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黄光明;秦立国

关键词:布地奈德悬混液, 雾化吸入, 支气管哮喘
摘要: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用药组,采用吸入性低分子肝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效果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但与试验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在临床效果上不良反应小,且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探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探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2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其护理方法、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精心的护理,治愈32例,明显好转23例,有效11例,死亡8例;护理的方法包括心理护理、治疗护理、日常护理等.结论 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常玉梅;董青;张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几种开放性骨折治疗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的 目前对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是极其必要的.方法 本研究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我院的82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Ⅰ型的48例患者术后3~6个月内骨折已经愈合,且无感染发生.36例Ⅱ型患者,29例3~6个月骨折愈合,7例需要Ⅱ期植骨,3例患者发生感染.23例ⅢA型患者,17例患者4~7个月骨折完全愈合,6例需进行Ⅱ期植骨,2例发生感染.14例ⅢB型患者,11例患者4~9个月骨折愈合,3例患者进行Ⅱ期游离植骨,2例发生感染.5例ⅢC型损伤,3例Ⅰ期截肢,2例患者经多次植骨后6~9个月愈合,1例发生感染.结论 胫骨开放性骨折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法利于患者康复;外固定支架方法是治疗ⅢB、ⅢC型的开放性骨折的首选固定方法;非扩髓髓内钉法是治疗Ⅰ、Ⅱ型及ⅢA型胫骨开放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作者:邹学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人血葡萄球菌败血症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人血葡萄球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为临床正确判断病情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12月来我院普通儿科病房120例儿童人血葡萄球菌败血症住院病例的病史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数据.结果 120例患儿中,呼吸道起病75例.其中社区感染65例,医院感染55例,院内感染患儿易有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为高热,而各炎性感染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目前人血葡萄球菌感染毒性不强,耐药率高,治疗难度大.结论 人血葡萄球菌败血症多发生在1岁以内婴儿,以呼吸道感染起病比例高,临床表现不典型,炎性指标的高低对病情判断存在一定的难度,耐药率高,治疗难度大;免疫功能对治疗及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姿丽;罗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异常提示与镜检结果比较探讨

    目的 针对于新生产的国产细胞分析仪(Bc-5500)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且对于用于临床对于形态不同的白细胞进行价值判断.方法 对于健康的人通过该分析仪进行检测,参与的总人数为1000人,在检测人数中发现了有关淋巴细胞发生异形、同时还有细胞发生幼稚化及核发生左移的现象.同时,特别选取了白血病人这一特殊群体参与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异常的检测,并将出现的异常细胞进行标记,作为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涂片染色和镜检,并对其形态学进行分析,从而将其与健康群体产生的异常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于健康人体检的标本产生的异常提示和白血病人异常标本进行的显微镜形态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点充分显示其与显微镜形态分析的准确匹配以及对白血病这一类疾病具有的高度异常,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血细胞分析时,有可能会对健康人体检显示出假阴性,同时对白血病类疾病也会显示出阳性,从而使得对其分析过程的准确度百分比有所降低.在使用时好结合显微镜对涂片进行染色和镜检,更精确的进行数据分析.

    作者:李云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胸导管结扎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影响

    目的 了解胸导管结扎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22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住院号奇偶数半随机法随机分为实验组(未结扎胸导管)及对照组(预防性低位结扎胸导管).两组患者均术后第1天始行肠内营养治疗.营养液选用肠内营养液(能全力).术后第1天鼻饲500 mL、第2天1000 mL、第3天1500 mL左右.观察术后胸液总渗出量,胸液中甘油三脂含量,胆固醇/甘油三脂比值.结果 实验组胸液引流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甘油三酯、平均胆固醇以及甘油三脂/胆固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中结扎胸导管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胸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含量增高,胸水总量增多,并发乳糜胸风险增高.

    作者:史可峰;周福有;耿明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研究分析ICU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并且对于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在调查研究的患者中,老年患者占主要部分,患者主要为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消化系统的感染.其主要原因为人工气道,其次为留置尿管.结论 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比较高,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护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感染工作,做到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进行相关隔离措施才能够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现状与进展

    淋巴结是肺癌转移的主要途径,对肺癌患者病情发展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采用淋巴结清扫术对肺癌转移进行控制,从而缓解病情发展以及促进预后,是肺癌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当前,肺癌手术在淋巴结清扫的应用尚不成熟,对不同肺癌病理、发展时期、不同肺叶等表现不同的肺癌,采用的淋巴结清扫方式和范围也大不相同,当前仍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对肺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应用现状及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促进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作者:叶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降钙素原对于发热儿童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指导意义

    目的 拟通过测定发热患儿血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以确定降钙素原对于早期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意义.方法 纳入自2012年1-6月间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综合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的发热患儿187例(男性102例,女性85例),根据培养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结果 细菌性感染组患儿98例,非细菌感染组患儿89例.入院时病程在3d以内的患儿,细菌感染组患儿入院时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0.05);而细菌性感染组患儿入院时的ESR、CRP及WBC水平与非细菌性感染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病程超过3d的患儿,细菌性感染组入院时PCT、ESR、CRP及WB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P<0.05).结论 在发热患儿,PCT水平升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细菌感染,而且,PCT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通过监测细菌感染患者的PCT水平有可能缩短的抗生素疗程.

    作者:朱德胜;曾方玲;罗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263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给予丙种球蛋白封闭病毒、甲基强的松龙、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因子和甘露醇、甘油氯化钠脱水降颅压之外,同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主要采用辅助/控制通气(A/C)及过度到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PSV)撤机模式.均采用压力型控制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结果 痊愈208例,死亡26例,因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伤在神经源性肺水肿控制后自动出院29例.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预警指标及时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或可改善生存率.

    作者:姚震亚;卢秀兰;罗兰;朱德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疗效.方法 选用Review Manag-er4.2.分析软件,对中国知识网所发表的有关对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疗效的文章,实施Meta分析,以期寻找有意义的临床发现.结果 经过分析,在治疗胆囊结石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要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合并的RR值为0.21,其中90%的CI为(0.19,0.30).;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的合并加权均数差是-5.07,其中90%的CI为(-6.09,-4.1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各项治疗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切口小,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也小,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机能,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柯群刚;姜德清;黄继超;余仔军;郝占伟;朱双九;樊继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用药组,采用吸入性低分子肝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效果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但与试验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在临床效果上不良反应小,且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作者:黄光明;秦立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妇科炎症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妇科炎症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妇科炎症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1-2012年间收治的例名妇科炎症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从中探讨引发妇科炎症的病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我院收治的50例病人,13例病人是宫颈炎,8例病人是盆腔炎,9例病人是附件炎,7例病人是阴道炎,13例病人是尿道炎.结论 妇科炎症是女性人群中的高发病,而且出现在各种年龄的女性人群中,已婚女性的发病率更高.因此,要提高女性对妇科炎症的认识,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疾病的预防,防止妇科炎症的感染,并且,一旦发现有妇科炎症的病症出现,要及时治疗.由于妇科炎症发病的年龄范围广,病情种类复杂,所以医务人员在治疗的时候针对每个病人的特点和病情的特点相应给予科学治疗,加强对妇科炎症的宣传和预防,能够有效的提高妇科炎症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二氧化氯消毒在生活饮用水消毒中的应用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饮用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今的饮用水大多都是从自然淡水中提炼而来的,需要经过一定的净化之后才能饮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今的饮用水消毒处理逐渐由传统的投放固态消毒剂向利用二氧化氯(CLO2)消毒转变.本文针对二氧化氯的化学特点,对其消毒特点和消毒效果进行了探讨,也分析了利用二氧化氯消毒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陈利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孕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监测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3mL,检测其血清Hey水平,比较病例组(妊娠高血压疾病组)和对照组(正常晚期妊娠组)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血清Hcy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血清Hcy水平增高与妊娠高血压疾病(PIH)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冯泽旻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呼吸道感染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小儿呼吸道感染者162例,随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并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并实施相应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对照组为83.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呼吸道感染应用雾化吸入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取得显著疗效,且其操作简便,对患儿无创伤,治疗依从性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彩霞;杨娟;王小英;杨人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胃溃疡大出血老年患者24例应用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胃溃疡大出血老年病患者中加大护理心理学,提高治疗效果的佳措施.方法 随机2011年3月-2012年3月入院诊断治疗的12例胃溃疡大出血老年患者加强了心理护理学的应用,与2010年3月-2011年3月随机抽样常规治疗的胃溃疡大出血老年患者12例整理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缩短,溃疡愈合率显著升高,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满意率提升.结论 护理心理学融入临床护理对提高胃溃疡胃大出血老年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

    作者: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解溪穴穴位注射为主治疗痉挛型脑瘫足下垂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对痉挛型脑瘫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17例加用解溪穴穴位注射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活动度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41.18%、20.00%,总有效率分别为82.36%、53.3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患儿穴位注射疼痛,均未做特殊处理,自行缓解,未对本研究造成影响.2组踝关节被动背屈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溪穴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可改善痉挛型脑瘫足下垂的临床症状和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

    作者:牛学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ALI/ARDS可以由机体内外多种因素引起,发病比较急且发展比较迅速因此该类患者的预后普通比较差,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ALI/ARDS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得到较为明显的发展,但其病死率至今仍高达50.0%~70.0%[3].因此更充分的了解ALI/ARDS的发病机制,以便更好对其进行防治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常规引流技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3月接收的7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35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彻底清创术,根据对照组患者创面实际情况,每隔1~2 d更换敷料,创面较大的患者需要放置引流条,每隔5~6 d进行一次病原学检查,且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则采用VSD敷料来覆盖创面,每次覆盖的时间是5~7 d,封闭负压吸引直到创面的肉芽丰满后进行创面植皮术,并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继续进行抗炎治疗.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愈合时间及其总疗效.结果 对照组29例(83%)伤口愈合良好且无渗液,6例患者的治愈效果较差,创面修复时间是7~13 d,平均愈合时间是10.2 d;实验组,33例(94%)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且无渗液,愈合效果较差者2例,创面修复时间是5~9d,平均愈合时间是6.7 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明显升高,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应用于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时,能很好的修复创伤面,提高治愈率,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引流技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符招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进行药学干预,对例行药学干预前后的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率、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原则、知晓率、耐药率等进行全面分析.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药学干预后处方喹诺酮类药物的情况明显改善,包括医生、护士以及患者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知晓率也明显提升,干预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学干预可以促进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并且可以减少耐药性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周红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