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娟;杨婕;雷世光
目的 了解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特征和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3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共报告幼托儿童传染病19种10 840例,年均发病率为1 436.15/10万.报告1例死亡病例,死因为手足口病.乙类、丙类、非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3.68/10万、1 119.37/10万、183.10/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722.84/10万)、流行性腮腺炎(236.09/10万)、水痘(182.17/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123.48/10万)、猩红热(60.15/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95.07/10万、530.74/10万、9.94/10万、0.40/10万,构成比分别为62.32%,36.96%,0.69%,0.03%.月份分布以5月(21.97%)和12月(8.63%)为高峰点,呈季节性双峰分布.报告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分别为28和2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厦门市幼托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为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居发病率前5位.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大幅下降.
作者:刘红莲;颜玉炳;林勇;郑惠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小学教职工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实施相应的健康干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西城区2002-2011年中小学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脂肪肝、三酰甘油升高、总胆固醇升高、眼底动脉硬化、肥胖、高血糖等代谢方面异常的检出率较高,依次为32.28%,29.81%,28.26%,28.01%,21.37%,17.03%,12.44%,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x2值分别为4 373.10,2 318.05,1 675.42,2601.96,7 073.32,414.68,2 088.66,P值均<0.05).肥胖、白内障、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阴道炎(女)高发于60~89岁老年人;总胆固醇升高和三酰甘油升高、脂肪肝、子宫肌瘤(女)高发于45 ~59岁中年人;慢性宫颈炎(女)、乳腺增生(女)、卵巢囊肿(女)、慢性咽炎高发于20 ~44岁青年人.中小学教职工脂肪肝、三酰甘油升高、慢性咽炎、高血糖、阴道炎(女)等疾病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9.44,194.69,90.52,306.58,509.95,P值均<0.01).结论 中小学教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采取多种干预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张增清;王智勇;杨春雷;马军;张庆寿;方明俊;王明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多部门合作促进青少年友好型生殖健康服务提供和利用的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的效果,为建立相关长期工作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黑龙江、江苏、山东3个城镇地区作为对照地区,在另外广东、重庆、贵州3个城镇地区实施《多部门合作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提供和利用的行动方案》1.5 a后观察干预效果.调查对象为12 ~24岁未婚校内、外青少年,干预前分别为1 104,1 149名,干预后分别为983,962名.采用x2检验比较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干预地区青少年在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就医频率、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比例及对服务的满意度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分别由19.2%(男)和25.8%(女)增至41.6%(男)和56.6%(女),32.2%增至68.1%,49.2%(县医院)和64.4%(县妇幼保健院)增至73.6%(县医院)和88.0%(县妇幼保健院),并且均高于对照地区.干预地区干预后青少年友好服务的数量增加了3倍,由1 525人次增至6 816人次;而对照地区仅由140人次增至340人次.干预地区青少年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常见的5个未就医原因是“不认为是个问题”(45.6%)、“害羞,担心遇到熟人”(17.9%)、“不需要看医生”(15.2%)、“不知道哪个医院更好”(14.1%)“没有时间”(13.4%),比例和顺位在干预后未呈现统计学意义的改变.结论 在我国现有卫生服务体系中所实施的行动方案对于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的利用是必要可行、有效的,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冯宁;金曦;杨琦;汪金鹏;罗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成都市7 ~16岁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现状并分析影响其发育的相关家庭因素,为了解其生长发育长期趋势及影响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成都市1 810名7~ 16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测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其青春期发育状况及相关家庭因素信息.结果 成都市男孩睾丸发育启动中位年龄为11.90岁,阴毛发育为12.80岁,初次遗精(以下简称“初遗”)中位年龄为13.00岁;女孩乳房发育启动中位年龄为10.74岁,阴毛发育为11.60岁,初潮中位年龄为12.23岁.相比已初遗组男孩,未初遗组男孩父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父母亲职业为务农者所占比例较大(x2值分别为16.30,29.65,P值均<0.05);女孩初潮情况与父母亲受教育水平及职业的关系与男孩初遗情况相似(P值均<0.05);相反,乳房发育程度较高的女孩父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父母亲职业为务农者所占比例较高(x2值分别为31.81,43.02,P值均<0.05).综合青春期不同阶段指标,男女生中均发现,相比未发育组及发育早期组儿童,发育晚期组儿童父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男孩父母低受教育水平的比例分别为18.58%和24.26%,女孩分别为23.21%和27.05%),父母亲职业为务农者所占比例较大(男孩分别为16.84%和19.78%,女孩分别为23.97%和26.45%)(P值均<0.05).结论 相比我国东、中部城市和欧美国家,成都市儿童青少年睾丸、乳房开始发育较晚,发生初遗初潮较早.影响其青春期发育的主要家庭因素为父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及职业.
作者:杨明喆;王頔;胡俊翔;刘言;段若男;薛红妹;周雪;成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我国高校学习,学校所面临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只有更科学、更全面地对学生心境状态进行分析,才能从问题的根源出发,科学地进行心理健康干预[1-2].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心境状态的共性和差异,为高校科学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吴昊;何江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儿童家长的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上海市宝山区25家幼托机构,对268名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427名入托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66.56%)高于儿童家长(6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4,P<0.01);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未注册幼儿园工作人员(x2=107.38,P<0.01).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增高而上升(x2趋势=15.79,P<0.01);工作人员的健康行为形成率(88.33%)高于儿童家长(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6,P<0.01).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重症病例早期症状知识了解相对不足,儿童家长则对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重症病例的早期症状、传播途径和是否有特效药物知识了解甚少.勤晒衣被在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家长中形成率均较低.11.71%的儿童家长认为儿童患手足口病后可以继续上学.卫生部门的宣传、电视、广播是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家长获取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结论 未注册托幼机构教师对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掌握较差,应加强指导与培训.儿童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对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症状缺乏认识.
作者:罗浩;向伦辉;袁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广州大学城内10所大学在校学生在学校食堂的膳食与营养状况,为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从广州大学城内10所大学整群分层随机选取1 867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FFQ)和24h膳食回顾法进行调查.结果 食堂提供的食物是大学生营养膳食补充的主要来源,但是44.0%的学生在校食堂用餐时的膳食结构较差.大学生奶制品、水产品、水果类食物每日人均摄人量分别为56.2 g,19.4 g,6.5g,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摄入量,导致蛋白质、硫胺素、锌和钙元素的缺乏.结论 广州大学城大学生在学校食堂的膳食结构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营养教育与干预,保证均衡饮食和合理营养.
作者:陈林;吴克刚;柴向华;余林;叶山华;陈琰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藏族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藏某高校学生1 90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8.8%,藏族大学生知晓率(55.2%)低于汉族大学生(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8.655,P<0.01);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水平比较,汉族大学生知晓率(82.3%)高于藏族大学生(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533,P<0.01);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水平比较,汉族大学生知晓率(58.4%)高于藏族大学生(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519,P<0.01);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水平比较,汉族大学生知晓率(69.6%)高于藏族大学生(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418,P<0.01).结论 藏族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总体程度不高.应结合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藏族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何瑛;魏元龙;李小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盐城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流行现状,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盐城地区初高中及大学6 17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集体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盐城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总检出率为4.0%,男生网络成瘾率(5.6%)明显高于女生(2.3%)(x2=42.69,P<0.05);大学生网络成瘾率(7.3%)明显高于高中生(4.3%)和初中生(2.6%) (x2=27.37,P<0.05);网络成瘾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x2=22.38,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学段、母亲文化程度低、菲普通家庭背景、体育活动少是男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非普通家庭背景是女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学段、家庭背景以及母亲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张学艳;罗亚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文语境下我国城市地区中小学生和教师人群对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解和看法,为进一步设计定量调查及干预活动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公办小学、公办初中、民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中选取三~八年级学生156名,及其班主任、德育老师、校长,以及所在城区教育管理人员66名,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增大,学生对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解越来越全面,由直接可见的身体、言语欺负发展到隐蔽的关系欺负;应对校园欺负的方式越来越隐蔽,高年级学生不愿老师、家长参与其中.部分教师对校园欺负的认知不够全面,容易忽略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的存在及危害性;教师对校园欺负的干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坚决反对,有的持“不必干预”态度.教师现有的应对方式以说服教育为主,形式单一.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有必要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结论 当前我国城市地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群体对校园欺负的理解、态度、应对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根据社会生态学理念,从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层面制定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张喆;史慧静;王群;李梦娜;王亚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心理弹性训练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江西省某高校以系院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二年级贫困生418名,随机分成实验组(接受心理弹性课程)和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弹性课程)各209人,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和后测.结果 心理弹性训练后,实验组前、后测的SCL-90总均分(1.51±0.42/1.30±0.37)及躯体化(1.37±0.43/1.28±0.36)、人际敏感(1.68±0.54/1.50±0.48)、抑郁(1.53±0.49/1.39±0.48)、焦虑(1.49±0.48/1.39±0.43)、敌对(1.48±0.50/1.35±0.45)、恐怖(1.37±0.45/1.28±0.40)、其他(1.27±0.31/1.21±0.33)等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在强迫(1.84±0.51/1.77±0.53)、偏执(1.46±0.47/ 1.41±0.41)、精神病性(1.43±0.41/1.41 ±0.38)等因子上的得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21.95%/20.49%)的前、后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心理弹性训练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方面,但对贫困大学生的强迫、偏执、精神病性及自杀意念等并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络和电子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困扰,网络欺负现象的不断出现,正成为青少年健康研究领域的又一新问题.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生多起因网络欺负而导致未成年人退学甚至自杀的恶性事件.
作者:李梦娜;史慧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20多年来,欧美国家掀起了对校园欺负的研究热潮,从心理学逐渐拓展到教育学、社会学乃至公共卫生等诸多学术领域,研究的问题不断广泛和深入,涉及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欺负者、受欺负者,更是包括各种类型的旁观者和成年监护入.有学者对近二三十年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后发现,全球范围内校园欺负行为的报告率发生了小幅度下降,主要归因于各种反校园欺负干预的实施[1-2];但也说明校园欺负行为正逐渐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也有可能是传统的肢体、语言欺负形式转向电子媒介的网络欺负等更隐蔽性的欺负形式.
作者:史慧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师作为大学中的重要群体,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心理压力,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他们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高校教师的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1-2].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高校维吾尔族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达到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杜卫杰;李小东;安尼瓦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超重、肥胖的关联及其可能的性别差异,为在童年期进行超重肥胖的有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安徽省蚌埠市某中心小学三~五年级学生1 770名,对自愿参加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和视频时间、体力活动情况,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判定超重、肥胖.结果 不同性别学生超重(男生19.4%,女生19.5%)和肥胖检出率(男生17.7%,女生1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1,0.993,P值均>0.05).肥胖男童ACEs、同伴欺侮、家庭不良事件报告率高于正常体重男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控制积极出行方式、户外活动30 min/d、高周末视频、独生子女等协变量,总体童年期不良经历(OR=1.801,95% CI=1.055~3.074)和高家庭不良事件(OR=2.003,95%CI=1.252 ~3.206)是男生肥胖的危险因素,而与女童超重、肥胖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受到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影响.
作者:孙莹;刘阳;苏普玉;安静;胡国云;陶芳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小学生背负不同载荷书包时对身体、姿势及足底压力的影响,探讨大载荷书包对学生生长发育的危害.方法 运用比利时Footscan insole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SONY-HDR-CX390摄像机对16名10岁男性小学生进行不同载荷(相等于其体重5%,10%,15%,20%的书包)书包下足底压力测试和身体姿势拍摄,而后采用Footscan 7.0软件和Adobe photoshop CS5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未背书包以及书包重量分别为体重的5%,10%,15%,20%时,行走时身体前倾角度分别为(2.48±0.64)°,(2.91±0.57)°,(3.52±0.55)°,(4.42±0.61)°,(5.04±0.57)°;各载荷情况下与不背书包时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37,-25.165,-36.838,-66.168,P值均<0.01).随载荷量的增加,学生左、右足各区域峰值压强也增加,但第1趾骨和第1,2,3跖骨4区域峰值压强增加幅度较大,足跟内、外侧和第4、5跖骨区域增幅相对较小;各载荷情况与不背书包各区域峰值压强比较,差异大多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随着学生背负重量的增加,足底压力增大,并可能导致跖骨前横弓下降,不利于学生足弓发育.
作者:李壮志;陈玉娟;李立;张立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流行现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方便抽取上海、广州、北京3地34所随迁子女小学,对共4 047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2.1%的学生曾经卷入过校园欺负,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欺负他人又受欺负的比例分别为25.6%,7.2%和29.3%;19.9%的学生现在卷入了校园欺负,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欺负他人又受欺负的比例分别为10.1%,4.0%和5.8%;男生、生活在广州或北京、无兄弟姐妹、家庭经济较差者曾经卷入校园欺负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47,118.90,7.86,27.04,P值均<0.05).言语欺负是常见的欺负和受欺负形式(15.2%,36.2%);教室是常见的校园欺负地点(54.2%).曾经受欺负者选择忍受类应对方式的比例高于未受欺负者(P值均<0.05).38.3%的旁观者没有采取行动制止校园欺负行为.结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群体中校园欺负行为普遍存在,而学生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采取行动抵制校园欺负的情况不容乐观.校园欺负干预不仅要关注欺负、受欺负者,还要重视旁观者,营造反对校园欺负的学校氛围.
作者:张喆;史慧静;李梦娜;徐心儿;郭锦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学校是学生聚集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在校学生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学校公共卫生的日益重视,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掌握河南省安阳市学生传染病的流行动态和发病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达到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现对2008-2013年安阳市学生法定传染病疫情做全面分析如下.
作者:孟巧玲;韩俊锋;包红红;张柱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状况,为制定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辽宁省本溪、丹东和辽阳市分层整群抽取的2411名青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工作,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411名调查对象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3%(1 937/2 411),男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4.1%)高于女生(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9,P<0.05).有133人曾发生过性行为,占5.5%;男生性行为发生率(9.4%)高于女生(0.8%)(x2=84.5,P<0.05);第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仅为41.4%(55/133).近1 a有3.4%(83/2411)的学生曾做过艾滋病病毒检测;本次调查未检出HIV抗体阳性,但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4/2 411).结论 辽宁省青年学生已掌握一些艾滋病相关知识,但缺乏自我保健和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部分学生有不安全性行为,存在感染HIV的风险.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仍然是预防控制艾滋病在该类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有效手段.
作者:杨桂玲;姚文清;姜凤霞;吴明;孙笠翔;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天津学龄期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于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分别从天津的市区、滨海城区、农村地区随机抽取10所小学,将所选小学的所有学生共36 401名(男生19 167名,女生17 234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的儿童哮喘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国际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ISAAC)调查问卷的核心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6~11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56%,男童高于女童(x2=56.7,P<0.05);家族过敏史(OR=4.03,95% CI:3.96 ~4.10)、个体湿疹史(OR=2.65,95% CI:1.98 ~2.72)、母亲吸烟(OR=1.61,95% CI:1.41 ~1.81)、家中潮湿(OR=1.26,95% CI:1.10 ~ 1.42)、有蟑螂(OR=1.28,95% CI:1.19 ~1.37)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纯母乳喂养大于3个月(OR =0.85,95% CI:0.81 ~0.89)、瓷砖地板(较木质地板和地毯)(OR=0.88,95% CI:0.84 ~0.92)是保护性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天津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正处于上升期,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控制.
作者:郑文龙;江国虹;李威;杨溢;沈文达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