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颖;杨璐;吴长娇;柴晶鑫;梅松丽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野生动物传播并在人群中流行的一种严重致命的急性传染病[1].2014年3月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波及非洲、欧洲及北美洲,死亡数达10 587人,是自1976年首次发生以来的严重埃博拉疫情[1-4].广州是非洲人口多的亚洲城市,且人口流动性大,使其存在发生输入性疫情的风险[5].埃博拉通过密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感染人类,随后通过人际间传播加以蔓延[1].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埃博拉病人的过程中易受到感染[6-8],因此医学生应掌握埃博拉知识以保护自身及公众安全.本研究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对广州医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埃博拉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埃博拉教育活动提供科学建议.
作者:肖扬;简敏婷;李晓宁;许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恋爱中大学生群体的情感倦怠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增强大学生恋爱心理咨询及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方法 采用情感倦怠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恋爱效能感量表对方便抽取的哈尔滨、沈阳、杭州等地8所高校的438名正在恋爱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恋爱次数大学生的情感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5,P<0.05),恋爱次数在4次及以上的大学生低于恋爱次数1~3次的大学生;不同恋爱持续时间大学生的情感倦怠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5,P<0.05),恋爱2~3a的大学生情感倦怠得分高;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情感倦怠水平低于其他3种依恋类型(F=15.94,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恋爱效能中的“乐观坚定”“自卑怀疑”“矛盾化解”维度,依恋的“焦虑”维度均能显著预测情感倦怠,共同解释39.1%的变异量.结论 依恋类型、恋爱效能、恋爱次数、恋爱持续时间是影响大学生情感倦怠的重要因素;恋爱低自我评价是情感倦怠的核心评估维度.
作者:童辉杰;黄成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儿童青少年发育水平的综合评价》卫生标准(GB/T 31178-2014)(以下简称《标准》),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协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南省湘潭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站和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哈尔滨医科大学、湖南省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家合作承担研制任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吴汉荣教授、蒙衡教授和湘潭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站站长许东华、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萧福元主任医师为主要研究人员.项目研究从2007年正式开始,2009年结题送审,历经3 a.在评审过程中,学校卫生卫生标准委员会全方位审视,广泛地征求专家和基层意见,从理念到操作,在多个层面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帮助.2014年9月30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2015年1月1日实施.
作者:李无为;邓书读;杨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后儿童隐性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疫情暴发后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厦门市报告的5起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资料,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总肠道病毒及EV71和CoxA16分型,采用二分类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儿童隐性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250名研究对象接受调查和采样,其中疫情组的隐性感染率为32.4%(45/136),高于对照组的14.0%(16/114)(x2=11.408,P=0.001).疫情组所在小小班、小班和中班的隐性感染率分别为44.2%,29.1%和17.2%,首例病例至停课的时间间隔<3 d、3~5d和>5 d的隐性感染率分别为16.7%,24.1%和4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趋势2值分别为6.558,6.952,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越低,首例病例至停课的时间间隔越长,儿童隐性感染率越高.结论 幼托机构特别是低年级儿童发生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后,及时采取停课措施是必要的,且越早停课越好.
作者:颜玉炳;郑惠能;苏成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及幸福感的影响,为大学生改善宿舍人际关系、增加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际交往问卷、宿舍人际关系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问卷,对分层抽取的某大学1 215名本科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分别为-0.02,0.07,P值均>0.05);冲突控制能力、情感支持能力及自我表露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分别为0.29,0.47,-0.18,P值均<0.05).人际交往能力中的自我表露能力、冲突控制能力通过宿舍人际关系间接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15,0.31,P值均<0.05);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直接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35,0.16,P值均<0.05);情感支持能力对幸福感的影响,完全通过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起作用(路径系数为0.45,P<0.05).宿舍人际关系显著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为0.44,P<0.05).结论 部分人际交往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人际交往能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幸福感,又可以间接影响幸福感.
作者:杨雪花;陈万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核心健康教育需求,为探索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及形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访谈的方法,访谈对象包括教育卫生行政人员、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共18名,访谈内容主要为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量表呈现形式的建议等.结果 访谈对象一致建议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可主要用于评价小学健康教育的效果,应以《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主要依据,从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等核心点和功能性素养、交互性素养、媒介素养、批判性素养4个素养的内涵角度加以扩展.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应采用易于接受和实施的图画、讲故事等形式;高年级小学生采用文字形式即可.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合作,可以了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便于实施调查.结论 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既应考虑到国家标准要求,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健康需求和认知水平出发.
作者:曲爽笑;王书梅;曹志娟;郭家宁;孙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缺铁是世界上营养失调的常见原因,且是唯一在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都十分流行的营养缺乏现象[1].当一个人的铁储量被耗尽且血红素形成减缓,就会出现缺铁.缺铁性贫血是铁耗尽的严重阶段,如果没有尽早治疗,缺铁性贫血会导致儿童出现许多临床并发症,包括不可逆的认知功能障碍[2]和教育成效不佳[3].
作者:Magvanjav O;Perkins DD;Lilienthal GM;Kopsombut UG;周丽芳;白娟;张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超重、肥胖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情况及其潜在影响因素,为学生超重肥胖的干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9-10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深圳市光明新区抽取5所中学,共对45个班级2 540名学生进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结果 正常体重学生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值为(91.93±4.02)分,总分及自我、社会、环境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超重和肥胖学生(F值分别为33.94,28.33,31.78,36.62,P值均<0.05).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女生、高中生及外地户籍是潜在的影响超重/肥胖中学生生活质量的因素(β值分别为12.27,7.89,4.26,P值均<0.05).结论 深圳光明新区超重和肥胖中学生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体重正常的中学生.应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肥胖者参加集体活动,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保证身体健康发展.
作者:管新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学校教学环境卫生质量事关学生身心健康,不少学者指出教室照度、课桌椅配置状况、教室人均面积等教学环境因素对学生健康,尤其对视力的影响不容忽视[1-3].为了解泰州市属学校教学环境的卫生监督现状,确保在校学生舒适卫生安全的教学环境,笔者分别于2012年5月、2013年5月对市属5所学校的教学环境卫生现状进行了执法监测,并就整改前后教学环境改善情况作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东周;陈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辖区内公、私立小学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特点.方法 使用2014年辖区内上报某管理系统的小学生体格发育状况(身高、体重)和常见疾病(视力不良、龋齿、肥胖和营养不良)检出率等数据,包括6所公立小学,受检学生8 258名;5所私立小学,受检学生8 974名.结果 私立小学男、女生身高和体重下等率均高于公立小学,公立小学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高于私立小学,公立小学男生肥胖检出率高于私立小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类学校的女生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私立小学全体参检学生龋齿检出率(56.66%)高于公立小学(48.01%),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间学生龋齿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私立小学男、女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均高于公立小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公立小学学生营养、体格发育状况及口腔保健较私立小学好,但视力不良、肥胖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私立小学.应结合不同学校的特点和具体状况开展切实有效的卫生工作,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
作者:郑世杰;胡正兴;陈少清;赖建兴;宋建军;周继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为教育系统开展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4年海淀区49所中小学4 296名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小学教师代谢综合征及组成成分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中心性肥胖(1 503例,35.0%)、空腹血糖升高(1 232例,28.7%)、血压偏高(1 128例,26.3%)、代谢综合征(511例,11.9%)、三酰甘油升高(472例,11.0%)、高密度胆固醇降低(273例,6.4%),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逐渐升高;男教师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教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中小学教师中的老年男性及中青年教师是健康管理的重点.应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与治疗,并加强教育部门的健康管理工作.
作者:王昱静;史景红;周缨;易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南山区14所中学和36所小学的50名教师和其中9所中学及12所小学的1 18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健康教师情况及学生健康相关知识行为现状.结果 50名中小学相关健康教育老师多数为女性(46名);学历背景相对较好,多数为本科(38名);小学和中学健康教育教师平均年龄分别为42岁和39岁.中小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缺少健康教育课程计划、课时不够、没有教案等问题.小学生与中学生的健康知晓率(59.5%,64.6%)和健康行为形成率(72.1%,75.1%)偏低,在性别方面,中学女生的健康知晓率、中小学女生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明显优于男生(x2值分别为18.088,10.534,6.670,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欠佳.应该转变观念,加强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力度和完善管理制度.
作者:杨洁;籍文雪;王艳梅;刘勇;高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人格是一种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的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人格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可塑性[1].而人格障碍是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2],人格障碍的患者不但自身的生理以及心理健康受到损害,社会的适应性下降,而且也增加了他人以及社会的负担.青少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具有生物学遗传的特性,并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3].所以从生物遗传学方面及环境方面进行反社会人格障碍研究对减少青少年犯罪、降低社会危害具有很大的意义.
作者:胡霞;水晶晶;张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枣庄市亚健康状态高中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和人格特征,为高中生心理行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枣庄市1 288名高中生,利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高中生学校适应量表、大五人格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中生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27.8%,其中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7.7%,10.2%和9.9%.亚健康者的学校适应能力明显低于健康者,且人格特征与健康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躯体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习适应、学校态度、集体适应、同伴关系和神经质,影响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习适应、师生亲密、同伴关系、神经质和宜人性,影响身心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学习适应、情绪适应、同伴关系、神经质和开放性(P值均<0.05).结论 高中生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高,亚健康状态与学校适应及人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苏现彪;刘金同;王旸;张燕;殷爱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小学生自评体型与饮食运动行为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西城区4所小学1 370名学生,使用“西城区小学生饮食运动健康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结果 小学生自评体型和BMI体型评价肥胖率分别为6.8%,12.6%,一致率为6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029,P<0.05).对于个人体型感觉不好、苦恼、曾被人取笑、不愿与同学接触、自卑报告率均以肥胖学生高,分别为51.2%,50.6%,32.9%,8.0%,14.1%.缺乏体育锻炼、经常喝碳酸饮料、看电视吃零食、长时间做功课是肥胖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05,1.423,1.387,1.347,P值均<0.05).结论 肥胖学生存在不良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生活方式与小学生肥胖密切相关.
作者:高仙;卢立新;李鑫;马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生活满意度在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学业倦怠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天津地区3所高校整群抽取的54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男生,学业倦怠水平低于男生;城市大学生心理资本和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农村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乐观、希望与学业倦怠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0.40,-0.50,P值均<0.01),韧性与学业倦怠呈正相关(r=0.11,P<0.01);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与心理资本均呈正相关,与学业倦怠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表明,友谊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环境满意度与心理资本的交互项对学业倦怠均有负向预测性(β值分别为-1.250,-1.581,-1.458,-0.949,P值均<0.05).结论 生活满意度对心理资本和学业倦怠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有助于缓解学业倦怠.
作者:安蓉;仉朝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初中生青春发育时相与各种欺凌行为的关系,为预防青少年暴力行为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安徽省3个城市3所普通初级中学的2 704名15岁以下中学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研究对象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发生情况,并自我评价青春期发育状况.结果 初中生各种欺凌行为中被他人言语欺凌报告率高(53.8%),对他人网络欺凌报告率低(4.5%);除被他人关系欺凌男女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类型欺凌与被欺凌行为报告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处于不同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男生,欺凌他人行为中的躯体欺凌、言语欺凌和网络欺凌,被他人欺凌行为中的言语欺凌和网络欺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043,27.015,10.602,8.398,8.118,P<0.05);处于不同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女生,仅言语欺凌他人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55,P<0.05);男、女生均表现为发育中晚期的同伴欺凌行为报告率高于发育早期.结论 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的初中生随着发育阶段的上升,多种欺凌行为的报告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应加强对青春发育期男生欺凌行为的预防控制.
作者:杨海;汪耿夫;肖勇;胡国云;王路晗;徐耿;苏普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5 ~17岁儿童近视流行的客观状况,为评价标准对数视力表筛查视力不良的有效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并经家长知情同意,对广州市6 580名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进行远视力表筛查,对其中视力<5.0的3 712名学生进行散瞳验光检查.结果 散瞳前儿童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6.5%,视力不良的轻度、中度和重度构成比分别为14.9%,27.7%和57.4%;散瞳后的近视检出率为34.6%,远低于散瞳前的视力不良检出率(x2=633.549,P<0.01).近视的轻度、中度和高度的构成比分别为65.6%,31.0%和3.4%;低年龄组视力不良学生主要以远视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演变为以近视居多,而屈光正常属功能性近视的比例为11.4%.结论 5~17岁儿童近视患病率符合传统的年龄规律,远视力表筛查结果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近视流行的真实状况,应修订现行的学生视力筛查方法和标准.
作者:麦锦城;曾阳发;郭仰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行为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宁夏部分地区2 89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男生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总分及身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独生子女身体攻击性因子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愤怒、指向自我攻击性因子得分高于独生子女(P值均<0.05),农村大学生在敌意上得分高于城市大学生(P<0.01).高攻击组、中间攻击组及低攻击组中,任意2组之间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Buss和Perry攻击问卷中文版总分及各因子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与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SSS总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客观支持与愤怒、敌意、指向自我攻击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敌对、偏执、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恐怖、人际关系敏感与攻击行为有关(F=11.762,P<0.01).结论 大学生攻击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可以通过提高社会支持系统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哈丽娜;王灵灵;戴秀英;李秋丽;哈力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新疆某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身体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维吾尔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新疆某高校1 486名在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对其进行身体活动量表长卷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 维吾尔族大学男女生在家务性身体活动、闲暇性身体活动和总身体活动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399,-4.199,-2.423,P值均<0.05).71.5%的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于30 min,81.4%的学生每周参加2次以下体育活动.身体活跃程度与身体状况、对生活的满意度、性别、充实感、幸福感、运动场地及运动主动程度均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0.08,0.23,0.15,0.26,0.31,0.29,P值均<0.05).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新疆某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体育活动的健康教育和引导.
作者:武国保;杜文革;杨镇江;米热古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