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淑英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所有患者按常规过程进行术前准备,实验组从预约手术时开始根据患者所处状态和所提出的疑问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于就诊时、专科宣教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焦虑状态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患者在接受系统性健康教育后,焦虑状态明显改善.同时,实验组患者较少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系统性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改善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焦虑状态,有利于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陈元香;黄瑞儿;高镇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自编的依从性调查问卷表对200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因素.结果 焦虑、抑郁、医患关系,家人的关心程度及经济状况在依从者和不依从者间有显著性差异.而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善焦虑、抑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等,可提高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越瑜;郑文非;黄春霞;杨冰霞;林长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使其更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刘华纯;黄建美;刘玩燕;江小琼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利于患者的抢救工作,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张金迎;侯树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热奄包湿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膏外擦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78.33%.经统计学处理(χ2=9.62,P<0.01),两组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配合药膏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思茹;蔡敏;古永恒;黄康露;郑庆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症(MG)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MG采用VATS经右胸前侧径路行胸腺切除联合纵隔脂肪清扫.结果 24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损伤无名静脉而中转开胸止血.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60 ml.全组无术后死亡及危象发生.25例随访1~20个月,平均11.3个月.按Osserman疗效评价,缓解7例(28%),明显改善11例(44%),部分改善4例(16%),无变化3例(12%),有效率88%.结论 VATS经右胸前侧径路行完全胸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邓月梅;李美清;蔡晓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60例微创经皮肾镜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病人住院时间8~14 d(平均11 d),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89%.术后出血3例,尿瘘2例,肾周感染3例.结论 术前充分的准备及人文关怀,重视舒适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的关键;手术体位、灌注量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和术中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建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早期短期腹膜透析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早期腹膜透析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血尿淀粉酶、血钙离子浓度等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救治成功,早期腹膜透析治疗后总体体温、血尿淀粉酶较治疗前降低,心率、呼吸、血压平稳,血氧饱和度、血钙离子浓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能明显改善疗效,提高救治率;在临床上仔细观察,精心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实施早期活动方案,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规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的血压及心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h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李爱文;谢春雷;李春霞;黄维明;钟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25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5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病因分别为:功能性出血58例,占23.2%;良性病变出血152例,占60.8%;恶性肿瘤出血40例,占16.0%.其中恶性肿瘤出血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的占43.5%;小于60岁的占9.8%,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和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流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重视绝经后期保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对早期发现和诊断,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很大帮助.
作者:邓翠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控制小儿惊厥和复发的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我科收治60例惊厥患儿,设为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急救护理和健康教育,将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惊厥患儿5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并观察两组惊厥患儿的控制和复发的效果.结果 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90.0%家长对惊厥的相关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出院后随访1年,复发率为16.6%,与对照组34.5%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救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能及时控制惊厥症状和预防、降低再次复发.
作者:麦绍;刘瑞英;唐吉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68例脑卒中病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8例,入住普通神经内科病房,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90例入住卒中单元,实施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分别于入院1周内和出院前采用自制问卷评定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采用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定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入院1周内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WHOQOL-BREF得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庞积岚;高荣慧;王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类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表格对100例慢性乙肝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类因素特征分为3类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8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由干预前的3类转变为2类,且2类特征较为接近,类间差异干预后小于干预前.结论 分类护理干预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效果明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强化从医行为,增强患者自我监控和自我保健意识,对稳定患者病情以及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德凤;陈光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贲门息肉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58例行贲门息肉电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实验组除常规护理配合外,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贲门息肉电切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悦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作者:柳韦华;张元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临床留取痰培养标本时,清醒的患者护士可指导其将痰咳至标本容器中,而昏迷或气管切开的患者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通常采用负压吸痰器吸引,这样痰液直接进人负压瓶或粘附于吸引管道内,护士很难留取痰标本或者留取的痰标本已被污染.自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取痰培养标本,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留取痰标本的成功率.
作者:张建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采用DYG-2型电脑灌肠仪及改进的灌肠方法应用于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通过在灌肠过程中,调节压力参数,改进卧位方法,根据不同病人选用不同型号的肛管,调整插管深度及方向以观察灌肠效果及不良反应.DYG-2型灌肠仪具有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等优点,提高了清洁灌肠的有效率.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肺炎的作用.方法 对20例小儿先心病术后重症肺炎低氧血症的患者均使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并辅以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 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后提高了氧合,改善了通气功能,病人呼吸症状改善.结论 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先心术后重症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姜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随着近代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创伤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急诊手术可降低多发伤的病死率,减轻致死、致残率[1].我科于2007年1月-2008年10月共完成手术8712例.
作者:胡轲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护士更好的护理肺癌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将58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康复锻炼、营养干预及出院康复指导,6个月后测定患者肺功能,并采用St.Georg'e呼吸问卷(SGRQ)及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康复组患者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肺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
作者:周丽华;林玉琴;江滢莉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