.109,P<0.0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普通缺乏生理知识和性知识,对避孕知识和性心理性技巧上有一定了解的大学生分别占38.4%和10.6%.同时,81.0%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现象的认同已有不同程度的常态化,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对所学性知识认知感低,模糊度高(x2=12.913,P<0.05).结论 山东省医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加强性健康教育,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王开阳;胡呵呵;苏衍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云南省部分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血压分布特征

    目的 了解云南省部分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血压现况,为制定适合民族地区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预防与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7个州(市)汉族、白族、傣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和佤族7~18岁中小学生共23 706名,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将各民族儿童青少年血压均值进行比较,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 云南省7个民族(含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检出粗率为7.51%,标化检出率为4.26%.佤族的标化检出率为7.70%,傈僳族为6.64%,汉族为4.05%,傣族为3.70%,纳西族为3.67%,哈尼族为2.65%和白族为1.81%.各个民族男生收缩压均值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傣族(106.78 mmHg)、白族(103.99 mmHg)、汉族(103.92mmHg)、傈僳族(103.59 mmHg)、纳西族(101.07 mmHg)、佤族(98.88 mmHg)、哈尼族(97.93 mmHg),女生依次为傣族(105.40 mmHg)、白族(101.78 mmHg)、傈僳族(101.60 mmHg)、汉族(100.26 mmHg)、哈尼族(100.14 mmHg)、纳西族(98.64mmHg)、佤族(98.24 mmHg);舒张压均值水平,男生从高到低依次是傣族(67.67 mmHg)、傈僳族(66.50 mmHg)、佤族(66.02 mmHg)、汉族(65.92 mmHg)、白族(64.79 mmHg)、纳西族(63.82 mmHg)、哈尼族(62.62 mmHg),女生依次为傣族(67.07 mmHg)、傈僳族(66.12 mmHg)、佤族(65.50 mmHg)、汉族(64.97 mmHg)、哈尼族(64.80 mmHg)、白族(64.59 mm-Hg)、纳西族(64.10 mmHg).结论 各民族儿童青少年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值水平有明显差异.中国少数民族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杨云娟;常利涛;陈露;魏熙晶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教师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

    目的 探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教师时间管理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教师时间管理的视角.方法 在江西省7所本科院校的二、三年级中随机抽取250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以《员工时间管理问卷》对教师的时间管理倾向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与教师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及总分均呈负相关(r值为-0.211-0.685,P值均<0.01).教师时间管理倾向能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时间管理倾向的4个维度总共可解释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均分38.5%的变异(F=36.905,P<0.01),可解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因子分39.5%,30.3%,32.4%,24.8%,23.0%,28.7%,15.4%,50.6%,29.6%,18.1%的变异(F值分别为38.503,25.696,28.247,19.478,17.644,23.746,10.762,60.351,24.835,13.051,P值均<0.01).结论 教师时间管理倾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时间管理倾向越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作者:陈红;杨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综合干预对改善肥胖学生代谢指标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肥胖早期干预方案及应用研究”课题实施对改善肥胖中学生营养状况和代谢指标的效果,为政府出台相应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实验研究的方法,从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选择4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初一、高一年级全体肥胖学生作为目标人群,并设立干预组、对照组,开展为期1 a的疾控—学校—临床—家庭一体化的干预试点研究.通过基线、终期健康体检和学生生化指标监测,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肥胖学生营养状况和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项目实施1 a后,干预组273名肥胖学生中有31.14%转为超重或正常,对照组317名肥胖学生中占25.47%转为超重或正常.干预组肥胖学生的体质量指数、体脂成分体脂含量(FMP)、血压、血脂等其他各项指标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谷草转氨酶(AST)明显下降(t=2.91,P<0.01);对照组肥胖学生体质指数、低密度脂蛋白(LDL-C)、谷丙转氨酶(ALT)均明显增高(t值分别为1.99,2.19,1.92,P值均<0.05),空腹血糖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高的幅度也高于干预组(t值分别为2.29,2.19,P值均<0.05).结论 疾控—学校—临床—家庭一体化的干预模式对改善肥胖学生代谢疾病相关指标的效果优于单纯健康教育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家庭、学校、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健康管理与疾病防控机制,应作为今后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推进方向.

    作者:段佳丽;孙颖;米杰;闫银坤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天津市6区县教学环境卫生状况

    目的 了解天津市6区县2013年中小学教学环境卫生状况,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天津市6区县抽取学校315所,每所学校随机选取2间教室,对教室采光方向、灯具安装方向、课桌椅设置等进行现场查看,使用仪器对教室窗地比、黑板及课桌面照度、后墙反射比等进行现场测量.结果 中小学教学环境有6个指标达标率均在80%以上,其中黑板无破损眩光和灯管垂直黑板指标合格率较高(100%,97.62%).而教室窗地比等指标合格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段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天津市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卫生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指标达标率偏低,应加大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力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作者:王大鹏;王宁;王茜;徐卫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太极拳锻炼对10~11岁儿童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12周有规律太极拳锻炼对学龄儿童动态和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抽取阿坝州某实验小学48名10~11岁小学生,采用BioDex平衡仪测试年龄、身高、体重相匹配的太极组(24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1人)和对照组(24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2人)12周前后的站立平衡和极限稳定平衡.结果 站立平衡:太极组坚硬平板闭眼站立(ECSS)身体晃动指数非常减小42.3%,由(0.78±0.22)变为(0.45±0.13),P<0.01;海绵垫闭眼站立(ECrS)减小33.4%,由(2.21±0.46)变为(1.47±0.39),P<0.05.极限稳定平衡:太极组测试时间减小14.3%由(29.3±13.6)s变为(25.1±10.5)s,P<0.05;左方得分增加14.8%,由(41.2±13.3)变为(47.3±17.9),P<0.05;右方得分增加21.8%,由(40.0±17.2)变为(48.7±16.0),P<0.05.结论 12周的太极锻炼改善了学龄儿童平衡能力,但在前后方向改善效果不显著.

    作者:米思奇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对不良心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不同类型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共存对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自杀未遂)的影响,为开展相应人群的心理干预与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3市(铜陵市、阜阳市、滁州市),共计5 72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编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童年期虐待与忽视、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等的发生情况.采用两步聚类分析对青少年遭受童年期虐待的情况进行分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对青少年不良心理行为的影响.结果 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忽视情况可分为3类:第一类为未受虐待和忽视,共2 763人(48.3%);第二类为轻度虐待和忽视,共2 356人(41.1%);第三类为中重度虐待和忽视,共607人(10.6%).童年期遭受轻度和中重度虐待与忽视的青少年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和自杀未遂的报告率均高于未遭受虐待与忽视者(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童年期遭受轻度和中重度虐待与忽视均是青少年抑郁症状、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和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两步聚类分析方法能对青少年童年期虐待与忽视进行准确分类;童年期虐待与忽视共存是青少年多种不良心理行为的危险因素.

    作者:肖勇;汪耿夫;杨海;王路晗;胡国云;徐耿;苏普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3~6岁儿童贫血状况及监护人自觉症状分析

    目的 了解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3~6岁儿童贫血及监护人自觉症状情况,为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1 314名,采用氰化高铁法测定血红蛋白含量,通过问卷调查儿童监护人获取有关自觉症状情况.结果 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3~6岁儿童贫血检出率为10.7%.父母均外出打工者和父亲外出打工儿童贫血检出率(15.5%,10.8%)高于父母均未外出打工儿童(8.8%)(x2=11.244,P<0.05).监护人自觉儿童口唇、指甲等皮肤黏膜苍白,容易疲倦无力、不爱活动,烦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有异食癖,近0.5 a来经常腹泻等现象者儿童贫血检出率分别为34.6%,29.0%,18.5%,51.7%,29.3%,均高于无以上现象者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2.525,27.753,11.958,51.968,21.801,P值均<0.05).结论 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3~6岁儿童贫血检出率较高,监护人自觉儿童有相关症状者贫血检出率高于没有自觉症状者.应加强对3~6岁儿童监护人的健康教育.

    作者:秦祖国;杨帆;鲁志威;王冰娜;汤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满洲里市2013-2014年儿童氟斑牙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满洲里市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及改水工程运转情况,为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满洲里市3个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村调查8~12岁在校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并对当地饮用水进行水氟含量检测.结果 2013-2014年满洲里市饮水型氟中毒监测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总检出率(分别为29.35%与27.24%)与1997年(44.73%)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8,P<0.05);2013-2014年满洲里市饮水型氟中毒已改水监测村饮用水氟含量[分别为(0.44±0.028) mg/L与(0.42±0.058) mg/L]与1997年[(2.05±0.192) mg/L]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475.503,P<0.05).结论 满洲里市改水工程对饮水型氟中毒的防治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仍然较高,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仍较艰巨.

    作者:范龙兴;于志贤;曲晓辰;乌恩琦;薛培苗;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心理污名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心理污名和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心理疾病污名感受量表(短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赣南地区3所院校6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施测.结果 心理污名感受量表总分在男女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8,P<0.01),不同院校类型大学生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总评分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76,7.321,P值均<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9,P<0.05);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总分与心理污名呈正相关(r=0.367,P<0.01),社会支持与心理污名呈负相关(r=-0.19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污名、社会支持、院校类型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有一定预测作用(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心理污名可以预测专业性心理求助态度.学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以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郑亚楠;胡雯;赖月月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利用网络规模叠加法估计北京市大学生毒品使用人群规模

    目的 利用网络规模叠加法估计北京在校大学生中毒品使用人群规模,为探讨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高校开展大学生问卷调查,利用网络规模叠加法计算大学生的社交网络规模、利用调查对象对待事件人群的不同态度对其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中毒品使用人群规模进行估计和校正.结果 共调查2 005人,其中有效问卷1 776份,剔除1个已知人群和社交网络规模的异常值后,终分析问卷1 761份.北京市大学生平均社交网络规模为97人.大学生毒品使用人群规模为3 447人,占在校大学生的0.42%.结论 采用网络规模叠加法,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对大学生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是可信的,但需对结果进行校正.

    作者:郭静;薛莉萍;范慧;吴亚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喀什市维吾尔族初中生营养状况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目的 了解新疆喀什市维吾尔族初中生营养状况及其与生活方式的联系,为提高维吾尔族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喀什市随机整群选取4所初中学校,在每所学校各年级中随机抽取3个教学班级,抽中班级的全体11~13岁维吾尔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36个班级的874名维吾尔族中学生.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问卷进行调查,并在保健所获取学生体检数据,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喀什市维吾尔族初中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5.26%,超重为16.59%,肥胖为18.54%;维吾尔族男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4.80%)低于女生(5.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1,P>0.05).维吾尔族营养正常与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学生生活方式总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13,1.234,0.246,P值均>0.05).维吾尔族初中生BMI值与生活方式中的饮食营养维度呈正相关(r=0.171),与体力活动和健康意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6,-0.262),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初中生超重、肥胖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异常与健康意识、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有关联.在制定学生营养状况干预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活方式的特点.

    作者:张婷;徐苗;阿尔肯·阿不都瓦依提;米热古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北京市中小学生早餐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生早餐现况,为指导中小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13 846名北京市中小学生,采用自填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有2.8%自报从不吃早餐,62.5%的学生能够做到每天吃早餐.随着学段的升高,每天吃早餐的人数减少,吃家里做好的早餐的人数也在减少.不吃早餐多的原因是不饿/不想吃(44.3%),其次是没时间(33.3%)以及家里没有吃早餐的习惯(7.8%).不吃早餐原因的性别、城区和学段分布一致,54.1%的学生报告吃家里做的早餐,有4.5%的中小学生早饭总吃不饱.结论 北京市中小学生早餐摄入频率低,质量差与习惯有关;应开展有效营养教育.

    作者:刘峥;郭欣;符筠;白承续;花晨曦;徐文婕;刘亨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不同强度耐力跑对大学生焦虑症干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强度耐力跑对大学生焦虑症干预效果,为丰富运动抗焦虑的理论体系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较大、中、小3种强度耐力跑,对从潍坊医学院2013级大一学生中筛查出的焦虑倾向大学生进行干预,计算运动前后显性焦虑量表(MAS)、症状自评量表-90的焦虑因子(F5)、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结果 干预前,较大强度组、中强度组、小强度组MAS得分分别为(32.65±3.59)(32.89±3.63)(32.69±3.49)分;焦虑因子得分分别为(3.02±0.67)(3.07±0.59)(3.05±0.72)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分别为(58.97±4.78) (58.84±4.69) (58.72±4.59)分.干预后,较大强度组、中强度组、小强度组MAS得分分别为(21.38±2.63) (26.19±3.15) (26.98±3.52)分;F5得分分别为(2.29±0.46) (2.57±0.53)(2.69±0.53)分;SAS得分分别为(51.43±3.28)(54.48±2.97)(56.34±3.23)分.较大强度组干预前MAS,F5,SAS得分与干预后相应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86,3.264,2.589,P值均<0.05),中强度组干预前MAS,F5,SAS得分与干预后相应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87,2.779,2.358,P值均<0.05),小强度组干预前MAS,F5得分与干预后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5,2.658,P值均<0.05).干预后,各组间MAS,F5,SAS得分的多重比较发现,较大强度组各项得分均小于中强度组及小强度组的相应指标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较大、中、小强度耐力跑均可有效改善大学生焦虑水平,3种运动强度中较大强度效果佳.

    作者:贺齐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权重

    目的 建立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为评估小学生健康素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定性访谈、德尔菲咨询建立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 以每个年级为一个水平建立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各年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均由五大内容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构成一级指标,4个素养维度(功能性素养、交互性素养、批 判性素养、媒介性素养)构成二级指标.一~六年级一级指标权重系数大的均为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权重系数在0.259~ 0.343之间),其余4个指标在各年级的权重排位不同;二级指标权重系数排位前二位是功能性素养(权重系数在0.329~0.555之间)和交互性素养(权重系数在0.237~0.304之间).各级指标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CI,CR值均<0.1).结论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主观性;建立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各指标的权重.

    作者:曲爽笑;王书梅;郭家宁;曹志娟;孙晔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运动应激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运动应激对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族大学生心率、血清皮质醇(Cor)、血尿素氮(BUN)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与心率变化的关系,为揭示运动应激后3个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变化特征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新疆喀什师范学院2012级非体育专业3个民族的180名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于空腹状态下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间歇性力竭运动实验.对比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1h,24 h和48 h受试者上述指标在不同民族间的变化.结果 哈萨克族和柯尔克族大学生运动应激后心率升高幅度大于维族大学生,运动后即刻、1h和24h民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03,117.02,55.15,P值均<0.05);运动后4个时间段BUN含量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72,8.30,11.89,20.00,P值均<0.05);运动后即刻、1h和48 h Cor含量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3.77,55.66,10.14,P值均<0.05);运动后即刻、1h和24 h MDA含量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1.04,54.43,30.33,P值均<0.05).Pearson相性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维吾尔族和柯尔克族大学生Cor变化与心率之间有线性关系(r值分别为0.832,0.939),哈萨克族大学生MDA变化与心率之间有弱线性关系(r=0.560).结论 新疆3个民族大学生运动应激反应特点和负荷承受能力不同,通过心率变化可以有效预测3个民族大学生运动应激反应程度.

    作者:王志锋;高可丽;王东旭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