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测压迫性溃疡风险

李静

关键词:预测, 压迫性溃疡, 预防性护理, 人的精神, 风险, 病人, 老年人, 高费用, 治疗, 幸福, 危险, 疼痛, 社会, 情感, 评级, 评估, 判定
摘要:压迫性溃疡是在各种护理场所老年人的一种严重忧虑.加之疼痛高费用的治疗,忧虑很容易危及一个病人的精神、情感和社会幸福.预测压迫性溃疡风险的Braden评级,评估一个病人形成这种溃疡的风险以便于那些被判定处于溃疡危险的人能得到预防性护理.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DYG-2型电脑灌肠仪清洁灌肠操作的护理

    采用DYG-2型电脑灌肠仪及改进的灌肠方法应用于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通过在灌肠过程中,调节压力参数,改进卧位方法,根据不同病人选用不同型号的肛管,调整插管深度及方向以观察灌肠效果及不良反应.DYG-2型灌肠仪具有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等优点,提高了清洁灌肠的有效率.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自编的依从性调查问卷表对200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因素.结果 焦虑、抑郁、医患关系,家人的关心程度及经济状况在依从者和不依从者间有显著性差异.而文化程度、年龄性别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改善焦虑、抑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等,可提高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郑越瑜;郑文非;黄春霞;杨冰霞;林长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催产素引产产妇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催产索引产产妇产程观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催产素引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程序,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顺产41例,剖宫产9例(引产失败者2例,有剖宫产指征7例);无因恐惧、疼痛难忍要求剖宫产.对照组顺产31例,剖宫产19例(引产失败者3例,因心理过度紧张、恐惧使产程延长,宫缩乏力引起滞产行剖宫产7例;有剖宫产指征者9例).两组剖宫产发生情况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催产索引产过程中,正确的心理护理对催产索引产成功有一定影响,能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消除恐惧孤独心理,增强产妇阴道分娩的信心.

    作者:刘琦石;包金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鼻咽通气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中应用鼻咽通气管开放气道的简易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的方法将116例昏迷(GCS 3~8分)致上呼吸道梗阻病人,按照开放气道的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鼻咽通气管组)和对照组(传统使用开口器或舌钳放于舌根部,提舌体来开放气道组).每组各58例(其中对照组有3例出现牙关紧闭而无法采用传统开放气道法),将其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有效开放气道所需时间为(3.57±0.83)s,对照组所需时间为(17.31±1.65)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开放气道后SpO2比开放气道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临床有效通气率为96.6%,对照组为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院前急救中使用鼻咽通气管开放气道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不需要特殊器械并能在数秒内迅速获得有效通气的特点,置入后SpO2快速上升,临床缺氧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有效通气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建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17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测试评价吞咽功能,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8%和60.3%,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3.6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于淑燕;王凤艳;徐建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巧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取痰培养标本的方法

    临床留取痰培养标本时,清醒的患者护士可指导其将痰咳至标本容器中,而昏迷或气管切开的患者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通常采用负压吸痰器吸引,这样痰液直接进人负压瓶或粘附于吸引管道内,护士很难留取痰标本或者留取的痰标本已被污染.自2008年以来,我们采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取痰培养标本,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留取痰标本的成功率.

    作者:张建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的循证护理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运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92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康复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管理,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护理.结果 康复组吞咽功能的恢复显著高于对照者(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许小玲;韦杏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早期腹膜透析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早期短期腹膜透析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早期腹膜透析治疗,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血尿淀粉酶、血钙离子浓度等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救治成功,早期腹膜透析治疗后总体体温、血尿淀粉酶较治疗前降低,心率、呼吸、血压平稳,血氧饱和度、血钙离子浓度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结论 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尽早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能明显改善疗效,提高救治率;在临床上仔细观察,精心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素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对癫痫患者自尊、总体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对癫痫患者自尊、总体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内容包括:激励、社会支持、行为方法.学习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形式.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缺陷感量表(FI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应付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训练前后自身对照和两组相互对照,在患者出院1年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研究组经干预治疗后SES、FIS及GWB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自责、幻想、退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增强自我效能干预,能消除自卑、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能使患者使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解决问题,能明显提高癫痫患者的总体幸福感.

    作者:刘桂苓;楚平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医学改进模型方法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医学改进模型方法应用于压疮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循证医学改进模型和PDCA循环应用于压疮的护理,将只要是不督促就不起床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Braden评分,以得分≤12分入围,按照奇偶数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预防压疮的方法,实验组在以往措施的基础上,采取医学改进模型进行护理,分别进行压疮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卧床的比例、出院后压疮发生率进行总结比较,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应用医学改进模型对压疮进行护理,降低了压疮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增加,降低患者卧床的比例,降低出院后压疮发生率.结论 将应用医学改进模型方法应用于压疮护理,具有很好的作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张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肝移植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防护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成功进行56例肝移植术患者呼吸道感染及防护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并发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2 w内,患者使用呼吸装置时间越长发生呼吸道感染机会就越大,常见感染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结论 预防肝移植术后呼吸道感染重点要做好管理制度完善、术前防护和术后防护.

    作者:林秀如;梁艳玉;林华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颈部增生性瘢痕修复中扩张皮瓣的护理现状

    颈部增生挛缩性瘢痕影响外观及颈部活动,给患者带来极大身心痛苦.颈部扩张皮瓣因其质地色泽弹性与周围组织相同,供区瘢痕小,已成为颈部瘢痕修复的首选方法.采用扩张皮瓣修复颈部增生性瘢痕的手术周期较长,期间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尤其是注水扩张阶段,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工作贯穿始终,对于该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就颈部增生性瘢痕修复过程中扩张皮瓣的护理现状分不同阶段作了全面概括.

    作者:常金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百草枯具有高致死率,中毒早期采取反复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尽早血液灌流,加速毒物排泄,加强呼吸道、消化道及其它重要脏器的护理,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中毒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秀川;张珍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儿科危重病人院间转运

    危重病人的院间转运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转运中的风险评估和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影响的措施等,达到提高转运质量和效果的目的 .

    作者:朱丽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足拇外翻截骨矫形术患者的护理

    总结拇外翻截骨矫形术患者的护理经验.对35例拇外翻截骨矫形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术后6周所有患者均能脱离辅助工具行走,畸形矫正,骨端愈合良好.术前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做好术前皮肤护理是重点,术后预防伤口感染,做好早期的功能锻炼指导是关键.

    作者:易红;肖江平;何清华;李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分类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类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表格对100例慢性乙肝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类因素特征分为3类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8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后患者由干预前的3类转变为2类,且2类特征较为接近,类间差异干预后小于干预前.结论 分类护理干预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效果明显,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强化从医行为,增强患者自我监控和自我保健意识,对稳定患者病情以及促进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德凤;陈光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25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5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病因分别为:功能性出血58例,占23.2%;良性病变出血152例,占60.8%;恶性肿瘤出血40例,占16.0%.其中恶性肿瘤出血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的占43.5%;小于60岁的占9.8%,在恶性肿瘤发病年龄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大部分是良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和绝经时间延长,绝经后阴道流血中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增大.重视绝经后期保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对早期发现和诊断,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很大帮助.

    作者:邓翠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三甲医院普通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量性研究

    目的 调查广州市中心城区三甲医院普通病区护理工作量,计算普通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低标准.方法 采用现场跟踪记录与观察的方式记录内科病区、外科病区、神经内科十二个病区护士护理工作量,分析其与护理人力资源低配置的关系.结果 普通病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是内科病区病人数与护士人数比例为1:0.53,外科病区为1:0.51,神经内科病区为1:0.63.结论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是一个综合性强的管理项目,需根据本地区、本医院、本病区的实际进行调配,根据病区实际护理工作量制定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区三甲医院病人数与护士人数配置比,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人们需求和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

    作者:贺意辉;陈海燕;霍人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参与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参与在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确诊妊娠糖尿病孕妇81例,首诊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随后对孕妇进行护理管理和健康教育,每周随诊并进行多次的健康教育,1个月后进行第二次问卷调查和血糖监测.结果 护理参与后,孕妇的认知水平有一定提高,健康行为也有相应增加,餐后2 h血糖降低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妊娠糖尿病孕妇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不良行为和焦虑情绪,改善血糖控制.

    作者:霍红英;杨桃;李翠梅;陈丽斐;林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68例脑卒中病人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8例,入住普通神经内科病房,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90例入住卒中单元,实施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分别于入院1周内和出院前采用自制问卷评定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采用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定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入院1周内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WHOQOL-BREF得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庞积岚;高荣慧;王桂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