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瑛;魏元龙;李小妹
目的 探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超重、肥胖的关联及其可能的性别差异,为在童年期进行超重肥胖的有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安徽省蚌埠市某中心小学三~五年级学生1 770名,对自愿参加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和视频时间、体力活动情况,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判定超重、肥胖.结果 不同性别学生超重(男生19.4%,女生19.5%)和肥胖检出率(男生17.7%,女生1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1,0.993,P值均>0.05).肥胖男童ACEs、同伴欺侮、家庭不良事件报告率高于正常体重男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控制积极出行方式、户外活动30 min/d、高周末视频、独生子女等协变量,总体童年期不良经历(OR=1.801,95% CI=1.055~3.074)和高家庭不良事件(OR=2.003,95%CI=1.252 ~3.206)是男生肥胖的危险因素,而与女童超重、肥胖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受到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影响.
作者:孙莹;刘阳;苏普玉;安静;胡国云;陶芳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累及毛囊皮脂腺周围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有明显特征性,表现为粉刺、丘疹等,患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1].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精神心理因素、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和社会环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本调查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2],综合使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泰安市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进一步了解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与大学生痤疮发病的关系.
作者:陈强;李丹慧;李焕;陆攀;田晓丽;孙云琢;张友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合肥市在校大学生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学生近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合肥市8所高校共2 935名大学生进行视力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8所高校大学生总体近视率为8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力的保护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较高(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OR=0.772,95%CI=0.620~0.961;本科或大专:OR=0.584,95% CI=0.393~0.868)、喜好硬食(OR=0.591,95% CI=0.444~0.786)、每天睡眠8h以上(OR=0.789,95% CI=0.641~0.971)、每天户外活动1h以上(1~2 h:OR=0.719,95%CI=0.558~0.925;>2 h:OR=0.329,95% CI=0.182~0.594)以及注重保护视力(比较注重:OR=0.481,95% CI=0.387 ~0.598;十分注重:OR=0.281,95%CI=0.154~0.513).而父母有近视(一方近视:OR=2.452,95% CI=1.806~3.330;双方近视:OR=3.971,95% CI=1.925~8.191)和每天看手机时间较长(<2 h:OR=1.768,95% CI=1.211~2.583;2 ~4 h:OR=2.392,95% CI=1.629~3.512;>4 h:OR=2.028,95% CI=1.367~3.008)是导致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 良好的用眼和生活习惯对预防近视有重要意义.应指导大学生采取相关保健行为,以预防新发近视和缓解近视程度的加深.
作者:李享;张秀军;李修德;高国朋;王程成;仝菲;李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师作为大学中的重要群体,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心理压力,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他们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高校教师的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1-2].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高校维吾尔族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达到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杜卫杰;李小东;安尼瓦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0~14岁伤害住院儿童的直接经济负担,为降低儿童伤害的疾病负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994-2008年兰州市2所综合医院0~14岁伤害住院儿童的病历,进行疾病直接经济负担的描述.结果 伤害住院儿童的人均住院费、日均住院费与年份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95,0.98,P值均<0.05),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75%,15.55%;平均住院日与年份呈负相关(rs=-0.77,P<0.01),平均下降速度为4.16%;在各单项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高,达31.81%;手术费平均增长速度快,为6.64%.结论 儿童伤害给家庭社会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日益严重,药费比重高、手术费增长快是儿童伤害住院费用的核心影响因素.
作者:杨轶男;胡晓斌;白亚娜;赵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居民医保政策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大学生医保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南京市大学生医保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了南京地区12所公办高校2 536名在校大学生,统计分析大学生对医保政策的知晓水平和影响因素.结果 45.7%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应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对大学生医保政策内容16个问题的总知晓率为17.9%,每张问卷得分在60分以上者的构成比为17.7%.经检验,对医保认知有统计学差异的有:是否医学生(回归系数=-0.107,P=0.016)、年级(回归系数=0.069,P=0.028)、对医保作用的评价(回归系数=0.387,P=0.005)和1 a内有无住院(回归系数=0.260,P=0.039).结论 大学生对居民医保的认知度偏低,并受有无医学背景、年级、对医保作用的评价以及1 a内住院情况的影响.需多方努力提高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并重点关注非医学生、低年级、认为医保无作用以及未住院者.
作者:董庆辉;林振平;王海涛;蔡伟鹏;陈秋竺;邵倩雯;王小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天津高校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4所医学类高校的3 2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天津高校医学生吸烟、饮酒、过量饮酒和药物滥用报告率分别为14.58%,52.18%,30.91%和2.18%;男生吸烟人数占25.3%,女生占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87.63,P<0.01);男生饮酒占71.4%,女生为33.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462.19,P<0.01);网络成瘾、登陆色情网站、阅读色情书籍和观看色情录像报告率分别为3.89%,33.96%,33.27%和44.31%;经常参加、偶尔参加、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41.51%,56.81%和1.93%;天津高校医学生中有11.44%有过性行为.结论 天津高校医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值得关注.应采取多方面行为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李宇树;张剑峰;祖母拉提·阿布都热依木;李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疫情的危险因素,为完善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海珠区2013年4-7月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的30个托幼机构,在每个托幼机构选取发生聚集性病例疫情、散发病例疫情和无病例3种情况的班级各1个共90个班级,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相关因素与手足口病疫情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聚集性病例疫情、散发病例疫情和无病例3种情况的班级间教室温度、教室通风面积、教室窗地比、玩具表面细菌菌落数、老师手足口病知识得分、规范洗手率和午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2,3.87,4.02,8.55,4.08,4.20,7.42,P值均<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教室通风面积(B=-0.319)和午检率(B=-0.233)为手足口病疫情发生的保护因素,而玩具表面细菌菌落数较多(B=-0.319,P<0.05)为手足口病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加强教室通风、提高教师防控能力和做好玩具消毒对预防手足口病疫情发生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波;甘标;刘青连;柯昌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文语境下我国城市地区中小学生和教师人群对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解和看法,为进一步设计定量调查及干预活动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公办小学、公办初中、民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中选取三~八年级学生156名,及其班主任、德育老师、校长,以及所在城区教育管理人员66名,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增大,学生对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解越来越全面,由直接可见的身体、言语欺负发展到隐蔽的关系欺负;应对校园欺负的方式越来越隐蔽,高年级学生不愿老师、家长参与其中.部分教师对校园欺负的认知不够全面,容易忽略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的存在及危害性;教师对校园欺负的干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坚决反对,有的持“不必干预”态度.教师现有的应对方式以说服教育为主,形式单一.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有必要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结论 当前我国城市地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群体对校园欺负的理解、态度、应对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根据社会生态学理念,从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层面制定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张喆;史慧静;王群;李梦娜;王亚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安全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郑州市教学水平中等的城、乡学校中,分别抽取中、小学校各3所,共12所学校5 085名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中小学校安全教育方式主要均为学校板报、宣传栏(44.27%,43.06%).中小学生应急知识总知晓率,正向态度、行为总持有率分别为55.47%,83.83%,43.55%.城、乡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53.93%,56.06%,正向态度持有率分别为82.5%,85.3%,正向行为持有率分别为45.2%,41.8%,城乡间知信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191,61.039,44.854,P值均<0.01).乡村学生安全知识和态度得分高于城市,行为得分低于城市(P值均<0.01).安全知识的首要来源途径为电视、互联网(49.58%),希望来源途径多为健康教育课(52.80%).希望了解的安全知识位于前3位的依次是发生自然灾害时的求助与逃生(66.47%)、各类小事故发生时的预防和紧急处理(57.64%)、简单的伤口处理止血方法(56.58%).结论 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有待进一步全面、系统化,充分发挥健康教育课优势,做到知信行同步发展.
作者:李然;梁利花;贾睿;乔敏;宋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盐城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流行现状,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盐城地区初高中及大学6 17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集体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盐城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总检出率为4.0%,男生网络成瘾率(5.6%)明显高于女生(2.3%)(x2=42.69,P<0.05);大学生网络成瘾率(7.3%)明显高于高中生(4.3%)和初中生(2.6%) (x2=27.37,P<0.05);网络成瘾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x2=22.38,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学段、母亲文化程度低、菲普通家庭背景、体育活动少是男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非普通家庭背景是女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学段、家庭背景以及母亲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张学艳;罗亚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辽宁省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状况,为制定该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辽宁省本溪、丹东和辽阳市分层整群抽取的2411名青年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工作,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411名调查对象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0.3%(1 937/2 411),男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84.1%)高于女生(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9,P<0.05).有133人曾发生过性行为,占5.5%;男生性行为发生率(9.4%)高于女生(0.8%)(x2=84.5,P<0.05);第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仅为41.4%(55/133).近1 a有3.4%(83/2411)的学生曾做过艾滋病病毒检测;本次调查未检出HIV抗体阳性,但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2%(4/2 411).结论 辽宁省青年学生已掌握一些艾滋病相关知识,但缺乏自我保健和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和技能,部分学生有不安全性行为,存在感染HIV的风险.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仍然是预防控制艾滋病在该类人群中传播的主要有效手段.
作者:杨桂玲;姚文清;姜凤霞;吴明;孙笠翔;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天津学龄期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于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分别从天津的市区、滨海城区、农村地区随机抽取10所小学,将所选小学的所有学生共36 401名(男生19 167名,女生17 234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国际通用的儿童哮喘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国际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ISAAC)调查问卷的核心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6~11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2.56%,男童高于女童(x2=56.7,P<0.05);家族过敏史(OR=4.03,95% CI:3.96 ~4.10)、个体湿疹史(OR=2.65,95% CI:1.98 ~2.72)、母亲吸烟(OR=1.61,95% CI:1.41 ~1.81)、家中潮湿(OR=1.26,95% CI:1.10 ~ 1.42)、有蟑螂(OR=1.28,95% CI:1.19 ~1.37)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纯母乳喂养大于3个月(OR =0.85,95% CI:0.81 ~0.89)、瓷砖地板(较木质地板和地毯)(OR=0.88,95% CI:0.84 ~0.92)是保护性因素(P值均<0.05).结论 天津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正处于上升期,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加以预防控制.
作者:郑文龙;江国虹;李威;杨溢;沈文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特征和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3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共报告幼托儿童传染病19种10 840例,年均发病率为1 436.15/10万.报告1例死亡病例,死因为手足口病.乙类、丙类、非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3.68/10万、1 119.37/10万、183.10/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722.84/10万)、流行性腮腺炎(236.09/10万)、水痘(182.17/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123.48/10万)、猩红热(60.15/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95.07/10万、530.74/10万、9.94/10万、0.40/10万,构成比分别为62.32%,36.96%,0.69%,0.03%.月份分布以5月(21.97%)和12月(8.63%)为高峰点,呈季节性双峰分布.报告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分别为28和2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厦门市幼托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为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居发病率前5位.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大幅下降.
作者:刘红莲;颜玉炳;林勇;郑惠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小学生背负不同载荷书包时对身体、姿势及足底压力的影响,探讨大载荷书包对学生生长发育的危害.方法 运用比利时Footscan insole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SONY-HDR-CX390摄像机对16名10岁男性小学生进行不同载荷(相等于其体重5%,10%,15%,20%的书包)书包下足底压力测试和身体姿势拍摄,而后采用Footscan 7.0软件和Adobe photoshop CS5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未背书包以及书包重量分别为体重的5%,10%,15%,20%时,行走时身体前倾角度分别为(2.48±0.64)°,(2.91±0.57)°,(3.52±0.55)°,(4.42±0.61)°,(5.04±0.57)°;各载荷情况下与不背书包时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37,-25.165,-36.838,-66.168,P值均<0.01).随载荷量的增加,学生左、右足各区域峰值压强也增加,但第1趾骨和第1,2,3跖骨4区域峰值压强增加幅度较大,足跟内、外侧和第4、5跖骨区域增幅相对较小;各载荷情况与不背书包各区域峰值压强比较,差异大多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随着学生背负重量的增加,足底压力增大,并可能导致跖骨前横弓下降,不利于学生足弓发育.
作者:李壮志;陈玉娟;李立;张立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流行现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方便抽取上海、广州、北京3地34所随迁子女小学,对共4 047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2.1%的学生曾经卷入过校园欺负,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欺负他人又受欺负的比例分别为25.6%,7.2%和29.3%;19.9%的学生现在卷入了校园欺负,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欺负他人又受欺负的比例分别为10.1%,4.0%和5.8%;男生、生活在广州或北京、无兄弟姐妹、家庭经济较差者曾经卷入校园欺负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47,118.90,7.86,27.04,P值均<0.05).言语欺负是常见的欺负和受欺负形式(15.2%,36.2%);教室是常见的校园欺负地点(54.2%).曾经受欺负者选择忍受类应对方式的比例高于未受欺负者(P值均<0.05).38.3%的旁观者没有采取行动制止校园欺负行为.结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群体中校园欺负行为普遍存在,而学生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采取行动抵制校园欺负的情况不容乐观.校园欺负干预不仅要关注欺负、受欺负者,还要重视旁观者,营造反对校园欺负的学校氛围.
作者:张喆;史慧静;李梦娜;徐心儿;郭锦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儿童家长的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上海市宝山区25家幼托机构,对268名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427名入托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66.56%)高于儿童家长(6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4,P<0.01);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未注册幼儿园工作人员(x2=107.38,P<0.01).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增高而上升(x2趋势=15.79,P<0.01);工作人员的健康行为形成率(88.33%)高于儿童家长(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6,P<0.01).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重症病例早期症状知识了解相对不足,儿童家长则对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重症病例的早期症状、传播途径和是否有特效药物知识了解甚少.勤晒衣被在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家长中形成率均较低.11.71%的儿童家长认为儿童患手足口病后可以继续上学.卫生部门的宣传、电视、广播是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家长获取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结论 未注册托幼机构教师对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掌握较差,应加强指导与培训.儿童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对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症状缺乏认识.
作者:罗浩;向伦辉;袁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多部门合作促进青少年友好型生殖健康服务提供和利用的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利用的效果,为建立相关长期工作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黑龙江、江苏、山东3个城镇地区作为对照地区,在另外广东、重庆、贵州3个城镇地区实施《多部门合作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提供和利用的行动方案》1.5 a后观察干预效果.调查对象为12 ~24岁未婚校内、外青少年,干预前分别为1 104,1 149名,干预后分别为983,962名.采用x2检验比较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干预前后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干预地区青少年在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就医频率、在当地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比例及对服务的满意度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分别由19.2%(男)和25.8%(女)增至41.6%(男)和56.6%(女),32.2%增至68.1%,49.2%(县医院)和64.4%(县妇幼保健院)增至73.6%(县医院)和88.0%(县妇幼保健院),并且均高于对照地区.干预地区干预后青少年友好服务的数量增加了3倍,由1 525人次增至6 816人次;而对照地区仅由140人次增至340人次.干预地区青少年遇到生殖健康问题时常见的5个未就医原因是“不认为是个问题”(45.6%)、“害羞,担心遇到熟人”(17.9%)、“不需要看医生”(15.2%)、“不知道哪个医院更好”(14.1%)“没有时间”(13.4%),比例和顺位在干预后未呈现统计学意义的改变.结论 在我国现有卫生服务体系中所实施的行动方案对于促进青少年友好服务的利用是必要可行、有效的,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参考.
作者:冯宁;金曦;杨琦;汪金鹏;罗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性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主要获取途径及需求状况,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福建、山东、广东3个省的1 088名中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7.4%中学生认为对青春期性知识完全了解,6.3%认为完全不了解;对25个涉及到性相关行为知识、生殖生理知识、性病知识以及性法律知识的名词,全部了解的占21.1%;21.9%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中学生获取性健康知识主要途径为教师(44.7%)、同学或朋友(39.1%)以及网络(39.0%).89.5%的学生认为需要开展性健康教育.结论 中学生掌握的性知识不够全面,甚至存在部分错误的认识.应根据中学生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建立符合青少年需求的科学的、系统的、适时的、适度的性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张悦;林柔君;王亚平;江剑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符合中小学生健康需求及学校健康教育特点的健康素养内涵与结构框架,为构建中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工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Delphi法了解相关研究领域专家(27名)对学生健康素养内涵的认知,并通过定性研究获得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57名)和学生(77名)对学生健康素养的理解.分析并比较不同研究对象对学生健康素养内涵与结构的界定和划分.结果 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2.4%,81.3%.初步确定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内涵由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和健康行为4个维度构成.高中生、初中生及小学生健康素养内涵的结构有所差异,分别包含19,19,17项内涵要素,各要素涉及的具体条目亦不尽相同.结论 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内涵与结构框架的确立,可为构建中小学生健康素养评价工具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王璐;余小鸣;郭帅军;仇元营;吕冰琪;张译天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