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对癫痫患者自尊、总体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刘桂苓;楚平华

关键词:癫痫, 自我效能, 总体幸福感, 自尊, 应对方式
摘要:目的 探讨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对癫痫患者自尊、总体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内容包括:激励、社会支持、行为方法.学习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形式.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缺陷感量表(FI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应付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训练前后自身对照和两组相互对照,在患者出院1年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研究组经干预治疗后SES、FIS及GWB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自责、幻想、退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增强自我效能干预,能消除自卑、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能使患者使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解决问题,能明显提高癫痫患者的总体幸福感.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高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采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使其更安全、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刘华纯;黄建美;刘玩燕;江小琼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过程所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降低PICC应用于化疗患者过程所致静脉炎发生率的护理干预流程.方法 对化疗患者PICC所致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护理干预流程.将干预前患者资料设为对照组,干预后患者资料设为实验组.对实验组严格按照干预流程进行操作.结果 实施干预后,PICC在化疗患者的应用过程所致静脉炎总的发生率和Ⅱ度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度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预防前有所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提高穿刺置管技术,选择合适的血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炎是保证置管成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防止或减少静脉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邱惠玉;曾雪梅;丁少冰;傅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热奄包湿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护理

    目的 探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热奄包湿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温通散药膏外敷配合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膏外擦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78.33%.经统计学处理(χ2=9.62,P<0.01),两组治疗结果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通散热奄包湿热敷配合药膏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思茹;蔡敏;古永恒;黄康露;郑庆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严重多发性骨折并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性骨折并休克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方法,以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31例严重多发性骨折并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成功救治28例,有效率为90.3%.3例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9.7%,其中2例死于腹腔内出血,1例死于严重颅脑损伤和中大血管损伤.结论 患者入院前医务人员做好急救前的准备,入院后妥善安置好患者,并密切观察病情,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正确评估患者的失血量和补血量,迅速给予固定、畅通呼吸、给氧及止血等急救措施,可有效提高该病的急救效果.

    作者:余淑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患者负担感受产生的原因及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患者负担感受的影响.方法 将82例住院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发放自制患者负担感受原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采取护士单独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实验组实施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实施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患者SPB的改善和自我价值认识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作者:程建萍;李连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DYG-2型电脑灌肠仪清洁灌肠操作的护理

    采用DYG-2型电脑灌肠仪及改进的灌肠方法应用于需要清洁灌肠的患者,通过在灌肠过程中,调节压力参数,改进卧位方法,根据不同病人选用不同型号的肛管,调整插管深度及方向以观察灌肠效果及不良反应.DYG-2型灌肠仪具有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等优点,提高了清洁灌肠的有效率.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学指导的病房管理工作初探

    探讨循证护理学指导的病房管理工作方法和效果.在中国医院知识库网站搜集有关护理差错的文献,分类整理后找出病房管理的重点,实施改进措施后与往年的差错数量比较.在2006~2007年的文献中搜集到10年间发生的2 181件临床护理差错,与药物使用有关的差错占81.2%,其他依次为医嘱处理11.0%、护理记录5.2%、护理处置2.5%.按新模式进行病房管理后,1年内的差错由17~18件减少到5件.在循证护理学指导下,病房管理工作重点突出,有条不紊,护理差错明显下降.

    作者:周叶英;徐冬梅;温士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催产素引产产妇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催产索引产产妇产程观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催产素引产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程序,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顺产41例,剖宫产9例(引产失败者2例,有剖宫产指征7例);无因恐惧、疼痛难忍要求剖宫产.对照组顺产31例,剖宫产19例(引产失败者3例,因心理过度紧张、恐惧使产程延长,宫缩乏力引起滞产行剖宫产7例;有剖宫产指征者9例).两组剖宫产发生情况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催产索引产过程中,正确的心理护理对催产索引产成功有一定影响,能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消除恐惧孤独心理,增强产妇阴道分娩的信心.

    作者:刘琦石;包金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记忆金属胸部护板治疗多根肋骨骨折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记忆金属胸部护板用于治疗多根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52例多根肋骨骨折患者按自愿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采用记忆金属胸部护板外固定,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胸带或胸带加厚棉垫加压包扎外固定,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人院后不同时间段的平静呼吸和强制呼吸疼痛指数、住院期间离床活动时间、总住院天数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经不同处理方法1 h、24 h、48 h和72 h后平静时和强制性呼吸的疼痛指数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离床活动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总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缩短;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记忆金属胸部护板固定肋骨骨折部位,能有效地减少疼痛,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住院天数,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庞树英;叶彩顺;冯小敏;杜海红;李美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行贲门息肉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贲门息肉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58例行贲门息肉电切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实验组除常规护理配合外,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贲门息肉电切术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悦虹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换药中的应用

    换药室是治疗外科炎症和创面的重要场所,由于多种原因,换药时病人普遍存在疼痛、恐惧心理.近年来,随着社会服务模式的改变,舒适护理已由国外传入我国,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其不愉快程度,也就是说护理人员要给予所有的人一个舒适的状态[1].我们自2003年3月在换药室实施舒适护理,取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邱兆芳;李长莲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开放实验教学对学生临床综合技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放实验教学在提高医学院校学生临床综合技能方面的作用.方法 以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开放实验教学和传统实验教学后,分析其临床综合技能考核的成绩差异,并对观察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考核的操作成绩和总评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自己临床综合技能均有较强信心.结论 与传统实验教学方式相比,开放实验教学更有助于提高医学院校学生的临床技能.

    作者:李丹;曾冬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症(MG)的临床效果.方法 25例MG采用VATS经右胸前侧径路行胸腺切除联合纵隔脂肪清扫.结果 24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损伤无名静脉而中转开胸止血.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60 ml.全组无术后死亡及危象发生.25例随访1~20个月,平均11.3个月.按Osserman疗效评价,缓解7例(28%),明显改善11例(44%),部分改善4例(16%),无变化3例(12%),有效率88%.结论 VATS经右胸前侧径路行完全胸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精心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邓月梅;李美清;蔡晓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契约学习在手术室护生目标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方法 根据实习大纲的目标,运用契约学习的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生的临床带教.结果 改进教学方法后,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实践能力测试成绩、病人满意度和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 运用契约学习的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生的临床带教,能克服学生的被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徐玉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对癫痫患者自尊、总体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对癫痫患者自尊、总体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进行增强自我效能干预,内容包括:激励、社会支持、行为方法.学习采用集体授课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形式.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缺陷感量表(FI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应付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训练前后自身对照和两组相互对照,在患者出院1年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研究组经干预治疗后SES、FIS及GWB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自责、幻想、退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增强自我效能干预,能消除自卑、增强其自信心和自尊心,能使患者使用积极的应付方式解决问题,能明显提高癫痫患者的总体幸福感.

    作者:刘桂苓;楚平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从随机机会教育到临床教育课程

    为应对当前护士短缺的突出矛盾,护理教育一直在以多种策略发展扩大招生名额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然而,这种单一的策略是无法长期发挥作用的,除非做出一些实质性改变.

    作者:赵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父母教养方式与护理干预成效

    目的 探讨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父母教养方式与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60例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在入院及出院后半年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调查其成因、父母教养方式及运用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成效.结果 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中成瘾原因主要是好奇心46.7%,学校和网吧是主要服食场所;在SCL-90评定中以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和偏执因子分明显增高,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父亲惩罚严厉因子评分与常模比较,经过治疗后半年时NOSIE中患者的社会能力、激惹及抑郁因子都有明显改善,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患者复食率26.8%.结论 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对防止滥用联邦止咳露成瘾患者复食很重要,注重教育引导和监管,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复食.

    作者:吴妙新;汤妙瑜;陈春红;吴树跃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百草枯具有高致死率,中毒早期采取反复彻底清除胃肠道毒物,尽早血液灌流,加速毒物排泄,加强呼吸道、消化道及其它重要脏器的护理,同时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中毒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秀川;张珍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慢性疾病,其病程多较漫长,且疗效难以巩固,据统计,高血压病人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呈逐年上升趋势[1].目前,高血压病尚未有根治的方法,患病后只有及早积极坚持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心理护理、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爱好运动和锻炼、药物治疗及常规检查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有效预防及控制疾病,防止心、脑、肾全身脏器的合并症出现.本文通过对高血压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治疗的同时实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刘宝珍;刘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17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测试评价吞咽功能,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8%和60.3%,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3.64,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早期综合康复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于淑燕;王凤艳;徐建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