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班级氛围对随迁子女校园欺负行为的影响

李梦娜;史慧静;张喆;郭锦萍;徐心儿

关键词:劳力迁移, 学生, 暴力, 精神卫生
摘要:目的 探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校园欺负行为与自感班级氛围的关联性,为开展校园欺负干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方便选取的上海市23所、北京市4所和广州市7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共调查四年级学生4 089名,家长3 964名.利用自填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近1个月的欺负卷入情况、自感班级氛围、年龄、性别和父母文化程度等.结果 近1个月卷入欺负的学生比例为19.9%,男、女生自感班级氛围总分分别为(11.50±2.20)(11.9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P<0.0l).不同欺负行为角色的班级氛围总分及其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未卷入欺负的学生感知到的班级氛围和谐,既受欺负又欺负别人的学生感知到的班级氛围不和谐.班级氛围(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班级组织)是仅受欺负、仅欺负别人和既受欺负又欺负别人行为独立的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欺负行为与自感班级氛围密切相关.应加强针对改善班级氛围的干预措施,减少校园欺负行为的发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厦门市幼托儿童2004-2013年传染病发病特征和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特征和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3厦门市幼托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厦门市共报告幼托儿童传染病19种10 840例,年均发病率为1 436.15/10万.报告1例死亡病例,死因为手足口病.乙类、丙类、非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133.68/10万、1 119.37/10万、183.10/10万,无甲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722.84/10万)、流行性腮腺炎(236.09/10万)、水痘(182.17/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123.48/10万)、猩红热(60.15/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95.07/10万、530.74/10万、9.94/10万、0.40/10万,构成比分别为62.32%,36.96%,0.69%,0.03%.月份分布以5月(21.97%)和12月(8.63%)为高峰点,呈季节性双峰分布.报告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分别为28和2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厦门市幼托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为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居发病率前5位.免疫规划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大幅下降.

    作者:刘红莲;颜玉炳;林勇;郑惠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南通市区初中生生活方式现况

    目的 了解南通市区初中生生活方式现状,为提供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通市区5所初中初一到初三年级共1 019名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并对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进行x2检验.结果 学生每周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报告率为15.80%;每天看电视/录像时间超过4h的为7.46%;每天课外作业时间超过4h的为16.23%;每天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4h的为6.08%;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h的为6.48%.结论 南通市区初中生生活方式整体较为健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社会、学校及家庭应进行合力引导和教育,以促使初中生形成良好生活方式.

    作者:朱奇;张宇斐;朱湘竹;何美琪;范从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泰安市大学生痤疮发病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累及毛囊皮脂腺周围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有明显特征性,表现为粉刺、丘疹等,患病率高,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1].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精神心理因素、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和社会环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本调查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2],综合使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泰安市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以进一步了解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与大学生痤疮发病的关系.

    作者:陈强;李丹慧;李焕;陆攀;田晓丽;孙云琢;张友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安阳市2008-2013年学生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学校是学生聚集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在校学生是传染病的高发人群.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学校公共卫生的日益重视,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掌握河南省安阳市学生传染病的流行动态和发病特点,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达到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现对2008-2013年安阳市学生法定传染病疫情做全面分析如下.

    作者:孟巧玲;韩俊锋;包红红;张柱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广西大学生与东盟七国留学生心境状态差异性分析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我国高校学习,学校所面临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只有更科学、更全面地对学生心境状态进行分析,才能从问题的根源出发,科学地进行心理健康干预[1-2].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心境状态的共性和差异,为高校科学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吴昊;何江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南京大学生城镇居民医保政策知晓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居民医保政策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大学生医保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南京市大学生医保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了南京地区12所公办高校2 536名在校大学生,统计分析大学生对医保政策的知晓水平和影响因素.结果 45.7%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应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对大学生医保政策内容16个问题的总知晓率为17.9%,每张问卷得分在60分以上者的构成比为17.7%.经检验,对医保认知有统计学差异的有:是否医学生(回归系数=-0.107,P=0.016)、年级(回归系数=0.069,P=0.028)、对医保作用的评价(回归系数=0.387,P=0.005)和1 a内有无住院(回归系数=0.260,P=0.039).结论 大学生对居民医保的认知度偏低,并受有无医学背景、年级、对医保作用的评价以及1 a内住院情况的影响.需多方努力提高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并重点关注非医学生、低年级、认为医保无作用以及未住院者.

    作者:董庆辉;林振平;王海涛;蔡伟鹏;陈秋竺;邵倩雯;王小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天津高校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高校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4所医学类高校的3 2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天津高校医学生吸烟、饮酒、过量饮酒和药物滥用报告率分别为14.58%,52.18%,30.91%和2.18%;男生吸烟人数占25.3%,女生占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87.63,P<0.01);男生饮酒占71.4%,女生为33.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462.19,P<0.01);网络成瘾、登陆色情网站、阅读色情书籍和观看色情录像报告率分别为3.89%,33.96%,33.27%和44.31%;经常参加、偶尔参加、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41.51%,56.81%和1.93%;天津高校医学生中有11.44%有过性行为.结论 天津高校医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值得关注.应采取多方面行为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李宇树;张剑峰;祖母拉提·阿布都热依木;李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反校园欺负综合干预策略研究

    近20多年来,欧美国家掀起了对校园欺负的研究热潮,从心理学逐渐拓展到教育学、社会学乃至公共卫生等诸多学术领域,研究的问题不断广泛和深入,涉及的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欺负者、受欺负者,更是包括各种类型的旁观者和成年监护入.有学者对近二三十年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后发现,全球范围内校园欺负行为的报告率发生了小幅度下降,主要归因于各种反校园欺负干预的实施[1-2];但也说明校园欺负行为正逐渐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也有可能是传统的肢体、语言欺负形式转向电子媒介的网络欺负等更隐蔽性的欺负形式.

    作者:史慧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四川省攀西地区大学生肝健康促进项目近期效果评价

    我国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9%[1],其中大学生群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6.38%[2].有研究发现,大学生中肝炎相关知识(尤其是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存在较多误区[3-5].乙肝感染也对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健康、人格倾向产生很大影响,干扰了大学生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对择业、就业的信心[6].为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肝炎病毒的侵害,四川省攀西地区通过开展高校大学生肝健康促进项目,使在校大学生掌握肝炎尤其是乙肝的危害性、传播途径、预防办法,形成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确认识,提高大学生群体肝炎防治知晓率.

    作者:魏小庆;蓝羲;周晓莉;刘亿;杜强坤;代婉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合肥市在校大学生近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市在校大学生近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学生近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合肥市8所高校共2 935名大学生进行视力相关问卷调查.结果 8所高校大学生总体近视率为8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力的保护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较高(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OR=0.772,95%CI=0.620~0.961;本科或大专:OR=0.584,95% CI=0.393~0.868)、喜好硬食(OR=0.591,95% CI=0.444~0.786)、每天睡眠8h以上(OR=0.789,95% CI=0.641~0.971)、每天户外活动1h以上(1~2 h:OR=0.719,95%CI=0.558~0.925;>2 h:OR=0.329,95% CI=0.182~0.594)以及注重保护视力(比较注重:OR=0.481,95% CI=0.387 ~0.598;十分注重:OR=0.281,95%CI=0.154~0.513).而父母有近视(一方近视:OR=2.452,95% CI=1.806~3.330;双方近视:OR=3.971,95% CI=1.925~8.191)和每天看手机时间较长(<2 h:OR=1.768,95% CI=1.211~2.583;2 ~4 h:OR=2.392,95% CI=1.629~3.512;>4 h:OR=2.028,95% CI=1.367~3.008)是导致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 良好的用眼和生活习惯对预防近视有重要意义.应指导大学生采取相关保健行为,以预防新发近视和缓解近视程度的加深.

    作者:李享;张秀军;李修德;高国朋;王程成;仝菲;李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探索适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和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浙江省6个市县24所学校8 794名中小学生的体质量指数(BMI)、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身体活动与体育锻炼、睡眠质量情况以及性格等进行调查.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学生超重或肥胖产生正效应的影响因素有父亲超重或肥胖(OR=1.64)、母亲超重或肥胖(OR=1.73);饮食方式肉素各半或素食为主(OR=0.88)、放学后静坐时间短(OR=0.87)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扩展学生的营养知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增强肥胖儿童青少年改善和保护自己健康的能力和信心是进一步遏制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关键措施.

    作者:顾昉;章荣华;李丹;孟佳;胡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绵阳市12和15岁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绵阳市12岁和15岁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在口腔卫生服务模式研究前后的差异,为探讨相应地区中小学的口腔健康教育有效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区各抽取1所小学五年级和1所初中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经过2a的干预,干预后比较学生知识、态度、行为和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的调查结果.结果 项目实施后,听说过含氟牙膏、认为含氟牙膏有好处、细菌是引起牙龈发炎的原因之一、清洁牙齿可以预防龋齿、定期检查牙齿很重要等知晓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了38.2%,61.9%,80.6%,68.1%,9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396,91.013,44.638,62.143,335.617,P值均<0.05);含氟牙膏使用率提高,达到了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龈出血时请医生治疗、牙龈出血时用清水漱口等选择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了11.8%,62.9%,牙龈出血时不采取任何措施、牙疼时自己忍着等选择率有所下降,降低后分别为10.5%,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352,30.989,53.125,1.881,28.548,P值均<0.05).结论 口腔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明显改善.

    作者:刘凡;李莉;蒋莹;常春;王燕玲;郭洪菊;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孤独感关系,为降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孤独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第3版、自尊评定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从贵州6所高校随机抽取的615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和479名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高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3.89,P<0.01);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均低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值分别为-2.28,-3.59,-3.30,P值均<0.05);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各因子、积极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r值范围为-0.49--0.34,P值均<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2,P<0.01);回归分析表明,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可解释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总变异的39.00%.结论 留守经历、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有重要影响.

    作者:谢其利;宛蓉;张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上海市宝山区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及儿童家长手足口病相关知识与行为

    目的 了解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儿童家长的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上海市宝山区25家幼托机构,对268名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427名入托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66.56%)高于儿童家长(6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64,P<0.01);公立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未注册幼儿园工作人员(x2=107.38,P<0.01).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知晓率随着文化程度增高而上升(x2趋势=15.79,P<0.01);工作人员的健康行为形成率(88.33%)高于儿童家长(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6,P<0.01).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对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和重症病例早期症状知识了解相对不足,儿童家长则对手足口病的常见症状、重症病例的早期症状、传播途径和是否有特效药物知识了解甚少.勤晒衣被在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家长中形成率均较低.11.71%的儿童家长认为儿童患手足口病后可以继续上学.卫生部门的宣传、电视、广播是幼托机构工作人员和儿童家长获取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结论 未注册托幼机构教师对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掌握较差,应加强指导与培训.儿童家长对于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相对较低,特别是对重症手足口病早期症状缺乏认识.

    作者:罗浩;向伦辉;袁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拓展训练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目的 探讨拓展训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为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珠海市某中学初二年级2个班120名学生为拓展训练组,同时选择该中学初二其余班级所有学生共539名为对照组.拓展训练组除了补充20次拓展训练外,其他学习安排均同于对照组.在训练前1周及完成训练后1周,均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检测量表”及“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对两组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开展拓展训练前,两组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拓展训练后,拓展训练组在中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检测量表偏执[(1.80±0.73) vs.(1.98±0.72)]、适应不良[(1.70±0.66) vs.(1.94±0.66)]、情绪不平衡[(1.93±0.67) vs.(2.15±0.71)]分量表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9,2.84,2.11,P值均<0.05);拓展训练组在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人际关系[(104.80±13.23) vs.(96.98±15.50)]、行为规范[(83.94±15.49) vs.(78.84±13.05)]、环境适应[(73.48±13.19)vs.(69.00±12.23)]、心理资源[(81.72±19.11)vs.(77.13±16.63)]分量表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2.48,2.18,2.06,P值均<0.05).结论 拓展训练可以改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周翔;陈强;吴静;庄志成;郑广南;刘鹏达;黎信强;黎泽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新疆高校维吾尔族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师作为大学中的重要群体,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心理压力,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他们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高校教师的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1-2].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高校维吾尔族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达到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杜卫杰;李小东;安尼瓦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青海省藏区寄宿制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开展寄宿制学校营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青海省2个藏族自治州4县10所寄宿制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11名,对食品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0.45%,“生熟食物要分开”知晓率高为100%,“哪类食物日常摄入多”知晓率低为4.5%,营养知识缺乏;88%以上从业人员营养态度较好;12个方面的营养行为形成率只有“食物尽快吃完”“不喜盐食物”“做菜工序”3个方面在90%以上,其余9个方面均在70%以下,“炒菜加碘盐时间”只有16.22%,“购买和制作食物关心因素”为26.13%.50%以上从业人员希望得到系统的营养知识培训.结论 青海省藏区寄宿制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缺乏营养知识,食品营养态度积极,行为还需不断养成.应加强藏区寄宿制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营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赵宏;文国颖;苏效东;李斌;刘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丽水市农村中小学生自备菜卫生状况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食堂的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自备菜的比例逐年下降,然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因种种原因仍然选择食用自备菜.2012年5月笔者对丽水市127所中小学的调查表明,127所中小学校共有学生总数30 553人,带自备菜的住校生有11 351人,占学生总数的37.15%.自备菜由于食用时间长,且没有冷藏或加热,容易造成微生物的滋生,从而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为了解浙江省丽水市农村住校学生自备一周的菜肴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各有关部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丽水市农村中小学学生自备菜进行了监测与调查.

    作者:杜世平;宋瑞强;韩承宏;雷永良;梅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研究现状

    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络和电子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困扰,网络欺负现象的不断出现,正成为青少年健康研究领域的又一新问题.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生多起因网络欺负而导致未成年人退学甚至自杀的恶性事件.

    作者:李梦娜;史慧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与超重肥胖的关联

    目的 探讨童年期不良经历与超重、肥胖的关联及其可能的性别差异,为在童年期进行超重肥胖的有效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选取安徽省蚌埠市某中心小学三~五年级学生1 770名,对自愿参加的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和视频时间、体力活动情况,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判定超重、肥胖.结果 不同性别学生超重(男生19.4%,女生19.5%)和肥胖检出率(男生17.7%,女生1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1,0.993,P值均>0.05).肥胖男童ACEs、同伴欺侮、家庭不良事件报告率高于正常体重男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控制积极出行方式、户外活动30 min/d、高周末视频、独生子女等协变量,总体童年期不良经历(OR=1.801,95% CI=1.055~3.074)和高家庭不良事件(OR=2.003,95%CI=1.252 ~3.206)是男生肥胖的危险因素,而与女童超重、肥胖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受到童年期不良经历的影响.

    作者:孙莹;刘阳;苏普玉;安静;胡国云;陶芳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