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联抗血小板在高龄患者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观察

陈晓明

关键词:双联抗血小板, 高龄患者, 长期应用, 安全性观察,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摘要:目的 探究双联抗血小板在高龄患者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观察.方法 对双联抗血小板组的老年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饭后服用,每日一次同时服用.另一组老年患者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每日100mg/d,饭后服用.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均为一年以上.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半年和一年后血小板计数情况均照入院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双联抗血小板组老年患者经治疗半年和一年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治疗组(P<0.05).双联抗血小板组治疗半年及一年后出血情况小于阿司匹林治疗组(P>0.05).结论 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双联药物方式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更为有效,长期服用的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更少.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丹皮酚软膏治疗湿疹、皮炎64例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丹皮酚在治疗湿疹和皮炎中的功效.方法 搜集来我院皮肤科治疗的64例患者的资料,治疗采用丹皮酚软膏患处局部涂抹的方法.结果 分析6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初诊当日及治疗后1、2、4周,对患者分别做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评价,各观察指标在每次评估时均按4级评分法进行:0为无,1为轻度,2为中度,3为重度.观察指标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瘙痒、丘疹、鳞屑、苔藓化.皮损面积减少程度[2](治疗前均计3分):0分为完全消退,5.分为减少61%~98%,2分为减少29%~60%,3分为减少<29%.重点探讨使用丹皮酚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的效果,观察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以患者用药后出现局部红斑、烧灼感、色素沉着等现象为不良反应症状.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化验和检测.通过临床观察,确认丹皮酚对湿疹、皮炎的治疗均有效.尤其是对亚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的患者治愈率更高.结论 中药制剂丹皮酚软膏是中药提取物在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于春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护理药学中心的做法和意义

    静脉输注是目前临床治疗中常应用的给药方式,科学合理的用药管理直接关系着治疗质量.如果护理人员药学知识缺乏,难以保证用药准确性以及安全性,且对于患者用药指导正确性和科学性也得不到保证.本文简要探讨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组建护理药学中心的措施和意义.

    作者:王小英;李彩霞;曾谦;蒲香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提高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提高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2年1-10月间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筛选得到1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收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资料和对手术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前后的焦虑、抑郁总分均小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手术感觉非常满意、满意的患者数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满意、不满意的患者数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手术患者负面情绪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冀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263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给予丙种球蛋白封闭病毒、甲基强的松龙、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因子和甘露醇、甘油氯化钠脱水降颅压之外,同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主要采用辅助/控制通气(A/C)及过度到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PSV)撤机模式.均采用压力型控制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结果 痊愈208例,死亡26例,因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伤在神经源性肺水肿控制后自动出院29例.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预警指标及时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或可改善生存率.

    作者:姚震亚;卢秀兰;罗兰;朱德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核除术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核除术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份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并行子宫肌瘤核除术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抽取同期收治的50例剖宫产产妇为单纯剖宫产组.对照组采用间断-连续缝合的方法进行缝合,实验组采用连续-间断的方法进行缝合,对三组产妇的临床指标比较进行观察,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指标比较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手术前后Hb差值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存在子宫肌瘤的产妇,采取子宫肌瘤核除术具有显著的效果,采用连续-间断缝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以及术后出血量,减少了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寇铭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试验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用药组,采用吸入性低分子肝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效果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试验组、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但与试验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混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在临床效果上不良反应小,且联合用药效果更佳.

    作者:黄光明;秦立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出产后产后抑郁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间初产妇226例,其中88例抑郁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无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作为心理状况改善指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抑郁量表评分及焦虑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米诺环素在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 对米诺环素应用于皮肤性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入住我院治疗的100例皮肤性病确诊患者,根据其疾病类型将其分为皮肤感染组、痤疮组、淋病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组及宫颈炎组.对不同组别的患者给予不同时间及剂量的米诺环素治疗.结果 皮肤感染组的治愈率为92%,痤疮组的为90.9%,淋病组的为73.3%,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为85.0%,宫颈炎的为88.9%.除淋病组的治愈率较差外,其余的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诺环素治疗中度、轻度的皮肤性病,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柳士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留置针不同进针法对血管损伤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静脉留置针采取不同进针法对血管损伤的影响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3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静脉留置针针头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对照组采取静脉留置针针头鞋面向上静脉直刺法,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和静脉情况.结果 观察组轻度疼痛率和中度疼痛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重度疼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周围淤青发生率、针头堵塞发生率和液体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采取静脉留置针针头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效果更好,对血管损伤小,且疼痛程度低.

    作者:王静;石英;赵莉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简易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鼻窦炎临床探析

    目的 探讨采用简易负压置换法治疗儿童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鼻窦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9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儿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患儿使用简易负压置换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50例患儿中,痊愈22例,显效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40例患儿中,11例痊愈,26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5%,经统计学分析我们认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鼻窦炎采用简易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可使药物作用更好的发挥,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崔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诊门诊危重症患者336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急诊门诊的危重病症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336例危重症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急诊患者中,创伤病人70例;神经系统疾病病人68例;循环系统疾病病人62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60例;其他系统疾病病人76例;以中老年患者为主;抢救危重病症患者人数多的在1、8、11月.21例患者在抢救时进行心肺复苏,死亡15例,6例心肺复苏成功.结论 分析研究急诊门诊的危重症病人的临床相关特征可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成功抢救率,降低急诊门诊病人的病死率.

    作者:孔祥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胎膜早破引产中欣普贝生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欣普贝生用于胎膜早破患者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86例胎膜早破引产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原则,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收缩治疗,观察组给予欣普贝生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使用欣普贝生治疗12h之后,宫颈Bishop评分是(9.1±1.9)分,对照组患者使用缩宫素治疗12h之后,宫颈Bishop评分是(6.1±2.2)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组从用药到临产的时间为(15±7)h,对照组从用药到临产的时间为(32±11)h,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组用药24 h后,阴道分娩率为79.78%,对照组用药24 h后,阴道分娩率为39.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两组患者都生下健康新生儿,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但并不严重,不需要特殊处理.结论 欣普贝生用于胎膜早破患者引产中效果显著,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慕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骨科病人疼痛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骨科病人的疼痛护理方法及效果,为提高骨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护理学方法的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1-12月我院骨科治疗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在患者疼痛明显时给予止痛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的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疼痛护理等.采用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根据VAS评分分级,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的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疼痛反应,对康复锻炼和恢复肢体功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上推荐使用.

    作者:杨宝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椎管减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造成腰间盘突出病症的各种因素,以及由于腰椎管狭窄而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椎管减压术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恢复的有效性.方法 主要采用随机抽检的方法,并在进行椎管加压手术之后,进行随访,将8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都采用了常规治疗方法,其中治疗组采用椎管加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获得的效果进行总结.结果 这80例腰间盘突出患者经过了椎管减压术治疗治疗之后,结合了外源性稳定因素配合治疗,收效显著.结论 采用椎管减压术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复发率较低.

    作者:尤兴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的异常提示与镜检结果比较探讨

    目的 针对于新生产的国产细胞分析仪(Bc-5500)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且对于用于临床对于形态不同的白细胞进行价值判断.方法 对于健康的人通过该分析仪进行检测,参与的总人数为1000人,在检测人数中发现了有关淋巴细胞发生异形、同时还有细胞发生幼稚化及核发生左移的现象.同时,特别选取了白血病人这一特殊群体参与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异常的检测,并将出现的异常细胞进行标记,作为标本在显微镜下进行涂片染色和镜检,并对其形态学进行分析,从而将其与健康群体产生的异常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对于健康人体检的标本产生的异常提示和白血病人异常标本进行的显微镜形态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点充分显示其与显微镜形态分析的准确匹配以及对白血病这一类疾病具有的高度异常,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5500血细胞分析仪在进行血细胞分析时,有可能会对健康人体检显示出假阴性,同时对白血病类疾病也会显示出阳性,从而使得对其分析过程的准确度百分比有所降低.在使用时好结合显微镜对涂片进行染色和镜检,更精确的进行数据分析.

    作者:李云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与常规引流技术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2年5月-2013年3月接收的70例骨科创伤感染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35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彻底清创术,根据对照组患者创面实际情况,每隔1~2 d更换敷料,创面较大的患者需要放置引流条,每隔5~6 d进行一次病原学检查,且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实验组则采用VSD敷料来覆盖创面,每次覆盖的时间是5~7 d,封闭负压吸引直到创面的肉芽丰满后进行创面植皮术,并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继续进行抗炎治疗.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愈合时间及其总疗效.结果 对照组29例(83%)伤口愈合良好且无渗液,6例患者的治愈效果较差,创面修复时间是7~13 d,平均愈合时间是10.2 d;实验组,33例(94%)患者伤口愈合良好且无渗液,愈合效果较差者2例,创面修复时间是5~9d,平均愈合时间是6.7 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明显升高,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技术应用于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治疗时,能很好的修复创伤面,提高治愈率,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引流技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符招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中西药治疗脑血栓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医院治疗的80例脑血栓患者,将这80例脑血栓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两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只采用西医治疗脑血栓,两组患者都静脉滴注0.25~0.35g的曲克芦丁片注射液,500 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20 mL的丹参注射液,滴注分别一天滴注一次;治疗组在西药注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中药还五汤加味治疗,中西药两种治疗方式的一个疗程均为10 d,两组共进行两个疗程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02%,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对比值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脑血栓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式,能够大幅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在临床治疗脑血栓中值得推广.

    作者:时新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4例慢性根尖周围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给予治疗组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根管治疗术,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复发率、治疗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 术后一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疼痛复发率为31.9%,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复发率为34.0%,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为95.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9%,治疗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给予慢性根尖周围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佟光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尿毒症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患者入院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加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MOSSF-36生活量表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提高,实验组生理机能、情感职能、一般健康状况三项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生活满意度.

    作者:周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肺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现状与进展

    淋巴结是肺癌转移的主要途径,对肺癌患者病情发展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采用淋巴结清扫术对肺癌转移进行控制,从而缓解病情发展以及促进预后,是肺癌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当前,肺癌手术在淋巴结清扫的应用尚不成熟,对不同肺癌病理、发展时期、不同肺叶等表现不同的肺癌,采用的淋巴结清扫方式和范围也大不相同,当前仍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本文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对肺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应用现状及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促进肺癌手术淋巴结清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作者:叶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