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王璟珂;虎银凤;王玉丹

关键词:机械通气, 肺炎, 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原因,总结护理经验,以降低VAP的发生率,进而减少病死率.方法 对2006年8月~2007年5月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行机械通气(MV)的80例病人的一般情况、VAP发生的原因、护理措施、VAP发生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VAP发生率为40%,发生的常见原因有:患者年龄偏高、分泌物排出不畅、咽部定殖菌误吸、呼吸道屏障破坏、无菌操作不严、呼吸机环路污染等.结论 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系统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VAP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抚触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

    目的 抚触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2007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厌食小儿5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进行抚触,同时配合刮痧;对照组29例,给予儿宝颗粒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后食欲、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65.5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抚触刮痧疗法治疗小儿厌食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高海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药物雾化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药物雾化的效果.方法 将56例同期入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伴发呼吸暂停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施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及2 h后,给予药物雾化;对照组28例,按常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果 观察组鼻咽部干燥症状、管道堵塞发生数、痰液黏稠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观察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呼吸暂停发生数、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药物雾化,有效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存活质量.

    作者:张秀萍;张恩胜;刘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五行音乐在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五行音乐对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将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诱发轻、中度抑郁症的患者入组.干预组予以五行音乐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 干预组干扰素治疗成功率为83%,对照组为60% (P<0.05).结论 五行音乐干预能提高病人以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成功率.

    作者:王小珍;黄笑美;余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无菌室护理在严重骨髓抑制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阶段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化疗致Ⅳ度严重骨髓抑制患者,按A、B交替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单人无菌室护理,对照组给予保护性隔离房间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对两组患者实施无菌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无菌室护理是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阶段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陈丽珍;林淑端;庄妙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运用Bundle Care理念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体系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 选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使用呼吸机超过48 h的病人,将病人完全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按基础护理课本要求对上呼吸机的病人进行护理;研究组按制订的护理干预体系进行VAP的预防护理,将收集的各种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常规组VAP的发病率为29.51%,而研究组VAP的发病率为18.03%.结论 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按照集束化护理干预体系实施专项护理,可以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徐明明;李芸;向素英;刘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5~2009年用此法治疗的40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术后的护理.结果 护理得当,无1例颅内感染.结论 脑室外引流术是脑室出血病人综合性抢救治疗的有效方法,通过做好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可使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

    作者:豆桂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两种不同方法监测中心静脉压的研究

    目的 探讨传统的简易中心静脉压测定法和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中心静脉压两种方法的差异性,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150例实施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术前、术后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的中心静脉压值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测量所得的中心静脉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易中心静脉测压方法既方便又直观,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压力传感器可连续、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节省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便于在大中型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卜秋丽;陈淑芳;陈晓燕;陈丽君;黄小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士岗前培训及管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县级医院护士岗前培训的策略与方法,提高培训和管理水平,有效促进新护士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通过建立完善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规范操作技能,严谨的考核制度和管理体系,通过分层岗位培训,采用一对一导师制进行培训并考核.结果 护理培训质量得到提高,2010年护士岗前培训合格率为100%,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96%,与去年相比满意度显著上升(2009年是80%,P<0.05).护士岗前培训在临床工作中初见成效.结论 科学、规范的护士岗前培训方法和严格的管理体系提高了新进护士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岗前护士较好的培训管理方法.

    作者:郑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分析我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原因,总结护理经验,以降低VAP的发生率,进而减少病死率.方法 对2006年8月~2007年5月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行机械通气(MV)的80例病人的一般情况、VAP发生的原因、护理措施、VAP发生率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VAP发生率为40%,发生的常见原因有:患者年龄偏高、分泌物排出不畅、咽部定殖菌误吸、呼吸道屏障破坏、无菌操作不严、呼吸机环路污染等.结论 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系统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VAP的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璟珂;虎银凤;王玉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流感高发期孕妇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流感高发期孕妇焦虑情绪的影响,为新发流感易感人群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50名孕妇,自行设计问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孕妇焦虑的因素及知识需求点进行测评,然后采用心理辅导、放松训练、集体健康宣教,观察孕妇干预前后血压、睡眠、情绪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孕妇的血压、睡眠、情绪状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流感高发期孕妇的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使孕妇的自我效能感增加.

    作者:冯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冠心病介入术后舒适护理的实践进展

    分析引起冠心病介入术后舒适感下降的相关因素,阐述舒适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为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提供依据.

    作者:贝志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金属夹在消化内镜治疗中的护理配合

    目前,在消化内镜下开展了很多治疗,内镜设备以及附件的发展亦日新月异,因此,对于各种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夹在内镜治疗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已从原来的单纯止血作用发展为多种用途,如预防性止血、缝合、标记等.内镜护士必须熟悉各种型号金属夹的特点,熟练掌握各种金属夹的安装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助手要完全领会术者的意图,保持与术者心手一致.我们在应用两种不同装置的金属夹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我们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玉勤;王秀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行导乐陪伴分娩的50例孕妇为观察组,同期非导乐陪伴分娩的50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降低尿潴留发生率,能够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燕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室护士法律意识亟待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法律意识普遍提高,患者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士所面临的责任和风险也逐渐增多.手术护理过程中易发生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目的是使手术室护士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发生差错事故,预防、杜绝因护理工作而引发的医疗纠纷.

    作者:姜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骨折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骨折的观察.方法 对接受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折患者,术后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及腰部疼痛情况,行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定期随访.结果 本组38例,均对新鲜骨折的椎体顺利完成穿刺及骨水泥注射填充,手术椎体数2~3个,手术时间42~86 min.术后即刻疼痛明显缓解者27例,术后48~72 h内疼痛明显缓解9例,术后1周疼痛缓解2例.患者出院时均能自行行走,接受随访36例,随访时间为9.5个月(3~12月),32例未再出现疼痛,占88.89%,4例在术后6~12个月出现轻度疼痛,占11.11%,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物理治疗后好转.本组病例没出现脊髓和马尾神经受压和刺激症状,无骨水泥反应、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骨折,效果较好,加强护理配合,可提高疗效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一萍;卢永辉;杨春英;钱雪梅;刘素霞;谢燕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学教学改革对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教学改革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护理本科生2006级80人设为对照组,2007级65人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教学;实验组从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进行改革,并于实验前后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教学改革能激发护生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王莉莉;潘虹;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护理需求与专科护士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专科护士的护理.综述了老年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需求,并针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出了老年专科护士的应对措施:即重视老年专科护士培养、普及老年护理教育、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指导、开展老年专科护理评估工具的研究,以满足老年患者多元化的护理需求,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对专科护理的需求.

    作者:胡学军;石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音乐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抑郁症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音乐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抑郁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50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骨科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音乐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抑郁情况及血压波动.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抑郁情况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抑郁发生率为44.5%,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血压均有升高现象.观察组辅以音乐干预疗法3个月后,血压波动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其SDS和SAS评分也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 音乐干预能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抑郁情况及血压波动.

    作者:金丽菊;崔秀梅;庞少波;张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康复期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焦虑情绪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期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情况.方法 59例康复期产后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9例)及对照组(30例).采用焦虑状态评定量表对康复期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情况进行测评,实验组接受研究人员制定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护理对策.共4 w.结果 康复期产后精神障碍患者的焦虑情绪颇重,实验组焦虑情绪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康复期产后精神障碍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改善其焦虑情绪,促进康复.

    作者:桑艳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关系.方法 以整体护理为基础,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及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24例患者进行测试.采用相关分析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的治疗护理相比较,其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有明显优势.结论 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

    作者:曹恒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