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理理论在ICU病人家属中的应用

方萍;徐绍莲

关键词:自理理论, ICU, 病人家属, 应用
摘要:ICU的病人,病情急、危、重,病人及家属不知所措,生活全部依赖ICU的护理人员,当病人病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后,病人及家属不能适应.对病人家属应用Orem自理理论后,减少了患者及家属转入普通病房的不适应感,患者家属满意率由81%上升到98%,提高了住院满意率.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症(MG)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MG采用VATS经右胸前侧径路行胸腺切除联合纵隔脂肪清扫.结果 24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损伤无名静脉而中转开胸止血.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60 ml.全组无术后死亡及危象发生.25例随访1~20个月,平均11.3个月.按Osserman疗效评价,缓解7例(28%),明显改善11例(44%),部分改善4例(16%),无变化3例(12%),有效率88%.结论 VATS经右胸前侧径路行完全胸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邓月梅;李美清;蔡晓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肿瘤病人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探讨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健康教育,对于改善副反应,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帮助病人早日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帮助病人正确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达到了自我照顾的目的 ,2007年12月至2009年4月我科有计划、有目的 地对68例脑肿瘤病人进行个体化指导和家庭成员指导等健康教育,效果满意.

    作者:张连波;闫英媚;张立东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实施早期活动方案,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规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的血压及心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h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李爱文;谢春雷;李春霞;黄维明;钟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影响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速度的因素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经常遇见输液过程中不重视速度的现象,时而因输液速度过快造成患者不适而发生纠纷.为加强输液管理,增强护士与患者的输液安全意识,我们对住院患者和护士进行了有关控制静脉输液速度的现状以及认知行为调查,以探讨根据不同病房特点控制静脉输液速度的有效方法.

    作者:尹吉善;权海善;金胜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父母教养方式与护理干预成效

    目的 探讨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父母教养方式与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60例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在入院及出院后半年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调查其成因、父母教养方式及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成效.结果 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中成瘾原因主要是好奇心46.7%,学校和网吧是主要服食场所;在SCL-90评定中以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和偏执因子分明显增高,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评分与常模比较,经过治疗后半年时NOSIE中患者的社会能力、激惹及抑郁因子都有明显改善,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患者复食率26.8%.结论 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防止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复食很重要,注重教育引导和监管,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复食.

    作者:吴妙新;汤妙瑜;陈春红;吴树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百草枯具有高致死率,中毒早期采取反复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尽早血液灌流,加速毒物排泄,加强呼吸道、消化道及其它重要脏器的护理,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中毒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秀川;张珍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问题.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后的心理负担,对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评价.结果 动脉瘤病人的心理恐惧指数从术前的7.8下降到术后的2.4,病人家属的心理恐惧指数从术前的8.0下降列术后的2.1(P<0.01).结论 术前指导病人认识疾病、消除恐惧、积极面对手术,术后指导病人消除术后抑郁及鼓励积极面对人生等,能够增加病人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恐惧.

    作者:冯英璞;张桂芳;刘东苗;王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使适龄儿童家长了解麻疹强化免疫相关知识,改变不健康观念,提高接种率,保障强化免疫活动的顺利实施.方法 在罗湖辖区内10个街道人口密集地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知识健康教育,并在每个街道办事处分别选取20名适龄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有效人数共196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实施健康教育前后麻疹强化免疫相关知识认知及观念转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健康教育前196名家长9个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39.29%,麻疹免疫强化意识正确率为56.12%:经过健康教育后,9个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94.22%,麻疹免疫强化意识正确率为92.22%.健康教育前后麻疹强化免疫相关知识及意识正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本次强化免疫活动共接种适龄儿童157779人次,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8.81%(157779/159673).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在麻疹强化免疫活动中的应用,提高了人们对麻疹强化免疫的认识和主动需求的意识.健康教育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让儿童及家长及时获取与麻疹强化活动有关的准确信息,按时接种麻疹疫苗,为保障麻疹强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儿童的强化免疫接种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付丹凤;刘卫民;蔡春林;何梅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分类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类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表格对100例慢性乙肝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类因素特征分为3类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8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由干预前的3类转变为2类,且2类特征较为接近,类间差异干预后小于干预前.结论 分类护理干预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效果明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强化从医行为,增强患者自我监控和自我保健意识,对稳定患者病情以及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德凤;陈光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护理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经尿道汽化电切除术(TUVP)和经尿道等离子切割(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术后并发症和护理特点,提高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术后护理质量.方法 425例BPH患者中210例接受TUVP,215例接受PKPP,平均年龄75岁.术前比较两组病例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术后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方式、术后并发发生率及疗效.结果 两组术前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大尿流率(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PKPP组明显少于TUVP组(P<0.05),留置尿管天数分别为5~8 d,3~5 d,冲洗液量为3 L×(10~18)袋、3 L×(3~6)袋,膀胱冲洗时间为40~78 h、25~44 h,术后住院天数为(5.4±2.2)d、(3.7±1.0)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2.33%.PKRP组在指标和术后护理干预上明显优于TURP组(P<0.05).结论 PKRP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痛苦小,出血少,病人恢复快,并发症少于TUVP组,患者的术后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同时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护理要点上要有所区别,各有侧重.

    作者:甘祥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269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69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为手术做好心理准备;术中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置;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给予有效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除4例高龄患者手术后2周内因肝功能衰竭出血死亡、1例病情恶化自行出院外,其余患者264例临床症状减轻,临床效果良好出院.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辅以有效的护理有助于保证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晓英;陈德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催产素引产产妇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催产索引产产妇产程观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催产素引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程序,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顺产41例,剖宫产9例(引产失败者2例,有剖宫产指征7例);无因恐惧、疼痛难忍要求剖宫产.对照组顺产31例,剖宫产19例(引产失败者3例,因心理过度紧张、恐惧使产程延长,宫缩乏力引起滞产行剖宫产7例;有剖宫产指征者9例).两组剖宫产发生情况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催产索引产过程中,正确的心理护理对催产索引产成功有一定影响,能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消除恐惧孤独心理,增强产妇阴道分娩的信心.

    作者:刘琦石;包金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25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5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病因分别为:功能性出血58例,占23.2%;良性病变出血152例,占60.8%;恶性肿瘤出血40例,占16.0%.其中恶性肿瘤出血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的占43.5%;小于60岁的占9.8%,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和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流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重视绝经后期保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对早期发现和诊断,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很大帮助.

    作者:邓翠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担感受产生的原因及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患者负担感受的影响.方法 将82例住院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发放自制患者负担感受原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取护士单独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实验组实施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实施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患者SPB的改善和自我价值认识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作者:程建萍;李连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从随机机会教育到临床教育课程

    为应对当前护士短缺的突出矛盾,护理教育一直在以多种策略发展扩大招生名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然而,这种单一的策略是无法长期发挥作用的,除非做出一些实质性改变.

    作者:赵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90度角皮下注射的探讨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角度对注射疼痛的影响,减轻注射时疼痛,方便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方法 选择初次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角度(30°~40°)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试验组采用90°进针角度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种方法对注射疼痛的影响、局部硬结大小、首针注射成功率、患者注射依从性、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两种注射方法对注射疼痛的影响(P<0.01)、局部硬结的大小(P<0.01)、首针注射成功率(P<0.01)、患者长期注射依从性(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低血糖发生率(P>0.05)没有明显差异;两种角度注射后疼痛感觉显著性差异,90°角注射后疼痛明显轻于常规角度注射后所致的疼痛.结论 将皮下注射的角度改为90°,对治疗效果没有负面影响,能减轻病人的疼痛,方便患者学习掌握,增加了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的依从性.

    作者:杜广芝;闫晓云;江俊霞;杨利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精神分裂症自尊、总体幸福感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总体幸福感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经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在维持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咨询,为期1年.采用自尊量表(SES)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两组患者训练前后进行评估,并了解其服药依从性.结果 训练前,SES、GWB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SES、GWB、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1年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控制源和健康行为训练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低自尊状态、提高总体幸福度及服药依从性.

    作者:魏秋菊;魏春香;楚平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使其更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刘华纯;黄建美;刘玩燕;江小琼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俯卧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体位的安置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俯卧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体位的安置及护理方法.方法 按照完全随机法,将100例复杂型肾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均为完全俯卧位,实验组受压处衬垫凝胶垫(枕),常规组受压处衬垫仍采用传统的海绵垫(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发生烦躁情况、受压皮肤受损情况、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俯卧开始0.5 h、1 h、1.5 h烦躁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肤受损明显降低:两组胸腹部受压皮肤红润,其中常规组中有5例腹部受压处皮肤发生多处小水泡;实验组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均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俯卧位安置及护理方法,患者舒适安全,医生操作满意,手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兰;朱小冬;张丽君;杨利辉;陈庆章;李智慧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自编的依从性调查问卷表对200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因素.结果 焦虑、抑郁、医患关系,家人的关心程度及经济状况在依从者和不依从者间有显著性差异.而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善焦虑、抑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等,可提高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越瑜;郑文非;黄春霞;杨冰霞;林长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