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手术患者改良截石位术后下肢不同放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陈少莲;梁丽萍;黄琪花;戴海燕

关键词:截石位, 下肢, 体位, 静脉血栓形成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手术患者改良截石位术后双下肢不同放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101例采用截石位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进行手术,术后由截石位转变为平卧位时,先缓慢平放一侧下肢,轻拍小腿肌肉,做被动屈膝运动,3 min后再放另一侧下肢,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膀胱截石位进行,术后同时平放双下肢,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平放前、后血压变化的情况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观察组双下肢平放前、后血压下降的程度较小,对照组血压下降的程度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5.77%,而对照组占24.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截石位手术后,由截石位转变为平卧位时,采用下肢单腿缓慢平放法可使血压变化平稳,有效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在本科住院确诊为冠心病患者452例,随机分为两组,教育组(252例)和对照组(250例).教育组采用健康教育指导,出院后随访一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未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重复住院率和对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教育组在冠心病患者在住院天数、重复住院率.对护士的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 健康教育缩短了病人住院天数,减少患者重复住院率,协调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金秀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俯卧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体位的安置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俯卧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体位的安置及护理方法.方法 按照完全随机法,将100例复杂型肾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两组均为完全俯卧位,实验组受压处衬垫凝胶垫(枕),常规组受压处衬垫仍采用传统的海绵垫(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发生烦躁情况、受压皮肤受损情况、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俯卧开始0.5 h、1 h、1.5 h烦躁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肤受损明显降低:两组胸腹部受压皮肤红润,其中常规组中有5例腹部受压处皮肤发生多处小水泡;实验组手术情况与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均明显好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俯卧位安置及护理方法,患者舒适安全,医生操作满意,手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兰;朱小冬;张丽君;杨利辉;陈庆章;李智慧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重症肺炎的护理

    目的 研究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先心病术后肺炎的作用.方法 对20例小儿先心病术后重症肺炎低氧血症的患者均使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并辅以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 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后提高了氧合,改善了通气功能,病人呼吸症状改善.结论 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小儿先心术后重症肺炎疗效确切.

    作者:姜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早期腹膜透析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早期短期腹膜透析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早期腹膜透析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血尿淀粉酶、血钙离子浓度等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救治成功,早期腹膜透析治疗后总体体温、血尿淀粉酶较治疗前降低,心率、呼吸、血压平稳,血氧饱和度、血钙离子浓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能明显改善疗效,提高救治率;在临床上仔细观察,精心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影响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速度的因素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经常遇见输液过程中不重视速度的现象,时而因输液速度过快造成患者不适而发生纠纷.为加强输液管理,增强护士与患者的输液安全意识,我们对住院患者和护士进行了有关控制静脉输液速度的现状以及认知行为调查,以探讨根据不同病房特点控制静脉输液速度的有效方法.

    作者:尹吉善;权海善;金胜姬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从随机机会教育到临床教育课程

    为应对当前护士短缺的突出矛盾,护理教育一直在以多种策略发展扩大招生名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然而,这种单一的策略是无法长期发挥作用的,除非做出一些实质性改变.

    作者:赵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85例脑出血病人出院时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45例,Ⅱ级30例,Ⅲ级7例,Ⅳ级3例,元死亡病例.结论 对于锥颅血肿碎吸术后病人,严密的病情观察、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及再出血的观察及预防、掌握尿激酶使用的注意事项,大大提高了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香茹;王月兰;林育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足拇外翻截骨矫形术患者的护理

    总结拇外翻截骨矫形术患者的护理经验.对35例拇外翻截骨矫形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术后6周所有患者均能脱离辅助工具行走,畸形矫正,骨端愈合良好.术前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皮肤护理是重点,术后预防伤口感染,做好早期的功能锻炼指导是关键.

    作者:易红;肖江平;何清华;李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镜穿刺钬激光碎石术160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160例微创经皮肾镜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病人住院时间8~14 d(平均11 d),一次性碎石成功率达89%.术后出血3例,尿瘘2例,肾周感染3例.结论 术前充分的准备及人文关怀,重视舒适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的关键;手术体位、灌注量的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和术中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建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契约学习在手术室护生目标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方法 根据实习大纲的目标,运用契约学习的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生的临床带教.结果 改进教学方法后,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实践能力测试成绩、病人满意度和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 运用契约学习的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生的临床带教,能克服学生的被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徐玉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研究进展

    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利于患者的抢救工作,同时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作者:张金迎;侯树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急诊危重手术分析与护理对策

    随着近代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创伤已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急诊手术可降低多发伤的病死率,减轻致死、致残率[1].我科于2007年1月-2008年10月共完成手术8712例.

    作者:胡轲妤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学指导的病房管理工作初探

    探讨循证护理学指导的病房管理工作方法和效果.在中国医院知识库网站搜集有关护理差错的文献,分类整理后找出病房管理的重点,实施改进措施后与往年的差错数量比较.在2006~2007年的文献中搜集到10年间发生的2 181件临床护理差错,与药物使用有关的差错占81.2%,其他依次为医嘱处理11.0%、护理记录5.2%、护理处置2.5%.按新模式进行病房管理后,1年内的差错由17~18件减少到5件.在循证护理学指导下,病房管理工作重点突出,有条不紊,护理差错明显下降.

    作者:周叶英;徐冬梅;温士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及相关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对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应用价值及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在我院门诊检查的24~28周孕妇120例,分为三组,其中血糖正常组40例,糖耐量异常组42例,GDM组38例.晨进行了空腹血糖(FPC)、口服葡萄糖50g筛选测定(GCT)及即时检验HbAlc.并对筛查出糖尿病的孕妇均进行了多种措施的护理干预,直至平稳度过孕产期.结果 HbAlc的阳性结果在正常妊娠组、糖耐量异常组和GDM组分别为12.5%、28.6%和81.6%.GDM组明显高于糖耐量异常组和正常组,与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种方法的护理干预,多数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平稳度过妊娠期.结论 即时检测HbAle筛查妊娠期糖尿病,快速、简便、实用,取血量少,不易受其它因素影响.随时可测定,可作为妊娠期妇女GDM诊断筛查的主要指标.同时,对于筛查出的妊娠期糖尿病人及早进行多种措施的护理干预,对于平稳度过孕产期非常重要.

    作者:张洁;侯同秀;海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DYG-2型电脑灌肠仪清洁灌肠操作的护理

    采用DYG-2型电脑灌肠仪及改进的灌肠方法应用于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通过在灌肠过程中,调节压力参数,改进卧位方法,根据不同病人选用不同型号的肛管,调整插管深度及方向以观察灌肠效果及不良反应.DYG-2型灌肠仪具有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等优点,提高了清洁灌肠的有效率.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预测压迫性溃疡风险

    压迫性溃疡是在各种护理场所老年人的一种严重忧虑.加之疼痛高费用的治疗,忧虑很容易危及一个病人的精神、情感和社会幸福.预测压迫性溃疡风险的Braden评级,评估一个病人形成这种溃疡的风险以便于那些被判定处于溃疡危险的人能得到预防性护理.

    作者:李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门诊手术患者改良截石位术后下肢不同放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门诊手术患者改良截石位术后双下肢不同放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作用.方法 将101例采用截石位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截石位进行手术,术后由截石位转变为平卧位时,先缓慢平放一侧下肢,轻拍小腿肌肉,做被动屈膝运动,3 min后再放另一侧下肢,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膀胱截石位进行,术后同时平放双下肢,分别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双下肢平放前、后血压变化的情况以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观察组双下肢平放前、后血压下降的程度较小,对照组血压下降的程度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5.77%,而对照组占24.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截石位手术后,由截石位转变为平卧位时,采用下肢单腿缓慢平放法可使血压变化平稳,有效预防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少莲;梁丽萍;黄琪花;戴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肝移植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防护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成功进行56例肝移植术患者呼吸道感染及防护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2 w内,患者使用呼吸装置时间越长发生呼吸道感染机会就越大,常见感染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结论 预防肝移植术后呼吸道感染重点要做好管理制度完善、术前防护和术后防护.

    作者:林秀如;梁艳玉;林华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百草枯具有高致死率,中毒早期采取反复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尽早血液灌流,加速毒物排泄,加强呼吸道、消化道及其它重要脏器的护理,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中毒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秀川;张珍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参与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参与在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确诊妊娠糖尿病孕妇81例,首诊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随后对孕妇进行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每周随诊并进行多次的健康教育,1个月后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和血糖监测.结果 护理参与后,孕妇的认知水平有一定提高,健康行为也有相应增加,餐后2 h血糖降低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妊娠糖尿病孕妇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不良行为和焦虑情绪,改善血糖控制.

    作者:霍红英;杨桃;李翠梅;陈丽斐;林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