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骨折病人病因及饮酒问题的调查分析

郭锦丽;苏芙蓉;董超;阎艳霞

关键词:骨折, 病因, 饮酒, 调查
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患者的发生规律及酒后导致创伤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骨折患者一般调查表>,和WHO推荐的<酒精依赖性疾患识别测验(AUDIT)>、<饮酒问卷(ADS)>,调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342例创伤骨折病人.结果 骨折患者中男性占82.2%,职业为工人、初中文化者多,76.9%的患者没有补过钙,33.9%的患者无任何健身运动;骨折患者中交通伤害占31.6%,发生在饮酒后占5.85%.结论 交通伤害是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且饮酒后造成骨折发生比例的增加不容忽视.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携带监测皮岛组合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手术护理

    目的 探讨带血管腓骨组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手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994年1月~2007年12月27例因创伤、骨肿瘤、先天性假关节形成致骨缺损病人施行带监测皮岛组合腓骨移植手术的治疗及护理.术后加强对携带皮岛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伤口渗液、疼痛、全身状况等指标的监测记录,注意患肢体位、功能锻炼,结合影象学检查结果评估移植的组合腓骨愈合情况.结果 有1例术后2 d监测皮瓣显示静脉危象,2例牙龈出血和鼻出血,16例受骨区伤口在7~22 d(平均12 d)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菌性渗液,其中1例取出部分异体骨,加强换药处理后愈合.随访10~108个月(平均43个月),x线显示复合腓骨与自体骨骨性愈合;监测皮岛与周围皮肤正常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是修复长段骨缺损的好方法.皮岛血循环能及时了解腓骨血供和早期预测长段复合骨的转归;注意伤口渗液的观察和处理,防治感染和加强重建肢体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洁珍;伍敏琦;陈翠萍;谢青梅;侯之启;温世锋;郭奇峰;张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金因肽联合水胶体敷料治疗晚期肿瘤病人Ⅲ期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金因肽与水胶体敷料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肿瘤病人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例24处晚期肿瘤Ⅲ期压疮病人分为实验组(9例,13处)和对照组(11例,11处).实验组患者采用金因肽联合水胶体敷料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碘伏与凡士林油纱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治疗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9.00±2.25)d;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5.82±4.26)d,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因肽能够促进压疮创面愈合,水胶体敷料能够为创面提供一个湿润环境,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缩短压疮愈合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唐斌;刘岩;李淑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行为的影响,及提高其自理行为的方法.方法 将康复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对其家属实施健康指导,使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家庭护理干预,为期4w,随访1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其自理行为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ADL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SS的社会功能改善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增进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衰退,提高自理行为.

    作者:王文君;肖根秀;陈元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3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舒适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舒适组按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舒适护理措施干预,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一般护理.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应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统计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结果 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舒适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缓解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可明显消除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镇痛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刘艳华;岳利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在治疗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患者中的辅助作用

    目的 探讨、评价心理干预方法在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不同病程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程度的HPV阳性患者存在不同的焦虑情绪,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未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支持疗法、应对技巧等方法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生活状态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施干预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值、睡眠时间、性生活频率、体重、免疫指标与未干预组比较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存在焦虑情绪的HPV阳性患者治疗中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HPV阳性患者焦虑值,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对疾病的治疗起辅助协作作用.

    作者:王苏梅;敖丽君;雷桔红;刘冬菊;张巍颖;张礼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社会支持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调查分析及干预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96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焦虑量表(SA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切除术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性相关关系.结论 社会支持系统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汪森;郭利利;林赛莲;陈赛花;陈文;刘小红;陈曼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情境式导入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境式导入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7级护理专业1班(57人)作为对照组,2班(56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模式授课,实验组以情境式导入教学法模式授课为主,辅以传统教学,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比较,表明情境式导入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情境式导入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作者:展玉兰;周宏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家庭支持对复治肺结核患者院外化疗遵医行为的影响

    目的 了解复治肺结核患者家庭支持对其院外化疗遵医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78例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支持状况和遵医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家庭支持和遵医行为及其各项目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支持低的患者其遵医行为差.结论 家庭支持状况直接影响复治肺结核患者的遵医行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复治肺结核患者家属的教育,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朱清文;方平安;周立智;廖芹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睡眠障碍因素及护理对策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能使人体生理功能更加旺盛,能促进疾病康复,而睡眠不足可影响机体功能恢复和延长疾病的康复,同时由于睡眠不足可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机会性感染,甚至使病死率升高[1].睡眠障碍是失眠症的主要表现,可表现为初段失眠(入睡困难)、中段失眠(睡眠浅、易醒)、末段失眠(早醒),也可为多梦、噩梦、无睡眠感、睡后不解乏等,上述症状可混合存在[2].现将对我科住院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睡眠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所获结果作一报道,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慢性肝炎病人提供佳护理.

    作者:王岚;何文雯;黎宝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弹力罩在门诊患儿头皮静脉输液辅助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自制弹力罩在患儿头皮静脉输液辅助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门诊408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7例和对照组201例,观察组使用自制弹力罩辅助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长条医用胶布绕头1周辅助固定.比较两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针头有无脱出血管外、液体外渗以及顺利完成输液率、拔针时患儿的依从性及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在上述各项指标的比较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弹力罩辅助固定头皮静脉输液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辅助固定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宋继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长处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开发和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优势,激发护士改变和发展自己的愿望,使个人优势的应用和效果达到佳,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方法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引入长处管理系统,评估护理人员的优势和人生目标,科学地进行护理岗位定位,建立更有绩效的团队合作类型,达到人力资源使用的佳状态.经手术室实践应用,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评估实施效果.结果 引入长处管理系统前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20项调查结果,有14项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引入长处管理理念,使护理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下属的风格与优势,建立更有绩效的团队合作类型,减少人际关系中的无效益活动,帮助护理管理者有效领导不同风格类型的下属,减轻护理工作压力,以适应目前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局面,降低人员成本支出,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王建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及运动机能恢复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从我科出院的脑出血偏瘫病人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于6个月后分析对照两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及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表(SS-QOL)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Barthel指数及FMA、SS-QOL指数均有改善,干预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脑出血偏瘫病人的自主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魏芳;王文杰;张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金属钛夹在息肉高频电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内镜金属钛夹结扎胃肠大息肉再行高频电切除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56例直径>2.0cm的有蒂或亚蒂胃肠大息肉术前先用金属夹钳夹息肉基底部的蒂柄,再行高频电切除.结果 56例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出血,随访16例胃肠镜检查,创面肉芽形成或疤痕改变,金属夹经肠道排除.结论 内镜金属夹结扎后电凝切除胃肠大息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能有效预防术中、术后出血.术前周密准备、熟练的操作技巧、术后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朱燕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心理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评估宫颈癌术后患者性心理变化及婚姻质量,为宫颈癌患者及家属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80例术后1年以上的宫颈癌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宫颈癌术后的性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不同情况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性心理、婚姻关系及性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影响宫颈癌患者性心理因素有很多,通过实施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促进性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瑞珍;邱锡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 运用心理护理改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调整认知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方法 采用支持鼓励认知调整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方法对经过筛选的具有明显焦虑抑郁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采用SCL-90、负性自动思维量表及社会适应不良量表在心理护理前后1 w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护理前后的心身症状、负性自动思维量表及社会适应不良量表评分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心理护理在增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作用是肯定的,同时可以有效调整患者的认知减轻焦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魏春香;刘利;杜延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我国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现状与分析

    临床护理专家(CNS)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断发展,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比较系统、完善、成熟的制度,而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各方面机制还不完善.分析我国CNS的培养现状进行初步探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见解及对策.

    作者:李彬;金瑞华;郑洁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结核患者的管理

    英国健康保护中心2006年指出,英国结核病从1987年的5086例上升到2004年6723例,而且旧城区不断有新感染病例发生,大多数患者是由国外移居到国内的少数民族,因贫穷不愿接受治疗.为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2004年英国卫生部出台防治结核病方案,2006年国家慢性疾病合作研究中心发行了结核病知识的防治手册.

    作者:魏薇;杨水秀;刘水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家庭访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家庭访视对促进术后康复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在某三级乙等医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指导组和家庭访视组,每组30例.对家庭访视组借签护理程序框架实施访视.于术后1个月末、3个月末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家庭访视组术后1个月末、3个月末髋关节功能分别优于常规指导组(P<0.05、P<0.01),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指导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访视能够明显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促进作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术后家庭康复护理方法.

    作者:蔡丽霞;罗素冰;李雪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拔尿管前行膀胱冲洗对开颅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拔尿管前行膀胱冲洗对开颅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开颅术后清醒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拔尿管前用0.02%的呋喃西林冲洗膀胱,待膀胱充盈后将尿管拔除,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病人拔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结果 实验组有48例拔除尿管后能自行排尿,对照组有39例拔除尿管后能自行排尿,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实验组为(2.5±1.09)h,对照组(3.31±1.35)h,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开颅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前行膀胱冲洗,能促进患者及早顺利排尿,可有效避免血压升高,预防尿潴留,减少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雁平;李雪贞;刘翠珠;黄女使;吴素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康复护理对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呼吸功能训练及营养干预,6个月后测定患者肺功能,并采用St.George's呼吸问卷(SGRQ)及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陈建明;金爱玲;苏燕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