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印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能使人体生理功能更加旺盛,能促进疾病康复,而睡眠不足可影响机体功能恢复和延长疾病的康复,同时由于睡眠不足可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机会性感染,甚至使病死率升高[1].睡眠障碍是失眠症的主要表现,可表现为初段失眠(入睡困难)、中段失眠(睡眠浅、易醒)、末段失眠(早醒),也可为多梦、噩梦、无睡眠感、睡后不解乏等,上述症状可混合存在[2].现将对我科住院的12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睡眠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所获结果作一报道,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慢性肝炎病人提供佳护理.
作者:王岚;何文雯;黎宝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开发和管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优势,激发护士改变和发展自己的愿望,使个人优势的应用和效果达到佳,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方法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过程中引入长处管理系统,评估护理人员的优势和人生目标,科学地进行护理岗位定位,建立更有绩效的团队合作类型,达到人力资源使用的佳状态.经手术室实践应用,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评估实施效果.结果 引入长处管理系统前后,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手术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20项调查结果,有14项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引入长处管理理念,使护理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下属的风格与优势,建立更有绩效的团队合作类型,减少人际关系中的无效益活动,帮助护理管理者有效领导不同风格类型的下属,减轻护理工作压力,以适应目前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局面,降低人员成本支出,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王建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昏迷致上呼吸道梗阻病人氧疗效果的吸氧方式.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的方法将96例昏迷致上呼吸道梗阻的病人按给氧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通过鼻咽通气管插入鼻导管给予氧气吸入)和对照组(放置口咽通气管同时给予鼻塞氧气吸入).每组各48例,氧流量均为(1.8±0.4)L/min,将其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SpO2在两种不同吸氧途径前和吸氧后30 min、60 min监测结果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能明显提高PaO2、SaO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pH、PaCO2的影响两组一致;两组不同的吸氧方式在氧疗后2h缺氧症状体征改善中,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昏迷致上呼吸道梗阻病人,采用鼻咽通气管插入鼻导管给予氧气吸入,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同时能通过氧疗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值正常、稳定,缺氧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娅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感染科护士职业性医院感染知识-态度-行为等现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60名综合性医院感染科护士职业性医院感染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并与60名普通内科护士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护士乙肝两对半结果(P=0.00)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P=0.0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职业性医院感染知识的认知,感染科组得分(28.32±1.07)分,内科组(27.80±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对医院感染管理态度得分,感染科组(30.13±2.60)分,内科组(31.43±3.32)分,P<0.01;在职业性防护行为与实践的评价中,感染科组得分(32.92±1.64)分,内科组(33.32±1.92)分,P=0.222.结论 感染科护士对自身乙肝两对半结果的认识、职业性医院感染知识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对医院感染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培训的认同高于感染科组.
作者:郑丽花;吴兰笛;陈沁;王乔凤;陈妙霞;陈羽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创伤骨折患者的发生规律及酒后导致创伤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骨折患者一般调查表>,和WHO推荐的<酒精依赖性疾患识别测验(AUDIT)>、<饮酒问卷(ADS)>,调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342例创伤骨折病人.结果 骨折患者中男性占82.2%,职业为工人、初中文化者多,76.9%的患者没有补过钙,33.9%的患者无任何健身运动;骨折患者中交通伤害占31.6%,发生在饮酒后占5.85%.结论 交通伤害是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且饮酒后造成骨折发生比例的增加不容忽视.
作者:郭锦丽;苏芙蓉;董超;阎艳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自理行为训练对学龄期癫痫患儿疗效及自我概念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学龄期癫痫患儿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健康教育,研究组实施自理行为训练,在患儿出院1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研究组患儿训练后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6个分量表及总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研究组患儿的服药依从性、药物自我管理能力及对药物的满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出院1年后治疗效果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以自理行为训练作为干预手段,可提高学龄期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提高自我概念水平.
作者:魏贵明;楚平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5年经产前检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同时选取未能接受护理干预的GDM孕妇7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胎儿、新生儿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胎儿、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9%、12.2%、12.5%,对照组分别是42.3%、39.4%、53.7%,两组对照三项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母儿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陈倩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理行为的影响,及提高其自理行为的方法.方法 将康复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制订个体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对其家属实施健康指导,使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家庭护理干预,为期4w,随访1年,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对其自理行为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组患者ADL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SS的社会功能改善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增进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衰退,提高自理行为.
作者:王文君;肖根秀;陈元香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金因肽与水胶体敷料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肿瘤病人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例24处晚期肿瘤Ⅲ期压疮病人分为实验组(9例,13处)和对照组(11例,11处).实验组患者采用金因肽联合水胶体敷料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碘伏与凡士林油纱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治疗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9.00±2.25)d;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5.82±4.26)d,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因肽能够促进压疮创面愈合,水胶体敷料能够为创面提供一个湿润环境,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缩短压疮愈合时间,提高疗效.
作者:唐斌;刘岩;李淑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工作压力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以期提出减轻助产士工作压力,维护其群体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泉州市两所教学医院产科90名助产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助产士的工作压力水平为中度,压力源中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困扰、病区拥挤、工作量太大、护理质量检查、经常倒班、病人家属不合作、感染等职业危害、与医生发生冲突、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不够等应激排在压力源的前10位.工作压力源与不同岗位、不同护龄之间呈显著相关.结论 护理工作压力对医院、护士、病人和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管理者及助产士本身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轻工作压力.
作者:高玉玲 刊期: 2010年第04期
英国健康保护中心2006年指出,英国结核病从1987年的5086例上升到2004年6723例,而且旧城区不断有新感染病例发生,大多数患者是由国外移居到国内的少数民族,因贫穷不愿接受治疗.为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2004年英国卫生部出台防治结核病方案,2006年国家慢性疾病合作研究中心发行了结核病知识的防治手册.
作者:魏薇;杨水秀;刘水英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探讨复治菌阳肺结核空洞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经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空洞病灶内注入抗结核药凝胶加化学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空洞60例,与单纯化疗60例进行对照研究.介入治疗组疗效结束时痰菌阴转率80.0%,空洞闭合率4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及18.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介入治疗加化学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空洞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并发症及毒副作用.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指导,并发症的密切观察及出院指导是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姜云;王翠娴;李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老年复治肺结核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方法 将106例老年复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一般性出院指导.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行为、痰菌阴转情况、病灶吸收情况调查(P<0.05).结果 试验组病人服药依从性,痰菌阴转率,病灶情况吸收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作者:李冰;颜艳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出院后帕金森病患者抑郁障碍的作用及影响.方法 帕金森病后抑郁障碍出院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出院后按常规定期复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责任护士对家属及照顾者进行护理培训,并以定期和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干预前后,所有患者分别评定疗效和生存质量.结果 出院后采用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帕金森病患者抑郁障碍病情减轻,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 采取出院后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后抑郁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许小玲;夏萍萍;林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心理行为干预增加社区肺结核病人的社会支持,改善其应对方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随机选取的114例门诊治疗的肺结核病人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对研究对象分别在入室登记时、治疗强化期结束时进行测评,以观察干预的效果.结果 心理行为干预提高了病人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客观支持(P<0.05)、主观支持(P<0.01)、社会支持的利用度(P<0.01),以及社会支持总分(P<0.01),改善了病人的应对方式,降低了病人回避(P<0.05)、屈服(P<0.01)的消极应对方式,提高了病人面对(P<0.01)疾病的积极应对方式.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改善社区肺结核病人的社会支持和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梁珏;李蜀;杨秀琏;陈小华;徐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符合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176例,随机分为CP组(87例)和对照组(88例),有1例信息不详.CP组按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治疗护理及患者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传统的整体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结果 CP组患者的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P应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治疗护理,可以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余德爱;陈惠;谢卫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凡士林(Vaseline)纱条、艾氟隆(Ivalon)膨胀海绵、湿润烧伤膏(MEBO)纱条三种鼻腔填塞方法用于控制急诊鼻出血的效果.方法 设立Vaseline组、Ivalon组、MEBO组做对照研究,观察控制急诊鼻出血止血的效果.观察48 h填塞期间患者出现的主要症状、评估疼痛程度、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三组在控制鼻出血的止血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 h填塞期间患者出现的主要症状,Vaseline组和Ivalo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EBO组症状表现明显优于Vaseline组和Ivalon组(P<0.05);鼻腔填塞和抽取鼻腔填塞物时疼痛分值Vaseline组和Ivalo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EBO组疼痛分值明显优于Vaseline组和Ivalon组(P<0.05);三个组的并发症均很少.结论 MEBO纱条鼻腔填塞控制急诊鼻出血过程中,在缓解填塞期间产生的疼痛症状、减轻填塞期间和取出鼻腔填塞物时疼痛程度两方面明显优于Vaseline组和Ivalon 组.
作者:文景爱;张瑞迪;陈宏;丛军兹;白雪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咽部护理对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ICU收治的4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气管切开护理及口腔护理,观察组同时进一步加强口咽部护理,包括3个方面:①加强口咽部的清洁;②及时清除口咽部及气囊上分泌物;③强化消毒隔离制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护理,可有效地降低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郑小薇;付景榕;黄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空巢老年尿失禁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将56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人,对实验组实行综合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56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经综合干预后空巢老年尿失禁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明显提高,而夫妻同住组又比独居组的主观幸福感有进一步提高;同时经干预后患者的尿失禁症状改善明显.结论 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空巢老年尿失禁患者的心理卫生水平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坚持有效的康复锻炼,使其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明显提高.
作者:肖小玲;张积慧;刘洁珍;谢克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家庭访视对促进术后康复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6年4月至2008年9月在某三级乙等医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指导组和家庭访视组,每组30例.对家庭访视组借签护理程序框架实施访视.于术后1个月末、3个月末评价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家庭访视组术后1个月末、3个月末髋关节功能分别优于常规指导组(P<0.05、P<0.01),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指导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访视能够明显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促进作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术后家庭康复护理方法.
作者:蔡丽霞;罗素冰;李雪琴 刊期: 201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