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杰莹;董晓春;李琳
目的 了解天津市在校大学生自杀和心理控制源现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天津市l 162名大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BQ-R)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流行状况,采用Levenson's多维度心理控制源量表(IPC量表)评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的分布状况.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发生率分别为29.5%,6.4%和2.1%;多维度心理控制源3个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内控性、机遇、有势力的他人(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心理健康状况及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心理控制源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独立影响因素,内控性得分高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保护因素,而机遇、有势力他人得分高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有势力他人得分高是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心理健康状况差是自杀尝试的唯一重要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发生率较高.预防大学生自杀要着重考虑加强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内控性心理控制源,尤其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大学生.
作者:郭乐倩;潘子赟;李继超;贾茜;张欣;黄俊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成都市中学生饮酒现状,为制定饮酒相关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中学生饮酒行为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22所初中、14所高中和8所职业学校,共5 95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67.67%的调查对象曾饮过酒,近1年内学生曾饮酒率为54.37%,近30 d内饮酒率为27.67%,学生醉酒率为29.22%.有22.73%的饮酒者第1次饮酒的年龄≤7岁.普通初中和高中学生主要饮酒获得途径是自己购买(37.50%和40.31%)和从家里拿(35.94%和31.63%),而职业中学学生主要是自己购买(43.09%)和朋友请客(36.93%).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学生饮酒场合主要是朋友同学聚会(49.10%,64.88%和81.61%)和家庭聚会(50.38%,53.54%和49.12%).结论 成都市中学生饮酒行为普遍,饮酒年龄也呈现低龄化.应尽早对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以期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冯敏;李晓辉;温雅;王嫣菲;何志凡;袁敏;王瑶;周蓓欣;曹晋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尿酸(UA)水平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在相关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7--8月参加上海市某体重管理中心组织的暑期减肥夏令营全国范围的79例肥胖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按照尿酸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35名)和高尿酸组(44名),分别检测2组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脂肪体重(FM)、去脂体重(FFM)、腰围、臀围、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UA,计算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及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比值,并对UA与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高尿酸组体脂率,腰围,WHR,WHtR,FINS,HOMA-β,HOMA-IR,IAI,FNIS/FBG,LDL-C,HDL-C,TG,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尿酸组体重,BMI,FM,FFM,臀围,FBG和TC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UA水平与体重,BMI,FM,FFM,臀围,TC,TG,LDL-C,收缩压均呈正相关(JP值均<0.05).多元向后回归分析显示,腰围,WHtR,FBG,HOMA-β,TC及收缩压对尿酸水平有影响(P值均<0.05).结论 肥胖儿童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密切相关;肥胖儿童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
作者:牛杨;汤庆娅;赵雪林;李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高校特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体情况,为教育管理部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云南省5所高校的6个特有少数民族大学生2 000名进行身高、体重、50 m跑、800/1000m跑、立定跳远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测试者的总体合格率为97.63%,优秀率为30.98%,良好率为66.65%.男、女大学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69.14和156.15 cm,体重为62.0和51.56kg,体质量指数(BMI)为21.69和20.78 kg/m2.肺活量男生高的是白族(3 313 mL);低的是傣族(2 532 mL);女生高的是白族(2 215 mL),低的是拉祜族(2 056mL).50 m男生成绩在7.00~7.82 s之间,女生在9.37~9.82 s之间.坐位体前屈男生高是白族(19.0 cm),女生为佤族(19.6 cm),其他指标基本都达到了合格线.结论 云南省6个特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质情况总体较好.
作者:白银龙;聂锐新;唐文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青少年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要素,以构建评估在校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安全风险的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列表排序法和主次因素分析法,自编青少年体育锻炼安全风险评估表,采用逐项评分的方法来量化风险大小,并对抽取的93名长期从事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专家、高校和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风险量均值中,排名第1的是“个体综合能力”,其风险量为(42.25±4.57);排名第2的是“运动自然环境”,其风险量为(35.66±3.16);排名第3的是“学校整体规划”,其风险量为(28.51±3.96).结论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安全风险指标体系涉及学校、社会、家庭和个体多个维度.需有的放矢地应对和管理风险,以保证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安全性.
作者:刘路;史曙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泰州市学生用橡皮擦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含量,为有效控制塑化剂在橡皮擦中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8月和2015年7月,分2批在泰州橡皮销售市场(覆盖3市3区)进行购样,共购买了77份样品,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7份样品中,塑化剂含量超标主要是邻苯二甲酸酯类(2-乙基己基酯,DEHP),37份样品中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总和含量超标,合格率为52%.泰州市场售卖的橡皮擦主要来自于浙江、广东、上海3个地区,其中有48.1%的橡皮擦含有塑化剂.不同地区间橡皮擦塑化剂含量合格率分别为52.2%,52.9%,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5,P=0.861),白、彩、黑3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擦合格率分别为57.7%,51.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9,P=0.552).大型超市、批发市场、校园周边各购买点橡皮擦合格率分别为33.3%,50.0%,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18,P=0.134).结论 大部分企业生产的橡皮擦含有塑化剂.需制定橡皮擦中塑化剂含量标准,改进橡皮擦生产工艺,同时强化政府监管和建立风险监测体系.
作者:陈建军;刁春霞;孙玉萍;叶平;姜文忠;叶俊;王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初中生的营养状况及膳食摄入水平现状,为指导、改善和提高北京市初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15所初中学校的1 576名学生,采用基于网络模式的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学生膳食状况,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日参考摄入量表》(2013版)做出评价.结果 初中生中重度消瘦、轻度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的比例分别为3.6%,4.8%,64.8%,12.8%,14.0%.11~16岁女生钙和硒的摄入量均严重不足,低于该年龄段推荐摄入量的60%,14~16岁女生镁的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的75.18%;11~13岁男生钙、硒的摄入量分别占推荐摄入量的62.58%和63.60%,14~16岁男生钙、硒的摄入量分别占推荐摄入量的64.36%和55.17%.14~ 16岁男女生能量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比例均小于70%.结论 应对初中生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增加摄入食物的多样性,进一步改善其膳食营养状况.
作者:罗小雨;邓艺;王晓萌;黄硕;曹旭;王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家长对孩子使用书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家长正确指导孩子规范使用书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金山区5所公办小学,再从抽取的学校每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级,对抽中班级的所有学生家长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家长对书包影响孩子身体健康知晓水平报告率高(85.2%)的为书包重量超重,小学生父母知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长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11.67±6.62)分,仅为总分的一半.本地父母书包相关知识知晓得分优于外地父母,文化程度越高、收入越高、认为孩子成绩越好、对孩子成绩期待越好、学业越关注的家长相关知识得分越高.家长行为指导率高是使用双肩背负书包,为80.5%;其他行为报告率均低于50%;低主要是如何安全拿起、举起直至背上书包的过程及背上后书包稳固于腰部以上的行为,报告率低于20%.结论 金山区家长对学生书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较低,日常指导行为不够.应加强家长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对外地、低收入、低学历家长给予重点关注.
作者:俞丹丹;张亚宁;王丽华;程薇;蔡庆涛;靳慧;严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西汉、壮、瑶族儿童体能发育情况及其与血清IGF-1,IGFBP-3的关系,为儿童的体能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3-2015年采用序列研究法对广西汉、壮、瑶族7,10,13岁的健康儿童进行调查,各民族每个性别各年龄组50~60人,并进行2年追踪,获得7~15岁儿童498人相关资料.调查项目包括肺活量、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斜身引体/引体向上和血清IGF-1,IGFBP-3水平.结果 与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相比,汉、壮、瑶族7~15岁儿童肺活量水平均上升,壮、瑶族儿童斜身引体下降,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大部分组别均上升,而汉族儿童则多为下降.血清IGF-1,IGFBP-3平均水平分别为39.84~195.48 μg/L和32.95~100.63 μg/L,基本均于13岁组达高峰,大部分组别IGF-1,IGFBP-3存在民族差异(P值均<0.05).IGF-1,IGFBP-3与部分体能指标有中度相关(P值均<0.05).结论 广西壮、瑶族儿童体质健康水平逐渐提高,汉族则为下降趋势,血清IGF-1,IGFBP-3与体能发育可能有关联.
作者:赵艳琼;蔡秋玲;王鲁宁;李博譞;王鹭;任轶文;何忠;唐国杰;叶植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常州市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对学生健康状况和行为的影响,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统一设计编制的“小学生健康状况及行为调查问卷”,对常州市7所健康促进和7所非健康促进学校1 379名学生进行评估.结果 健康促进学校的创建使学生健康状况和行为得到改善,学生个人卫生12项指标中共7项内容(男生4项,女生1项,男女生均有差异2项),健康状况7项指标中共4项内容(男生3项,女生1项),健康相关行为7项指标中共4项内容(男生2项,女生1项,男女生均有差异1项)健康促进学校优于非健康促进学校;有属于自己的毛巾,早晚都刷牙,在学校每天做眼保健操,在学校每天户外锻炼时间>1h,未吸过烟等5项内容所有学校学生报告率均高于95%,视力正常率均低于70%,上学期间每天睡觉>10 h报告率均低于20%.结论 健康促进学校活动对学生健康素质的提高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应从强化健康第一理念,确定一套健康教育课本,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网络着手.
作者:吕晓霞;赵晓军;岳文彬;孙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24 h睡眠剥夺及30 min小睡对女大学生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为提高女大学生的睡眠和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从南京市某高校招募47名女大学生,分为对照组(20名)、睡眠剥夺组(13名)、小睡组(14名)3组.所有被试首先测量工作记忆容量和状态焦虑的基线水平.1周后,睡眠剥夺组在实验室进行24 h的睡眠剥夺,小睡组在实验室完成睡眠剥夺后小睡30 min,然后再测量状态焦虑水平和工作记忆容量.结果 对照组的后测工作记忆容量比基线水平高(t=-3.39,P<0.01);睡眠剥夺组的后测工作记忆容量比基线水平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P>0.05);小睡组的后测工作记忆容量比基线水平高(t=-2.81,P<0.05).睡眠剥夺组在实验后的状态焦虑水平比对照组和小睡组更高(t值分别为7.06,2.10,P值均<0.05).结论 24 h睡眠剥夺损害了女大学生的工作记忆容量,30 min的小睡能够抵抗睡眠剥夺的消极影响.
作者:张小聪;曹阳;周仁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儿童早期养育者及养育者更换与儿童焦虑的关系,为儿童焦虑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深圳龙华儿童队列.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对9 289名3~4岁儿童的焦虑进行调查,用自编问卷调查儿童早期教养人及教养人更换的情况.结果 儿童4~6月、7~12月、>1~2岁、>2~3岁期间,由父母教养组(0.43±0.35,0.43±0.35,0.43±0.35,0.43±0.34)和母亲与祖辈一起教养组(0.44±0.34,0.44±0.34,0.43±0.34,0.44±0.34)的儿童焦虑得分均比祖辈或其他教养组(0.47±0.38,0.47±0.37,0.47±0.37,0.47±0.37)的得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早期没有更换教养人组(0.43±0.34,0.42±0.34)儿童焦虑得分均比更换教养人1次组(0.47±0.36,0.46±0.35)和更换教养人2次组(0.48±0.38,0.49±0.38)得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早期教养人为父母的儿童焦虑发生可能性较小;而早期更换教养人,则儿童焦虑发生可能性增大.应提倡在儿童早期应由父母教养,或者在教养过程中尽可能少更换教养人.
作者:孙灯利;冼丹霞;温国明;杨伟康;尹晓娜;刘俐;赵雅芬;吴传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营养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4所综合高校一至三年级2 261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和基本信息4部分.结果 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0.5±3.6)(20.8±4.2)(18.3±3.7)分;不同年级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得分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35,15.19,5.47,P值均<0.01),营养知识得分情况为三年级>一年级>二年级,营养态度得分情况为二年级>三年级、一年级,营养行为得分情况为一年级>三年级;不同性别在校大学生营养KAP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16,57.68,8.95,P值均<0.01),女生的得分均高于男生;父亲文化程度、家庭居住地、开设营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食物支出、饮食比较、年龄、是否接受过专业指导以及学校张贴宣传资料为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校大学生营养知识行为水平较低,学校有关营养课程开设、营养教育宣传和营养专业指导等对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影响较大.
作者:钟勇;王文蕾;林伟基;陈文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新沂市中学校园暴力行为现状,为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新沂市5所中学共计1 212名在校中学生,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含学生基本情况及9项校园暴力行为.结果 2013年度较2008年度校园暴力行为总发生率(65.2%与72.9%)明显下降(P<0.01);男生各种类型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女生(P<0.05或P<0.01);初中生被恶意取笑(46.5%与35.3%),被索要财物(11.7%与7.1%),被威胁、恐吓(13.1%与8.0%),动手打架(34.5%与16.0%)等发生率及校园暴力行为(67.5%与35.3%)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高中生,初中生被人开色情玩笑或做色情动作(18.1%与22.9%),上下学感到安全没有保障(19.6%与27.9%)等发生率明显低于高中生(P<0.05或P<0.01);城市与农村学生校园暴力行为总发生率(63.7%与66.6%)无明显差异(P>0.05),城市学生被威胁、恐吓(8.3%与13.9%),被打、踢、推、挤或关在屋里(6.3%与10.3%),上下学感到安全没有保障(20.3%与25.2%),动手打架(24.5%与30.4%)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农村学生(P<0.05或P<0.01);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多种类型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及校园暴力行为总发生率均高于中等生及优良生(P<0.05或P<0.01).结论 校园暴力行为在中学生中发生率较高.应引起社会、政府、学校及家长等各方面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以降低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率.
作者:党晓红;马昌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长春市高校朝鲜族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足球训练干预效果,为朝鲜族大学生戒除网络成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在长春市高校中随机整群选取3所高校朝鲜族大学生共2 286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网络成瘾量表进行调查.同时随机选取长春大学为干预点校,以84名朝鲜族网络成瘾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人,对干预组进行16周的足球公选课教学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朝鲜族大学生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人数为10.28%,网络成瘾为7.87%,重度网络成瘾为2.58%.朝鲜族大学男生网络成瘾倾向、网络成瘾的人数比例均高于朝鲜族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1,18,13.95,P值均<0.01).朝鲜族大学男女生大一至大三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成瘾的人数比例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大四年级则均下降.16周的足球公选课教学干预显示,干预组干预后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为(53.34±12.26)分,与干预前的(72.87±8.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17,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网络成瘾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4,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57,P<0.01).结论 足球公选课教学干预对朝鲜族网络成瘾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对朝鲜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付允生;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正确开展高校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深圳市3所高校的3 577名大学生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18.54%(663/3 577),第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61.84%(410/663),近1年临时性行为和商业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3.75%(134/3 577)和0.92%(33/3 577).仅有25.92%的学生不赞成婚前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科、男性、高年级、非医学专业、月消费水平高的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更高(P值均<0.01).结论 深圳市大学生性观念开放、性行为发生率较高,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大学生高危性行为不容忽视.
作者:严燚;严敏;栾荣生;张晓曦;许世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医学生对紧急避孕知识的认知和教育需求状况,为学校开展相关生理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海某医学院校2014年6-9月期间所有在校学生1 800名进行避孕认知和教育状况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7.4%的医学生能正确认知紧急避孕的有效方法,59.0%的学生能正确认知左炔诺孕酮类紧急避孕药的正确服用方法,21.9%的学生误认为紧急避孕能代替常规避孕.对紧急避孕药的避孕原理、是否会对已怀孕妇女或胚胎造成伤害、正确服用方法、避孕有效性,以及宫内节育器可作为紧急避孕的有效方法5个问题的认知,接受和未接受妇产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学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1.3%的医学生有大学前相关知识和教育经历,但其中86.8%表示对所学课程不满意.83.8%从未与父母谈论过紧急避孕相关话题,69.3%从未主动搜寻过相关知识,电视和网络(59.3%)是主要紧急避孕知识的获取途径.12.8%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紧急避孕相关知识,80.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紧急避孕教育.结论 医学生对紧急避孕知识认知水平较低,而教育需求普遍较高.学校和社会应加强正确的教育、宣传和引导,在紧急避孕知识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杨晶;张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小学生执行功能的关系,为非正常范围BMI小学生执行功能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BMI测试与执行功能的Flanker,1-back,More-odd shifting任务对从湖北省荆州市和江苏省常州市分层抽取的1 086名小学生的身高、体重以及执行功能各子功能进行测量.结果 在控制性别与年级后,在抑制功能均值上,超重肥胖与正常体重小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6.16 ms)>正常体重(-1.46 ms);在刷新功能均值上,超重肥胖与低体重、正常体重小学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1 071.31 ms)>低体重(942.12 ms)与正常体重(935.62 ms);在转换功能均值上,超重肥胖与正常体重、低体重小学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401.07 ms)>正常体重(362.11 ms)与低体重(341.97ms);在抑制、刷新与转换功能均值上,低体重与正常体重小学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超重肥胖小学生抑制功能差于正常体重小学生,超重肥胖小学生的刷新与转换功能差于正常体重与低体重小学生;低体重与正常体重小学生执行功能差异不明显.
作者:李焕玉;陈爱国;李卫东;赵琦;王积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体育类大学生注意品质、注意偏向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正性负性注意信息量表、简式注意和人际关系方式测验(TAIS)对安徽省3所综合大学267名体育类大学生及255名非体育类大学生进行测评,运用SPSS 21.0软件将数据结果进行t检验、x2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 体育类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与非体育类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体育类大学生对正性事件注意偏向因子均分大于非体育类大学生,而负性事件的注意偏向低于非体育类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体育类大学生注意的视野广阔、思考内省的因子均分高于非体育类大学生(P值均<0.05),而注意的外干扰、自我干扰、常出差错因子均分均低于非体育类大学生(P值均<0.05).体育类大学生外干扰、自我干扰、常出差错与SCL-90各因子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64~0.425,0.254~0.384,0.220~0.431),广阔视野与人际关系、恐怖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76,-0.284),正性注意与敌对、偏执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36,-0.124),负性注意与强迫、人际、焦虑、抑郁、精神病性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29~0.198).结论 体育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优于非体育类大学生,可能与经常性体育活动提高注意品质和正性注意偏向存在、降低负性注意偏向有关联.
作者:汪西莹;李江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现状,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6所开办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每校每年级随机选取1个班共64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康素养的整体具备率为14.95%,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4,P=0.704).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健康素养的具备率分别为35.05%,29.91%和9.81%;健康素养平衡的人数仅占达标人数的21.88%,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27%;49.07%的学生发生了健康素养分离,是具备平衡健康素养人数的15倍.结论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各类素养分离严重.
作者:范刚;李斌;邓玉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