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光眼门诊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葛玉梅;李银凤

关键词:门诊青光眼, 局部用药依从性, 调查分析,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调查门诊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状况,分析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例局部用药治疗的青光眼门诊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青光眼门诊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好的占25%,依从性差的占75%,并且局部用药依从性与其年龄、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滴眼次数、对疾病的认知度有显著关系(P<0.01)。结论 青光眼患者普遍局部用药依从性较差,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建立良好医护患关系,提高青光眼患者的局部用药依从性。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ICS)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对232例AMl行ICS术患者进行调查,其中有116例在住院期间接受了有目的、有计划、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术前教育、术中教育、术后教育、出院指导。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有98例(84.5%)患者掌握了健康教育的内容,18例(15.5%)患者部分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患者综合满意度97.5%。结论 护理人员对AMI行ICS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护士的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

    作者:崔顺锦;严明兰;孙文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预防压疮形成的研究

    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服务对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压疮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43例脑卒中后卧床病人按人院顺序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3个月后对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发生压疮情况进行比较,并统计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例数及问题的解决情况。结果 3个月后两组病人受压部皮肤压疮发生率及家庭照顾者对卧床病人皮肤护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咨询问题151例次,有效解决145例次,有效解决率为96.02%。结论 无缝隙护理服务能提高脑卒中后卧床病人家庭照顾者相关知识水平与技能,减少卧床病人压疮的发生。

    作者:纪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自拟抚触油治疗婴幼儿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抚触油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确诊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膏外涂,治疗组采用自拟抚触油对患儿进行抚触。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0%,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自拟抚触油治疗婴幼儿湿疹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海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尽早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给予营养指导和有效的饮食控制后的妊娠结局及其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GDM孕妇3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未进行系统产前检查,人院时才确诊的GDM孕妇36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及国产儿的健康情况。结果 通过在孕期对GDM孕妇采取早期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措施,孕产妇及围生儿预后均有明显改善,两组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对GDM孕妇实施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可降低GDM所导致的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姚叶珊;曾丽玲;彭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实施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重症肌无力危象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12例,好转10例,重症肌无力危象(MGC)2例,死亡1例。结论 及时采取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缺氧症状是挽救MGC患者生命的关键;畅通呼吸道、预防感染,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加快患者康复。

    作者:张笑亭;张兴敏;尚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联合化疗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目的 探讨恰当的护理对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3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及药物的副作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38例患者顺利的完成了化疗,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恰当的护理能够减轻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痛,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夏小红;徐东辉;周代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微创导针治疗的中西医护理

    目的 运用中西医结合对微刨导针锤入空心钉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4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的心理干预、中西医护理。结果 老年患者能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肢体功能康复良好。结论 微创导针锤入空心钉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外伤小、固定牢固、疗效好、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通过中西医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患者康复效果良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巧珍;王晓洁;胡玲珠;李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新生儿足底采血疼痛的护理研究

    目的 为了减轻新生儿足底采血带来的疼痛,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68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0例,对足底采血的疼痛程度进行判断,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采血时及采血后不同程度的疼痛经秩和检验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别(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采血时及采血后疼痛评分值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采血的成功,提高新生儿应付疼痛的能力,满足新生儿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使新生儿产生安全感及愉快的情绪,更好地应付疼痛。

    作者:宋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占糖尿病的9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治疗和护理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进行了总结分析。

    作者:杜锦霞;赵秀兰;冯欣伟;王蓓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癌症患者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缓解癌症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60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 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癌症疼痛患者,患者感觉舒适,同时疼痛缓解程度明显提高。

    作者:孙丰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喹诺酮类药物静脉应用护理进展

    对喹诺酮类药物的用药现状、不良反应及护理、配伍禁忌等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护理员对该药的认识,以提高疗效,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杨希芳;王静;胡玉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要点,观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作者:汪建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全子宫切除应用循证护理对术中咪达唑仑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在全子宫切除术前探视后对咪达唑仑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子宫切除术患者23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循证组术前探视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记录术前1 d及麻醉前5min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麻醉师记录咪达唑仑的用量和麻醉后病人的苏醒、清醒时间。巡回护士在手术前、麻醉前、术后进行3次通过发放焦虑自评量表的方法,进行情绪障碍评价。术后2~3d对以上230例患者发放一份手术室护士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循证组在麻醉前5~10 min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循证组在咪达唑仑用量,苏醒、清醒时间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焦虑值比较,麻醉前10~20 min焦虑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循证组阴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访视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有利于缓解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镇静催眠药咪达唑仑的用量,从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术后苏醒、清醒、肌力恢复时间都有很大程度的缩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逢玲;杜秀华;王翠东;石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15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RU486)杀胚治疗的观察和护理要点。方法 对15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3~5d后,分单次和多次肌内注射MTX 1~2个疗程,监测血β-HCG值及B超,观察疗效。结果 成功率94.87%,出院随访3~6个月,血β-HCG值正常,盆腔包块消失。结论 做好病情的观察和用药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可有效保障药物治疗的成功。

    作者: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者典范总编楷模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青光眼门诊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门诊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状况,分析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例局部用药治疗的青光眼门诊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青光眼门诊患者局部用药依从性好的占25%,依从性差的占75%,并且局部用药依从性与其年龄、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滴眼次数、对疾病的认知度有显著关系(P<0.01)。结论 青光眼患者普遍局部用药依从性较差,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建立良好医护患关系,提高青光眼患者的局部用药依从性。

    作者:葛玉梅;李银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成功脱机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ICU使用呼吸机的多系统脏器功能衰竭(MODS)患者,通过综合护理,成功脱呼吸机。方法 对18例MODS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8例患者中有13例顺利脱机,2例因返流致吸人性肺炎脱机失败,3例因家属原因放弃治疗,无法观察效果。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有利于成功脱机。

    作者:魏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6所综合性医院年终护理综合绩效考评分析与思考

    目的 了解综合性医院护理综合绩效考评现状,为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组织专家抽查6所综合性医院的护理综合绩效考评情况,包括护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管理、急救器材、消毒隔离和感染控制管理等。结果 各医院硬件规模、质量有明显的提升。66.6%的医院床护比达到国家卫生部1:0.4的标准,护士技术操作50%达标,而三基理论仅16.67%达标。部分医院存在重症监护室床护比不达标,护理质量部分指标下降。结论 应重视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高度关注护理安全问题;加强三基培训;积极建设专科护士队伍。

    作者:吴佩宁;陈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躯体、心理创伤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心理干预的及早实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7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6例(心理干预+手术),对照组36例(单纯手术)。两组患者运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9项评价指标中有7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对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作者:庄春柳;李洁蓉;许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老年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老年肝癌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5例RFA治疗的老年肝癌继发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前做好手术准备和有针对性老年患者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做好疼痛护理、皮肤护理、发热护理和一般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RFA术后1个月PLT与术前相比显著增高(P<0.05),1例术后出现门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左侧臀部淤斑,1例出现皮肤灼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RFA是治疗脾亢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手术前后加强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密切观察出血情况、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美丽;冯湘萍;刘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