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护理预防获得性肺部感染

郑小薇;付景榕;黄敏

关键词: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口咽部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口咽部护理对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ICU收治的4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气管切开护理及口腔护理,观察组同时进一步加强口咽部护理,包括3个方面:①加强口咽部的清洁;②及时清除口咽部及气囊上分泌物;③强化消毒隔离制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护理,可有效地降低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行为干预对社区肺结核病人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增加社区肺结核病人的社会支持,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随机选取的114例门诊治疗的肺结核病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研究对象分别在入室登记时、治疗强化期结束时进行测评,以观察干预的效果.结果 心理行为干预提高了病人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客观支持(P<0.05)、主观支持(P<0.01)、社会支持的利用度(P<0.01),以及社会支持总分(P<0.01),改善了病人的应对方式,降低了病人回避(P<0.05)、屈服(P<0.01)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了病人面对(P<0.01)疾病的积极应对方式.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改善社区肺结核病人的社会支持和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梁珏;李蜀;杨秀琏;陈小华;徐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助产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助产士工作压力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提出减轻助产士工作压力,维护其群体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泉州市两所教学医院产科9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水平为中度,压力源中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困扰、病区拥挤、工作量太大、护理质量检查、经常倒班、病人家属不合作、感染等职业危害、与医生发生冲突、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不够等应激排在压力源的前10位.工作压力源与不同岗位、不同护龄之间呈显著相关.结论 护理工作压力对医院、护士、病人和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管理者及助产士本身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工作压力.

    作者:高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前馈控制在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方法在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中对病人暴力行为发生率、发生原因及病人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对实验组病人应用前馈控制方法,未应用前馈控制方法的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病人暴力行为发生率及其原因,病人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暴力行为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馈控制方法能显著降低暴力行为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率.

    作者:王丽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控制和预防与通气有关的肺炎

    背景 重症监护病房与通气有关的肺炎(VAP)发生率是47%,2003年推荐的好的护理操作指导原则,可以减少与通气有关的肺炎的发生率. 目的 评价的范围是工作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对接受机械通气的成人患者采用好的护理操作.

    作者:刘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制腹带在新生儿肠造瘘术后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肠造瘘术后,造瘘口创面愈合及保持周围皮肤完整的佳效果.方法 选择同类病例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覆盖,一次性尿布固定,观察组采用纱布敷料覆盖,自制弹力腹带包裹,观察术后7 d,造瘘口切口愈合的时间及周围皮肤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造口皮肤I期愈合率经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自制弹力腹带应用于新生儿肠造瘘术后,减少了因新生儿啼哭、躁动而造成的腹压增高、肠液外溢,对造口周围皮肤的侵蚀而延迟切口愈合,同时弹力腹带易于患儿固定、利于护士观察、操作简捷、实惠经济,值得推广.

    作者:彭怡;潘连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行为的影响,及提高其自理行为的方法.方法 将康复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对其家属实施健康指导,使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家庭护理干预,为期4w,随访1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其自理行为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ADL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SS的社会功能改善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增进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衰退,提高自理行为.

    作者:王文君;肖根秀;陈元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社会支持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调查分析及干预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96例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焦虑量表(SA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切除术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呈正性相关关系.结论 社会支持系统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汪森;郭利利;林赛莲;陈赛花;陈文;刘小红;陈曼儿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心理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评估宫颈癌术后患者性心理变化及婚姻质量,为宫颈癌患者及家属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80例术后1年以上的宫颈癌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宫颈癌术后的性心理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根据不同情况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性心理、婚姻关系及性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影响宫颈癌患者性心理因素有很多,通过实施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促进性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瑞珍;邱锡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理人员流失现状调查与管理者的对策

    目的 为稳定护理队伍,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流失,达到确保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对流失的护理人员66名,整体抽样,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经整理资料,采用计数统计分析表明护理人员流失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个人特征、组织特征、职业疲溃与职业环境等有关.结论 通过科学的人才管理和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各类人员作用,合理使用人力资源,预防职业疲溃从而减少护理人力资源流失.

    作者:温杏良;吴晓霞;李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临床护生对《护士条例》解读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实习护生对<护士条例>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态度,为医院对临床护生的管理提供信息.方法 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某三甲医院的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护生182人.结果 受访者总平均分为5.779,受访者的<护士条例>知识处于中等水平;实习护生对<护士条例>的掌握在中专、大专和本科学历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学历越高,得分情况越好,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护生对<护士条例>的学习态度上也有明显的差别,认为有必要学习<护士条例>为145人,占86.31%;而认为没有必要学习的人数为14人,占8.33%.结论 实习护生对<护士条例>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亟待加强对该条例的学习,应采用多种途径提高护生对<护士条例>的认知水平,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丁玉兰;李娜;梁玉锋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拔尿管前行膀胱冲洗对开颅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拔尿管前行膀胱冲洗对开颅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开颅术后清醒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拔尿管前用0.02%的呋喃西林冲洗膀胱,待膀胱充盈后将尿管拔除,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病人拔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结果 实验组有48例拔除尿管后能自行排尿,对照组有39例拔除尿管后能自行排尿,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实验组为(2.5±1.09)h,对照组(3.31±1.35)h,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开颅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前行膀胱冲洗,能促进患者及早顺利排尿,可有效避免血压升高,预防尿潴留,减少尿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雁平;李雪贞;刘翠珠;黄女使;吴素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医护人员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汕头市临床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现状及对比两者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以汕头市7家医院医护人员为调查对象,对职业紧张量表、Masalch职业倦怠量表进行翻译、评价和修订,全面测量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情况,建立数据库对量表的各子项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分析汕头市医护人员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水平、分布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汕头市7家医院随机发放问卷600套,共回收576份,有效问卷540份,有效率90%.医护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情况,职业紧张状况医生比护士严重,职业倦怠状况临床一线人员比后勤人员严重.结论 本研究为今后采用干预措施,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和促进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职业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和医疗水平发展.

    作者:黄建美;刘华纯;宋香茹;权小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鼻咽通气管氧气吸入和鼻塞氧气吸入的氧疗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提高昏迷致上呼吸道梗阻病人氧疗效果的吸氧方式.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的方法将96例昏迷致上呼吸道梗阻的病人按给氧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通过鼻咽通气管插入鼻导管给予氧气吸入)和对照组(放置口咽通气管同时给予鼻塞氧气吸入).每组各48例,氧流量均为(1.8±0.4)L/min,将其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SpO2在两种不同吸氧途径前和吸氧后30 min、60 min监测结果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能明显提高PaO2、SaO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pH、PaCO2的影响两组一致;两组不同的吸氧方式在氧疗后2h缺氧症状体征改善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昏迷致上呼吸道梗阻病人,采用鼻咽通气管插入鼻导管给予氧气吸入,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同时能通过氧疗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值正常、稳定,缺氧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娅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肝癌直接介入化疗的护理

    总结20例肝癌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直接介入化疗的护理经验,术前充分做好心理护理、药物准备、饮食护理,术中的护理配合及术后的疼痛护理.护理的关键是对肝穿并发症的监护、化疗药物不反应的护理、及时处理肝破裂出血的情况.20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5例,稳定2例,恶化3例;消化道不良反应11例(8.6%),发热23例(18%),白细胞减少8例(6.2%).未见严重并发症,1年生存率为71%.

    作者:顾巧萍;郭素萍;王玲;冯国琴;赵晨星;沈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理性情绪疗法治疗焦虑神经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理性情绪疗法治疗焦虑神经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方便取样调查30例焦虑神经症患者把理性情绪疗法作为一种定式的、短期的、针对焦虑神经症患者提供的心理治疗.结果 治疗12周后,26例焦虑神经症患者中痊愈15例(57.7%),显著进步6例(23.1%),进步4例(15.4%),无效1例(3.8%).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为80.8%,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96.2%.HAMA在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理性情绪疗法治疗焦虑神经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谷凤云;赵相立;韩凤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人工鼻与加热湿化在护理用时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人工鼻对节省传统湿化护理用时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采用人工鼻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对照组采用加热湿化装置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从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痉挛、湿化意外四方面判断两种湿化方式效果;发放两种湿化方式护理用时调查表及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次数、更换被服频率调查表,对护理用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种湿化方式操作中护理用时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用时(6.67±1.01)min,对照组用时(26.27±1.75)min(P<0.01);在人工气道患者中,护士吸痰次数及更换被服频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论是经口、经鼻插管还是气管切开,采用人工鼻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护理人力的投入明显少于采用加热湿化装置,其优势在于能够减少人工气道护理相关的护理时数,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人工气道管理效能.

    作者:彭翠香;吕晓玲;向克兰;王青丽;张文俐;张满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出血偏瘫病人康复及运动机能恢复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1月从我科出院的脑出血偏瘫病人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于6个月后分析对照两组患者的Barthel 指数及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表(SS-QOL)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 两组Barthel指数及FMA、SS-QOL指数均有改善,干预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脑出血偏瘫病人的自主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魏芳;王文杰;张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现代护理管理中护士长情商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根据国内外对情商和护士工作压力源等的研究结果,结合从事护士长工作的实践,对现代护理管理模式中护士长的情商管理进行探讨,提出护士长的情商管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关键,是护理团队建设的核心.

    作者:王娟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复治肺结核病人预后的影响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老年复治肺结核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方法 将106例老年复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一般性出院指导.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行为、痰菌阴转情况、病灶吸收情况调查(P<0.05).结果 试验组病人服药依从性,痰菌阴转率,病灶情况吸收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作者:李冰;颜艳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长处理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开发和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优势,激发护士改变和发展自己的愿望,使个人优势的应用和效果达到佳,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方法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引入长处管理系统,评估护理人员的优势和人生目标,科学地进行护理岗位定位,建立更有绩效的团队合作类型,达到人力资源使用的佳状态.经手术室实践应用,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评估实施效果.结果 引入长处管理系统前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20项调查结果,有14项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引入长处管理理念,使护理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下属的风格与优势,建立更有绩效的团队合作类型,减少人际关系中的无效益活动,帮助护理管理者有效领导不同风格类型的下属,减轻护理工作压力,以适应目前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局面,降低人员成本支出,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王建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