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孤独感的关系

谢其利;宛蓉;张睿

关键词:大学, 社会支持, 孤独
摘要: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孤独感关系,为降低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孤独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UCLA孤独量表第3版、自尊评定量表(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从贵州6所高校随机抽取的615名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和479名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高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3.89,P<0.01);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自尊、家庭支持、其他支持均低于农村非留守大学新生(t值分别为-2.28,-3.59,-3.30,P值均<0.05);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各因子、积极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r值范围为-0.49--0.34,P值均<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2,P<0.01);回归分析表明,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可解释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总变异的39.00%.结论 留守经历、朋友支持、自尊、积极和消极应对方式对农村留守经历大学新生孤独感有重要影响.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新疆高校维吾尔族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教师作为大学中的重要群体,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心理压力,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他们的健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因此高校教师的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1-2].本研究旨在了解新疆高校维吾尔族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达到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杜卫杰;李小东;安尼瓦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青海藏区寄宿制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行为现状

    目的 了解青海省藏区寄宿制中小学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为开展寄宿制学校营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青海省2个藏族自治州4县10所寄宿制中小学校食堂从业人员111名,对食品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开展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食堂从业人员营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0.45%,“生熟食物要分开”知晓率高为100%,“哪类食物日常摄入多”知晓率低为4.5%,营养知识缺乏;88%以上从业人员营养态度较好;12个方面的营养行为形成率只有“食物尽快吃完”“不喜盐食物”“做菜工序”3个方面在90%以上,其余9个方面均在70%以下,“炒菜加碘盐时间”只有16.22%,“购买和制作食物关心因素”为26.13%.50%以上从业人员希望得到系统的营养知识培训.结论 青海省藏区寄宿制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缺乏营养知识,食品营养态度积极,行为还需不断养成.应加强藏区寄宿制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营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作者:赵宏;文国颖;苏效东;李斌;刘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天津高校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高校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医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天津4所医学类高校的3 21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天津高校医学生吸烟、饮酒、过量饮酒和药物滥用报告率分别为14.58%,52.18%,30.91%和2.18%;男生吸烟人数占25.3%,女生占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87.63,P<0.01);男生饮酒占71.4%,女生为33.5%,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462.19,P<0.01);网络成瘾、登陆色情网站、阅读色情书籍和观看色情录像报告率分别为3.89%,33.96%,33.27%和44.31%;经常参加、偶尔参加、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41.51%,56.81%和1.93%;天津高校医学生中有11.44%有过性行为.结论 天津高校医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值得关注.应采取多方面行为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医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作者:李宇树;张剑峰;祖母拉提·阿布都热依木;李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石河子大学学生干眼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干眼(Dry Eyes)又称角结膜干燥,是由于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导致的一种眼表疾病.根据2007年国际干眼病专题研究会的定义,干眼是多因素造成的泪液及眼表异常的疾病,表现为眼部不适、视力下降、泪膜不稳定及眼表损害,并伴有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1].干眼诊断尚无国际统一标准,但诊断中必须包括主观症状[2].

    作者:邵明月;芮东升;刘菲菲;徐朝辉;孙剑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盐城地区大中学生网络成瘾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盐城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流行现状,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盐城地区初高中及大学6 17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集体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盐城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总检出率为4.0%,男生网络成瘾率(5.6%)明显高于女生(2.3%)(x2=42.69,P<0.05);大学生网络成瘾率(7.3%)明显高于高中生(4.3%)和初中生(2.6%) (x2=27.37,P<0.05);网络成瘾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x2=22.38,P<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学段、母亲文化程度低、菲普通家庭背景、体育活动少是男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非普通家庭背景是女生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学段、家庭背景以及母亲文化程度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张学艳;罗亚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成都市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发育及相关家庭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成都市7 ~16岁儿童青少年青春期发育现状并分析影响其发育的相关家庭因素,为了解其生长发育长期趋势及影响因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成都市1 810名7~ 16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测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其青春期发育状况及相关家庭因素信息.结果 成都市男孩睾丸发育启动中位年龄为11.90岁,阴毛发育为12.80岁,初次遗精(以下简称“初遗”)中位年龄为13.00岁;女孩乳房发育启动中位年龄为10.74岁,阴毛发育为11.60岁,初潮中位年龄为12.23岁.相比已初遗组男孩,未初遗组男孩父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父母亲职业为务农者所占比例较大(x2值分别为16.30,29.65,P值均<0.05);女孩初潮情况与父母亲受教育水平及职业的关系与男孩初遗情况相似(P值均<0.05);相反,乳房发育程度较高的女孩父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父母亲职业为务农者所占比例较高(x2值分别为31.81,43.02,P值均<0.05).综合青春期不同阶段指标,男女生中均发现,相比未发育组及发育早期组儿童,发育晚期组儿童父母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男孩父母低受教育水平的比例分别为18.58%和24.26%,女孩分别为23.21%和27.05%),父母亲职业为务农者所占比例较大(男孩分别为16.84%和19.78%,女孩分别为23.97%和26.45%)(P值均<0.05).结论 相比我国东、中部城市和欧美国家,成都市儿童青少年睾丸、乳房开始发育较晚,发生初遗初潮较早.影响其青春期发育的主要家庭因素为父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及职业.

    作者:杨明喆;王頔;胡俊翔;刘言;段若男;薛红妹;周雪;成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沿海3省中学生性健康知识及需求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性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主要获取途径及需求状况,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福建、山东、广东3个省的1 088名中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7.4%中学生认为对青春期性知识完全了解,6.3%认为完全不了解;对25个涉及到性相关行为知识、生殖生理知识、性病知识以及性法律知识的名词,全部了解的占21.1%;21.9%的学生能完全正确回答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中学生获取性健康知识主要途径为教师(44.7%)、同学或朋友(39.1%)以及网络(39.0%).89.5%的学生认为需要开展性健康教育.结论 中学生掌握的性知识不够全面,甚至存在部分错误的认识.应根据中学生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建立符合青少年需求的科学的、系统的、适时的、适度的性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张悦;林柔君;王亚平;江剑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随迁子女小学四年级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现况

    目的 了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高年级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流行现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法,方便抽取上海、广州、北京3地34所随迁子女小学,对共4 047名四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2.1%的学生曾经卷入过校园欺负,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欺负他人又受欺负的比例分别为25.6%,7.2%和29.3%;19.9%的学生现在卷入了校园欺负,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欺负他人又受欺负的比例分别为10.1%,4.0%和5.8%;男生、生活在广州或北京、无兄弟姐妹、家庭经济较差者曾经卷入校园欺负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47,118.90,7.86,27.04,P值均<0.05).言语欺负是常见的欺负和受欺负形式(15.2%,36.2%);教室是常见的校园欺负地点(54.2%).曾经受欺负者选择忍受类应对方式的比例高于未受欺负者(P值均<0.05).38.3%的旁观者没有采取行动制止校园欺负行为.结论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群体中校园欺负行为普遍存在,而学生选择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采取行动抵制校园欺负的情况不容乐观.校园欺负干预不仅要关注欺负、受欺负者,还要重视旁观者,营造反对校园欺负的学校氛围.

    作者:张喆;史慧静;李梦娜;徐心儿;郭锦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广西大学生与东盟七国留学生心境状态差异性分析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进入我国高校学习,学校所面临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只有更科学、更全面地对学生心境状态进行分析,才能从问题的根源出发,科学地进行心理健康干预[1-2].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类型学生心境状态的共性和差异,为高校科学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作者:吴昊;何江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学生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现状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检和/或功能损害[1].精神障碍不仅会引发各种精神症状,还会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大学生正处于求学、求职、人际、婚恋等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精神障碍的发生会使上述社会功能遭受破坏,甚至导致精神残疾.对于大学生精神障碍患者来说,康复治疗的效果影响精神障碍的预后,对患病学生能否回归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铮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广州番禺区大学城学生膳食与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大学城内10所大学在校学生在学校食堂的膳食与营养状况,为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从广州大学城内10所大学整群分层随机选取1 867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FFQ)和24h膳食回顾法进行调查.结果 食堂提供的食物是大学生营养膳食补充的主要来源,但是44.0%的学生在校食堂用餐时的膳食结构较差.大学生奶制品、水产品、水果类食物每日人均摄人量分别为56.2 g,19.4 g,6.5g,均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摄入量,导致蛋白质、硫胺素、锌和钙元素的缺乏.结论 广州大学城大学生在学校食堂的膳食结构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营养教育与干预,保证均衡饮食和合理营养.

    作者:陈林;吴克刚;柴向华;余林;叶山华;陈琰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文语境下城市中小学生校园欺负行为的定性研究

    目的 了解中文语境下我国城市地区中小学生和教师人群对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解和看法,为进一步设计定量调查及干预活动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在上海市公办小学、公办初中、民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学中选取三~八年级学生156名,及其班主任、德育老师、校长,以及所在城区教育管理人员66名,进行一对一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增大,学生对校园欺负行为的理解越来越全面,由直接可见的身体、言语欺负发展到隐蔽的关系欺负;应对校园欺负的方式越来越隐蔽,高年级学生不愿老师、家长参与其中.部分教师对校园欺负的认知不够全面,容易忽略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的存在及危害性;教师对校园欺负的干预态度各不相同,有的坚决反对,有的持“不必干预”态度.教师现有的应对方式以说服教育为主,形式单一.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认为有必要从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结论 当前我国城市地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群体对校园欺负的理解、态度、应对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根据社会生态学理念,从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层面制定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张喆;史慧静;王群;李梦娜;王亚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载荷书包对小学生身体姿势及足底压力的影响

    目的 了解小学生背负不同载荷书包时对身体、姿势及足底压力的影响,探讨大载荷书包对学生生长发育的危害.方法 运用比利时Footscan insole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和SONY-HDR-CX390摄像机对16名10岁男性小学生进行不同载荷(相等于其体重5%,10%,15%,20%的书包)书包下足底压力测试和身体姿势拍摄,而后采用Footscan 7.0软件和Adobe photoshop CS5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未背书包以及书包重量分别为体重的5%,10%,15%,20%时,行走时身体前倾角度分别为(2.48±0.64)°,(2.91±0.57)°,(3.52±0.55)°,(4.42±0.61)°,(5.04±0.57)°;各载荷情况下与不背书包时前倾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337,-25.165,-36.838,-66.168,P值均<0.01).随载荷量的增加,学生左、右足各区域峰值压强也增加,但第1趾骨和第1,2,3跖骨4区域峰值压强增加幅度较大,足跟内、外侧和第4、5跖骨区域增幅相对较小;各载荷情况与不背书包各区域峰值压强比较,差异大多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随着学生背负重量的增加,足底压力增大,并可能导致跖骨前横弓下降,不利于学生足弓发育.

    作者:李壮志;陈玉娟;李立;张立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西藏某高校藏汉族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目的 了解藏族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藏某高校学生1 90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58.8%,藏族大学生知晓率(55.2%)低于汉族大学生(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8.655,P<0.01);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水平比较,汉族大学生知晓率(82.3%)高于藏族大学生(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533,P<0.01);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水平比较,汉族大学生知晓率(58.4%)高于藏族大学生(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0.519,P<0.01);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水平比较,汉族大学生知晓率(69.6%)高于藏族大学生(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418,P<0.01).结论 藏族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总体程度不高.应结合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藏族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

    作者:何瑛;魏元龙;李小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四川省攀西地区大学生肝健康促进项目近期效果评价

    我国属于HBV感染高流行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9.09%[1],其中大学生群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总检出率为6.38%[2].有研究发现,大学生中肝炎相关知识(尤其是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较低,存在较多误区[3-5].乙肝感染也对大学生患者的心理健康、人格倾向产生很大影响,干扰了大学生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对择业、就业的信心[6].为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肝炎病毒的侵害,四川省攀西地区通过开展高校大学生肝健康促进项目,使在校大学生掌握肝炎尤其是乙肝的危害性、传播途径、预防办法,形成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确认识,提高大学生群体肝炎防治知晓率.

    作者:魏小庆;蓝羲;周晓莉;刘亿;杜强坤;代婉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郑州市中小学校安全教育和学生自护自救知信行调查

    目的 评价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及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安全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郑州市教学水平中等的城、乡学校中,分别抽取中、小学校各3所,共12所学校5 085名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中小学校安全教育方式主要均为学校板报、宣传栏(44.27%,43.06%).中小学生应急知识总知晓率,正向态度、行为总持有率分别为55.47%,83.83%,43.55%.城、乡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53.93%,56.06%,正向态度持有率分别为82.5%,85.3%,正向行为持有率分别为45.2%,41.8%,城乡间知信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191,61.039,44.854,P值均<0.01).乡村学生安全知识和态度得分高于城市,行为得分低于城市(P值均<0.01).安全知识的首要来源途径为电视、互联网(49.58%),希望来源途径多为健康教育课(52.80%).希望了解的安全知识位于前3位的依次是发生自然灾害时的求助与逃生(66.47%)、各类小事故发生时的预防和紧急处理(57.64%)、简单的伤口处理止血方法(56.58%).结论 郑州市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有待进一步全面、系统化,充分发挥健康教育课优势,做到知信行同步发展.

    作者:李然;梁利花;贾睿;乔敏;宋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大学生既往校园欺负行为与心理健康现况的关联

    目的 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既往校园欺负行为,探讨儿童青少年在中小学各阶段的校园欺负行为流行状况及其与大学阶段心理健康状况的关联程度.方法 在上海市2所高考录取分数线不同的高校,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1 911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分别询问不同学段6种不同形式的受人欺负和欺负他人行为经历,并对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日常学习和生活压力水平、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进行测量.结果 42.8%的被调查大学生自我报告曾经卷入校园欺负,17.3%仅受过欺负,4.7%仅欺负过他人,20.8%既受过欺负又欺负过他人.10.2%的大学生自我报告在小学、初中、高中3个阶段均持续受过欺负,占全部受欺负者的26.7%;9.2%报告持续欺负过他人,占全部欺负者的35.9%.与未卷入校园欺负者相比,曾经仅受欺负、仅欺负他人、既受欺负又欺负他人者大学时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危险性分别增加49.1%,138.1%和123.8%;任意1个时期、任意2个时期和全部3个时期都卷入校园欺负者,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危险性分别增加10.1%,124.9%和191.8%.结论 中小学阶段校园欺负行为普遍且持续存在;过往无论受欺负还是欺负别人,都会对大学时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要在中小学阶段尽早开展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

    作者:史慧静;张喆;夏志娟;江小小;Wong Stephon;杨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探索适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和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浙江省6个市县24所学校8 794名中小学生的体质量指数(BMI)、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身体活动与体育锻炼、睡眠质量情况以及性格等进行调查.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学生超重或肥胖产生正效应的影响因素有父亲超重或肥胖(OR=1.64)、母亲超重或肥胖(OR=1.73);饮食方式肉素各半或素食为主(OR=0.88)、放学后静坐时间短(OR=0.87)可能为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扩展学生的营养知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运动,增强肥胖儿童青少年改善和保护自己健康的能力和信心是进一步遏制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关键措施.

    作者:顾昉;章荣华;李丹;孟佳;胡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绵阳市12和15岁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绵阳市12岁和15岁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在口腔卫生服务模式研究前后的差异,为探讨相应地区中小学的口腔健康教育有效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区各抽取1所小学五年级和1所初中二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经过2a的干预,干预后比较学生知识、态度、行为和卫生服务利用方面的调查结果.结果 项目实施后,听说过含氟牙膏、认为含氟牙膏有好处、细菌是引起牙龈发炎的原因之一、清洁牙齿可以预防龋齿、定期检查牙齿很重要等知晓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了38.2%,61.9%,80.6%,68.1%,9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4.396,91.013,44.638,62.143,335.617,P值均<0.05);含氟牙膏使用率提高,达到了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牙龈出血时请医生治疗、牙龈出血时用清水漱口等选择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了11.8%,62.9%,牙龈出血时不采取任何措施、牙疼时自己忍着等选择率有所下降,降低后分别为10.5%,4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352,30.989,53.125,1.881,28.548,P值均<0.05).结论 口腔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明显改善.

    作者:刘凡;李莉;蒋莹;常春;王燕玲;郭洪菊;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烟台市2011-2013年学校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学校是高度聚集性群居场所,具有聚集性强、接触范围广等特点[1],为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了条件[2].为掌握学校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探讨学校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科学开展防治工作,现对烟台市2011-2013年学生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红杰;丛良滋;赵旭明;崔伟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