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热奄包湿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王思茹;蔡敏;古永恒;黄康露;郑庆元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温通散, 外敷法,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热奄包湿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膏外擦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78.33%.经统计学处理(χ2=9.62,P<0.01),两组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配合药膏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插管后胃管置入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患者留置胃管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76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气囊放气组(A组)、气囊不放气组(B组)、头部前倾组(C组)和鼻咽部麻醉联合沙氏导丝支撑胃管组(D组)各19例.结果 置管时间、呛咳发生率鼻咽部麻醉联合沙氏导丝支撑胃管组(D组)显著短于和低于气囊放气组(A组)、气囊不放气组(B组)、头部前倾组(C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鼻咽部麻醉联合沙氏导丝支撑胃管组(D组)显著高于气囊放气组(A组)、气囊不放气组(B组)、头部前倾组(C组).结论 鼻咽部麻醉联合沙氏导丝支撑胃管方法可提高置胃管的成功率和减轻患者的不适.

    作者:郝俊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269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69例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为手术做好心理准备;术中主动与患者沟通,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置;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给予有效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除4例高龄患者手术后2周内因肝功能衰竭出血死亡、1例病情恶化自行出院外,其余患者264例临床症状减轻,临床效果良好出院.结论 介入治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辅以有效的护理有助于保证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邹晓英;陈德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肝移植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防护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成功进行56例肝移植术患者呼吸道感染及防护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2 w内,患者使用呼吸装置时间越长发生呼吸道感染机会就越大,常见感染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结论 预防肝移植术后呼吸道感染重点要做好管理制度完善、术前防护和术后防护.

    作者:林秀如;梁艳玉;林华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百草枯具有高致死率,中毒早期采取反复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尽早血液灌流,加速毒物排泄,加强呼吸道、消化道及其它重要脏器的护理,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中毒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秀川;张珍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自理理论在ICU病人家属中的应用

    ICU的病人,病情急、危、重,病人及家属不知所措,生活全部依赖ICU的护理人员,当病人病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后,病人及家属不能适应.对病人家属应用Orem自理理论后,减少了患者及家属转入普通病房的不适应感,患者家属满意率由81%上升到98%,提高了住院满意率.

    作者:方萍;徐绍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社会支持水平影响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和社会支持水平影响.方法 将120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干预、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情绪(HAMA、HAMD)、社会支持水平及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后比较,干预组HAMA评分较干预前、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HAMD评分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也有一定程度降低.干预组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生物学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以及社会支持水平,但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物学指标没有明显改变.

    作者:李煜;陈支援;刘红联;顾惠琳;王健萍;孙玉梅;丁随新;胡慧萍;赵春岚;郁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谵妄状态的评估和管理

    目的对于已患痴呆的老年病人,谵妄是一种合并其他危及生命合并症的常见病,尤其是在该病未确诊的时候.老年性痴呆患者智能状态的急性改变往往归咎于其潜在的智力障碍.老年性痴呆往往会发生4~5次之多.

    作者:王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开放实验教学对学生临床综合技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放实验教学在提高医学院校学生临床综合技能方面的作用.方法 以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开放实验教学和传统实验教学后,分析其临床综合技能考核的成绩差异,并对观察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考核的操作成绩和总评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自己临床综合技能均有较强信心.结论 与传统实验教学方式相比,开放实验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技能.

    作者:李丹;曾冬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过程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降低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过程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护理干预流程.方法 对化疗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干预流程.将干预前患者资料设为对照组,干预后患者资料设为实验组.对实验组严格按照干预流程进行操作.结果 实施干预后,PICC在化疗患者的应用过程所致静脉炎总的发生率和Ⅱ度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度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预防前有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提高穿刺置管技术,选择合适的血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炎是保证置管成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防止或减少静脉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邱惠玉;曾雪梅;丁少冰;傅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实施早期活动方案,对照组给予目前临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规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h的血压及心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有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 h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李爱文;谢春雷;李春霞;黄维明;钟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问题.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术后的心理负担,对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评价.结果 动脉瘤病人的心理恐惧指数从术前的7.8下降到术后的2.4,病人家属的心理恐惧指数从术前的8.0下降列术后的2.1(P<0.01).结论 术前指导病人认识疾病、消除恐惧、积极面对手术,术后指导病人消除术后抑郁及鼓励积极面对人生等,能够增加病人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识,减少恐惧.

    作者:冯英璞;张桂芳;刘东苗;王晶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门诊手术患者改良截石位术后下肢不同放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门诊手术患者改良截石位术后双下肢不同放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101例采用截石位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进行手术,术后由截石位转变为平卧位时,先缓慢平放一侧下肢,轻拍小腿肌肉,做被动屈膝运动,3 min后再放另一侧下肢,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膀胱截石位进行,术后同时平放双下肢,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平放前、后血压变化的情况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观察组双下肢平放前、后血压下降的程度较小,对照组血压下降的程度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5.77%,而对照组占24.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截石位手术后,由截石位转变为平卧位时,采用下肢单腿缓慢平放法可使血压变化平稳,有效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少莲;梁丽萍;黄琪花;戴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急救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控制小儿惊厥和复发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控制小儿惊厥和复发的效果.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我科收治60例惊厥患儿,设为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急救护理和健康教育,将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惊厥患儿55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并观察两组惊厥患儿的控制和复发的效果.结果 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90.0%家长对惊厥的相关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出院后随访1年,复发率为16.6%,与对照组34.5%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救护理结合健康教育能及时控制惊厥症状和预防、降低再次复发.

    作者:麦绍;刘瑞英;唐吉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量表

    作者:柳韦华;张元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父母教养方式与护理干预成效

    目的 探讨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父母教养方式与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60例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在入院及出院后半年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调查其成因、父母教养方式及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成效.结果 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中成瘾原因主要是好奇心46.7%,学校和网吧是主要服食场所;在SCL-90评定中以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和偏执因子分明显增高,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评分与常模比较,经过治疗后半年时NOSIE中患者的社会能力、激惹及抑郁因子都有明显改善,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患者复食率26.8%.结论 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防止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复食很重要,注重教育引导和监管,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复食.

    作者:吴妙新;汤妙瑜;陈春红;吴树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鼻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应用鼻咽通气管开放气道的简易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的方法将116例昏迷(GCS 3~8分)致上呼吸道梗阻病人,按照开放气道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鼻咽通气管组)和对照组(传统使用开口器或舌钳放于舌根部,提舌体来开放气道组).每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有3例出现牙关紧闭而无法采用传统开放气道法),将其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有效开放气道所需时间为(3.57±0.83)s,对照组所需时间为(17.31±1.6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开放气道后SpO2比开放气道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临床有效通气率为96.6%,对照组为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院前急救中使用鼻咽通气管开放气道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的特点,置入后SpO2快速上升,临床缺氧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有效通气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建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急诊危重手术分析与护理对策

    随着近代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创伤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急诊手术可降低多发伤的病死率,减轻致死、致残率[1].我科于2007年1月-2008年10月共完成手术8712例.

    作者:胡轲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心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男性患者留置尿管适应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男性患者留置尿管适应性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全身麻醉后手术前,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尿管,观察组除了在全身麻醉后手术前给予常规留置尿管外,同时在全身麻醉前对患者采用系统的心理干预治疗.分别采用HAMA量表评分法及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术后12 h内尿管留置期间的适应性进行评定.结果 心理干预后两组在焦虑情绪与尿管留置期间的适应性方面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身麻醉前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后尿管留置期间的舒适度.

    作者:肖珍玲;张秀芹;林称喜;蔡小娴;许晓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颈部增生性瘢痕修复中扩张皮瓣的护理现状

    颈部增生挛缩性瘢痕影响外观及颈部活动,给患者带来极大身心痛苦.颈部扩张皮瓣因其质地色泽弹性与周围组织相同,供区瘢痕小,已成为颈部瘢痕修复的首选方法.采用扩张皮瓣修复颈部增生性瘢痕的手术周期较长,期间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尤其是注水扩张阶段,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工作贯穿始终,对于该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就颈部增生性瘢痕修复过程中扩张皮瓣的护理现状分不同阶段作了全面概括.

    作者:常金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热奄包湿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热奄包湿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膏外擦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78.33%.经统计学处理(χ2=9.62,P<0.01),两组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配合药膏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思茹;蔡敏;古永恒;黄康露;郑庆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