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流感高发期孕妇焦虑的护理干预及效果探讨

冯晓丽

关键词:流感高发期, 孕妇, 焦虑,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流感高发期孕妇焦虑情绪的影响,为新发流感易感人群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50名孕妇,自行设计问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孕妇焦虑的因素及知识需求点进行测评,然后采用心理辅导、放松训练、集体健康宣教,观察孕妇干预前后血压、睡眠、情绪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孕妇的血压、睡眠、情绪状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流感高发期孕妇的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使孕妇的自我效能感增加.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方法监测中心静脉压的研究

    目的 探讨传统的简易中心静脉压测定法和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中心静脉压两种方法的差异性,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150例实施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患者术前、术后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的中心静脉压值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测量所得的中心静脉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易中心静脉测压方法既方便又直观,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压力传感器可连续、动态监测中心静脉压,节省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便于在大中型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卜秋丽;陈淑芳;陈晓燕;陈丽君;黄小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胃肠外科两种胃管引流方式的效果比较

    目的 评价胃肠外科胃管采用负压引流方式与虹吸引流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600例胃肠外科经胃管引流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7例,对照组293例.试验组采用虹吸方式引流,对照组采用负压方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总引流量,持续引流时间,引流管堵塞次数、并发症发生次数、相关治疗费用.结果 试验组总引流量、持续引流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次数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引流管堵塞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相关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于胃肠外科术后胃管采用虹吸引流方式的效果优于负压引流方式.

    作者:刘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产后尿潴留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取产前宣教、心理护理、指压穴位法、诱导排尿法、肛门注射开塞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产妇常规护理,没有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均及时排出尿液,痊愈出院,有效率100%.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有效22例,无效8例,有效率73.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产后大出血的情况发生.结论 对产妇采取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尿潴留,减轻产妇的痛苦,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婚前保健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价

    目的 探讨婚前保健对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搜集2007到2009年济宁市市中区婚前保健和不良妊娠结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婚前医学检查率2007年为10.40%,2008年为31.28%,2009年为91.50%,婚检率呈逐渐年上升趋势,2009年婚前检查率与2007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妊娠发生率2007年为40.78%,2008年为37.77%,2009年为33.57%,2009年不良妊娠发生率与2007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与婚检质量呈负相关,提高婚前保健质量对保障母婴健康,减少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丽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125Ⅰ粒子植入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125Ⅰ粒子植入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肺癌、骨癌患者共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护理干预,而且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陈月英;刘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护理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临床诊治胰胆疾病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科对2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予以ERCP检查及其相关治疗,针对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前、术中及术后所采取的积极有效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李阳;马崴;倪成云;逄金明;王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改善护士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护士健康水平对于其履行社会角色及个体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改善护士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200名临床护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干预组护士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应用自制调查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两组护士的慢性病症、社会角色进行评估,比较教育前后两组护士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护士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护士健康水平,其履行社会角色和个体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护士比较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士健康水平对其履行社会角色和个体生活质量有影响,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工作模式,从而改善护士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瑞珍;金丽菊;林梅娟;周月琼;梁霞;邱锡坚;唐良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中期引产患者不良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中期引产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引产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焦虑状况测试并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经人性化护理后其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的整体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在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

    作者:吴婉如;黄柳华;林丹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人文关怀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人文关怀理念的发展,以及在骨科护理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思考和应用.在护理带教中,要树立以护生为中心的带教观念,以典型病例作为纽带,将专科理论知识、护理技术操作、功能锻炼与人文关怀教育,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教学体系.

    作者:杨保燕;徐建平;杨保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运用Bundle Care理念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体系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临床应用成效.方法 选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使用呼吸机超过48 h的病人,将病人完全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按基础护理课本要求对上呼吸机的病人进行护理;研究组按制订的护理干预体系进行VAP的预防护理,将收集的各种数据整理后进行统计,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常规组VAP的发病率为29.51%,而研究组VAP的发病率为18.03%.结论 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按照集束化护理干预体系实施专项护理,可以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徐明明;李芸;向素英;刘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自知力影响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语言教育联合电化教育矫治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的临床效果,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精神科4病房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精神科6病房60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语言教育(口头语言教育和文字语言教育)式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则实施语言教育联合电化教育(多媒体)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时间为8周,干预前后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进行临床效果测定.结果 干预前,两组ITAQ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自知力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语言教育联合电化教育式健康教育矫治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语言教育式健康教育,两种健康教育方法的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一健康教育方法.

    作者:于青;李遵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无菌室护理在严重骨髓抑制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阶段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化疗致Ⅳ度严重骨髓抑制患者,按A、B交替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单人无菌室护理,对照组给予保护性隔离房间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对两组患者实施无菌化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持续时间、使用抗生素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无菌室护理是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阶段预防及控制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陈丽珍;林淑端;庄妙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学教学改革对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教学改革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护理本科生2006级80人设为对照组,2007级65人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实施教学;实验组从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进行改革,并于实验前后对两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教学改革能激发护生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王莉莉;潘虹;刘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DA在体温单的应用

    传统的方法测量体温是护士先在体温本上手写布置每日测量体温的次数,根据时间再去给患者测量,测量完毕再录入电脑.而布置每日测量体温的次数常常是新护士头痛的问题,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弄清楚.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录入不准确.

    作者:郭雅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运用看图对话TM工具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与评价

    目的 探讨运用看图说话TM工具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选出3~10位对糖尿病知识有相似需求的患者,一位辅导员(糖尿病专科医务人员),组成一个小组,使用Lilly公司提供的糖尿病看图说话TM工具,运用看图说话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让学员自己得出正确结论,掌握知识.将167例糖尿病患者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使用看图说话工具TM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为接受一般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掌握情况及血糖值控制达标情况.结果 使用看图说话TM工具的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及血糖值控制达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看图说话TM工具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是使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内的有效措施,值得广泛开展.

    作者:易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行设计病历质控检查表在护理病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落实医疗制度,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分析护理病历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探讨一种提高病区护理病历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自行设计病历质控检查表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抽查我院已提交部分病历4 180份,将传统方法的对照组病历(2009年前)和观察组病历(2009年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要求,观察组缺陷病历明显少于对照组病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病历质控检查表可把病历缺陷消灭在病历的形成过程中,达到病案质量监控效果的大化,是全面质量管理在病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是对护理病历质量实行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

    作者:郭桂秀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士岗前培训及管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县级医院护士岗前培训的策略与方法,提高培训和管理水平,有效促进新护士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通过建立完善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规范操作技能,严谨的考核制度和管理体系,通过分层岗位培训,采用一对一导师制进行培训并考核.结果 护理培训质量得到提高,2010年护士岗前培训合格率为100%,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为96%,与去年相比满意度显著上升(2009年是80%,P<0.05).护士岗前培训在临床工作中初见成效.结论 科学、规范的护士岗前培训方法和严格的管理体系提高了新进护士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岗前护士较好的培训管理方法.

    作者:郑兰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实施心理护理对ICU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期本院入住ICU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实行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增高(均为P<0.05).结论 对ICU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防治患者的焦虑情绪发生.

    作者:梁秀兼;梁凤娇;郭璐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胰岛素泵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合并炎性感染病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48例,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达标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使用胰岛素泵组患者血糖很快控制达标,空腹和餐后血糖波动很小,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泵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效果优于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法,且减少护理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夏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置管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深静脉置管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未开展健康教育的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根据不同需求开展健康教育的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深静脉置管知识知晓度、主动接受率、自行拔管率、导管脱出率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并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个性化的护患沟通和教育后,拔管率、脱管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知晓度、接受率、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开展健康教育可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深静脉置管依从性,有利于肠外营养液的输入,增强手术适应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娇;郑翠飞;李文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