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

曹恒芹

关键词:经蝶入路, 切除术, 护理效果, 护理路径
摘要: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关系.方法 以整体护理为基础,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及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24例患者进行测试.采用相关分析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的治疗护理相比较,其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有明显优势.结论 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总结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6~12 h内进行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护理经验.对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30例需紧急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并做相应护理.本组患者溶栓后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再通26例,血管未通4例,溶栓后症状即刻改善18例,5周内较快恢复7例,无效或恶化2例,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穿刺伤口出血3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经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治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作者:叶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116例骨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科外伤的疗效,探讨并筛选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外伤治疗中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总结负压封闭引流实践中的护理经验和教训.方法 使用同一厂家的VSD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多侧孔引流管、三通接头、S&N生物半透膜、医院中心管道负压源,对116例骨科外伤患者的创面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根据不同类型的创面吸引7~42 d时间不等,为Ⅱ期缝合、植皮、皮瓣转位准备良好的手术床.结果 91例痊愈,创面愈合率78.45%;22例好转但未完全愈合另采取它法换药,创面好转率18.96%;3例未愈负压吸引前后无变化,创面无效率2.59% ;22例感染创面致病菌全部转阴,感染控制率100%.结论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外伤治疗中适应症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皮肤撕脱伤回植皮肤后、伴有开放性骨折或骨外露的严重碾压挫伤、创面重度污染并粉碎性骨折、手术后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及其内固定外露、手足外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创伤后慢性骨髓炎、大面积Ⅲ°褥疮、大面积的咬蜇伤.禁忌症有:休克过后软组织缺氧、凝血功能障碍、血管吻合后软组织缺损.疗效不显著的有:创面小于5 cm×5 cm单管吸引的任何创面.

    作者:郭锦丽;房碧玉;祁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金属夹在消化内镜治疗中的护理配合

    目前,在消化内镜下开展了很多治疗,内镜设备以及附件的发展亦日新月异,因此,对于各种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属夹在内镜治疗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已从原来的单纯止血作用发展为多种用途,如预防性止血、缝合、标记等.内镜护士必须熟悉各种型号金属夹的特点,熟练掌握各种金属夹的安装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助手要完全领会术者的意图,保持与术者心手一致.我们在应用两种不同装置的金属夹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我们的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玉勤;王秀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ICC围置管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PICC围置管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PICC置管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随机对患者和家属进行PICC置管健康教育;观察组通过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根据PICC围置管期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健康教育,护士长定期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ICC相关知识认知程度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 (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PICC围置管期健康教育中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沈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Orom自护理论在肠造口病人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利用Orom的自我照顾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应用于实践,疏导心理压力并讲解肠造口护理的相关知识.结果 除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均接受手术及造口自我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 213例病人通过肠造口术后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使病人熟练掌握了对造口的自我护理从而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使病人重返社会.

    作者:阿依先木古丽;古丽扎;张文佳;刘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个性化产前健康教育提高围产期护理质量

    目的 探讨开展个性化产前教育的形式与方法.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选取待检、分娩的孕中晚期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218例)施行产前健康教育,即母乳喂养及出院后新生儿护理等知识的培训,对照组(1 782例)给予常规围产期保健.比较两组孕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12 h母乳喂养率、产后4个月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和肺炎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母乳喂养和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能有效地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及家属新生儿护理技能,预防红臀及脐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越如;郑雪芳;陈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关系.方法 以整体护理为基础,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及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24例患者进行测试.采用相关分析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与常规的治疗护理相比较,其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有明显优势.结论 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

    作者:曹恒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肩关节镜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手术的护理和配合方法,为肩关节镜手术提供护理和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关节镜器械、锚钉等对13例肩关节病患病人进行手术配合.结果 13例手术均很成功,无一例切开手术.结论 肩关节镜手术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效果好,恢复快,损伤小.

    作者:张丽;李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DA在体温单的应用

    传统的方法测量体温是护士先在体温本上手写布置每日测量体温的次数,根据时间再去给患者测量,测量完毕再录入电脑.而布置每日测量体温的次数常常是新护士头痛的问题,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弄清楚.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录入不准确.

    作者:郭雅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胰岛素泵治疗高龄2型糖尿病合并炎性感染病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48例,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达标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使用胰岛素泵组患者血糖很快控制达标,空腹和餐后血糖波动很小,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胰岛素泵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效果优于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法,且减少护理的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夏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行导乐陪伴分娩的50例孕妇为观察组,同期非导乐陪伴分娩的50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可缩短产后泌乳始动时间,降低尿潴留发生率,能够提高产科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燕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菊花浸出液雾化治疗在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早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野菊花浸出液雾化治疗在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早期病人116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8 mg、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C 100 mg等雾化治疗;观察组采用野菊花浸出液雾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8% 和75.3%(P<0.05),愈合时间(P<0.05).结论 野菊花浸出液雾化治疗对治疗急性感染性支气管炎早期患者有确切疗效,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安全性好的特点,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苏嫱;林关聪;李元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患者护理需求与专科护士应对策略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需要专科护士的护理.综述了老年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需求,并针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提出了老年专科护士的应对措施:即重视老年专科护士培养、普及老年护理教育、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指导、开展老年专科护理评估工具的研究,以满足老年患者多元化的护理需求,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对专科护理的需求.

    作者:胡学军;石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住院病人与护士对护理操作告知需求的差异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住院病人与护士对护理操作告知内容需求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护士实施护理操作告知提供依据.方法 对272例住院病人和280例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及护理操作告知需求(含10个条目).结果 住院病人与护士对护理操作目的和意义,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有无疼痛或不适,作用或治疗效果,费用,操作者的职称、工作年限、经验和能力等6个条目的告知需求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在临床护理操作中,护士要关注病人的告知需求,有针对性的为病人提供技术上的建议和专业上的指导.

    作者:钟勤;蔡冬姣;秦媳秀;经霁;杨福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药物雾化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药物雾化的效果.方法 将56例同期入院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伴发呼吸暂停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施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及2 h后,给予药物雾化;对照组28例,按常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果 观察组鼻咽部干燥症状、管道堵塞发生数、痰液黏稠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观察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呼吸暂停发生数、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药物雾化,有效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次数,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存活质量.

    作者:张秀萍;张恩胜;刘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音乐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抑郁症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 观察音乐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抑郁症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50例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骨科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音乐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的抑郁情况及血压波动.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抑郁情况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抑郁发生率为44.5%,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血压均有升高现象.观察组辅以音乐干预疗法3个月后,血压波动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其SDS和SAS评分也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结论 音乐干预能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抑郁情况及血压波动.

    作者:金丽菊;崔秀梅;庞少波;张雪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125Ⅰ粒子植入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125Ⅰ粒子植入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肺癌、骨癌患者共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4例.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了护理干预,而且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陈月英;刘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胃肠外科两种胃管引流方式的效果比较

    目的 评价胃肠外科胃管采用负压引流方式与虹吸引流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600例胃肠外科经胃管引流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07例,对照组293例.试验组采用虹吸方式引流,对照组采用负压方式引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总引流量,持续引流时间,引流管堵塞次数、并发症发生次数、相关治疗费用.结果 试验组总引流量、持续引流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次数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引流管堵塞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相关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于胃肠外科术后胃管采用虹吸引流方式的效果优于负压引流方式.

    作者:刘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改善护士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护士健康水平对于其履行社会角色及个体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改善护士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200名临床护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干预组护士进行一系列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应用自制调查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两组护士的慢性病症、社会角色进行评估,比较教育前后两组护士生活质量的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护士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护士健康水平,其履行社会角色和个体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护士比较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士健康水平对其履行社会角色和个体生活质量有影响,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工作模式,从而改善护士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瑞珍;金丽菊;林梅娟;周月琼;梁霞;邱锡坚;唐良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阴茎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障碍临床观察与对策

    目的 探讨阴茎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与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工具,对105例拟行阴茎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研究.对存在抑郁、焦虑患者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围手术期主要的心理问题,据此制定实施针对性护理计划和方案,并于出院时使用SAS、SDS作为工具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查,与术前对比.结果 67%以上阴茎癌患者术前存在抑郁情绪,同时焦虑情绪的SAS量表总分均值超过40分,明显高于中国常模总分均值的上限.合并焦虑、抑郁阴茎癌患者心理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比较,P<0.01,差异显著.81%患者存在主要心理障碍为性心理障碍,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仍具有心理障碍的患者下降至20%,P<0.01,差异显著.结论 阴茎癌患者围手术期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按患者的心理需求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有效消除或改变患者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林芬;肖可;陈曼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