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

刘云伟;唐卫华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救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与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提高复明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结果 63例患者经治疗,平均3.2 d症状缓解,眼压值降至适于手术.结论 加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护理有助于迅速降低眼压、防止视神经进一步损害、减少病人痛苦,为手术治疗打下基础.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前抑郁和产后抑郁的发生状况,分析产前抑郁与产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收治的82例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于产前1 w内和产后1 w内进行抑郁的跟踪调查.结果 本组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前轻度抑郁51例,占62.2%;中重度抑郁17例,占20.7%.产后轻度抑郁47例,占57.3%;中重度抑郁15例,占18.3%.随着焦虑值、抑郁值分值的增加,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成倍上升,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大部分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会出现抑郁性情绪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产前、产后抑郁之间存在较强的联系,产前抑郁增加了产后抑郁的危险性.为预防糖代谢异常孕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干预应从孕期开始.

    作者:邓文娟;李小梅;肖艳兰;高延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家庭访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家庭访视对促进术后康复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在某三级乙等医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指导组和家庭访视组,每组30例.对家庭访视组借签护理程序框架实施访视.于术后1个月末、3个月末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家庭访视组术后1个月末、3个月末髋关节功能分别优于常规指导组(P<0.05、P<0.01),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指导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访视能够明显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促进作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术后家庭康复护理方法.

    作者:蔡丽霞;罗素冰;李雪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士职业危害因素防护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

    了解护士工作环境中有无职业危害因素存在及护士个人防护现状如何,帮助护理管理者正确认识并设法做好防护,从而保障护士身心健康并提高护理质量.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级乙等医院护士危害因素及防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普遍存在于临床各科室,各级管理层及护士应共同努力,提高防护意识,有效归避职业危害.

    作者:徐湘;郭朝利;吕巧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制腹带在新生儿肠造瘘术后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肠造瘘术后,造瘘口创面愈合及保持周围皮肤完整的佳效果.方法 选择同类病例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覆盖,一次性尿布固定,观察组采用纱布敷料覆盖,自制弹力腹带包裹,观察术后7 d,造瘘口切口愈合的时间及周围皮肤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造口皮肤I期愈合率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制弹力腹带应用于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减少了因新生儿啼哭、躁动而造成的腹压增高、肠液外溢,对造口周围皮肤的侵蚀而延迟切口愈合,同时弹力腹带易于患儿固定、利于护士观察、操作简捷、实惠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彭怡;潘连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前馈控制在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方法在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对病人暴力行为发生率、发生原因及病人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对实验组病人应用前馈控制方法,未应用前馈控制方法的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病人暴力行为发生率及其原因,病人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暴力行为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馈控制方法能显著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率.

    作者:王丽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在治疗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患者中的辅助作用

    目的 探讨、评价心理干预方法在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患者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不同病程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程度的HPV阳性患者存在不同的焦虑情绪,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未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支持疗法、应对技巧等方法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生活状态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施干预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焦虑值、睡眠时间、性生活频率、体重、免疫指标与未干预组比较有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存在焦虑情绪的HPV阳性患者治疗中实施心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HPV阳性患者焦虑值,提高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对疾病的治疗起辅助协作作用.

    作者:王苏梅;敖丽君;雷桔红;刘冬菊;张巍颖;张礼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强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护理预防获得性肺部感染

    目的 探讨口咽部护理对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ICU收治的4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气管切开护理及口腔护理,观察组同时进一步加强口咽部护理,包括3个方面:①加强口咽部的清洁;②及时清除口咽部及气囊上分泌物;③强化消毒隔离制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护理,可有效地降低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郑小薇;付景榕;黄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心理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评估宫颈癌术后患者性心理变化及婚姻质量,为宫颈癌患者及家属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80例术后1年以上的宫颈癌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宫颈癌术后的性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不同情况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性心理、婚姻关系及性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影响宫颈癌患者性心理因素有很多,通过实施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促进性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瑞珍;邱锡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综合干预对提高空巢老年尿失禁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空巢老年尿失禁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将56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人,对实验组实行综合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56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经综合干预后空巢老年尿失禁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明显提高,而夫妻同住组又比独居组的主观幸福感有进一步提高;同时经干预后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空巢老年尿失禁患者的心理卫生水平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坚持有效的康复锻炼,使其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明显提高.

    作者:肖小玲;张积慧;刘洁珍;谢克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汕头市临床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现状及对比两者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以汕头市7家医院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对职业紧张量表、Masalch职业倦怠量表进行翻译、评价和修订,全面测量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情况,建立数据库对量表的各子项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分析汕头市医护人员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水平、分布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汕头市7家医院随机发放问卷600套,共回收576份,有效问卷540份,有效率90%.医护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情况,职业紧张状况医生比护士严重,职业倦怠状况临床一线人员比后勤人员严重.结论 本研究为今后采用干预措施,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和促进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职业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和医疗水平发展.

    作者:黄建美;刘华纯;宋香茹;权小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住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抑郁情绪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开展心理护理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对160例住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通过抑郁自评量表,自拟情绪影响相关因素调查表及患者一般资料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住院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89.9%,高于国内常模;患者的出血量、住院天数、性格、负性的观念、经济状况、社会支持是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出血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心理干预应及早进行.

    作者:王奇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情境式导入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境式导入教学在<精神科护理学>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007级护理专业1班(57人)作为对照组,2班(56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法模式授课,实验组以情境式导入教学法模式授课为主,辅以传统教学,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比较,表明情境式导入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情境式导入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作者:展玉兰;周宏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携带监测皮岛组合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段骨缺损手术护理

    目的 探讨带血管腓骨组合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长段骨缺损手术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1994年1月~2007年12月27例因创伤、骨肿瘤、先天性假关节形成致骨缺损病人施行带监测皮岛组合腓骨移植手术的治疗及护理.术后加强对携带皮岛颜色、温度、弹性、毛细血管充盈、伤口渗液、疼痛、全身状况等指标的监测记录,注意患肢体位、功能锻炼,结合影象学检查结果评估移植的组合腓骨愈合情况.结果 有1例术后2 d监测皮瓣显示静脉危象,2例牙龈出血和鼻出血,16例受骨区伤口在7~22 d(平均12 d)出现不同程度的无菌性渗液,其中1例取出部分异体骨,加强换药处理后愈合.随访10~108个月(平均43个月),x线显示复合腓骨与自体骨骨性愈合;监测皮岛与周围皮肤正常愈合.结论 带监测皮岛的组合腓骨移植是修复长段骨缺损的好方法.皮岛血循环能及时了解腓骨血供和早期预测长段复合骨的转归;注意伤口渗液的观察和处理,防治感染和加强重建肢体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洁珍;伍敏琦;陈翠萍;谢青梅;侯之启;温世锋;郭奇峰;张光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感染科与内科护士职业性医院感染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感染科护士职业性医院感染知识-态度-行为等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60名综合性医院感染科护士职业性医院感染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并与60名普通内科护士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护士乙肝两对半结果(P=0.00)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P=0.0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职业性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感染科组得分(28.32±1.07)分,内科组(27.8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对医院感染管理态度得分,感染科组(30.13±2.60)分,内科组(31.43±3.32)分,P<0.01;在职业性防护行为与实践的评价中,感染科组得分(32.92±1.64)分,内科组(33.32±1.92)分,P=0.222.结论 感染科护士对自身乙肝两对半结果的认识、职业性医院感染知识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对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的认同高于感染科组.

    作者:郑丽花;吴兰笛;陈沁;王乔凤;陈妙霞;陈羽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 运用心理护理改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调整认知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方法 采用支持鼓励认知调整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方法对经过筛选的具有明显焦虑抑郁的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采用SCL-90、负性自动思维量表及社会适应不良量表在心理护理前后1 w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护理前后的心身症状、负性自动思维量表及社会适应不良量表评分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心理护理在增强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作用是肯定的,同时可以有效调整患者的认知减轻焦虑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魏春香;刘利;杜延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社区肺结核病人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增加社区肺结核病人的社会支持,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随机选取的114例门诊治疗的肺结核病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研究对象分别在入室登记时、治疗强化期结束时进行测评,以观察干预的效果.结果 心理行为干预提高了病人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客观支持(P<0.05)、主观支持(P<0.01)、社会支持的利用度(P<0.01),以及社会支持总分(P<0.01),改善了病人的应对方式,降低了病人回避(P<0.05)、屈服(P<0.01)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了病人面对(P<0.01)疾病的积极应对方式.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改善社区肺结核病人的社会支持和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梁珏;李蜀;杨秀琏;陈小华;徐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现代护理管理中护士长情商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根据国内外对情商和护士工作压力源等的研究结果,结合从事护士长工作的实践,对现代护理管理模式中护士长的情商管理进行探讨,提出护士长的情商管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关键,是护理团队建设的核心.

    作者:王娟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睡眠障碍因素及护理对策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能使人体生理功能更加旺盛,能促进疾病康复,而睡眠不足可影响机体功能恢复和延长疾病的康复,同时由于睡眠不足可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机会性感染,甚至使病死率升高[1].睡眠障碍是失眠症的主要表现,可表现为初段失眠(入睡困难)、中段失眠(睡眠浅、易醒)、末段失眠(早醒),也可为多梦、噩梦、无睡眠感、睡后不解乏等,上述症状可混合存在[2].现将对我科住院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睡眠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所获结果作一报道,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慢性肝炎病人提供佳护理.

    作者:王岚;何文雯;黎宝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实施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符合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176例,随机分为CP组(87例)和对照组(88例),有1例信息不详.CP组按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治疗护理及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的整体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结果 CP组患者的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P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治疗护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余德爱;陈惠;谢卫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助产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助产士工作压力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提出减轻助产士工作压力,维护其群体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泉州市两所教学医院产科9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水平为中度,压力源中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困扰、病区拥挤、工作量太大、护理质量检查、经常倒班、病人家属不合作、感染等职业危害、与医生发生冲突、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不够等应激排在压力源的前10位.工作压力源与不同岗位、不同护龄之间呈显著相关.结论 护理工作压力对医院、护士、病人和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管理者及助产士本身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工作压力.

    作者:高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